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长期以来我们给了法国大革命很多溢美之词,忽视了法国大革命所带来的许多负面效应,其实法国大革命是一场被神化了的革命。大革命期间最不能容忍的行为就是所谓的革命恐怖活动。启蒙运动为法国大革命提供了思想上、理论上的准备,但是法国启蒙运动思想家的理论不仅存在着巨大的缺陷和难以实现,而且一旦实施必将出现混乱和灾难。法国大革命留下了严重的社会后遗症,现在到了把法国大革命从神圣的祭台上撤下来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2.
由于共产国际对中国大革命时期共产党、无产阶级、国民党等问题有偏颇的认识,产生了指导中国大革命的“二次革命”战略,虽然对中国革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如推动了国共合作,但是,与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的产生、大革命的失败也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中国大革命的失败原因一般都归结为中共政策的失误、或者共产国际的决策错误、或者反革命势力的背叛,却很少有人反思中共在大革命期间是否已经具备了领导革命胜利的条件,即当时的历史条件是否已经允许大革命的胜利。  相似文献   

4.
中国大革命的失败,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共产国际的错误指导是导致大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想就此作粗浅的分析。一、共产国际对中国大革命指导上的失误1.在经济上、军事上竭力支持国民党。国民军,几乎放弃共产党。在整个大革命中,共产国际始终重视国民党,重视中国资产阶级,而轻视中国无产阶级,几乎放弃共产党。认为中国“工人运动还不强大”、“工人阶级尚未完全形成为独立的社会力量”,共产国际代表甚至说:“现在是共产党应当为国民党当苦力的时代。”大革命失败前夕,斯大林仍然强调要把“国家全部政权集中于革命的国民…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康有为以法国大革命为反面教材,促使光绪帝下定变法决心,进行制度变革的思想。指出作为渐进主义和君主立宪的坚定拥护者,康有为通过对法国大革命的审视与反思,借鉴法国大革命的经验和教训,反对激进式的革命,提倡中国必须先开民智,兴民权,倡民德,改造国民性,才能实现国富民强的目标,认为这一点体现出康有为法国大革命观的进步性。  相似文献   

6.
“党内合作”与北伐大革命的失败─—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原因新探马雪芹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以国共两党的合作为起点轰轰烈烈地开展了,同样又以两党合作的分裂,令北伐大革命的失败而告结束.近年来在研究大革命失败的原因时,人们往往偏重于就事论事地去追求当事者的...  相似文献   

7.
在大革命失败后,陈独秀逐渐地倒向了托洛茨基派。究其原因,既有共产国际在大革命失败问题上的推卸责任、中国共产党的年幼等客观原因,也有陈独秀本人个性倔强、转为马克思主义者后的不彻底性等主观原因。  相似文献   

8.
法国大革命高举自由的旗帜,沉重地打击了法国封建专制主义的压迫和剥削,不仅将自由传播到欧洲各国引起了欧洲革命,而且也传播到东方各国。但是,法国大革命中发生的惨剧令世人感到恐怖和不安。中国的改良派认为法国大革命以自由为号召有其原因,虽然取得了很多自由成果,但是仍不免归于拿破仑专制,而中国不存在用法国式的大革命争取自由的条件。  相似文献   

9.
共产国际高度集中的领导体制严重束缚着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大革命领导作用的发挥, 共产国际屡次阻止中国共产党建立自己独立领导的武装力量是大革命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当时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共中央虽然进行过多次抗争, 提出过不少合理要求,但都遭到共产国际及其代表的严厉拒绝  相似文献   

10.
大革命时期,共产国际对中国农民运动给予了重要的指导与支持,成为推动革命形势发展的重要力量,但由于对中国革命前途和阶级状况认识上的偏差,以及斯大林从前苏联自身利益出发对华采取的双重战略,共产国际对中国农民运动的政策摇摆不定,使得中国大革命时期的农民运动最终走向低潮。  相似文献   

11.
陈独秀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位叱咤风云、名震环宇的人物,然而,他的一生又是十分曲折复杂的。纵观他的一生,有两个重要的转折点,第一个转折点是五四运动,第二个转折点则是大革命失败。五四运动是他由一个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向马克思主义者前进的转折点,而大革命失败则是他走下坡路的转折点。从政治思想上到组织上,他全面背离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及其政党,堕落成为一名机会主义分子,但却又始终坚持反蒋、爱国的立场。本文拟就大革命失败后陈独秀的基本情况作一全面的浅析。一、在政治思想上,由右倾机会主义进一步发展到取消主义1927年7月…  相似文献   

12.
论大革命时期国共关系中的“包办”问题管志武二十年代初的中国社会,在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军阀统治的重压下,积聚了巨大的革命潜能.这一革命潜能在国共合作的民族民主革命统一战线的推动下,迅速转变成“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大革命滚滚铁流.其间国共两党关系决定着这...  相似文献   

13.
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文艺支持着“现代国家大厦”体制的建立,为实现集中群众意志、要求民主共和、完成资产阶级革命等历史任务服务。因此大革命文艺延续了绝对主义国家的新古典主义文艺形式,出现了革命戏剧、口号文学等文艺样式,但在精神内核上实现了启蒙理性对道德理性的取代、从贵族精神向平民精神的转向。  相似文献   

14.
女学生是中国女性中最年轻、最有作为,充满着生机和活力的一部分,她们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一支生力军。早在大革命时期我党就十分注意应用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她们的觉悟,把她们吸引到无产阶级革命队伍中来。大革命时期党通过对女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妇女解放教育,引导她们走与工农妇女相结合的道路,将深受封建宗法思想束缚的女学生群体,调动起来参加我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大革命时期,随着全国革命形势的高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组织下,陕西多地建立了村、区、县、省等各级农民协会,发动群众开展了形式多样、卓有成效的反帝反封建斗争,成为全国大革命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革命时期的陕西农民运动使本地区民众受到空前的革命洗礼,为党在农村地区的革命斗争和组织建设积累了丰富经验,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其中一些成功经验对今天依然不乏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1789年爆发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在俄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沙皇叶卡特琳娜二世对法国大革命极端仇视,不仅恶毒地攻击和谩骂,而且还利用外交手段怂勇其它欧洲封建君主国干涉法国大革命。直至最后亲自出面武装干涉,企图将法国大革命扼杀在襁褓中。本文拟就叶卡特琳娜二世对法国大革命的态度,作一粗浅的论述。  相似文献   

17.
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中详细论述了法国大革命的原因、特点和影响,并深刻反思了法国大革命对旧制度的彻底否定和完全抛弃所带来的结果。近年来引发世界关注的阿拉伯之春在某种程度上与法国大革命有相似之处,思考法国大革命和阿拉伯大变局的前因后果以及自由和民主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8.
山西行     
Serena Li  郎朗 《世界博览》2009,(18):76-78
现在的山西,像工业大革命时期的英国。发展的尘埃中,依旧保持着中国的特色。与西化了的北京、上海相比,山西对游客来说才“更中国”。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论述广西左右江地区的工人阶级,在大革命失败后,为建立和巩固左右江革命根据地,在党的领导下,从各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斗争,并作出了重要的牺牲和贡献。  相似文献   

20.
在大革命时期的北伐战争中,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力促国民政府出师北伐,领导工农运动支援北伐和发挥共产党员的模范作用以及共产党员为核心的政治工作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