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验运用对比方法,对西藏高寒地区初步修复的草地进行放牧试验,调查统计草地杂草的密度、盖度、高度及盖度,分析不同措施下杂草多样性和地上生物量,以探讨其抗牧能力.结果表明:移栽处理植物总密度为405.78株/m~2,低于对照的总密度545.78株/m~2,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n=9);移栽处理总盖度为39.56%,是对照的1.41倍,二者差异不显著(P0.05;n=9);移栽处理总生物量12.08 g/m~2,为对照的1.67倍,差异并不显著(P0.05;n=9);移栽处理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是CK的1.03倍,Pielou均匀度指数是CK的85.33%,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是CK的1.33倍,Simpaon多样性指数是CK的1.03倍,均无明显差异(P0.05;n=9).因此退化草地经移栽封育短期恢复后,其抗牧能力并没有改观,西藏高寒地区重度退化草地应采取长期的恢复措施.  相似文献   

2.
地膜覆盖与育苗移栽对甜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田直播为对照,研究了地膜覆盖与育苗移栽对甜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膜覆盖较同期直播(5月2日)收获期提前4 d,鲜穗产量增加18.0%;育苗移栽膜地收获期较直播提前5 d,鲜穗产量略低于覆膜种植而较直播提高15.4%;育苗移栽露地不仅收获期未能提前,而且鲜穗产量较直播低8.3%.各处理相比,移栽具有降低株高和穗位高的效应,覆膜(包括移栽膜地)则有提高产量和降低秃尖长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龙陵县低热河谷流域冬春烟适宜的覆膜移栽方式,通过分析龙陵县低热河谷流域气象因子,采用大田试验并控制覆膜的方法,以红花大金元为试验对象,研究不同覆膜方式移栽对冬春烟生长及产质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龙陵县低热河谷流域冬春烟上采用膜下移栽方式有利于避开1~2月低温对烟株的影响,促进烟株早生快发,降低田间烟株病毒病、青枯病、气候斑的发病率;增加烤烟的产质量,其中上等烟比例提高5.43~6.56个百分点,均价提高3.36~8.20元/kg,产量提高207~645 kg/hm产值提高13307.7~33193.3元/hm主要化学成分指标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生产的需要对糙毛假地豆对杂草的抑制情况进行研究 ,以期在以草治草的综合治理方面进行应用 .1 调查对象与方法1 .1 调查对象华南师范大学生物系固氮中心内 ,不同时间播种 ,不同肥力、不同遮荫条件下的糙毛假地豆实验地 .1 .2 调查方法 选取不同条件的试验地各 1 0 0m2 ,按生育期为 1个月、2个月、1年进行调查 ,每个样地选取 5个样方 ,每个样方为 1m2 ,调查样方内的糙毛假地豆及杂草种类、数目 (禾本科杂草的株数按每个分枝计 1株 )、高度、盖度、主要杂草的生物量 .数目、高度采用实测 ,盖度采用目测 ,生物量以杂草干重计入 …  相似文献   

5.
广西红海榄群落的生物量和生产力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讨论了广西合浦县山口英罗湾70年生的红海榄群落的生物量和生产力,测定结果表明,红海榄群落的生物量为29158.0g/m~2,其中地上部为19621.2g/m~2,地下部为9536.8g/m~2,支柱根的生物量占群落总生物量的25.28%,是红海榄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红海榄不同于其他植物的特点,该群落1989年的净初级生产量为1537.1g/m~2,其中年凋落物量为631.3g/m~2。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提高战骨(犘狉犲犿狀犪犳狌犾狏犪)的产量与质量,研究基肥和追施化肥对战骨生长特性及生物量的影响,以期为战骨生产中的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方法,在大田种植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基肥(鸡粪、猪粪、牛粪、火土、鸡粪+猪粪、鸡粪+牛粪、鸡粪+火土、猪粪+牛粪、猪粪+ 火土、牛粪+ 火土)、追肥种类(磷肥、钾肥、尿素、复合肥)、追肥量(20g/株、40g/株、60g/株)和追肥次数(1次、2次、3次)对战骨生长特性和生物量的影响.【结果】4种单一基肥中,鸡粪处理后植株的基径、株高、冠幅、茎重和根重都较大;两种基肥混合处理的植株长势和生物量优于猪粪、牛粪和火土3种单一基肥处理;火土和猪粪处理的基径、株高、冠幅、茎重和根重值较大;追肥以复合肥效果最好;追加钾肥和磷肥处理的植株生长指标和生物量较差.【结论】基肥以火土+猪粪(1∶1);追肥以施用复合肥,施用量为40g/株,追肥3次,战骨的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7.
广西白骨壤群落的生物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研究了广西北海大冠沙白骨壤群落的现存生物量。测定结果表明:白骨壤群落的生物量为5272.2g/m~2,其中地上部分为2690.2g/m~2,地下部分为2582.0g/m~2.地下部分中94.8%的根分布于地面以下0~60cm 层。由于不同滩面的环境因素差异较大,位于不同滩面白骨壤群落的生物量也有所不同,位于内滩、中滩、外滩的群落生物量分别为11424.0g/m~2、2585.3g/m~2、1806.3g/m~2。  相似文献   

8.
高寒嵩草草甸不同土地管理措施对植被生产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原生高寒嵩草草甸封育系统作为对照,研究了土地退化对植被生产力的影响,检验了退化土地在不同人工重建措施下对植被生产力的相对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原生植被封育处理总地上生物量为265.1 g/m2,0~30cm土层地下根系生物量达6982 g/m2;而重度退化处理总地上生物量仅为139.9 g/m2,0~30 cm土层地下根系生物量为916 g/m2,仅占原生植被封育处理地下根系生物量的13%,因此重度退化地主要特征之一是天然嵩草草甸坚实而富有弹性的草皮层的丧失.土地退化使地下根系生物量的损失量大约为地上损失量的50倍.混播、松耙单播和翻耕单播人工种植处理经过7个生长季后,总地上生物量分别为原生封育处理的116%,75%,68%;自然恢复处理总地上生物量为原生植被封育处理的76%.与重度退化草地相比较,种植可以有效恢复地上生物量,尤其是禾草生物量,这对于提供冬季饲草、减少天然草地的压力是至关重要的.混播、松耙单播、翻耕单播和自然恢复处理,经过7个生长季后,地下根系生物量分别为1 323,1 094,1 169,1412 g/m2,重建措施(如混播)自然恢复处理可部分恢复地下根系生物量;恢复重建处理与原生植被封育处理相比较而言,有更多的生物量是分配在地上的.但随恢复年限的增加,恢复重建草地都是将更多的生物量分配给地下.且随恢复时间的增加,人工种植处理向地下转移生物量的速率比自然封育处理的更快.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薇菜大田丰产栽培技术,以期指导林农不断提高栽培效益,以薇菜孢子萌发培育的种蔸以及采挖自大老岭自然保护区的野生种蔸为实验材料,运用常规林业试验设计方法,先后开展了孢子萌发培育种蔸最优栽培措施田间试验、孢子萌发培育种蔸和野生种蔸生长对比试验以及不同田间施肥措施对薇菜产量的影响试验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薇菜孢子萌发最佳因素组合为腐殖土、苗床架播种方式、播孢量1 g/m~2.其中,播孢量对于薇菜孢子萌发影响最大.薇菜孢子的平均萌发率为64.2%,最佳组合达到72.7%.2薇菜孢子幼苗生长的最佳因素组合为腐殖土、苗床播种方式、播孢量2 g/m~2.其中,播孢量对薇菜孢子幼苗生长的影响最大.薇菜孢子幼苗平均出苗量为632株/m~2,最佳水平达到736株/m~2,实现了薇菜孢子培育种蔸工厂化育苗.3随着苗龄的增长,多个试验指标均表明薇菜孢子苗的整体生长势要强于野生苗.从丰产最核心的产量指标来看,野生苗总体上产量增长平缓、缺乏后劲,不利于林农长期种植创收;而孢子苗随着苗龄的增长产量增长迅猛,苗龄在10年以上的孢子苗产量均高于野生苗,12年生孢子苗单位面积(1 m~2)年产量比传统野生苗要高21.4%.4从不同施肥措施对于薇菜产量的影响来看,施用氮肥150 kg/hm~2或厩肥15 000 kg/hm~2效果最佳,平均每公顷年产薇菜干重达到720 kg以上;而当施肥量过多时反而不利于薇菜产量的增长.  相似文献   

10.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水稻浅水灌溉、浅湿灌溉和覆膜灌溉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相对于其它2种节水措施,覆膜可以提高土壤温度,降低空气湿度,减少渗漏和棵间蒸发以及温室气体CH4和N2O的排放量,可控制杂草的生长和节水增产,从而促进作物有效生长、早熟;可有效控制病虫害、草害;提高灌水生产率、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3种节水措施,覆膜效果最佳,浅湿灌溉次之,浅水灌溉最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