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As the loss of wild lands to satisfy tradi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become a global environmental problem in recent decades, using ecosystem valuation to estimate the total economic value (TEV) of an ecosystem has become popular. The main purpose of the ecosystem valuation is to strengthen the importance of ecosystems, and bring the ecosystem services into the traditional cost-benefit analyses of land use strategy. Some studies have illustrated that in remote areas, wilderness can produce more value if it is conserved, rather than converted to traditional agricultural or industrial uses. The same situation does not seem to exist in vigorous economic regions. Thus, a case study was conducted on the Jiuduansha Wetland in Shanghai using three approaches: the direct market valuation, the replacement valuation and the contingent valuation. The net present TEVs of three land use scenarios over one hundred years were evaluated. The results proved that simply based on ecosystem valuation, when compared with the other two scenarios of "conservation" and "selective use", "partial conversion into terrene (dry land)" of Jiuduansha might be the optimal scenario for the well-being of the people in Shanghai. Land price was identified a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This situation is likely due to the scarcity of land available for tradi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Shanghai. Thus, we speculated that the fate of the wilderness to "be destroyed" in vigorous economic regions could not be changed simply based on ecosystem valuation. However, the variety of interest by local residents in wilderness might enhance the TEVs of scenarios such as "conservation" and "selective use", and affect the valuation results. Since some important benefits of natural ecosystems remain unknown and others are underestimated, we suggested that any land use decisions regarding the Jiuduansha Wetland should be conservative and cautious as converting wetlands into terrene is an irreversible process.  相似文献   

2.
通过比较上海市崇西湿地在不同开发利用阶段(无序利用-粗放开发-有序利用)和不同管理模式(无序保护-有效保护-有效管理)下的生态服务功能及价值分析,为生态修复和湿地合理利用提供理论支撑,实现生态保育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双赢模式。结果表明该区在农民粗放圈围期间的生态系统功能价值为104.625万元/a(3487元/(hm2.a)-1),退圩还滩后(目前)的功能价值为402万元/a(13400元/(hm2.a)-1),对崇西湿地进行生态建设后的功能价值预计可达1820万元/a(60667元/(hm2.a)-1)人民币,约为生态建设前的4.5倍,粗放开发利用时的17倍。  相似文献   

3.
土地利用变化对长沙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1995—2005年长沙市快速城市化的5城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参照谢高地等人的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表,计算并研究了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以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土地利用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期内,研究区耕地、园地、林地、水域和未利用地减少,耕地减少最多,草地和建设用地增加,建设用地增加最多;研究区内土地利用程度存在明显差异,其中芙蓉区土地利用程度最大,开福区最小;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由1995年的655.15×106元减少到2005年的589.26×106元,年变化率-1.01%,水域和林地面积减少,建设用地面积大幅度增加是ESV减少的主要原因;研究区单位ESV与林地、水域、建设用地所占比例明显相关,用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可很好地表示.由此预测2010年长沙市城区的单位ESV将进一步下降,总ESV将减少为541.47×106元.  相似文献   

4.
按照土地利用方式,根据山地复合生态系统的特点和服务功能的内涵,采用物质量和价值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结合实地抽样调查,定量评价了重庆市土湾复合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经济价值.结果表明:土湾复合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中的正效应平均每年达50.51万元,负效应达-8.91万元,整体效应为34.56万元,整个复合生态系统生态效应较好;...  相似文献   

5.
基于Meta-analysis方法, 分别建立耕地、林地、草地、园地、水域和未利用地 6 个地类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回归模型。除考虑年代和评估方法外, 还引入分区和社会经济因素(包括人口密度和人均GDP), 发现这两个变量在解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时较为重要。使用价值转移研究范式, 将所建模型应用到京津冀地区, 计算各类土地利用类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结果表明: 土地利用类型按照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高低排序为水域、林地、草地、园地、耕地、未利用地; 京津冀地区不同市区各类土地利用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不同, 其中耕地、林地、草地、园地和水域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中, 北京和天津最高, 承德和张家口最低; 未利用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中, 张家口和承德最高, 北京和天津最低。研究成果丰富了生态系统价值评估的方法和技术, 也可为京津冀地区土地持续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开封市土地利用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开封市1996年、2000年和2010年三期土地利用变化的动态数据,利用Costanza等提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模型,对开封市土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996年至2010年开封市的土地利用变化,导致了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下降趋势,即该市的土地利用规划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导致了土地生态效益的下降.  相似文献   

7.
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初探——以深圳市为例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综述国内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相关研究进展,以深圳市为例,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与方法,阐释了生态系统调节气候、固碳释氧、保持土壤、涵养水源、净化环境和减弱噪声等生态服务功能,对其经济价值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深圳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具有巨大的生态经济效益,2000年总价值为1265.29亿元,与深圳市当年国内生产总值1665.24亿元相当。同时,城市生态系统各生态服务功能的重要性,由大到小依次为固碳释氧功能、调节气候功能、涵养水源功能、保持土壤功能、净化空气功能与减弱噪声功能。而减弱噪声与净化空气是深圳市下一阶段景观管理与生态建设中需要重点保障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8.
大九湖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湿地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农架大九湖湿地是我国亚热带地区不可多得的亚高山沼泽泥炭湿地,具有独特性、稀有性.建国以来,大九湖湿地经历了多次大规模的开发,湿地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以遥感为主要手段,结合实地调查和相关文献资料,研究了大九湖湿地土地利用的变化过程,分析了其对湿地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了湿地恢复背景下的土地利用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前生态服务价值(ESV)的研究是生态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以快速城市化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为研究目的,按照服务功能的不同将北碚划分为城区、郊区和工业主导区;在谢高地等人中国不同陆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表的基础上,采用因子比较法,制定了北碚区不同陆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表;分2个时段研究了2002—2008年北碚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并计算了由此导致的生态服务价值及其结构的时空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土地利用和ESV变化的热点均集中在城区和工业主导区;(2)北碚总ESV先增加后减少,且减少量大于增加量,但不同分区存在差异;(3)除休闲娱乐外,其他单项ESV均有减少,变化量主要体现在2005—2008年.加强绿地建设,科学实施规划改善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率,注重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是缓解生态服务价值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In the case study in Agricultural Area of Tibet, the proces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farmers‘ land use were surveyed by semi-structural interview questionnaire. By comparing the change of land covers and farmers‘ land decision in two periods, the spatial connection of them was obtained. And the relations among farmers‘ land decision, land use change and environment were examined by calculating emergy and value flow. The results show that: hunting the maximal profits is the primary aim of farmers‘ land decisions farmers‘ land decision is incompatible with sustainable land use presently; farmers‘ land decision and land cover can be embodied spatially by each others the change of farmers‘ land decision can be monitored by observing the change of land cover, and the sustainability of farmers‘ land decision can be appraised by calculating emergy and value flow.  相似文献   

11.
基于遥感与GIS技术,利用2000,20003年航空影像解译数据,分析了浦东新区河网变化及其与其他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相互转变的数量特征,对河网缩减驱动机制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2000~2003年浦东新区河网水系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表现为水域面积减少和河网密度的快速降低,纵横交错干支流组成的"网"状水系变成了仅由干流组成的"口"状水系;城镇扩展的同时缺乏对河网水系有效保护机制是河网缩减的直接原因,河网水系的缩减速度与建设用地变化速率之间存在很好的对应关系;建设用地尤其是交通用地的增加、开发区崛起、人口的大量迁入等在引起土地利用变化的同时,对河网缩减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两江新区土地利用的生态服务价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GIS和RS软件解译分析1995年、2000年和2007年三期TM土地利用数据,探寻两江新区土地利用及生态服务价值的时空特征.研究表明:①研究区主要以林地、耕地为主,但总体结构趋于多样化、均匀化,各地类的数量发生了变化,生态背景质量下降,土地利用程度处于发展期.②研究区生态服务价值呈下降趋势,且2000年后的下降趋势减缓;在研究时段内单位生态容量与单位GDP的比值均低于1,生态负荷超限,横向对比低于同期的全球、中国以及重庆等地,但高于同期的快速经济发达区.③生态资产空间分布变化由小区域的零星变化转向成区片的变化,且总体生态资产减少.总之,以新近成立的两江新区的生态服务价值展开研究,对两江新区的发展方向及可持续发展利益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为区域的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3.
以上海崇明岛东滩湿地为例,利用改进的BP算法结合主成分分析,将光谱信息的主成分、NDVI、MNDWI以及GIS数据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参数对东滩湿地进行神经网络分类.结果表明,神经网络分类能够有效的提高分类的精度,适合湿地分类.  相似文献   

14.
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利用是实现城乡统筹用地的关键环节之一,平原地区是我国农村人口集中分布的区域,因而进行平原地区农村居民点土地的集约利用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根据资源稀缺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帕雷托最优理论,探讨了农村居民点集约利用的运作模式、集约潜力计算的指标选择、影响评价和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分析.该研究选择河南省东部平原地区的柘城县,进行了实证分析,虽然目前还不能较准确地用数字来定性地研究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但农村居民点集约利用对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山市种植业生态系统能值分析及优化发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能值分析理论和方法,研究了中山市种植业生态系统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结果表明,种植业生态系统的购买能值、系统的能值投资率、能值利用密度和太阳能值转换率都明显小于世界发达国家,说明中山市种植业生态系统中资源利用不够充分;并且该生态系统能值投入中化肥所占比重过高,将对环境造成危害;系统优化的关键在于大幅度减少水稻和普通蔬菜的种植面积,加大对高能量等级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才能使中山市种植业生态系统走上持续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16.
运用上海市宝山区海岸带遥感数据、DEM数据和气象数据,基于研究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具体情况建立了海岸带生态资产评估的指标体系.利用改进的月总太阳辐射模型和基于遥感的生态资产计算方法,对宝山区海岸带的生态资产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1998年、2005年和2008年上海市宝山区海岸带生态资产总量折合人民币分别为3.226×...  相似文献   

17.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land use on soil physics and nutrients properties of the debris flow bottomland, a case study at Daqing gully (in Xiaojiang Basin, Yunnan) was conducted in 2004. Soil samples were taken at depth of 0-10,10-20,20-40,40-60,60-80 cm under three land use patterns crop bottomland (CL), forest bottomland (FL), and barren bottomland(BL).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eveloping bottomland to CL promoted soil toaccumulate total phosphorus (TP) and available phosphorus (AP), pH value transferred from neutral to alkalescency, and organic matter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Furthermore, the contents of total nitrogen (TN) and available nitrogen (AN) in CL were lower than that of FL and BL because the growth of crops consumed more nutrients in soil. The results also showed that the contents of TP, AP and available potassium (AK) in soil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soil particle.  相似文献   

18.
探讨了半干旱区集雨型日光温室的C及N,P,K动态,结果表明:整个生长季节试验温室所固定的净生物量(干重)总量为143.86kg,折合能量1816.89MJ,其中用于经济产出(果实)的能量占总固定能量的40.77%;试验温室的净初级生产力为1.05%,与一般农田相当,温室中CO2浓度较低是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之一;西葫芦对土壤养分的消耗量明显高于黄瓜,尤其是对有效钾。  相似文献   

19.
采用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数据库中的全国1:10万土地资源利用分类系统,利用1988和2000年Landsat 5的4,3,2(RGB)波段合成影像解译结果,基于GIS(ARC/INFO 7.0),用变化量、变化率、相对变化率和相对变化度等指标对肃州绿洲近12年来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000年土地利用格局表现为以未利用地(56.19%)、耕地(27.47%)和草地(12.19%)为主,水体、农村居民点用地、林地和城镇用地仅占4.15%,各乡镇土地利用格局差异较大;12年期间,景观破碎度增加,表现在耕地、林地、草地、未利用地斑块的平均面积、周长都在减小.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表现出耕地、水域明显增加,城镇用地和农村居民点也增加,草地、林地和未利用地呈减少趋势,反映出区域城镇化进程加快和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采用土地利用变化量、土地利用变化率、土地利用相对变化度(率)等指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肃州绿洲LUCC的变化特点,但都表达出了LUCC较明显的区域差异;通过比较,发现土地利用相对变化度指标在揭示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中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20.
通过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南县的案例研究,采用半结构式访谈、问卷调查、实地采样以及多相关利益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以"草–畜–人"完整的社会生态系统视角,从"土壤–草界面、草–畜界面、草–畜–人界面"逐层递进的角度,充分识别并分析各类草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并以货币化的方式对天然草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价值评估。结果表明:案例地的天然草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是现有政府统计价值的20倍,天然草原生态系统的生态价值、提供牧民物质资料的生计价值以及社会价值是比牲畜交易的商品价值更为重要的部分,也是传统的政府经济统计体系所忽略的部分。即使只限于畜牧业的价值,案例地天然畜牧业的价值仍为政府统计牲畜价值的1.6倍。因此,在国家推进绿色经济核算体系的背景下,政府应改善其原有的统计体系,更好地反映天然草原生态系统的价值,并作为草原生态补偿核算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