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球数据科学是地球科学与数据科学的结合,是地球科学研究与数据驱动科学发现范式转变的前沿交叉领域。在地球大数据研究快速兴起的背景下,从地球数据大科学计划、科学数据治理和地球科学数据共享等方面回顾了2020年的进展。介绍了深时数字地球大科学计划、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以及全球数据汇聚、数据认证、数据仓储、数据政策、数据标准、数据标识等方面的进展和地球科学数据中心、数据库、数据模型、数据集成和数据出版等实践。展望未来,充分重视科学数据治理的规则,推动地球科学大数据计划发展,加强建立地球科学数据生态,促进地球科学数据领域的各方面合作,仍然是当前的紧迫需求。  相似文献   

2.
《科技潮》2006,(1):53-53
我们生活的地球诞生于46亿年前。在地球诞生至今的漫长岁月里,地球气候一直处于冷暖交替的变迁之中.生活在地球上的物种也经历了5次大灭绝。亿万年后,地球会变成什么样?科学家认为,在500万年后、1亿年后和2亿年后,地球环境将发生三次大的变化,甚至有人预洲.“那时候,人类已不适宜在地球上居住,一些新的物种将会出现,成为地球的主人”。  相似文献   

3.
随着计算精度的提高,理论章动的计算中必须考虑地球动力学扁率数值选取的因素,探讨了地球动力学扁率值对刚体地球章动振幅和非刚体地球章动转换函数的影响,在刚体地球章动振幅的计算中,地球动力学扁率起着尺度因子的作用,更改善刚体地球章动的计算,需要更改黄经总岁差的数值。非刚体地球章动转换函数中所采用的简正模频率和常数都直接或间接地依赖地球动力学扁率值,它们对最后章动振幅的影响远远大于微角秒量级。在建立非刚体地球章动理论中,一个一致的自洽的地球动力学扁率值将能为地球章动序列的改善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4.
燕兴华 《科技信息》2011,(33):I0397-I0397
大地测量学是测绘学的一个分支。研究和测定地球形状、大小和地球重力场,以及测定地面点几何位置的学科。大地测量学中测定地球的大小,是指测定地球椭球的大小;研究地球形状,是指研究大地水准面的形状;测定地面点的几何位置,是指测定以地球椭球面为参考的地面点的位置。将地面点沿法线方向投影于地球椭球面上.  相似文献   

5.
空间大地测量以高精度,高时空分辨率测定地球整体(地球自转)和各圈层(特别是大气,海洋与地壳)的运动,使地球动态变化的监测,研究及应用呈现了崭新的面貌,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国际地球动力学最新发展概况,内容包括地壳运动,地球自转,重力场时间变化等。  相似文献   

6.
高师地理专业《地球概论》教材修编的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志富 《科技信息》2009,(17):155-155,194
《地球概论》是高等师范院校地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地球概论》教学力求阐明有关地球系统科学的基础知识,以地球和天体运动的客观事实,揭示自然界的相互联系和运动规律,以及人类认识自然界从现象到本质的辩证过程。  相似文献   

7.
新地球理论     
新地球理论一书是一本包括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地球动力学、对流、矿物学、火山学、能量学和地热活动史的跨学科的高级读本,它囊括了内部地球的所有方面,以及地球的起源、组成、演化等方面。本书是安德鲁在1989年所著的地球理论一书的完整升级版,他包含了许多新的图片和表格。并对层析成像、自组织、板块构造学说等部分增加了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8.
人类是地球上的新客,从早期智人的出现算起,至今只有20多万年的历史。这段时间与地球近46亿年的悠远岁月相比,不过是短短一瞬间而已。人类的生存、繁育和发展无不依赖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和环境,与此同时,人类自己早已成为地球生态系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9.
万象更新     
俞华忠 《少儿科技》2010,(12):28-28
这地球真大,高楼大厦装得下;这地球真大,山川湖海装得下;这地球真大,风云雷雨装得下……  相似文献   

10.
佚名 《青年科学》2010,(11):28-29
●谁在给地球“充电” 1917年,科学家发现地球表面带有负极电,但是地球究竟为什么带电,地球的“充电器”是什么,却没有人能说清楚。在一些地区的晴朗天气里,地球和空气之间会产生电流,强度达到1500安培。但是对于整个地球这么庞大的“用电器”来说,这种强度的电流甚至称不上是电流,很快就会消失殆尽,所以这种电流一定是由于某种充当“充电器”的角色产生的。  相似文献   

11.
基于MATLAB的重力固体潮理论值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太阳和月亮的起潮力使得地球整体发生周期性变化,并使海洋和大气的表面产生周期性涨落,地球整体的周期性变化称为地球的固体潮。地球的固体潮使地球表面任何点至地心的距离都要随时间变化,任何安置在地球表面进行大地测量的仪器,都要受到这种变化的影响。将地球看做球状刚体时,起潮力矢量的垂直分量使得该点的重力值发生变化,这种变化称为地球的重力固体潮。现代高精度重力测量必须顾及固体潮影响。MATLAB是当今最优秀的科技应用软件之一,它高效和矩阵化的编程语言尤其适合进行科学计算,与Excel等主流软件的交互更是方便了数据的输入输出。本文介绍了重力固体潮理论值的计算方法、步骤和公式,给出了用MATLAB计算的程序和实例以及与已知理论值的对比。  相似文献   

12.
2004年6月5-11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了第14届戈尔德斯密特(Goldschmidt)国际地球化学会议,共有46个国家和地区的约l500名参会代表。会议议题主要包括宇宙化学、地球化学和环境地球化学,主要涉及固体动力学、界面动力学、地球挥发份、地球表面、地球深部及早期地球和行星的地球化学过程6个专题。会议重点交流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地球的层圈及其相互作用、环境和气候的地球化学示踪等方面,  相似文献   

13.
余源 《小学科技》2013,(10):30-32
“在月球呆了这么长一段时间,也不知道地球的情况怎么样了。”兰帕德舰长站在指挥舱的窗户前,望着浩瀚的太空说道。一个月的休整期不算长,但是兰帕德舰长很担心地球上的情况,如果利莫人突破了地球联盟最后的防线,后果将不堪设想。所以,大家必须抓紧时间返回地球!  相似文献   

14.
从去年的12月22日开始,太阳就进入了摩羯座,经过29天的漫步,也就是今年1月19日才会离开,去拜访另一个星座……不要误会,太阳本身没有移动,是我们所在的地球在移动。我们站在地球上仰望星空,感觉到地球是静止的,而太阳在星空的位置却由于地球的转动而产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15.
《创新科技》2005,(11):56
我们生活的地球诞生于46亿年前。在地球诞生至今的漫长岁月里,地球气候一直处于冷暖交替的变迁之中,生活在地球上的物种也经历了5次大灭绝。亿万年后,地球会变成什么样?又会是哪些生物生活在这个星球上呢?美国“探索频道”组织国际权威的气象学家、地质学家、生物学家、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对这个问题作出了相当惊人的解答。  相似文献   

16.
《科学世界》2011,(12):92-92
A:地球具有大气层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地球质量较大,离太阳不是太近。地球质量较大,因而引力较强,就可以吸引住大气。离太阳不太近,地球表面的温度也就不太高,否则气体会因为地球温度太高而具有较大的运动速度,从而逃逸。其实,目前在大气层的顶端是逃逸层,其中就有气体逃逸到外太空,但总体而言比较缓慢。  相似文献   

17.
在茫茫太空中,漂浮着一座美丽的城市。这里空气清新、环境幽雅,数以百万的地球人在上面安居乐业,悠闲度日。这儿可不是什么魔法城堡,而是神奇的未来太空城。 太空城PK类地行星 地球上住得好好的,为啥要住进太空城呢?唉,先不说种种关于地球末日的传言,光是人口剧增和环境恶化,就已经让地球人“压力山大”了。找个地球之外新的移民地,似乎越来越急迫。那我们为什么不直接移民到现成的类地行星呢?  相似文献   

18.
前沿     
《杭州科技》2013,(5):4-5
据美国宇航局消息,天文学家近期发现第一个地球大小的岩石行星,这是首次发现与地球如此相似的行星。该行星距离地球大约400光年,离所绕恒星的距离不到100万公里,  相似文献   

19.
按照地球转动的动力学理论,证明了水库蓄水能使地球产生转动惯量变化,因而使地球释放动能,以三峡水库为例,计算出地球将释放1.448× 10^16J的能量。  相似文献   

20.
全国高等师范院校地球概论研究会简介地球概论是我国高等师范院校地理学系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内容涉及地球的宇宙环境及地球整体知识,是地理科学各专业的先导课程。地球概论的基本内容多属于天文学范畴,但却为地理学所必需,即地理学需借助天文学的研究成果来探讨地理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