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9 毫秒
1.
以《乐记》为代表的儒家音乐哲学美学思想和以《声无哀乐论》为代表的道家音乐哲学美学思想是中国传统音乐哲学美学思想的两极。它们形成了中国古代二元对立的批评格局,这种格局对于扩充古代整体的音乐哲学美学思想的容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正科学和哲学是人类两种伟大的智力活动。它们有各自的目标、问题和方法,有各自的思想成果和代表人物。但它们也相互纠缠和影响,相互检审和渗透。它们之间的这种关系不只是历史的偶然,而是出自于人类思维的深度特征。科学为人们所熟悉的,是它经验性的一面。科学通过观察和实验发现各种新奇的自然现象和其中的规则。而哲学在人们眼中则是坐在扶手椅上的思辨工作。学的  相似文献   

3.
韩非的“矛盾”富言属于逻辑矛盾。他的“矛盾”思想则是非此即彼、非彼即此,二者必居其一。这种仅仅在对立两极中的思维方法并非完全正确。哲学上的辩证关系,借用“矛盾”、“对立”范畴来表述,也不十分恰当,因为矛与盾不是对立的双方,而辩证关系也应包括对立统一、鼎立统一、多立统一。所以我们必须确立立体矛盾观,即对立面-中介-对立面,或正中反矛盾论,或同异反分析法。  相似文献   

4.
尽管乌托邦一词通常是在与科学社会主义截然对立的意义上使用,马克思主义与乌托邦思想之间存在着的密切关联则是确定的,这种关联性也建构了它们两者之间的二重性关系。马克思主义与乌托邦都有批判现实的一面,但马克思主义不止于批判,它更是变革与实践的哲学。近代乌托邦的历史进步观对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产生了深刻影响,但马克思又以具体的、辩证的唯物主义历史进步观克服了它的抽象性。  相似文献   

5.
神道教、禅宗佛教和儒家朱子学,先后成为武士道最主要的思想渊源。总体上讲,神道教构成祈求武运长久、战争胜利的思想意识,禅宗佛教充当敢于拼命、视死如归的修行体系,儒家朱子学则提供治国安邦、征服民心的政治哲学和社会伦理。武士道与作为日本文化构成要素的神道教、禅宗佛教和儒家学说,相互渗透、相互滋养、相得益彰的互动关系,也以事实证明了武士道对日本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费尔巴哈关于思维与存在同一性的学说是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的德国产生的。它是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间冲突的反应,是对康德、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的反动。康德(1724——1804年)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的创史人。康德哲学反映了当时软弱的德国新兴资产阶段的两面性和妥协性。他的哲学基本特征是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使两者妥协,使各种相互对立的哲学派别结合在一个体系中。在康德哲学中,主体和客体之间存在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是尖锐对立的。他一方面承认主体——人之外,有一个自在的客体——自在之物,但同时却又断言:“它们本身究竟是怎样的,我们毫无所知,我们只知道它们的现象、即它们作用于我们的感官而在我们心中产生的表现。”这就使它自己提出的,在认识某物之前,必须首先研究认识本性这个任务不能不落空,并为宗教信仰留下了地盘。  相似文献   

7.
近代西方哲学以认识论作为自己哲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其认识论哲学的主要内容,始终贯穿着唯理论与经验论的斗争。在认识论哲学里,不仅有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分歧,而且有经验论和唯理论内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因而近代哲学构成了一幅唯理论与经验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纵横交错的画面。经验论和唯理论分属于两个不同的哲学派别,尽管都承认经验与理性在认识中的作用,都以经验与理性作为他们反对经院哲学的思想工具,但是在认识论的诸多问题上观点各异,并且相互论争。其中主要有这样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以往在对浙东学派和浙江思想的研究中存在着双重的立场,即一方面是站在非主流的立场上对浙东文化的某种自我认同,另一方面则是站在主流立场上对之的批评和贬抑。此外对浙东学派注重功利和史学所以经世的特点也存在着模糊之处,因为它们是明清社会的普遍趋向,不足以表现浙江思想的地域特征和特殊性。要准确地把握浙江精神和思想的特征,需要从自然环境的差异,文化学、社会学,以及主流与非主流的对立和变迁等角度,将浙江思想家放在人类文化的整体和运动中来考察。浙江思想家的特征是与某种非主流文化相联系的,其哲学上的经验主义、神秘主义和历史主义等特征也只有放在类似的背景上才能得到解释,它们在人类思想史上具有普遍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那些具有民族特质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诸因素,它们既有先进性和积极性,也有一定的局限性,狭隘性和消极性,这些“先进的,积极的“因素与“落后的,消极的”因素既对立又统一,既相互依顾又互相转化,共同导致了中国封建社会的长期存在。  相似文献   

10.
当前学界存在这样的争论:究竟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主义还是人本主义?之所以产生这样的争论是缺乏对马克思原著的深入理解以及解读思路的偏差。首先,人们习惯用西方哲学的某种固有的理论框架对马克思的著作进行解读;其次,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本主义层面的解读还存在着一些误解。人们所认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人本主义与科学主义的对立也表现为对社会发展的科学认知层面与价值判断层面的对立,而科学认知维度与价值判断维度的对立与统一可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视界之中得到合理的解释。马克思的思想已经超越了传统的人本主义与科学主义的对立模式。  相似文献   

11.
张蓓 《科技信息》2013,(26):189-189
本文从分析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中诸对立因素入手,对各种矛盾展开深入剖析,探寻一条使这些矛盾相互结合、相互转化的方法,最终使它们实现和谐统一,从而做好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12.
当代心理学研究存在着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两种不同取向 ,并且长期对峙。由于其哲学基础的对立 ,形成了实证主义与现象学方法论的对立 ,从而构成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对峙。21世纪 ,心理学必须采取“元分析”的态度、采用唯物辩证法、加强理论建构 ,促使心理学通过两个主义的对抗斗争 ,相互扬弃得以较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义”,与“利”的关系如何,是我国哲学史上一个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义者宜也”,一般指人们的思想行为符合一定的标准。“利”指利益、功利。早在先秦,我国哲人们从深究宇宙之理转向探讨人生奥秘时,义与利就作为一对重要的哲学范畴受到人们广泛的重视。而孟子对义利关系的看法,则一直被视为尚义反利、主张义利的绝对对立。冯友兰先生写道。“儒家认为‘义’与‘利’是对立的,孟子特别强调这种对立。”任继愈先生认为:“他(指孟子)把义和利绝对对立起来……。”《辞海·哲学分册》载有:“至孟子讲仁义,则根本反对谈利,宣扬义和利的对立。”笔者以为,如果说孟子尚义还比较合于事实的话,  相似文献   

14.
王韬 《科技资讯》2008,(32):176-176
通过对copyleft与和copyright的分析,指出它们是两种根本对立的版权思想,并指出应以一种新的译法对它们进行表述。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copyleft与和copyright的分析,指出它们是两种根本对立的版权思想,并指出应以一种新的译法对它们进行表述.  相似文献   

16.
《神圣家族》是马克思、恩格斯共同撰写的第一部著作,是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问题的重要坐标。《神圣家族》研究中的基础性问题是马克思、恩格斯为什么能共同撰写《神圣家族》,即追问青年马克思、恩格斯在撰写《神圣家族》时思想为什么能达成一致。深入考察青年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历程可以发现,黑格尔哲学和费尔巴哈哲学为二人思想的发展提供了最重要的理论动力,而对人民的同情与尊重则始终是二人思想发展的根本指引。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物理学中两极对立与相互作用的研究,从哲学角度阐述了吸引和排斥只是对立两极的表现形态,而相互作用则是其质的反映.分量等值、总量守恒是相互作用过程的一般规律,而这个规律的特点、性质具有统计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最初结合不是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开始的,早在公元5-6世纪佛陀提出缘起论,创立佛教时.唯物辩证法思想就已初见萌茅.佛对"缘起"的释义是"若此有则彼有,若此生则彼生:若此无则彼无,若此灭则彼灭",认为人间一切行为.一切事物皆因缘而起,无论是它们的产生,还是存在,发展,都是有条件地,既不存在永恒的物质世界,也不存在永恒的精神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对缘起论中所蕴涵的唯物辩证法思想的传承与超越.  相似文献   

19.
索绪尔在其名著《普通语言学教程》中对语言和言语、内部语言学和外部语言学、共时和历时等一些概念作了严格的区分,似乎使它们处在了对立的地位。事实上,这些概念表面二元对立,实则内部统一,从中体现出了索绪尔系统化的语言学思想。  相似文献   

20.
可译性和不可译性不是泛指两种语言之间能否相互传译的问题,指的乃是译文确切性的程度问题。可译性和不可译性是一对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概念,它们虽对立却统一,因为它们同时存在于一个文本,它们都体现着语言的基本功能,并且一直在变化发展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