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慧敏 《龙岩师专学报》2002,20(4):36-38,46
鲁迅虽然没有阅读过巴赫金的对话理论,但他在小说中对主人公内在灵魂复杂性的挖掘,对主人公独立意识的强调以及叙述视角和叙述形式的变化都印证了巴赫金的对话理论。试图从作者与作品,读者的对话,两种意识的对话,故事之间的对话,悲喜剧的对话,作者与自我体验的对话等几个方面阐述了鲁迅小说中的对话性。  相似文献   

2.
鲁迅曾经说过:"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1]基于这样的启蒙立场,鲁迅始终关注病态社会里的人的精神病苦,残酷地鞭打着人的灵魂,引发人们对国民性的深刻思考.本文力求从对<呐喊>与<彷徨>里的女性角色分析这一角度来探讨鲁迅是如何借用女性形象作为批判国民劣根性的载体,来表现小说深刻的思想主题的.  相似文献   

3.
鲁迅虽然没有阅读过巴赫金的对话理论,但他在小说中对主人公内在灵魂复杂性的挖掘,对主人公独立意识的强调以及叙述视角和叙述形式的变化都印证了巴赫金的对话理论。试图从作者与作品、读者的对话,两种意识的对话,故事之间的对话,悲喜剧的对话,作者与自我体验的对话等几个方面阐述鲁迅小说中的对话性。  相似文献   

4.
《离婚》是鲁迅创作的现代题材小说。小说从封建势力的威压和人物自身的局限两方面剖析了造成主人公爱姑悲剧命运的主客观原因,通过人物自身的言行从深层次表现其精神实质,勾画出人物的灵魂,运用高超的讽刺技巧,对压迫者进行无情的嘲讽,对被压迫者灵魂的劣根性给予尖锐的批判,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  相似文献   

5.
《素冠》新解/林维民/1999-1-1甄夫人与建安文学公案/张乘健/1999-1-6王何玄学与正始文学/洪之渊/1999-1-13刘勰“隐秀”论的当代转换/张沂南/1999-1-19鲁迅:20世纪中国“实验小说”的先驱/叶世祥/1999-1-22鲁迅灵魂写作的阐释——对《呐喊》《仿徨》的解读/张晓黎/1999-1-28试  相似文献   

6.
在温情脉脉的面纱掩盖之下,小小的风波就能暴露出人性的丑陋心灵。封建礼教虚伪的光环,包裹着的是一团团扭曲的灵魂。对此,鲁迅艺术地,也是悲凉地揭示了“田家乐”画面下的真实底蕴。  相似文献   

7.
《野草》中那些微妙的难以言传的感觉、情绪、心理、意识,展现了鲁迅先生孤独的人生困境、冷峻的灵魂拷问以及执著的人生抉择,透露出了鲁迅先生对人生的体验和哲理思考,具有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的典型特征。  相似文献   

8.
随着对国民精神状态的关注,鲁迅对大众与启蒙者关系的深入思考,鲁迅的悲观思想也愈来愈浓。对大众无法救赎的灵魂,鲁迅表现了一种近乎绝望的沉痛。这种悲观思想既与鲁迅所处的社会环境有关,更与他早期的思想有关。最典型体现在《药》的创作与阐释中。本文试图从鲁迅的思想去解读《药》,并通过分析文中的人物形象,重新阐释《药》的思想内容。  相似文献   

9.
据美学的一般理论,悲剧是美学的基本范畴之一。在西方悲剧作品中,常常表现为人生的悲剧与自由意志的冲突,坚贞不屈、悲壮的行为,为正义和真理而死,令人鼓舞奋起,上升到精神境界,产生审美愉快。与西方的悲剧不同,中国的悲剧大部分都是具有大团圆或是光明的结局,这就是鲁迅所说的"几乎无事的悲剧"。所谓"无事的悲剧"指的是,"极为平常的悲剧,是人物的性格悲剧,是灵魂毁灭的悲剧"①。所以,中国的悲剧不像西方的悲剧那样具有强烈的外部冲突和强烈的痛感,也不像西方的悲剧那样具有刚强的性格和外倾向性。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  相似文献   

10.
艾芜是一位体验过人世底层苦难生活的作家。他在进行文学写作时,自觉地取材于中国底层社会,将下层劳动者作为小说创作的主要观照对象。他在自己著名的小说《南行记》中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奇异而丰满的底层人物形象,并在这些人物形象中注入了鲁迅因子。因此他们有着与鲁迅笔下底层人物一样的暗淡人生、灰色命运和悲苦境遇。但又由于生活环境不同,所以他们在对待相同的命运时,却表现出不同的生命意向和理想信念。  相似文献   

11.
《离婚》是鲁迅创作的现代题材小说。小说从封建势力的威压和人物自身的局限两方面剖析了造成主人公爱姑悲剧命运的主客观原因 ;通过人物自身的言行从深层次表现其精神实质 ,勾画出人物的灵魂 ;运用高超的讽刺技巧 ,对压迫者进行无情的嘲讽 ,对被压迫者灵魂的劣根性给予尖锐的批判 ,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  相似文献   

12.
莫言的《檀香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回归身体性写作的灯塔,即身体本位的写作。没有身体的灵魂,是孤魂幽灵,无所依托,空游于天地间;而没有灵魂的身体则只是一具躯壳,不再有任何灵性与生机可言。所以,身体本位的写作是从身体出发并最终回到身体的灵魂旅程。  相似文献   

13.
论《呐喊》、《彷徨》的意象设置与情感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诸多的本分析中,鲁迅小说的意象研究略显不足。试图以意象分析为研究契机,探讨鲁迅小说意象与深层情感的内在联系;并在小说意象的艺术凸现中,探索鲁迅的精神世界和独异的化思考,以形成对鲁迅小说价值的又一言说方式。  相似文献   

14.
鲁迅的写作与中国革命之间的关系是一个经典话题,然而,已有阐释多以外在历史结论穿透鲁迅的文本却较为忽略其形式的意味。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就包含着重要的形式线索,远非从象征出发的阐释模式可以把握。作为文学的狂人日记建构出全新的吃人,动摇了旧有整全的意义世界,同时也付出了沉陷于寓言状态的代价。鲁迅以其写作承认了中国革命的吊诡之处及其寓言式的状态,也以此弃绝了诸种简单的进步或回退的历史意识与历史观念。在这个意义上,作为现代文学起源的《狂人日记》呈现出鲁迅关于中国革命及其历史展开的洞见。  相似文献   

15.
《野草》中的《腊叶》较为真实地展现了鲁迅本人对生命的思考。"病叶"意象是鲁迅对生命的大欢喜、大悲痛体验后的平易的情感投射,是回归到生命本体的真实书写。"病叶"的疾病隐喻与鲁迅本人的疾病体验有着密切联系",病"的生命体验促使他对生命有着更加真切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一九二七年十月鲁迅定居上海后共出版了十多部杂文集。其中《伪自由书》《准风月谈》与《花边文学》是可以归为一组的三个杂文集。鲁迅写作这三个杂文集时正当一九三三年初至一九三四年底,其时恰是“九一八”和“一二八”之后,日本帝国主义侵路魔爪深入关内,民族危机日见加重,国民党反动派更猖狂地进行着法西斯统治,对革  相似文献   

17.
“五四”时期鲁迅把最深沉的爱献给了农民。而愈到后来,知识分子的命运愈引起鲁迅的关切,《呐喊》、《彷徨》中,以知识分子作为主体意象的小说几乎占了五分之三。鲁迅从时代宏阔的高度上俯视“五四”知识分子的种种人生和多样心态,并塑造了一个基本排列有序的艺术形象的系列。概括起来,大致可分为九种形态和三大特点。  相似文献   

18.
作为鲁迅灵魂的记录,《野草》几乎蕴含了其心灵的全部智慧和意义。其中关于"路"和"走"的意象建构,更是深层次地反映了鲁迅对于人生的思考。无论是在路的始端所阐述的对环境的逃离,在路的终端所书写的对穷途末路的焦虑,抑或是在路途上对行走的强调,都在不同程度上突显了鲁迅对世界的哲理思考和对人生意义的不断求索。  相似文献   

19.
鲁迅的每一篇小说,几乎都是各种艺术手法综合运用的成功典范,而心理描写是鲁迅小说运用最广泛、最具特色的艺术手段。“文学史,就其最深刻的意义来说,是一种心理学,研究人的灵魂,是灵魂的历史。”①为了更全面深入地把握鲁迅小说的美学意蕴,本文试图从心理描写的角度,探讨鲁迅小说的艺术特色。鲁迅小说的心理描写就其方式来说是多样的,它所体现的功能也是多方面的,并本是单一的为心理描写而心理描写。鲁迅惯用传统的白描手法,为人物“写照传神”,很少以作者的Q气对人物作抽象的心理分析。在《阿Q正传》中极为典型。阿Q要技革…  相似文献   

20.
鲁迅《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一文后的第二条注释给读者三点印象:一、林语堂是“费厄泼赖”的倡导者;二、鲁迅写作此文是专门批判林语堂的;三、二三十年代林语堂始终站在进步文学的对立面。事实并非如此。“费厄泼赖”的始作俑者是周作人,而不是林语堂。鲁迅对“费厄泼赖”的批评,表面上对着林语堂.其实瞄准的是周作人。准确地讲,是针对当时一些善良人们姑息养奸的错误倾向而言的。二十年代的林语堂作为语丝派叱咤风云的一员战将,伴随着鲁迅的步伐,在反抗封建势力和现代评论派的攻城劫寨中立下了汗马功劳。林语堂是代人受过的。这场围绕“费厄泼赖”问题的讨论,是语丝派内部人之间不同意见的磋商,长期以来人们把它定格在“两个阶级”、“两条路线”斗争的档次上是不科学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