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0 毫秒
1.
研究了地板送风系统在办公室的应用效果,重点考虑了静压箱对室内空气流动和热力分层效果的影响.首先通过现场实测得到有静压箱存在时室内的实际温度分层效果,然后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定量分析了静压箱内得热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发现静压箱内的空气温升承担了约40%左右的室内冷负荷,导致送风温度偏高,室内温度分层特性衰减,人员工作区整体温度升高,增大送风量会进一步减小竖直温度梯度.应当重视静压箱对室内热平衡和流场、温度场的影响,做好架空地板的防漏和保温措施,才能充分发挥地板送风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空调送风系统的气流组织对室内各送风位置送风量的影响,以办公室标准层全空气空调送风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FLUENT建立该空调送风系统物理模型,采用数值迭代法对空调送风管和末端的速度、压力、出口流量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办公室标准层变风量全空气空调送风系统设计较合理,2个主风管的所有圆形支管内速度与压力相差较小,各支管内压力和速度分布较为均匀。与设计送风量相比较,变风量空调箱阀门全开时,各区域送风量误差不超过10%,各末端送风口送风量相差较小,但标准层左右两侧送风量都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故在空调系统工作过程中,应该减小送风量偏大区域内的变风量空调箱阀门的开度,确保各送风口送风量的均匀性。  相似文献   

3.
供冷工况地板送风静压层热力衰减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进风参数和不同室内热源条件下地板送风静压层的热力衰减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典型供冷工况下静压层内温度具有不均匀分布的特点,随着气流流程的增加,静压层内空气温升增大;随着送风量的减小,静压层内温度分布更不均匀;送风温度的改变对静压层内空气相对温升的影响较小;室内热源对静压层内热衰减影响较大;在楼板没有加绝热层的实验条件下,静压层的进送风温差与总进回风温差之比为18%~33%.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辐射诱导与送风结合的复合空调系统的防结露性能和各工况下相应的控制策略,从理论上分析了室内末端辐射诱导器的开孔辐射板表面结露和对流的特性.通过实验得出了辐射诱导器在不同工况下出现结露时的结露速率和传质系数,并测试了不同工况下室内热环境达到稳定状态所需时间和响应性能.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发现,辐射诱导器的结露特性受一次风量和温度影响,且传热传质类比适用于结露工况,得出了结露速率与传质系数与一次风工况之间的关系.室内热环境达到稳定状态后,影响辐射板换热性能的主要是一次风温度.若出现结露,一次风量越大,则结露速率越高.系统的启动时间和响应能力大幅度优于传统辐射空调系统,且受一次风量影响较大.辐射诱导空调系统具有优于传统辐射空调系统的防结露性能,若出现结露可在维持一次风温度以保持换热量的同时对一次风量进行控制,启动阶段采用较大一次风量时室内热环境能更快稳定.  相似文献   

5.
地板送风静压层内气流的数值模拟与送风特性实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技术,对地板送风静压层的空气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并进行了典型的实验来验证计算结果.通过对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的比较,说明对于地板送风静压层内空气流动的CFD模拟,采用0 1 m的网格划分间距、标准k ε湍流模型是合理的.实验和计算结果一致表明,对于高度为170 mm的地板送风静压层,地板送风口的速度和送风量分布受到入口射流的影响,处于不同位置的地板送风口,其速度分布不同,有的均匀,有的速度值相差10倍.由数值模拟的地板送风静压层内空气流动特征,可展示和分析地板送风静压层的以上送风特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不同送风方式对空调房间内污染物的扩散影响,确定有利于消除污染物的送风方式,改善具有污染源的办公室的空气品质,为设计合理的空调系统提出建议.方法采用Airpak软件模拟了4种不同送回风方式、3种不同送风量和3种不同污染物散发量,通过模拟得到所选取不同位置的污染物的质量浓度,分析污染物质量浓度的分布特点,得出不同送风方式和不同污染物散发量下室内污染物质量浓度的分布情况.结果比较得出顶送侧回的送风方式比其他3种送风方式除污效果好,送风量的增加使污染物质量浓度明显降低,但是要控制在合适的风速范围内.减小污染物的排放量也使室内污染物的质量浓度明显降低.结论采用顶送侧回的送风方式,在一定风速范围内增加送风量即增加送风速度可降低室内污染物质量浓度.  相似文献   

7.
地板送风房间回返气流所带回的由上至下的热转移,必将对下部冷负荷造成影响,文章针对下部有集中热源的地板送风空调房间,利用数值模拟结果,在前期得出的影响对流热转移量的因素的基础上,依次将各影响因素与对流热转移量之间进行数学关系分析,分别得出各因素与对流热转移量的数值关系,在此基础上通过曲线拟合得出对于地板送风房间对流热转移量的数学计算公式,为地板送风房间的冷负荷计算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总风量-阀位控制法”和“最大负荷率-最小风量法”分别优化变风量空调系统送风静压和送风温度,并应用到一座实际建筑的变风量空调系统中.建立了变风量空调风系统模型,利用TRNSYS对大楼典型层风系统进行模拟,用实测数据验证模型正确性,模拟分析了典型日变风量系统优化前后的风机能耗.模拟结果表明,与定静压定送风温度的原控制方法相比,优化控制能节约风机能耗,在部分负荷下效果尤为明显,冬季和过渡季试验日的节能率分别为19.38%和15.58%.对2种控制方法下的全年能耗和室内热舒适性进行了试验对比测试,结果表明,全年的节能率为7.16%,而且室内热舒适性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9.
以重庆某采用地板送风加辐射供冷空调系统办公房间为研究对象,考虑送风速度、送风温度、辐射顶板温度、辐射顶板安装高度等影响因素,以房间热舒适度和能量利用系数的综合评分为优化目标,运用正交法建立4因素3水平正交方案,通过数值计算和极差、方差分析得到各因素对综合评分影响次序,从而得到最优方案,并为此类型空调系统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多区域变风量空调系统送风温度的优化节能控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在分析变风量空调系统局部控制的基础上,提出了两种实时的优化控制方案。其一是利用变风量末端风门开度的信号,将它们作为各区域相对负荷的指示信号,对送风温度进行实时优化;其二是针对周边区域采用定风量末端控制太阳辐射热负 空调系统,根据周边区域相对负荷大小,实时优化定风量末端的开/停控制。  相似文献   

11.
喷水室净化处理空气中粉尘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喷水室净化空气中粉尘的原理和影响喷水室净化的因素,介绍了空气中粉尘浓度的测定方法.在几种实验工况下,得出了喷水量、净化效率与各种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最后给出了净化效率的回归公式即η=Av^mP^n.  相似文献   

12.
针对气垫导轨装置的重要参数——气垫厚度进行测定分析,利用光杠杆系统测量微小长度变化的方法,测量滑块和气垫导轨之间的空气膜厚度,并对可能产生的测量误差进行分析、讨论;测量结果显示:在通常情况下其厚度大致在150μm左右,与相关的技术指标相符。  相似文献   

13.
针对气垫导轨装置的重要参数--气垫厚度进行测定分析,利用光杠杆系统测量微小长度变化的方法,测量滑块和气垫导轨之间的空气膜厚度,并对可能产生的测量误差进行分析、讨论;测量结果显示:在通常情况下其厚度大致在150um左右,与相关的技术指标相符.  相似文献   

14.
从动力学方程出发给出空气粘滞阻力的修正项,并分析修正项对实验的影响程度,最后对实验进行修正,减少实验的误差.  相似文献   

15.
Gas and air     
《Nature》2012,482(7384):131-132
  相似文献   

16.
Clean air act     
E N Lawrence 《Nature》1971,229(5283):334-335
  相似文献   

17.
介绍一种壁挂式空调除尘系统,采用压电陶瓷变压器升压,锯齿式电极等构成的新型空调除尘系统,具有吸尘效率高,工作性能稳定,清新节能等特点,同时在理论上给出了设计锯齿电极的相关方程,为设计此系统提供了理论依据及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8.
在阐明地下水曝气修复机理控制方程的基础上,对某污染场地地下水曝气修复中不同参数对气体流动形态的影响规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土体固有渗透率对曝气影响半径和分布形态有显著的影响,影响半径随土体固有渗透率的增大而减小;增加空气注入流量,曝气影响半径略有增大.当形成稳定流动形态后,再增加空气注入流量,曝气法影响半径提高有限;曝气影响半径基本不受地下水位线以下曝气井深度影响.实际工程中,曝气井位置应根据污染场地有机污染物分布深度确定;地下水流动对曝气井上游气体运移有抑制作用,对下游气体运动有放大作用,因此曝气法下游区域空气影响半径大于上游.  相似文献   

19.
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中的SIMPLEC算法,从流动模拟分析的角度对动压气膜轴承的工作机理,包括气体可压缩性、轴承间隙大小、轴颈偏心率及轴承运行线速度的作用等作了分析.结果表明,减小轴承的间隙、提高偏心率和线速度可以使间隙内压力增大,从而提高轴承的承载能力.本文的结果为动压气膜轴承的设计计算和三维轴承的计算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为了得到填料-高压微雾对组合式空调机组的降温效果,测试1台55 000m3/h风量的填料-高压微雾组合式空调机组.采用对比方法,将5种不同的测试的降温效果进行对比.实验数据表明,高压微雾和填料上采用三维布水相结合对空调机组的降温最为显著.从研究结果上看,高压微雾不仅是人们传统认识上的加湿器,还是一台良好的冷却器,能够对空气进行降温,满足一些场所降温的需要,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