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资源、环境与产业转型的复合生态管理   总被引:53,自引:0,他引:53  
中国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问题的症结在于管理问题 ,其实质是资源代谢在时间、空间尺度上的滞留或耗竭 ,系统耦合在结构、功能关系上的破碎和板结 ,社会行为在经济和生态管理上的冲突和失调 .生态管理科学旨在运用系统工程的手段和生态学原理去探讨这类复合生态系统的动力学机制和控制论方法 ,协调人与自然、经济与环境、局部与整体间在时间、空间、数量、结构、序理间的系统耦合关系 ,使资源得以高效利用 ,人与自然高度和谐 ,环境经济持续发展 .为解决国家、地区及部门重大生态环境问题提供决策支持、科学依据和管理方法 .复合生态系统管理的热点是生态资产、生态健康和生态服务功能管理 .应用生态管理学包括产业生态管理 ,城镇生态管理和区域生态管理 .综述了当前国内外区域生命支持系统管理和产业转型的生态管理方法 ,如生命周期分析、生态足迹分析等 .  相似文献   

2.
结合共性技术研发过程及技术链分析,借鉴Stackelberg博弈思想,通过引入纵向扩散难度、技术弹性及后续开发难度等建立主从博弈模型,分析了技术链视角下共性技术供给模式及选择问题.研究发现相对政府主导和政府-市场结合模式言,市场主导模式不可取;随供给成功率增加率增大、纵向扩散难度减少、技术弹性增加(只要纵向扩散难度不太大或供给成功率增加率不太小)及上游企业影响力增加(相应政府-市场结合模式下下游企业预期收益低于政府主导模式),政府-市场结合模式上下游企业努力水平及博弈参与方预期收益均高于政府主导模式,且下游企业努力水平及收益均更晚的超过政府主导模式,反之,政府主导供给模式占优.最后,讨论了研究的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3.
生态省建设与生态产业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黑龙江省生态省建设对我国乃至国际生态安全有着重大影响。加强生态产业建设,促进经济发展是黑龙江省生态省功能完善的保证。生态省建设的健康发展,依赖于生态产业的实施,实现以市场为导向,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产业组织原理的要求,在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采用生态经济模式,达到生态农业生产、生态工业加工和生态商业销售的系列化运作。按照生态区域实施生态产业;以生态产业的龙头带动生态产业的发展;扩大经营规模推动生态产业的发展;以市场为导向促进生态产业的发展。参6。  相似文献   

4.
甜菜高产栽培模式生态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取田间定点定株调查和定期取样的方法,测定了高产模式田不同生育时期的株高、叶片数、叶面积、鲜重、含糖率、净光合生产等生态指标。为各时期所应采取的促保高产措施提供了有力的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6.
生态产业共生网络运营成本及其优化模型开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构成生态产业共生网络的微观要素———企业环境责任入手,开发了基于企业环境责任市场化机制的生态产业共生网络运营成本模型,并对模型假设做了改进研究.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环境责任代理企业的环境责任履行成本是影响生态产业共生网络运营总成本大小的关键要素,而环境责任委托企业和中间物流企业的各种参数对生态产业共生网络运行总费用的影响相对较小.基于这种认识,最后又探讨了影响代理企业运营成本的主要因子,并对费用优化模型做了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7.
流域生态补偿模式优化组合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补偿模式的选择是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重要组成部份. 基于全流域视角, 在Markowitz均值方差模型框架下, 考虑全流域的生态补偿收益的模糊不确定性, 建立流域生态补偿模式模糊优化组合模型来实现最大化流域生态补偿收益, 以及最小化流域生态补偿成本. 并用数值算例对模型进行了相关应用, 进而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我国棉花生产补贴省际分配规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数据包络技术对我国1978-2007年八个棉花主产区的效率进行了估计. 应用多目标规划的方法给出了我国2007年5亿元棉花补贴在偏重效率、偏重公平和效率公平兼顾三种情形下的分配额度. 并在考虑了棉花产量不依赖进口, 国家粮食安全稳定, 农民获得合理收益, 地区补贴均衡性等因素下推广了该模型, 运用改进贪婪算法求解出各省补贴额. 得出如下结论和建议: 我国棉花生产补贴实际分配中比较注重公平, 而缺乏效率, 应重点加大对新疆等种植结构较为单一的棉花主产区的补贴力度, 加大对长江流域的棉花补贴以显著扩大棉花种植面积.  相似文献   

9.
基于信息产业在全球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产业的事实,通过分析资产专用性理论在信息产业实践中的差异性,揭示了信息产业与传统产业在“资本”与“劳动”关系方面的差异.由于这些差异,导致了以契约理论为基础的企业理论不完全适应信息技术企业和产业的发展.在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起来以前的所有企业实践中,企业都是按“资本雇佣劳动”这个模式组织起来的.通过分析信息技术企业的资产特性与企业总福利最大化及剩余索取权的分配之间的关系,证明了“劳动雇佣资本”在信息技术产业是合理的.更进一步说明“劳动”趋于主导地位对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闽北丘陵山地生态果园结构模式与综合效益探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生态学原理和系统工程的研究方法,分析闽北山地果业开发的现状,提出丘陵山财生态果园的建设思路与开发模式,并探索与此相应的配套技术。建立以果树产栽培技术为龙头,以果园套种优质牧草为纽带的良性循环体系。种草防治水土流失,改良红壤、培肥地力、菌草结合,发展沼气、同时以草代料、发展牧业、渔业、食用菌业和气能源业,提高综合利用效率,促使丘陵山地农业综合开发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得以优化发挥。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影响无公害植保技术使用的因素,从生产者具有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动机入手,建立了农产品价格和需求对无公害植保技术使用的分析模型。得出了农产品在各种需求状况下支持使用无公害植保技术所必须具有的价格;提出了推广使用无公害植保技术若干建议措施。图3,参14。  相似文献   

12.
陕西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生态退耕对粮食生产的可能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陕西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生态退耕对粮食生产产生的可能影响分析表明:生态退耕将减少粮食产量近30×104t,按1999年该区农业总人口665×104计算,人均减少粮食45kg。从生态退耕的正面影响看,退耕节省下来的生产要素的转移可以带来未退耕耕地粮食产量的增加;同时技术进步、中低产田改造等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势必也对粮食生产产生促进和推动作用。粮食需求预测显示,2010年陕西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粮食总量达693 92×104t,在人均400kg、420kg、450kg水平下粮食需求分别为475 54×104t、499 32×104t和535 01×104t,粮食总需求均小于总供给。这意味着生态退耕不会对该区的粮食安全构成较大威胁,但也决不能对粮食安全放松警惕。图1,表3,参9。  相似文献   

13.
技术集成理论的产生和可供选择的先进制造技术(AMT)资源的增多为我国企业进行自主创新和技术跨越提供了客观条件, 同时技术市场的不断多元化发展也使技术选择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针对目前AMT选择方法的不完善, 利用二元离散Logit选择原理, 构建一种多项AMT选择的二元带趋势面板数据选择模型, 给出了模型的随机效用结构, 同时给出并分析效用模型随机趋势扰动项的概率分布. 讨论了随机效用模型的估计问题, 给出并证明消除效用模型随机意外项和随机扰动项的两个定理, 进一步给出模型面板数据处理的方法, 将模型中的随机偏好变量进行模糊处理, 最终将一个多期面板数据模型转化成一个可以估计的截面数据模型, 为多项技术集成AMT资源的选择提供理论工具. 最后通过一个算例, 验证了理论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山区小康生态村建设模式与若干对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当前农村小康建设与生态农业发展的现状,提出建设小康生态村的理论,概要分析其内涵与作用,报道了的年来该模式在闽北山区农村实施的初步成效,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若干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5.
非参数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在能源与环境效率评估、污染物影子价格估计、排放权分配等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其建模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础是环境生产技术的表征.本文对非参数环境生产技术的理论、模型及应用做了较为系统的回顾与展望.首先,从非期望产出处置方式的角度对常见的非参数环境生产技术进行总结分类,指出各类环境生产技术的关键特征和内在局限.其次,从可处置性、应用领域、污染物种类等方面,系统总结了环境生产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对以环境生产技术为基础的应用研究的特征做了归纳.最后,指出环境生产技术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以期推动环境生产技术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  相似文献   

16.
基于SD模型的水生态承载力模拟优化与例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了系统动力学和投影寻踪法的水生态承载力模拟和优选方法,以常州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 采用情景分析法,从节水和污染控制方面,设计了零方案,节水方案,污染控制低方案,污染控制中方案和污染控制高方案等5个情景方案. 通过Vensim DSS软件建立SD (system dynamics)模型和模拟仿真平台,模拟了2020年常州市水生态承载力,得到5种情景方案的模拟结果. 采用遗传投影寻踪法,对5种情景方案进行优选,推荐方案为污染控制高方案,在该方案下,2020年常州市可承载的人口数量为481万人,GDP总量可达到6094亿元,相应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为48.8%,最大水环境容量利用率为100%,要达到以上水生态承载力目标,必须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降低重点污染行业增长速度,增加污水治理投资金额,提高污水处理率等. 研究结果为评估水生态承载力提供了理论依据,为研究区水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