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学发展观是对思维方式的深刻变革,主要表现在:从思维主体本位变革看,人与自然的关系层面由主客二分、主客体绝对对立的思维定势向主客体和谐统一、共生共荣的思维模式转变,人与人的关系层面由个体本位、群体本位向类本位的转换;从思维目标变革看,实现了由单一经济目标向多元目标的转换;从思维定势趋向变革看,从简单的、单向型向复杂的、多向型转换。  相似文献   

2.
外语学习中母语迁移的影响是必然的。母语的迁移有两种:负向迁移和正向迁移。负向迁移往往会导致学习困难和错误,不利于目的语的学习;正向迁移在母语与目的语有相同形式时会出现,有利于目的语的学习。壮语在语言形式和结构及某些思维方式上比汉语更接近英语,在壮族学生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应通过英语和壮语的比较教学来充分利用正向迁移的影响,减少负面迁移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翻译是在两种不同语言之间进行的从语言到文化的多层次语际转换。要成功完成从壮语到英语的翻译,深入正确解读壮语原著是基础,把握好英译的总体性原则是关键。《布洛陀》歌颂了布洛陀这个半神半人的壮族祖先创造人类自然的伟大功绩,融壮族的神话、宗教、伦理、民俗为一体,思想深奥,具有鲜明的口头传唱特色,反映了壮族先民的艺术思维,通过英译向世界推介该史诗必须把握两大原则:深入理解原作,展现史诗原貌;缩短语言差距,推介民俗文化。  相似文献   

4.
在语调语言如英语中,语调的变化表明说话者的态度和情感;而在声调语言如壮语中,声调和音高的变化标志着音住差异。壮语语调和英语语调之间的对比分析对促进壮语学生的英语教学特别重要,它有助于减少母语迁移对外语学习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5.
中西方思维差异与写作风格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汉两种语言的写作风格在思维方式、篇章结构、语言特点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本文结合大学英语教学的实践,分析大学生在英语写作中由于受思维负迁移的影响,而普通存在的汉语作文模式现象。我们认为学生只有熟悉并掌握西方思维模式,在用英语进行写作过程中自觉地进行思维转换,才能写出地道的英语作文来。  相似文献   

6.
思维方式的差异不仅导致了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而且还给英语写作带来了困难,尤其是英语议论文的写作。本文通过对比中国人典型的曲线思维方式与西方人的直线思维方式,尝试着分析曲线思维对英语议论文写作的影响,以此说明写作时也要注重思维方式的转换。  相似文献   

7.
从汉英两种语言自身的差异以及各自所处的文化氛围人手,阐述了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写作的过程中,如何正确认识并熟练地进行汉英思维转换的问题,同时论证了在英语写作教学中,恰当引人翻译技巧的教学,对于培养学生汉英转换的能力是非常有益的。  相似文献   

8.
汉语重意合,英语重形合。形合意合既是两种语言的基本特征又是两种语言的重要区别,在汉译英中如何实现意合向形合的转换是本文的关键。通过增添连词、关系代词和关系副词、形式主语和合形式宾语、介词短语、非谓语动词、人称代词、使用省略等途征实现意合向形合的转换。  相似文献   

9.
壮汉语序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词汇意义和语言结构 ,特别是偏正式结构。正视和解决好语序差异问题是提高基础教育语文教学质量的一个关键。为此 ,要加强教师壮语知识的培训 ,注意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 ,因材施教。同时要加强双语教学氛围的整体设计 ,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由壮语思维过渡到汉语思维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与汉族大学生相比,少数民族大学生语言思维转换更加特殊,更加复杂。本文以中央民族大学2010、2011级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从英语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对其英语学习过程中的语言思维转换模式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分析了研究结果对少数民族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方位词的使用与人类对空间领域的认知密切相关。壮语的“上/下”空间关系主要靠方位词“gwnz/laj(上/下)”来表达,是用附近的物体来表示和目标体之间大致的距离,它传达出的位置信息是模糊的、大概的,而英语中表达不同的空间概念主要靠不同的介词表达出精确的三维空间关系,体现了两种语言的使用者在思维认知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2.
汉民族倾向本体思维,英民族倾向客体思维;汉民族重综合思维,英民族重分析思维.思维上的差异反映在语言中,汉语重人称,英语重物称;汉语重意合,英语重形合.英汉语言与思维方面的辩证关系必然要映射到英汉翻译之中,因此,译者在英汉互译的过程中须处理好翻译标准、翻译过程、翻译方法和翻译技巧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3.
语码转换作为语言接触的一种常见现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藏、汉、英三种语言背景下,藏族大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三种语言的影响及其思维方式的干扰,因而产生语码转换现象.观察并记录藏族大学生英语学习过程,描述其语码转换的类型及动机,总结藏族大学生三语语码转换的特点,不仅有利于提高藏族大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也能为针对藏族大学生的英语教学提供指导及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语义、表现法及民族思维方式差异这三个层次由表及里地探讨英语抽象名词在汉译时可灵活处理为动词、形容词、副词、名词、词组或分句的原因。英语抽象名词语义含义丰富以及英语重使用名词而汉语重使用动词与形容词,说明了抽象名词汉译方法灵活的可能性与必要性。而英语民族的分析型思维方式与华夏民族的综合型思维方式之巨大差异,是英语抽象名词汉译途径灵活多样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5.
粤语、客家话、壮语是桂东南地区使用最广泛的方言,在语音方面与英语有着很大的差异,导致了该地区母语对英语学习的负向迁移影响很大.本文通过比较英语和这些方言的语音特征,着重分析这些方言在英语元音音素、辅音音素方面具有普遍性的负向迁移,揭示该地区方言对英语语音学习干扰的原因及方式.  相似文献   

16.
对广西五十位说壮语、粤语和桂柳话的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除了一般中国大学生共有的汉语语音负迁移外,乡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大学生的英语发音;而96%被调查的大学生认为发音是与外国教师沟通的主要障碍。为此,建议在高校推广双语教学,以帮助大学生克服乡音困扰,提高英语听说能力。  相似文献   

17.
英语中的“形合”和汉语中的“意合”现象是英汉语言对比研究的重要课题。它们与英汉民族的文化特征及思维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英语民族重理性分析而汉语民族重整体领悟,反映在语言上则英语重“形合”而汉语重“意合”,即英语语言注重形式逻辑,语法较严格;汉语语言形散神聚,注重心领神会。  相似文献   

18.
曹佳学  李宁 《科技信息》2009,(33):I0174-I0174
翻译是将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内容用另一种语言重新表达出来的活动。两个民族语言的翻译活动,从本质上说是两个民族的思维活动;而从形式上看又是两种语言的动态转换活动。不同民族的思维活动与思维角度不同.会导致不同民族语占形式上的差异。分别属于不同语系的英语和汉语,不同之处更多。翻译时如果完全仿造原文的语言形式,必将造成译文多处语句甚至段落不符合汉语表达的习惯和规范。因此,译者必须将原文的词语,句子和段落看作上下互相联系,前后互为关联的动态语言现象进行一定形式的动态转换.而不可将它们看成孤立而静止的语言,进行形式主义的机械复制。  相似文献   

19.
模糊乃语言共性。中华民族与英美民族由于在心理原型、思维方式、审美意识等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因此模糊性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表现迥然不同:在汉语,模糊性是“主流”;在英语,模糊性是“支流”。换言之,汉语重模糊,英语喜精确。  相似文献   

20.
从思维模式的内涵和理论上比较了中西两种思维模式的差异,运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对搜集的长春师范学院英语专业一年级学生的30篇英语作文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中西思维模式是如何影响中国大学生英语写作的。同时提出了中国学生在英语写作中应克服母语思维模式的影响,掌握相关的英语思维模式,从而提高英语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