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利用原位杂交检测了异时性基因lin-28 mRNA在野生型和lin-4,lin-14突变体以及lin-4,lin-14双突变体中的分布,发现lin-28 mRNA在胚胎和成虫生殖腺中存在.还发现lin-4突变不改变lin-28 mRNA分布,证明了lin-28表达独立于lin-4抑制通路的存在.  相似文献   

2.
Caenorhabditis elegans是发育生物学中的重要模式生物,许多基因参与C.elegans的细胞命运决定和细胞谱系发育.par基因的活性影响C.elegans胚胎前后轴的极性,其功能缺失会使胚胎的第一次分裂丧失前后轴的不对称性,导致一些母体提供的发育调控因子不能在特定的胚胎细胞中准确定位,从而改变胚胎细胞发育命运.pal-1是C.elegans早期胚胎发育中决定细胞命运的重要基因,它决定体细胞的性质,也是转录因子,调控着后续基因的表达,凡含有该基因表达的细胞发育成体细胞.调控PAL-1表达的基因有许多,本文通过原位杂交检测pal-1 mRNA在C.elegans野生型和par-5、par-6、gld-1突变体早期胚胎中的分布,来探讨par-5、par-6和gld-1基因的活性在胚胎发育早期对pal-1 mRNA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pal-1mRNA在野生型早期胚胎中有明显极性,而pal-1mRNA分布的不对称性在上述基因缺失的情况下被破坏,这些基因与pal-1mRNA的不对称分布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3.
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CycD)是发育中重要的蛋白,作者利用原位杂交法和免疫组化法,分别对野生型的果蝇w1118以及本研究室构建的一个转基因株系cycD-lacZ进行分析,从而建立了在果蝇发育的早期胚胎发育各阶段cycDmRNA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Stage 5时期,cycDmRNA集中于胚胎表面新生成的细胞处.Stage10,在发育中的神经系统,前中肠和后中肠处可以检测到cycD的mRNA.Stage14,cycD基因于中肠有着强烈的表达.cycDmRNA在胚胎发育中的表达模式的确立,为后期研究CycD在胚胎发育中所起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以细胞分子原位杂交方法对两种不同类型的人类白血细胞系HL-60和CEM,以及正常人白细胞中C-myc基因的表达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证明:HL-60细胞中C-myc基因有异常高水平的表达;而在CEM细胞和正常人白血球与淋巴细胞中则没有明显的C-MYC转录产物,Southern分析表明,HL-60细胞基因组中C-myc基因的异常高水平表达,与该基因的大量扩增紧密相关,还对两种癌细胞系的癌变机理和细胞原  相似文献   

5.
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CycD)是发育中重要的蛋白,作者利用原位杂交法和免疫组化法,分别对野生型的果蝇w1118以及本研究室构建的一个转基因株系cycD-lacZ进行分析,从而建立了在果蝇发育的早期胚胎发育各阶段cycD mRNA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Stage 5时期,cycD mRNA集中于胚胎表面新生成的细胞处.Stage10,在发育中的神经系统,前中肠和后中肠处可以检测到cycD的mRNA.Stage14,cycD基因于中肠有着强烈的表达.cycD mRNA在胚胎发育中的表达模式的确立,为后期研究CycD在胚胎发育中所起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地高辛标记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技术作为一种高效、方便、安全的原位杂交方法被广泛地应用在生物学研究的各个领域,本文论述了地高辛标记原位杂交技术的原理、步骤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综述了染色体核型研究的5种基本方法及应用领域,讨论了每种方法的优点及其局限,并对核型研究的方法及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蛋白磷酸化被认为在精子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从人类胎脑cDNA文库中得到2个克隆,分别长1840bp和1571bp,后者仅比前者在3非翻译区少了约300个核苷酸,二者拟编码322个氨基酸残基,基序分析发现其中含有1段明显的蛋白激酶其序,Northern杂交显示其在睾丸中有显著表达,暂命名为精了发生相关蛋白激酶,原位杂交表明精子发生相关蛋白激酶基因在性成熟小鼠睾丸中主要表达在生精小管的外层细胞中,而这一层细胞主要包含分裂的精原细胞的初级精母细胞,提示精子发生相关蛋白激酶可能在精子发生过程中起着比较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多色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是在常规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染色体分析手段,已广泛应用于肿瘤遗传学的研究,尤其是用于染色体隐匿性重排及复杂核型分析。本研究旨在利用现有实验条件,建立一种可靠的人类全染色体分析方法——重复多色荧光原位杂交技术(repetitive multicolour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RM-FISH)。采用特异的全染色体涂染探针,分别用C3、Cy5、FITC3种荧光素直接标记,组合制备4组六色的探针池。对同一染色体片先后进行4次杂交,通过装备了4组滤镜的荧光显微镜捕获信号。RM-FISH技术结合反相DAPI显带对1例原发性食管鳞癌进行核型分析,获得了全部染色体的特异信号。本研究建立的RM-FISH简便、易行,是光谱核型分析的一种较理想的替代技术。  相似文献   

10.
用地戈辛标记的原位杂交技术研究黄鳝二阶体上rRNA基因的多态性。共检测到数目和位置多态;杂交信号形态多态;rRNA基因的联合现象;7号二阶体上可移动的rRNA基因位rRNA基因的串联重复;rRNA基因发校信号周围的微信号密集等6种多态现象。还对本研究结果进行了详细地讨论。  相似文献   

11.
盐藻3—磷酸甘油脱氢酶基因克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采用Lambda置换型载体EMBL3构建了盐藻基因组文库,文库大小为1.8×104,插入片段大小为10~20kb,从盐藻基因组文库中获得3个3-磷酸甘油脱氢酶基因的阳性克隆,斑点杂交证实了原位杂交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12.
用性染色体探针分别对9例性染色体异常患者和1名性别不明患儿进行了荧光原位杂交,结果表明,2个病列的杂交结果与原诊断核型不符,性别不明患儿的核型为46,XY,结合中期及间期杂交结果,FISH的应用价值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13.
供水稻原位杂交的染色体标本制备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制备出供水稻染色体位杂交用的染色体标要,以水稻根尖为材料,对8-羟基喹啉的预处理时间、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的酶解时间以及后低渗时间进行了研究。并将传统的去壁低渗火焰干燥法进行了改进。结果表明:2mmol/L 8-羟基喹啉预处理1h,55纤维素酶+5%果胶酶在30℃条件下处理5h,后低渗30min。可获得数量较多,形态较好的供原位杂交用的有丝分裂早中期染色体制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小鼠应用桂枝浸出物后腹腔巨噬细胞内TNFα-mRNA含量的变化。方法:雌雄小鼠随机分组,口服给药后制备巨噬细胞涂片。克隆人TNF-DNA的PGEM-1质料转化EcoliJM103,选择培养扩增。随机引物法制备地高辛标记的探针,利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巨噬细胞内TNFα-mRNA的表达。结果:抗肿瘤中草药桂枝等浸出物可增强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内TNFα-mRAN-mRAN表达。结论:分子生物学的方法与手段可用于揭示抗肿瘤中草药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5.
染色体核型研究的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述了染色体核型研究的5种基本方法及应用领域,讨论了每种方法的优点及其局限,并对核型研究的方法及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45S rDNA在多种植物中期染色体上的定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首次确定了日本小檗(Berberis tkunbergii DC)、车前(Plantago major L.)、野芹菜(Sanicula lamelligera Hance)、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械树(Acer buergerianum Miq.)、天目琼花(Viburnum sargentii Koehne.)、丹参(Salvia miltorrhiza Bunge.)、榆树(Ulmus pumila L.)中45S rDNA在中期染色体上的位置.根据rDNA的位点数和位置的变化,分为四种类型:①在日本小檗、车前和野芹菜中,荧光信号正好位于随体染色体的次缢痕或端部;②荔枝和械树,分别有1对和3对染色体具随体,但荧光原位杂交却检测到3对和5对染色体上具有杂交信号;③天日琼花,具有4对随体染色体,但仅住其中一对随体上显示了杂交信号;④在丹参和榆树中,有的杂交信号位于着丝粒部位或长臂的末端,杂交信号的数目成奇数.黄瓜(Cucumis sativus L.)的染色体45S rDNA信号正好位于6条染色体的着丝粒部位,这与Dal-Hoe和Hoshi等人的结果是一致的.上述结果表明:45S rDNA可以作为染色体的一个识别指标,对识别染色体的个体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另外还对45S rDNA位点分布的多态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人类精子染色体畸变。方法:E和3号染色体涂染探针对人类精子间期核进行荧光原位杂交,共检测了10名正常健康男性,2名涉及3号染色体平衡易位携带t(3:7)、t(3:9)的精子。结果:正常男性精子间期核中3号染色数目和(或)结构畸变率〈2%,涉及3号染色体平衡易位携带的畸变率〉10%。结论: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可秀于检测精子间期核染色体的畸变.  相似文献   

18.
原位杂交技术在哺乳类及鱼类基因定位研究中有应用。作者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进,报告了使用染色体原位杂交技术进行两栖类基因定位的方法。本文还对该方法的意义、应用前景及存在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鸡生长激素受体基因的个体发育性表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原位杂交技术揭示了鸡生长激素受体基因的个体发育性表达规律:肝组织细胞于胚胎期6d龄开始表达生长激素受体基因,表达强度在胚胎期7d龄时就达到最高水平;心脏、肾、肠、肺、脾组织细胞在胚胎期7d龄时也能表达生长激素受体基因,表达强度分别在胚胎期9和10d龄时达到最高峰,在脑、睾丸和卵巢组织细胞中能够发现生长激素受体基因的表达,表达强度相对较弱,所有的骨组织细胞都不存在生长激素受体基因的表达。生长激素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