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国际计量单位(如米、克等等)的统一采用是科技发展的大势,它含义明确,克服了多种旧制并行所造成的混乱,优点是很多的。不同的国家,不同的行业,大家都采用国际计量单位,可以减少误解,便于交流。原则上讲,不符合国际计量单位的旧制,应该予以废除。但废除旧制不可能也不应该“完全彻底”,要有一个限度,不宜于一刀切。有些涉及人民大众生活习惯的计量单位即需要慎重从事。我国现行的度量衡旧制是尺、斤、升,与公制的米、千克、升是简单的3、2、1的关系,其实是很容易换算,大可不必予以改变的。日常生活中的尺、斤旧制,完全可以与公制并行。它不像1米=3.28英尺那样麻烦。因此,废除旧制应该有一个限度。在化学方面,废除“当量”浓度是有道理的,但“当量”一词不应全面取消。例如法拉第定律,96500库伦的电流涉及一个摩尔的电子转移,作为一个“当量”,是一个明确的概念。似不应谈虎色变,连名词委员会的“化学名词”一书中也不敢提“当量”二字。全面废除当量的概念,打击面未免太宽了一些。以下想再举几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首先,有一些“封闭”体系,是不应该强求一致的。例如,旧制热量单位“卡”按规定应改为“焦耳”,但在食品的热量方面就没有改的必要。食品热量的“卡”的表示法,既是习惯用法,又不会引起交流上的误解,改起来毫无好处。这种封闭体系和宝石的“克拉”一样,是不该急于改动的。另外举一个例子。血压历来用毫米(汞柱)表示,90毫米、150毫米,一目了然。现在改用“千帕”表示,上面两个数字就成了11.8与19.7千帕。这样一来,数值范围变窄了,很不方便。新的血压计上虽然毫米与千帕并行,但前者是“非法定”单位。最近一个有关献血的公告,所规定献血人的血压,只有千帕值,可见推行力度之大。必须指出,在这里千帕表示法不仅仅是不方便而已,而且是不科学的。“毫米”数值表示的是“表压”,即用“表”量出的超出大气压力之外的附加压力。真正的血压还要加上大气压(通常为760毫米左右)。但大气压因时而异,因地而异(与海拨有关),加起来之后的数值(总压)没有用,说明问题的是表压。对于深水作业的潜水员来说更是如此,其血压可以成倍地增长,只有表压基本不变。但千帕没有“表压”的含义,不能用于表示血压。若说某人的舒张压是11.8千帕,甚至5.4千帕(低血压患者),是要闹笑话的,因为这些都属于“减压”状态,快要达到“热血沸腾”的地步了。用千帕表示血压,已取得“法定”的地位。但它不合理,不科学,应予以取消,并恢复毫米表示法的应有地位。  相似文献   

2.
摘要 废除大家习惯的计量单位诚需慎重,但不能停滞不前;压力单位“毫米汞柱”和热量单位“卡”应该废除;表压和压力虽有不同,但量的属性是相同的,量纲也是一样的,不存在帕斯卡只适用于计量压力而不适于标注表压的问题。
读本刊今年第2期梁晓天院士的文章《废除大众习惯的计量单位需慎重》[1](以下简称“梁文”)后,想谈一些个人看法,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首先,对梁文的标题,和文中前两小段讲的观点我都赞成。我国《量和单位》[2]标准和法定计量单位也都是按照这样的原则来对待旧习惯的。梁文认为:“原则上讲,不符合国际计量单位的旧制,应该予以废除”。废除这些旧制要有个过渡期,所以暂时留一些旧的单位与国际单位制单位并用是合理的。但保留多少旧单位,保留多长时间,则涉及过渡期的长短,向国际计量单位制靠拢的快慢问题,恐怕看法上不完全一致。先看我国度量衡单位尺、升、斤。目前“尺”基本上已用“米”取代了;“升”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中保留了;只有“斤”还在人民生活中广泛应用。究其原因,大概是“斤”与“千克”的量值关系最简单,(1:2),比起“尺”与“米”的关系更好换算些。回顾我国解放初期都是一斤等于十六两,我们小时要背诵斤求两口诀:“一退六二五、二一二五……”。由于非十进很不方便,改起来也就容易得多。一斤是半千克,易于换算,改起来反而难了。我认为废除旧制“应该有个限度”的提法似应说成“应该有轻重缓急”。因为“原则上应该废除”,则照顾习惯只能“从缓”,而不能“永远保留”。否则就成了“原则肯定而具体否定”。何况人们的习惯各有不同,新疆和云南早就使用“千克”而不用“斤”,也是习惯。如果各地坚持各地的习惯,各行业坚持各行业的习惯,那还有什么统一呢?还要制定标准干什么呢?“斤”与“千克”换算容易,因而影响不大,不要操之过急也是可以的。梁文所举的“卡”和“毫米汞柱”这两个单位,笔者则认为还是废除为好,因为它们与“焦耳”和“帕斯卡”的换算并不那么容易。统一计量单位制也是科学普及工作的需要。我们不应再继续要求青年学生把精力花费在纷繁复杂的多种单位制的换算上。用这两个单位计量的量很多,再加上由它们构成的组合单位就用得更多了,并非梁文所指的仅在封闭体系之内。食品的发热量和人体血压已是略具卫生常识的人们所熟知的词语,其量的属性分别与热量、压力相同。若青年学生在中学学物理课程中讲的用的只有“焦[耳]”和“帕[斯卡]”,而在医药卫生行业中却非得用“卡”和“毫米汞柱”作这两个量的计量单位,对于普及卫生常识来说岂不又增添了一道人为的门槛吗?现在青年学生学的是简化汉字,要让他们读一篇繁体汉字的文章恐怕要花费很大的精力;而老年人只要注意删除过去惯用的繁体字,而改用简化汉字去写一篇文章却相对容易得多。在计量单位上也是一样,老科技工作者们使用我国法定计量单位只不过有些暂时的不习惯,但却能节约青少年们的宝贵时间和精力,这又何乐而不为呢!血压表的标示值是表压,即血液压力与环境压力之差。在国家《量和单位》标准1993年版本中已在压力一量的备注栏中给出了表压的符号pe=ppamb,这里p为压力,pamb是环境压力。习惯上所称的“血压”也都是指表压。但表压与压力(或称总压)是相同属性的量,完全可以用同样的单位去计量,怎么能说用了“千帕”作单位,就没有表压的含义呢?至于说血压表上以千帕作单位的读数是宽是窄,则亦非与计量单位有关的问题。如果嫌正常血压范围16千帕~9千帕太窄的话,改用16000帕~9000帕是否宽了呢?其实宽窄要看相对值,即16千帕是9千帕的多少倍。倍率高才能说范围宽。无论用什么单位这个倍率应是不变的。个人认为:压力、表压虽有不同,但作为量的属性是相同的,量纲是一样的。它们的法定计量单位“帕”无论用在哪个学科领域都是科学的、合理的。要保留旧的计量单位的理由归根结底仍然只是习惯而已。“毫米汞柱”这个单位虽然也涉及人民大众的生活,但却远远赶不上“斤”这个单位的普及程度,故仍以早日废除为宜。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统一采用国际计量单位 (如米、克等等 )是科技发展的大势 ,它含义明确 ,克服了多种旧制并行所造成的混乱。不同的国家 ,不同的行业 ,大家都采用国际计量单位 ,可以减少误解 ,便于交流 ,优点是很多的。原则上讲 ,不符合国际计量单位的旧制 ,应该予以废除。但各国都有自己的传统用法 ,其中有一些涉及人民大众生活习惯的计量单位要慎重从事。我们认为 ,要有一个限度 ,只要是无关大局 ,就不一定要“一刀切” ,非改不可。所谓过犹不及 ,恐怕就是这个道理。在市面上 ,尽管卖家用的台秤是“千克”刻度 ,买卖双方却都视而不见 ,仍然论斤论两。…  相似文献   

4.
废除大家习惯的计量单位诚需慎重,但不能停滞不前;压力单位“毫米汞柱”和热量单位“卡”应该废除;表压和压力虽有不同,但量的属性是相同的,量纲也是一样的,不存在帕斯卡只适用于计量压力而不适于标注表压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清末度量衡标准的确立,是中国近代计量单位制统一的开端。清末,有望成为中国法定度量衡标准的有营造尺库平制、公制与英制。营造尺库平制有着“中制”“祖制”与“旧制”的三重属性,得到了清廷决策层与美日两国政府的支持。公制“速进派”主张一步到位地确立公制在中国的法定标准地位,以国际计量局为代表的公制“渐进派”则主张采用新旧折中并用的过渡方案来逐步推广公制。主张英制者开展了一系列行动,针锋相对地阻击公制,其动机是维护英制在华特殊地位。尽管清政府最终选择以旧制作为法定标准,但公制与英制在华的实际地位亦未被削弱。透过清末度量衡标准之争,可以窥见近现代中国的制度统一之路。  相似文献   

6.
最近,德国装备了首批“豹”2A6M型主战坦克。这种坦克的突出特点是对地雷的防护能力世界领先,进攻时不再需要工兵提前扫清前进道路上的雷区,或者请排雷车伴随左右清理路上的地雷。“豹”2型坦克是德国第三代主战坦克,1979年开始装备德国陆军,并先后成为荷兰、瑞典、瑞士、挪威、希腊等国陆军的主战坦克。它有乘员4人,战斗全重约55吨,最大行程550公里。“豹”2是世界上火力最强的坦克之一,它装备1门120毫米口径滑膛炮,1挺7.62毫米并列机枪,1挺7.62毫米的防空机枪,此外还有16具烟幕放射器(炮塔两侧各8具)。同时,“豹”2防护能力也不弱。它通…  相似文献   

7.
防黑客光纤     
《科学大观园》2005,(18):52
澳洲科学家拉博已成功利用钻石、微波炉和光纤研发出一种无法破译的信息以阻挠黑客。墨尔本大学的研究人员用微波炉将一颗仅等品千分之一毫米的极微小钻石“熔合”到一根光纤上,而该产物可用以制造黑客无法突破的单一光子光束。现时光纤的传送是以发送数以十亿计的光子点,以长短来变化为计算机中0和1的信息,但黑客可以轻而易  相似文献   

8.
质电类比当量和引力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万有引力和电磁力是两类性质不相同的力,但一直以来不断有人在追求着它们的统一。本文提出质电类比当量λ(λ=8.6168×10^-11C/kg)的概念,并提出假说认为它可能是沟通这两种力场之间的桥梁。利用质电类比当量,电磁学中的基本定律可以应用于引力物质的运动。一些高速运动的天体辐射引力波的过程,是验证质电类比当量是否正确的理想实验。双星PSR1913+16绕质心作椭圆运动,本文将它们的引力质量用质电类比当量换算成电荷,然后用电磁波辐射理论计算出双星运行一个周期因引力波辐射而损失的能量,结果恰好跟因轨道减小而损失的机械能相等,这个结果为质电类比当量假说提供了一个证据。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和国际间文化科技交流的日益频繁,使我国社会各阶层学习和使用外语日广,特别是英语更为普遍。为了便于广大知识界的学习,我国近二十年来出版了大量中外文对照的各种科技词汇,词典或辞典等工具书,尤以英汉对照者为多,估计有四、五十种之多,这对促进我国科技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由于近代科学技术向纵横方向发展,各专门学科之间有着广泛的联系和相互渗透。如电子学几乎和每门学科有关,计量学也不例外。因此近年出版的各种科技的专业词汇书所搜集名词术语的内容和范围日益增加,这类工具书有越出越厚之势。这样往往使一个英语科技名词术语能从几本或十多本词汇书中查到,而且常常译名不统一,使读者难以选择。例如:“metrology”一词有译成基本度量学,〔基本〕度量衡学,度量衡学,度量衡制,计量制和计量学等6种译法。“Izod impact test”中的“Izod”有译成“埃左”,“艾泽”,“伊兆特”,“艾卓德”,“伊佐德”,“艾氏”和“爱氏”等7种译法,使读者无所适从。我最近从编写有关计量测试的专业词汇书中体会到,在确定英文科技名词术语的译名时,应考虑下列五个特性。一、科学性所谓科学性就是要把外文科技名词的含义准确而又严格地译成中文名词。如“metrology”这个词原意是指“关于测量的知识领域”,因此将它译成“计量学”,显然比“基本度量学”,“度量衡学”和“度量衡制”等更确切,科学性更好。又如“Kilogram”这个质量的主单位过去被译成“公斤”,现在则按照该词的词头“kilo”(千)和词身“gram”(克)译成“千克”,则更直观,科学性更强。至于声学中的感觉噪声的单位“noy”,现在有译成“呐”和“纳”的。我以为“纳”现已作为我国法定计量单位中词头“nano”(纳诺)的符号,为了避免混乱,“noy”以译成“呐”更为严格。虽则在1977年7月20日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和国家标准计量局发出的,“关于部分计量单位名称统一用字的通知”中规定淘汰“哩”,“呎”,“吋”,“”和“”,“”,“”和“”等所造的计量单位用字,但未提及“呐”,而且“呐”在我国并非新造的字。二、习惯性这里所谓习惯性就是对某一科技名词术语的习惯译法,人们习惯了,往往不愿轻易更改。我以为一个译名若用惯了而又不会引起混乱,就不一定去改它。例如“pressure”原来译成“压力”,后来有人认为科学性欠佳,主张改译为“压强”。但“强”比“力”写起来麻烦多了,也可说后面提到的“使用性”差多了,但我以为译成“压力”并不致造成很大混乱,故仍主张维持习惯的译法。但习惯并不是永远不能改的,遇到必要时仍以废除习惯译名为宜。如长度的主单位“meter”过去习惯译名为“公尺”,“metric system”过去习惯译名是“公制”。1959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统一计量制度的命令”中规定我国采用公制。但该制度中的“公分”“公厘”既为长度的导出单位,又是质量的导出单位,这样在使用中容易造成混乱。因此近一、二十年来科技界、计量部门主张用“米”代替“公尺”,用“米制”代替“公制”二字,这样科学性更强,或者说科学性战胜习惯性了。1984年2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命令”中更以法律形式明确了这个更改。三、使用性这里所说的使用性好,就是指一个译名易懂、易记、易写。若能使一个科技译名具有三“易”特性,则它就会有生命力。如把一些带外国人姓名的科技名词按拼音直译则显得繁锁。过去曾把“Avogadro number”和“Brinell hardness”直译成“阿佛伽德罗数”和“布里涅耳氏硬度”,但若译成“阿氏数”和“布氏硬度”则会大大提高译名的使用性。当然简化了有时也可能出现混乱。我主张在适当场合,尽量使外国姓名“氏”化。如我国现已常用的一些译名“摄氏度”,“华氏度”,“布氏硬度”,“洛氏硬度”,“肖氏硬度”,“麦氏真空计”和“莫氏锥度”等等。再如“resolution”一词,现有词汇书中,有译成“分辨能力”,“分辨本领”,“分辨率”和“分辨力”的。从科学性讲以前二个译名为好,但从使用性来看,则四个译名除前二字“分辨”均相同外,显然“力”比“率”,“能力”比“本领”易写且省时多了。所以我主张把“resolution”一词译成“分辨力”。四、对应性所谓对应性是指从外文名词译成中文或从中文名词再译成外文时的对应译法。一个外文名词有时可能有多个含义,我主张每个含义最好只有一个中文的对应译名,这样既便于使用又利于由中文反译成对应的外文名词。但目前我国已出版的一些词汇书中,往往有的外文名词的一个含义被译成多个中文译名,让读者选择。如物理学中的“noise level”、有的词汇书把它译成噪声〔干扰,杂音〕电平,噪声级,噪声水平,噪音级等。我主张单译成噪声级就可以了,因为它们的含义是相同的。误差理论中的“Standard deviation”现有译成“标准偏差”和“标准差”的。从对应性看,我认为译成前者为妥。因“标准差”在译成外文时,容易误译为“standard difference”。又如“strain gauge”有译成“变形测定器”“伸长计”,“张力计”,“应变片”和“应变仪”等的,从对应性看,我以为译成“应变仪”较妥。五、发展性由于科技的不断发展,一个名词术语也常会发生变化,个别老的会变得不合适而被废除,新的又被创造出来。如计量学单位的词头,过去曾用过“milli-micro”和“micro-micro”(曾被译作毫微和微微),1960年第11届国际计量大会决议分别用“nano-”(译作纳诺)和“peco-”(译作皮可)来代替。而“micron”(符号为μ)原译为微米,但因后来将“micro”(符号也为μ)作为单位词头使用,所以1967年第13届国际计量大会决议废除“micron”的使用,而微米的英文改用“micrometer”(符号为μm),符号“μ”代表“micro”作词头使用。可是我国在七十年代,或甚至八十年代出版的一些词汇书中,还列入“micron”(译作微米),“milli micro”(译作毫微)和“micro-micro”(译作微微)。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那些已被废除使用的名词术语,我以为在新编或再版的词汇书中,可以不列入,或要列入时也应注明“已废”二字。上面提出的五个特性可供大家在编写或修订词汇书时参考。当然在确定一个外文名词术语的译名时,有时可能多考虑一点科学性或习惯性,而有时又可能多考虑一些使用性或对应性,这就要具体分析了。总之,要使译名定得确切,使读者乐于采用而使它有生命力,就要多多衡量上述五个特性。由于目前已有大量的专业性和综合性的各种外文和中文对照的词汇(包括辞典、词典)书的出版发行,而科技名词的译名的统一工作没有跟上,因而已造成一定的混乱局面。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希望国家加强对这方面的组织和领导工作,加速制订各种学科专门名词术语(包括各种外文对照的)的国家标准或部门标准,作为编写各种专业或综合性词汇书的参考。同时还希望新编或修订上述词汇书时,多多参考其它有关专业词汇书的较确切的译法,而不应仅仅搜集各种词汇书中现有的各种译法,加以综合而成。以上所写一点体会,一定不够全面或有错误之处,望读者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0.
<正>诞生于地球深处的钻石不仅能打造成精美的首饰,还能用于量子计算机、植入细胞组织、制造先进传感器,甚至在牙膏里也能找到它。但钻石的开采条件对人类来说非常不利:它们藏身160千米深的地下,地幔的温度高达2000摄氏度,压强相当于大气压的5万-10万倍,就是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诞生了地球上最美丽的天然矿石——钻石。要让这些珍贵的石头露出地表,需要经  相似文献   

11.
城市文化是由实体性要素和人文性要素构成的统一体,它具有地缘性、民族性、时代性、历史性、包容性、多样性、集聚性、大众性等特点。伴随休闲时代的即将到采,城市发展在注重城市文化的实体性要素的同时。必须对城市文化的人文性要素予以更多的重视;必须坚持地缘性与多样性的统一、民族性与包容性的统一、时代性与历史性的统一、大众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吴琳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23(2):23-26,58
“语言作为符号系统”和“语言作为存在的家”,二者都以语言为出发点和研究对象,但究其实质还是有所不同。语言作为符号系统,是解决认识支点问题的必然选择,这是寻求认识客观性的必然结果。然而,这种符号系统的精致分析,无疑容易踏上语言的迷途,而惟有将语言作为存在的家,对之进行形而上的审视,才能使语言还乡。  相似文献   

13.
风险观念视野下的科技观立足于对“技术公害”等现实问题的反思,揭示了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复杂矛盾。这对于我们超越传统科技观,富于启发意义。但这种科技观的后现代主义消极立场,决定了其诸多的局限性。本文意在表明,我们应当把化解风险危机作为现代化发展的动力,作为新型科学技术发展的契机,切实实现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明中后期,作为与阳明心学并存的"经世致用"思想的出现,影响了一大批学者做学问的理路。他们逐渐以"实用"为指向,以面向生产、生活为研究旨趣,总结扬弃以往实践经验、设计开发新型实用技术,直接促成了明朝技术科学的大发展。其中,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与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是最具代表性的研究成果。这样一股"实用"之风,是经济、政治、社会、中西汇通多方面原因的综合产物。我们从明代此阶段技术科学兴衰发展的因果分析中,可以尝试着找到回应"李约瑟问题"的答案。  相似文献   

15.
编者按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对大气层以外空间领域的研究迅速发展,但是,长期以来此领域的某些术语一直不统一,例如常见的“空间”、“太空”、“外空”等等,成为一些比较混乱的多学科常用词,给大家带来很多困扰,使用时无所适从。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认为应当适时地解决这个问题(包括相关的重要词)。本刊特辟专栏组织各方面专家开展书面讨论。在此基础上,我们将组织专门的研审会,力争确定一个比较科学、合理、统一的意见。此项工作得到许多专家热情的支持,在此谨向各位专家表示诚挚的谢意!这里我们先选登一部分稿件。欢迎读者来稿发表新的意见,以便科学地、民主地、全面地研究,做好定名工作。中国航天事业已经走过了近45年的历程,参与这一事业的人们,对中国航天所经历的事与物,都有自己的认识和体会。对于航天等名词的理解和认识同样有异同。尤其是中国航天这个行业比俄、美及欧洲一些国家起步晚,涉及航天行业一些事与物的名词,由外文引进译出也是自然的。由于译者的知识、经历和所处环境的不同,同一外文的译法也有差异。长期以来又没有合适的机会组织各方面的人员进行系统的研究讨论,所以现在对同一事与物出现的“叫法”未能统一。由此造成出版书刊混乱,在国际交流中也带来诸多不便。时至今日,应该将这些名词的统一工作提到议事日程,制订一个计划,按照民主与科学的原则,逐步达到统一。在此仅就个人了解的一些情况及见解一并述及,同有关人员商榷。一、《中国大百科全书·航空航天》卷中的主要情况20世纪80年代初,在编订《中国大百科全书·航空航天》卷时对“航天”这类名词就存在分歧,几经研究,采用了通融、通用的说法,一定程度上缓解和弥补了当时的争论和分歧。例如:航天指“载人或不载人的航天器在太空的航行活动,又称空间飞行或宇宙航行。”在航天这一条目中还写到:“有人把太阳系内的航行活动称为航天,太阳系外的航行活动称为航宇。”在该书中的“人造地球卫星”1号的条目中也指出:“苏联在1957年10月4日成功发射了世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开创了人类航天的新纪元。”在《航空航天》卷的开篇中也写到:“随着航天飞机和其他新型空间运输系统的使用,空间组装和检修技术的成熟,人类将有可能在太空建造各种大型空间系统。在近地空间建立起永久性航天站、太阳能电站和空间工厂,甚至可能建立空间城市和开展空间旅游,太空将成为人类频繁往来的新场所。”总之,在《中国大百科全书·航空航天》卷中,对航天、太空、空间、宇航等名词采用相容的办法,对航天、航天学、宇宙航行、星际航行、航天工程、空间技术等,都作了专门的诠释。但也可以看出,对“航天”、“太空”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将“宇宙航行”和“空间技术”都统一到了“航天”和“航天工程”的条目之中。二、钱老(学森)的有关论述及历史情况钱老当年提出“航空是航空气,航天是航天空。”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世界上热门的说法是星际航行或宇宙航行(似乎是日语译过来的);英国还设立了星际航行学会,还有《星际航行》杂志;美国最初是火箭(推进)协会,后来是Astronautical学会。中国科学院60年代曾组织过星际航行座谈会。1979年成立宇航学会时,钱老没有参与,也没有人提出异议和坚持,所以按照最远阔的思想,取名为宇航学会。后来,钱老将“航天”界定为在太阳系内的航行,把“宇航”,即在宇宙航行界定为在太阳系外的航行。三、分歧出在“航天”和“空间”两个词;“航天”的含义已被各方面理解和接受空间一词出自于space。在Webster词典中释space,第5条:The region beyond the earth atmosphere or beyond the solar system(地球大气层外或太阳系外的区域)。在1979年修订版的《辞源》中对“宇”和“宇宙”有相类似的解释。《淮南子·齐俗》:“往古来今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天”的释语中,天是地面的上空,与“地”相对,“天空”——无际空阔,“天穹”——天空高远。“空间”一词的释义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形式,由长度、宽度、高度表现出来。由此看来,space一词译为空间容易和物理的空间相混淆,显得不够确切,译成外层空间倒还好些。对这些名词如何使用,我的意见是将名词的含义,指的是何事何物搞清楚。遇到外文只要词能达意即可,不必拘泥于哪个英文必须对哪个汉字。时间久了,自然会统一的。正是由于将space直译成空间,1968年成立的从事卫星等研制工作的新研究院取名为“空间技术研究院”(后为七机部五院)。1978年,为了便于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我建议英文的名称为:Chinese Academy of Space Technology,简称CAST。现在习惯上将卫星、飞船涉及的技术,包括卫星上的有效载荷,如通信载荷、遥感等涉及的技术统称“空间技术”。如果按专业技术分工讲,空间技术称为运载火箭的有效载荷或卫星平台更符合实际。而通信、遥感、摄像技术是卫星的有效载荷,属于其他的技术领域。1982年,第七机械工业部改为航天工业部之后,“航天”这个词使用得越来越普遍,现在航天已包括我国所有导弹、运载火箭、卫星、飞船、测控、发射场及各协作单位的工作、任务和产品。尔后,航天政策、航天规划、航天队伍、国家航天局等复合名词接踵而至,全国上下很容易理解航天所指的内容。“航天”是动宾结构的名词,“空间”是位置范围的名词,用“航天”可以取代大多数“空间”这个词,如当前所指空间技术,就可以由航天技术覆盖。又如航天医学比空间医学更反映实际,因为要研究发射时和下降时人对过载的承受能力,而空间医学则不能反映这方面的问题。至于shuttle译成“航天飞机”时,并不确切,实质上是火箭飞机,外形像飞机,内部是火箭。等到spaceplane研制时,只好译成空天飞机,很勉强。如理解带翼的飞行器,包括用火箭动力、用火箭-吸气式复合动力、核动力和其他动力,只要是在外层空间飞行的,统称为“航天飞机”,可能更合适些。当然有的复合名词为其他学科所惯用,如空间天文学、空间物理等,这些位置特征显著的词不必强求用航天代替。四、“太空”这个词是好词,比“空间”更能描述大气层外的空域“太空”的释义是极高的天空。当年台湾先将space译成太空,后来我们没有采用。现在看来,我赞成用“太空”描述大气层外的空域,比“空间”更合适、更准确,比“天”、比“宇”、比“空间”更形象。总之,我建议将航天作为我们这一行业与技术领域的基本词,能用航天取代的都用航天取代;宇航(航宇)、太空这两个词及由此衍生的复合词,视需要给予保留,如太空工厂、太空站等;不再使用“空间”这个词;有些专用名词,如宇航学会、美国宇航局(NASA)、欧洲空间局(ESA)等,人们都已习惯,不再改动;空间这个词基本被“航天”和“太空”两个词取代,个别由空间衍生出的复合名词,特别是有些机构已长期使用,可作为专用名词保留,如空间法、外空委、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等。  相似文献   

16.
文化工业主体和受众研究是文化工业与社会关系问题的中心环节。在此问题上,形成了以法兰克福学派为代表的"消极受众"说和以伯明翰学派为代表的"积极受众"说的对立。本文旨在通过对文化工业兴起背景下受众主体特征的考察,从法兰克福学派和伯明翰学派相比较的视角,得出文化工业下受众实质的定位,指明文化工业对受众造成的双重影响及在二者的博弈中达到统一。  相似文献   

17.
抓住西部大开发大好机遇,加速西部信息化发展进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提出在知识与信息的经济、全球信息化浪潮的时代背影下,我国西部要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大好机遇,尽快取得经济与社会的高速发展,首先应该把加快信息化发展进程作为第一重要的,也是第一关键的战略目标。在分析了影响西部信息化发展速度的限制因素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加速西部未来信息化发展进程的对策性建议与思考。  相似文献   

18.
试论知识创新信息运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把知识创新看作是创新信息的运动过程,从创新信息的概念及其时代特征的分析入手,对创新信息的运动机制、运动方式及运动模型进行了详尽的阐述。  相似文献   

19.
工程风险是指影响工程活动目标实现的各种不确定因素的集合。工程风险的原因存在于对工程风险的认知,对工程主客体的判断,工程主体的工程思维,工程活动中的自然、政治、经济、技术因素,以及工程风险管理方法之中。工程风险的规避机制包括经济、法律、管理、伦理等机制,伦理机制尤为重要。规避工程风险的伦理机制应综合多种伦理原则,建立起一种涵盖工程师个人、工程共同体和整个社会的应对工程风险的伦理。  相似文献   

20.
这篇文章从历史的视角回顾了20世纪数理逻辑的面貌,并展望了21世纪或者21世纪早期数理逻辑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