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绑架罪研究     
婴幼儿型绑架罪是勒索型绑架罪的注意规定,勒索型绑架罪是人质型绑架罪的一种类型,绑架罪的实质是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绑架罪的目的实现行为原则上不并罚。我国《刑法》7个法条中的"绑架"的规范意蕴并不一致,需要根据体系解释规则具体查明。索债型非法拘禁罪的性质是法律拟制,可将该款类推适用于"有正当理由非法扣押、拘禁他人的",成立非法拘禁罪。绑架罪与抢劫罪,劫持航空器罪,劫持汽车、船只罪,不解救被拐卖、绑架妇女、儿童罪,阻碍解救被拐卖、绑架妇女、儿童罪是竞合关系,绑架罪与非法拘禁罪是特殊与一般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7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①。任何以强制手段,非法剥夺和限制他人人身自由的行为,都是违背宪法和有关法律规定的违法犯罪行为。非法拘禁是指以拘禁或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行为。譬如,1997年6月下旬,河南省洛宁县王村乡派出所在查办马某等涉嫌嫖娼一案中,在没有办理任何法律手续的情况下,派出所长韦万兴指使干警采…  相似文献   

3.
《刑法修正案(十一)》增设“催收非法债务罪”是对当下我国民间借贷、套路贷等行为所引发犯罪问题的立法回应,充分体现了当前积极的刑事立法观。但该罪设立实施后所带来的司法适用难题,如法益保护范围界定上的模糊、罪状规定理解上的歧义,以及与他罪关系不够明晰等问题有待解决。基于对刑法条文规定构成要件的检视,催收非法债务罪所保护的应为社会公共管理秩序和个人人身权利双重法益。在犯罪主观层面,需具备催收非法债务这一主观违法性要素。在与他罪关系的厘清中,本罪与非法拘禁罪、故意伤害罪、非法侵入住宅罪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竞合,与寻衅滋事罪则属对立关系,在司法实践中应择一适用。  相似文献   

4.
温志红 《科技资讯》2009,(14):245-245
在刑法中,针对侵犯名誉权的罪名主要有两个:诽谤罪与侮辱罪。刑法并没有将侵犯隐私权的行为规定为犯罪。不过,此次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刑法修正案(七)》草案中规定“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将履行公务或者提供服务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给他人,或者以窃取、收买等方法非法获取上述信息,情节严重的,追究刑事责任”。体现了对隐私权的法律保护。因此,有人认为将“人肉搜索”行为在刑法中予以规范未尝不可。本文将对此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工作之便,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贿赂的本质特征是贿赂与职务的关联性。本文通过对我国历代有关贿赂的法律规定和世界各国有关贿赂的法律规定来分析和探讨有关贿赂的理论聚讼。  相似文献   

6.
信患安全     
《上海信息化》2008,(10):83-83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开始审议刑法修正案(七)草案,草案中明确提出,泄露、窃取、收买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将被追究刑事责任。草案规定,“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将本单位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给他人,情节严重的,将被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窃取、收买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上述信息,情节严重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该条款的增加旨在保护公民的人身、财产安全和个人隐私,对非法泄漏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追究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7.
浅析受贿罪     
受贿犯罪的核心是国家工作人员违背了其应遵守的廉洁义务,侵犯了国家工作人员的廉洁制度。利用职务之便,就是指利用本人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是仅指利用本人现在职务上的便利,不包括利用过去职务上的便利和利用将来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中的"利益",从性质上讲,既可以是合法的利益,也可以是非法的利益;既可以是正当的利益,也可以是不正当的利益;既可以是物质性利益,也可以是非物质性利益。从作用上讲,为他人谋取利益仅仅限定着非法收受他人财物的受贿行为,而不限定索取他人财物的受贿行为,索取他人财物的行为不以"为他人谋取利益"为法定要件;"为他人谋利益"不应被规定为受贿罪的构成要件;"为他人谋利益"是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的有机结合与统一。  相似文献   

8.
我国《婚姻法》第三十二条规定:“离婚时,原为夫妻共同生活所负债务,以共同财产偿还。如该项财产不足清偿时,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男女一方单独所负债务,由本人偿还”。这是法律关于离婚时债务清偿的一般规定。债务的性质不同,当事人的清偿责任也不相同,根据限法通则》有关规定的精神,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所负债务,如为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所负,除另有约定外,也应视为共同债务。在个人债务清偿上,男女一方在婚前所负的债务,以及一方在婚后所负的,与共同生活无关的债务,应由本人负责清偿。按…  相似文献   

9.
《刑法》67条第2款所规定的“以自首论”,应以“余罪自首”称谓为宜,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就其构成的规定,符合实际情况,应予以坚持。  相似文献   

10.
按照我国《民法通则》第35条的规定,合伙人之间的债务由合伙人按照出资比例或者协议的约定,以各自的财产承担清偿责任。同时还规定,合伙人对合伙的债务承担带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也就是说债权人起诉合伙债务可以将任意一个合伙人当作债务人,在债务人偿还合伙债务后,如果偿还数额超过自己应当承担的份额则有权向其他合伙人追偿。另外,合伙人在处理债务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债务额超过合伙人入伙时的财产时,应当从现有的全部财产中偿还债务;暂时无力偿还所欠债务的,合伙人经债权人同意或者经人找法院裁决进行分期偿还;合伙…  相似文献   

11.
李箭 《科技资讯》2006,(33):138-138
2006年2月,财政部颁布了38项具体会计准则,其中《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与原准则相比变化较大,引入了公允价值概念,改变了以前由于债权人让步而导致债务人豁免或者少偿还的负债计入资本公积的做法,将债务重组收益直接计入营业外收入。与此同时,对于债务重组业务应依据国家税务总局下发的《企业债务重组业务所得税处理办法》和相关税法规定进行税务处理。本文是就新准则与相关税法规定进行比较,对企业债务重组事项的会计、税法处理进行差异分析。  相似文献   

12.
我国《侵权责任法》第86条规定:建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倒塌造成他人损害的,又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承担连带责任。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赔偿后,有其他责任人的,有权向其他责任人追偿。其他责任人的原因,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倒塌造成他人损害的,由其他责任人承担侵权责任。再次比较88条中“倒塌”一词与89条“倒塌”一词所要表达的“倒塌”的含义是不同的。88条中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主要就是指不动产,故86条中的“倒塌”应该就是指不动产的“垮塌”而非“倒塌”,88条中的堆放物主要是不动产,故88条中的“倒塌”才是动产的“倒塌”。如此一来便可以很清楚的理解86、88、89条想要表达的含义,才能更清晰的得以运用。  相似文献   

13.
抢劫罪不仅侵犯他人的财产权利,而且侵犯他人的人身权利,是司法实践中常见多发的严重犯罪之一。本文对抢劫罪犯罪主体的刑事责任年龄,及其是否仅限于一般主体进行了探讨,并对刑法第289条的首要分子构成抢劫罪的理解问题作了研析。文中就刑法的有关规定及司法实践中出现的情况予以分析。认为刑法第17条第2款关于主体刑事责任年龄最低规定,适用于刑法第263条、刑法第267条第2款部分规定及刑法第289条的规定。而不适用刑法第269条转化抢劫罪。  相似文献   

14.
外观设计专利的侵权判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观设计是指对产品的形状,图案,色彩或者其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症状感并适于工业上应用的新设计,《专利法》第9条第2款规定,“外观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表示在图片或照片中的该外观设计专利产品为例”。其请求保护内容的外观展示在观外设计图上,其保护的范围就是形状,图案,色彩或者三者的结合。  相似文献   

15.
法学界对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的概念表述不尽相同,且不够完整准确。本罪在客观方面的表现应为责任中行为方式;索取他人财物,非法收受了人财物;三个必备条件;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数额较大。建议填补公司、企业中的非国家工作人员间接接受贿的立法空白;完善司法解释,以确定本罪之数额较大、数额巨大的具体标准。  相似文献   

16.
我国<婚姻法>第三十二条规定:"离婚时,原为夫妻共同生活所负债务,以共同财产偿还.如该项财产不足清偿时,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男女一方单独所负债务,由本人偿还”.这是法律关于离婚时债务清偿的一般规定.债务的性质不同,当事人的清偿责任也不相同,根据<民法通则>有关规定的精神,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所负债务,如为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所负,除另有约定外,也应视为共同债务.在个人债务清偿上,男女一方在婚前所负的债务,以及一方在婚后所负的,与共同生活无关的债务,应由本人负责清偿.按照双方约定应由个人清偿的债务,也由本人偿还.某些以个人名义所负之债务,如果确实用于维持家庭共同生活,应按共同债务处理.  相似文献   

17.
问:什么是侵权行为?答:侵权是指一项专利申请被批准之后,第三者未经专利权人的同意就生产、使用或销售该专利保护的内容,以及持有和提供受保护的专利产品。我国专利法第十一条规定发明、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专利权授予后,“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得实施其专利,即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使用或者销售其专利产品,或者使用其专利方法”。“或者销售其外观设计专利产品”。违反上述规定和不向专利权人支付专利使用费的都属侵权行为。假冒他人专利,是一种严重的侵权行为。由于假冒他人专利,往往以次充好,它  相似文献   

18.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9条规定,商标法第52条第1款规定,商标"近似"是指被控侵权的商标与原告注册的商标相比较,其文字、读音、含义或者图形的构图及颜色,或者其各要素组合后的整体结构相似,或者其立体形状、颜色组合近似,易使相关公众对商品的来源产生误认或者认为其来源与原告注册商标的商品有特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19.
《青年科学》2008,(6):38-38
●监护职责委托给他人时,因被监护人的侵权行为需要承担民事责任的,被委托人是否应与监护人负连带责任?甲雇用未成年人乙帮他搬家并给付报酬,乙肩上扛的床枋掉下来,正打在丙的头顶,致使丙受伤。丙能否要求甲和乙的监护人连带赔偿损失?律师解答:《民法通则》第106条第2款规定:"公民、法人由于过错侵害国家的、集体的财产,侵害他人财产、人身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第130条规定"二人以共同侵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我国担保法司法解释第三十六条第一款规定出发,提出我国关于一般保证的主债务诉讼时效中断与保证债务诉讼时效中断的规定存在着矛盾,并依据现有的法律规定,对一般保证中主债务诉讼时效中断与保证债务诉讼时效中断的过程进行分析,得出司法解释中关于一般保证的主债务诉讼时效中断与保证债务诉讼时效中断的规定存在悖论,最后提出笔者的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