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职数学课程内容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静君 《科技信息》2007,(31):267-267,320
本文从数学教育的发展角度,社会对中职生的现实需求,学生的学习心理以及专业发展等方面进行思考,提出必须进行中职数学课程内容改革;并从学生的就业、生活以及数学文化角度考虑,提出中职数学课程内容改革的基本思路、具体的内容设置以及有待商榷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
数学课程标准是指导数学教育教学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本文通过从课程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与修订稿的内容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小学和初中阶段的课程内容广度和深度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几个发达国家数学课程改革的历程,指出了这些国家数学课程发展的共同趋势.结合发达国家数学课程改革的经验,就我国数学课程建设提出了几点主张,并探讨了普通高中新数学课程建设中的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对《中学数学教材教法》课程的现状与未来发展做了简要的分析预测,对教材的改革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并针对我国具体情况提出《中学数学教材教法》课程建设的若干设想.  相似文献   

5.
教育部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国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和新世纪初中数学教材编写组于2006年8月9~10日在广西桂林市召开了第五届全国新世纪初中数学课程与教学系列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的300多名教研人员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6.
详细介绍英国的SMP教材,并分析其特点。结合SMP教材的特点阐述中国数学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并提出中国数学课程的改革应注重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课程体系采取“多轨制”以及数学知识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从数学建模竞赛看数学课程改革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数学建模教学和竞赛的开展,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对数学建模竞赛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问题产生的根源与必修课和专业课设置不合理有关,应对高师数学课程的设置、教学方式等进行改革,提出具体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8.
基于新数学课程标准要求,结合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关系,探讨了数学教学为什么要建立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之上,为什么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要取代模仿记忆,重点研究了隐性知识教学的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9.
世纪之交,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是国家课程标准的研制。课程目标作为课程标准的核心内容,对此作正确的把握、认识和理解,是合格初中数学教师的必要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10.
对<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的一些要求和论述进行分析探讨,提出一些新认识.  相似文献   

11.
研究性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文章对中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具体开展研究性学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初中数学新课导入理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导入环节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首先从新课导入概念界定谈起,而后从教育学、心理学、关学等学科寻找重视本环节的理论依据。最后,指出了设计导入时应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13.
以解方程为例论述了化归思想方法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以此说明其对促进数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提高中学数学教师的专业素质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农村初中数学教学应根据学生的特点,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规律,因材施教,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5.
衷琳 《景德镇高专学报》2002,17(2):63-63,72
介绍从小学数学到初中数学教学衔接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校本教研的过程描述和分析,以期对校本教研的深入有效地开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中学数学教学中"优质课"的不足之处,分析了这种片面追求"形式"教学的原因,提出了改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语言活动中思维和语言是紧密相联的,人的思维总是借助于语言材料进行的。是否掌握一种语言,要看学习者是否能用该语言进行思维,而这种思维训练活动,是贯穿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的。意群教学的实施,对学英语者养成用英语进行思维的习惯,有极佳的效果。本文从实践和理论方面对意群学习策略进行了诠释。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阐述了导致当前中学物理教学中存在科学性问题的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以及初等物理教学中贯彻科学性教育应注意的一些原则问题.  相似文献   

20.
物理模型是中学物理知识的重要载体.从物理模型的定义出发将物理模型分为理想模型和理论模型两大类别.举例说明了物理模型在物理规律教学和物理量定义上的应用;物理模型应用于物理教学,可有效促进学生知识的建构,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指出,物理模型有一定的适用条件和适用范围,并且是发展变化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