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对79例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在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胺碘酮治疗。结果:79例患者中,60例心律失常得到有效控制,有效率达74.7%。结论: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有效,副作用少,可作为临床首选。  相似文献   

2.
<正> 室性心动过速(以下称室速)为临床较常见的一种恶性心律失常,本实验通过对索他洛尔疗效的观察,旨在为临床医师于抗心律失常药物选用上提供参考。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1996年8月~1998年11月于本院ICU、CCU及心内科门诊经HOLTER或床边持续心电监测诊断的室性心动过速9例,均排除严重器质性心脏病合并心衰、休克及QT延长、电解质紊乱者。其中男性4例,女性5例;非持续性室速6例,持续性室速3例;年龄37~65岁。  相似文献   

3.
探究胺碘酮联合利多卡因在急性心梗伴室性心律失常中的临床疗效。选取武警甘肃省总队陇南支队卫生队收治的114例急性心梗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7例。对照组采用利多卡因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胺碘酮进行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25%相比于对照组的77.19%高(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05%(P0.05)。胺碘酮联合利多卡因在急性心梗伴室性心律失常中的临床疗效显著,且经治疗后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对79例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在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胺碘酮治疗.结果:79例患者中,60例心律失常得到有效控制,有效率达74.7%.结论: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有效,副作用少,可作为临床首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左心构型与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的关系。方法:152例高血压病患经超声心动图测定分析左室构型,应用24h动态心电图判断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结果:152例高血压病患中房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显高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P<0.05),左室重构组复杂性房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的发生率显高于左室正常构型组(P<0.05)。结论:伴左室重构的高血压病患易发生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1994年至1996年间住我院循环内科的21例右室梗塞病人进行归纳总结,体会出:与其它部位心肌梗塞相比.右室梗塞较易出现低血压、心源性休克、右心衰、室性早搏及房室传导阻滞,心电表现为V3R~V5RST段抬高≥0.1ml,以V4R为著,STⅢ/STⅡ>1,心肌酶谱均符合急性心梗的演变过程.治疗重点是补液及纠正心衰。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7.
急性心肌梗塞早期心律失常发生率高,与泵衰竭互为因果关系,死亡率高,故早期有效地抗心律失常治疗非常重要。除综合治疗外,应用镁剂可以降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而且对室性心律失常疗效显著,并可增强心肌收缩力,降低心原性休克的发生及病死率。溶栓治疗也是降低心律失常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室射血分数与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通过对46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24h动态心电图与心脏彩色多谱勒检查进行分析,研究左室射血分数与心律失常的关系。结果:左室射血分数值越低,复杂型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越高。结论:左室射血分数与室性心律失常联合运用,可作为扩张型心肌病指导治疗、估计预后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9.
评价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动过速和室性早搏)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的临床疗效.10例患者(男4例,女6例),平均年龄42.5±17.3岁.其中频发室早5例,室速5例,采用激动标测法与起搏标测法相结合来确定起源点.4例心律失常位于右室流出道,5例位于左室中后间隔区,1例左室流出道室早位于左冠窦内.10例患者均获得良好效果,即刻成功率100%.随访期间(2~30个月)停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无心律失常复发.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的心律失常与心肌梗死部位的关系。方法 :对确诊为心肌梗死的病人行心电监护 ,分析所见的心律失常。结果 :4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39例发生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 2 6例 ,室上性心律失常 10例 ,房室传导阻滞 5例。结论 :心肌梗死的心律失常发生率与性别无关 ,前壁心肌梗死以室性心律失常为多 ,下壁心肌梗死以窦性心动过缓及房室传导阻滞为多。  相似文献   

11.
将71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随机分为2组,极化镁组33例,每日输注25%硫酸镁8ml,加入50mml极化液中静点,连用2周;对照组38例,每日输往极化液500ml。对其心电监护及常规12心导联心电图分析,结果发现:极化镁组与对照组室上性心律失常及传导阻滞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极化镁组的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与对照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以上表明静脉输注极化镁有抗心律失常,预防心律失常作用,是一种较为有效、理想、安全和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最大校正QT间期(QTc max)、QT离散度(QTd)和QTc离散度(QTod)与恶性心律失常的关系,回顾性分析了47例AMI患者(分为恶性心律失常组14例和无室性心律失常组33例)发病3d内的心电图,并以50例健康人作对照。结果显示:两组AMI患者的QTc max、QTd和QTcd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01),而恶性心律失常组的上述指标比无室性心律失常组显  相似文献   

13.
基于心电图分析的心律失常分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心律失常分类是心电图自动分析的重要内容。论文基于心律失常的心电波形特点,运用逻辑判别树方法实现心律失常分类。首先,运用数学形态学和小波变换算法检测心电波形的QRS波,计算RR间期、QRS波时限等参数;然后结合医生识读心电图判别依据,将所有心拍分成主导性心拍、室上性异常心拍、室性异常心拍、其他心拍4类。利用MIT-BIH心律失常数据库检验分类效果,统计结果表明总体准确率达到了94.2%。  相似文献   

14.
心律失常分类是心电图自动分析的重要内容。论文基于心律失常的心电波形特点,运用逻辑判别树方法实现心律失常分类。首先,运用数学形态学和小波变换算法检测心电波形的QRS波,计算RR间期、QRS波时限等参数;然后结合医生识读心电图判别依据,将所有心拍分成主导性心拍、室上性异常心拍、室性异常心拍、其他心拍4类。利用MIT-BIH心律失常数据库检验分类效果,统计结果表明总体准确率达到了94.2%。  相似文献   

15.
本文收集了本院7年来门诊、病房阿斯综合症38例进行紧急抢救综合治疗,取得较满意效果的资料,并对其病因、急救情况进行分析、讨论,现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38例中,男孩22例,女16例.发展年龄最小14岁,最大80岁,平均65岁.第一次发作以50岁~70岁最高,占38%,连续两次以上发作19例,占50%,有心动超声图证实的24例,占63%.阿斯综合症发作的基本病因为急性心肌梗塞(16例)、病毒性心肌炎(10例)、风心病(5例)、低血钾(3例)、毒麻药中毒(2例)、电击(1例)、利多卡因过量(1例).直接导致阿斯综合症发作的心律失常,根据当时心电图记录为室额6例(3例为转结性心律)、室性早博(呈联律或频发多原性)4例、室速3例、快速性房颤2例、高度房室传导阴滞16例、心脏停博4例、室性自主节律3例(电机械合离1例).二、典型病例例1:女16岁,学生,反复晕劂抽搐来急诊以“病毒性心肌炎”收入院.再次出现神志不清,肢体抽搐吐白沫,立即描记心电图,结性心律36/min,Ⅲ度房室传导阴滞.反复用阿托品,心率无增.改用10%GS300ml加入氢化考的松200mg,静滴lh无明显变化.从小壶两次滴入安茶碱心率仍不到40次,再次出现阿斯症.立即改用10%GS300ml加入异丙基肾上腺素1mg,静滴30min后,恢复窦性心律66次/min,病情平稳治疗20天后代药出院.例2:男45岁,急性  相似文献   

16.
妊娠合并心脏病属高危妊娠,常因心力衰竭导致孕产妇死亡。为搞好围产期保健,降低病死率,除应早期诊断,及时正确治疗外还需有高质量的护理。我院自1994年2月—1995年2月共收治15例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经治疗和细心护理均项利分娩母子平安出院。一、一股资料本组中妊娠合并风湿性心脏病者6例,合并围产期心肌病者3例,合并先天性心脏病者3例,合并心律失常老2冽,合并肥厚性心肌病者1例。本组年龄用rt7岁初产妇10例,经产妇5例,发生心衰者4例,行剖腹产者8例,经阴道分娩者3例,孕中期终止妊娠者4例。二、护理体会1、重点护理。对患有心…  相似文献   

17.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发育不良(ARVD)是以发作性晕厥、右室起源的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右室扩张或右心衰竭为特征的一组症候群。1978年来国内外相继有报道 ,我院曾收治1例 ,报道如下 :患男 ,30岁。因反复发作性晕厥5mo,再发8h于2000年9月10日入院。患者5月前始无诱因昏厥 ,伴恶心、呕吐、四肢厥冷 ,其后常反复发作。入院前8h又无诱因出现心悸、晕厥、全身大汗、四肢厥冷 ,急诊入院。查 :BP70/40mmHg,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呼吸急促、四肢厥冷、心界不大 ,HR160次/min ,律齐 ,心音低钝 ,各瓣膜听诊区无杂音 ,脉细弱。急诊ECG :左束支阻滞型室…  相似文献   

18.
多巴酚下肢是一种非洋地黄类正性收缩能药物,具有选择性增强心肌收缩力的作用。镁离子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以下简称肺心病)的关系日益受到关注。在肺心病死亡病人尸检中,统计学表明心肌组织镁含量降低,镁代射紊乱,心肌收缩力下降,致命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增加。临床发现肺心病顽固性心表大多存在低镁血症和/或伴有低钾血症。本文应用多巴酚丁胺、加镁极化液联合治疗肺心病顽固性心衰40例,一周内心衰大多得以缓解,现将疗效观察结果报告如下:l临床资料1.及病例选择本文叙例中,男刀例,女13例,年龄48岁一78岁。均符合1983年全国肺病…  相似文献   

19.
付文国 《科技信息》2009,(14):347-347
目的:观察多巴丁胺、肝素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衰疗效。对近72例慢性肺心病心衰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多巴丁胺、肝素能明显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20.
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是心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尤以室性期前收缩多见,往往需要长期药物治疗。目前,临床应用的抗心律失常以西药为主,常规应用抗心律失常在治疗同时又会引起严重不良反应,患者不易耐受。笔者在常规基础治疗的同时加用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冠心病室性期前收缩,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