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八十年代末期,张承志公开皈依哲合忍耶,表明自己的精神归宿。信仰的血脉恰如他的实际选择一样,充溢于其回族题材小说中。本文通过对几部作品中人物性格的疏理,展现其人物“血性”逐渐苏醒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人性、人道、人心与历史等角度对张承志的理想主义创作,要想理想主义在现代语境下发出其应有的光辉,而又不至于回归传统理想主义的狂热,需要对其作出深刻反思。  相似文献   

3.
历史学者出身的张承志以其深厚的创作实力在中国当代文坛上独树一帜 ,其创作特色主要表现在 :辽远而开阔的艺术视野 ,痛苦而坚忍的主人公形象 ,酣畅淋漓的心理剖白 ,醇美浓烈的诗意创造  相似文献   

4.
张承志在小说中表现草原生活的地域 ,从他生活过 4年的东乌珠穆沁草原逐渐扩展到整个内蒙古大草原 ,又从内蒙古大草原扩展到了他足迹所及的新疆哈萨克草原 ;小说的基调也由早期的纯真与明净逐渐变得深沉与冷峻。但有一点却是始终如一的 ,那就是贯穿于张承志全部草原小说中的人民意识  相似文献   

5.
张承志走上文坛,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魂牵梦绕的第二故乡——内蒙古大草原。是草原培育了他文学的神韵和个性,他创作的以草原为题材的小说和散文足以证明他是一名出色的草原歌手。其中的散文创作,更是表现出在喧嚣的商业时代张承志对理想、对清洁精神的执着追求和执拗歌唱。  相似文献   

6.
张承志的小说,成功地运用和借鉴了优美的民歌,或使小说定下全篇的感情基调,或使小说情节有所依托,或使特定场景的人物微妙隐秘的思想情绪得以完美含蓄的描绘和表现,从而使小说别有一番真挚、感伤而又深邃的韵味和扣人心弦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7.
张承志在当代文学史上无疑是个"独特"的存在。这个"独特"不仅是其文学创作的独特性,更是他思想情感以及文化身份的与众不同。作为当代文坛最重要作家之一的张承志,由于历史、文化、信仰、血缘、性格等多方面原因,造成他文化身份的多样性。其中各种因素相互渗透,形成了一个复杂的身份认同体系。尽管张承志拥有多重身份,但是其文学创作所一直坚守的底层情怀和反抗气质从未改变,这也是理解张承志文学创作深刻内涵的基本线索。  相似文献   

8.
张承志自创作长篇小说《金牧场》之后 ,进入了其创作道路上的转型期或过渡期 ,这一时期 ,他相继创作了三部中篇诗体小说 ,对小说创造艺术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与探索 ,体现出了作家强烈的前卫意识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9.
人生小说是张承志创作中最富于思想震撼力和艺术光彩的篇章之一。作家满怀激情地抒写了青春、生命和理想的美好 ,讴歌了青年奋斗者执著追求、不畏艰险、昂然前行的人生态度和积极进取精神  相似文献   

10.
从主体论人生哲学的角度剖析张承志小说人生意识产生的基本动因,主要来源于社会人生的启迪,从其三个层面的内蕴看,既有理想,又有行动;既有思想,又有实践;既清醒现实,有高远深刻;从而确定了它在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在新时期的文学创作中,张承志的作品以其对于草原生活的描写显示出一种激情和活力。本文主要通过对于张承志散文的分析,对其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草原情绪作出分析和把握。  相似文献   

12.
《心灵史》是一部溶历史、文学、宗教于一体的辉煌壮烈的民族史诗。在这部深沉凝重的奇书中 ,张承志不仅第一次披露和揭示了生活在西北黄土高原腹地的鲜为人知的“血脖子教”哲合忍耶的隐秘的历史、勇于牺牲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民族品格 ,同时也为自己寻找到了心灵的最后皈依  相似文献   

13.
《金牧场》是张承志丰富的人生经历的一次大总结 ,也是作家创作道路上的一个重要的分水岭。其丰厚深刻的思想内涵、辽远开阔的艺术视野和反叛传统的结构形式 ,使这部长篇成为中国新时期文学中最富有震撼力的作品之一。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学术界关于南社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现有的研究存在这样的不足:研究或多从单个人物,或多从文学史,或多从革命史视角着眼,这就很难把握到当时处于转型时期南社这一知识分子群体的心理状态与矛盾。本文拟从南社时人关于"侠客梦"的想象与重构,展示其复杂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5.
"不平则鸣"与"气盛言宜"是韩愈提出的两大文学理论。作为诗文创作的指导思想,"不平则鸣"所强调的是对现实社会的描写反映,及对内在情感的抒发表达;"气盛言宜"则更加注重主体内在品德的培养,以及文辞章句的合宜呈现,属于文学创作的范畴。它既是"不平则鸣"的前期准备,又是"不平则鸣"后期实践的美学呈现。它着眼于韩愈力倡的"古道",通过对"不平则鸣"观与"气盛言宜"论审美创作追求之雄奇怪伟风格的观照,以求深刻地认识与把握其所折射出的文学特质及隐含其中的现实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16.
刘晖 《科技信息》2008,(16):56-56
在二十世纪中国油画的发展中,我们民族的文化心理特征的作用,是一个大的艺术研究课题。过去我们一向对于油画受着中国社会变革形势的制约这个它律性问题都予重视;相形之下,对于民族文化以下这个方面(也可以看作艺术的它律性方面之一)却比较忽视一些。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在中西绘画比较方面注意有所学习,但是把问题提到文化心理特片这个更宽层次上面来却很晚才注意到。中国油画家还必须在前者的基础上融会东方文化审美意识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关注当代社会和人的生命价值,这样才能全面深入地研究和体验这门传统绘画艺术并有所创造。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公共管理学维度,运用价值分析、逻辑归纳和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阐释三元治理模式下构建我国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机制,提出按照治理理论框架以政府、市场、社团三元治理的方式,保障体育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构建崭新的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结构。  相似文献   

18.
高职“两课”教师健康的教学心理是上好“两课”、培养合格的高职人才的重要条件。因此,要针对高职“两课”教师教学心理的新情况,采取新措施,增强“两课”的教学效果,推进高职生思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19.
付应科 《科技信息》2009,(7):257-257
初中阶段是义务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学段,教育心理学上称该阶段是“危险期”,表现之一是学生生理逐步发育成熟而心理却极不稳定,出现了“求异”的行为现象。本文以自已亲历的班级课堂上出现的一次男女同学求异的行为现象为契机,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新形势下,进行认真的反思,得出几点启示:以人为本,切实尊重学生人格(尽可能少的扼杀他们的生机,尽可能多的赢得发展的契机);培养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利用集体的力量来提高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促进他们求真向善):以平静的心态对待每位同学(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好差也不是不可变化的,要教育学生树立终生爱学习,受教育的观念);避免用完美的尺度去规范同学(对他们的求异心理.早恋行为,不能视为“洪水猛兽”,象对待“瘟神”般的严加防范和扼止,把学生看成是不食人间烟火的超人.进行圣化教育)。通过这些反思和启示,提高自已的教学素质,做好一个适应现在教学形势的人民教师。  相似文献   

20.
悲悯的入世情怀和雄健的军人气质是当代"文化大散文"代表作家之一李存葆文化心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儒家文化的滋养使他具有悲悯的入世情怀;雄健、刚劲、慷慨悲壮的军人气质深入到他的血液中,使他的散文有一种大气磅礴、阳刚勃郁的"力之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