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对从我国同纬度的东部省(市)引入的11个春甘蓝品种与当地品种北早甘蓝为对照在青海大通地区进行引种试验,结果表明:绿球甘蓝、8132、双月甘蓝在大通地区的裂球率低,叶球紧实,商用品质好,产量高,适宜在当地及时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
项目旨在通过现代生物技术和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的途径,建立大白菜和不结球白菜、甘蓝、萝卜、甜辣椒、黄瓜等主要蔬菜作物高效率雄性不育育种技术体系;通过雄性不育途径,培育出一批可以与国外高端蔬菜品种相抗衡的优良蔬菜新组合;通过对种子生产、加工和质量检验等关键技术研究,提出相关技术措施、技术规程和技术标准,大幅度提高国产种子质量;通过建立新品种示范和推广体系,实现新品种产业化。  相似文献   

3.
通过11个辣椒品种(组合)比较试验,分析了辣椒农艺性状、产量间差异性,其中杂2天、杂24、辛香王子、天兵J号在遵义县山岔镇表现良好,干(鲜)产量高,适宜于在该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4.
贺晓珑 《甘肃科技》2014,(11):135-138
就卓尼县豌豆区域引种试验从试验目的、自然概况、实验设计、管理措施、产量统计和结果分析7个方面系统做了介绍描述,总结选育出适合本地种植并有大量推广价值的豌豆作物品种,对于提高粮食产量、增加农民收入,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全面发展,更好服务"三农"问题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采用目前珠江三角洲广泛使用的4个草菇品种,进行不同季节的栽培试验,测定品种和季节对草菇周年生产的产量和经济性状的影响,筛选草菇周年生产品种优化安排组合.结果表明,珠江三角洲冬、春较低温季节以种植白色草菇品种V-38为宜,经济性状好,产量高;夏、秋较高温季节以种植黑色草菇品种V-5或V-23为宜,对高温较适应,稳定鲜菇商品价值;在高、低温季节交替过渡期,种植白色草菇品种V—844为宜,减少损失.  相似文献   

6.
温度对几种作物尖孢镰刀菌菌株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不同温度对几种作物枯萎病原菌生长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在15~25℃范围内,甜瓜、西瓜、网纹甜瓜、黄瓜、甜椒、花生和豇豆7个寄主的枯萎病原菌菌株生长速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生长适宜温度为20~30℃,25±1℃时生长最快,25~30℃温度下,生长速度减缓;辣椒枯萎病原与以上的病原生长特性不同,辣椒枯萎病原菌菌株F L.6.5 030710 1在15~35℃温度范围内一直呈增长趋势;25±1℃,菌株的生长过程分3个阶段:0~24h为生长初期,菌株的生长速度缓慢;24~72h为生长中期,菌落直径迅速扩大;72~120h为生长后期,菌株的生长速度变慢.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核桃幼林林下间种不同牧草对土壤物理性质及牧草生物产量的影响,在核桃幼林行间种植串叶松香草、黑麦草、毛苕子3种牧草,以清耕地块作为对照,通过比较对照与3种处理的土壤容重、水分含量及温度的差异,对不同处理核桃幼林成林前期林下间种牧草的生物产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间种毛苕子的地块土壤容重降低了0.102 g/cm~3,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分别增加了0.306%、3.848%,土壤含水量、饱和持水量、田间持水量分别增加了3.248%、3.849%、2.121%,在改良土壤物理性质方面比间种串叶松香草和黑麦草效果好。林下间种牧草对缓和土壤温度变化效果明显,间种串叶松香草、黑麦草、毛苕子在一天的最高温时段分别能降低土壤温度10.8、10.3、10.8℃,间种毛苕子的地温变化幅度比间种另外两种更为平缓,效果最佳。林下间种牧草的生物产量以串叶松香草最高,为52 300 kg/hm~2,其次是毛苕子,为38 166.67 kg/hm~2。因此,林下间种毛苕子对土壤物理性质的改良效果最佳,间种串叶松香草的生物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8.
地膜花生具有早播、增温保湿、易收、增产的效果。通过对广东山区种植地膜花生的现状的了解及高产栽培技术的深入研究,对高产栽培技术的应用与推广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我站于2004年秋从明溪县良种场引进4个种皮色分别为红、黑、紫、白、黄5种颜色的花生品种试种,经过2年试验种植结果,在我县的适应性和丰产性较好,各个品种产量良好,亩产量方面,3个品种高于当地对照种,1个品种低于当地对照种,种植成本与当地种相当,商品价值是当地种的翻倍,具有一定的开发潜力和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豌豆新品种引种及栽培配套技术研究,成功地筛选出超高产豌豆新品种90-PE-10。该品种为法国埃松省种业集团新育成的优良品种,主要特征特性是:高产,比推广品种(中豌5号)增产70%以上;优质,粗蛋白含量比对照品种高2.7%,提高了14.9%;抗病虫,抗褐斑病、白粉病,由于该品种叶片蜡被较厚,具有一定抗潜叶蝇能力;抗侄伏,卷须发达,并在株间相互缠绕,使个体联结成群体,成棚架结构;适宜芽菜生产,由于卷须极发达,符合芽菜中龙须菜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11.
本文叙述使用紫外吸收光谱(uV)和色谱技术测定无土栽菜中的无机微量元素及草酸含量.经过成分的比较,进一步说明在现有的环境下,无土栽培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调查了佛山市近年的农业发展情况 ,发现佛山农业的特色已从传统的粮食生产为主的种植业 ,转变为以蔬菜、果树、花卉种植为主的城郊农业。由于大量作物新品种引种、工厂化育秧 ,以及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新技术的采用 ,加上农业的产业化经营 ,使佛山的农业向城郊农业、现代农业的方向转变 ,为了给佛山农业不断注入新的动力 ,佛山要稳妥地引进和培养能用先进技术指导现代农业生产的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相似文献   

13.
植筋技术属于新型的钢筋锚固技术。通过对植筋技术的设计原理、施工工艺和应用效果的阐述,分析了该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为了确保公路路基边坡的稳定,合理选择草种与各草种间的播种组合,快速构建地表覆盖层,充分发挥植被涵水固土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高羊茅、多年生黑麦草、狗牙根进行单播和混播对比实验,对各个播种组合的出苗速度、盖度、地下生物量和土壤崩解率的检测结果表明,混播草种间的兼容性比之单播更好,固土、抗蚀效果也更强;组合②(多年生黑麦草10g/m2+高羊茅20g/m2+狗牙跟20g/m2)的综合指标性能最优,其出苗迅速、覆盖度大、地下根系量大和土壤崩解率小,对减少边坡的水土流失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16.
植筋锚固技术是在工程加固中利用工程结构胶的粘结力,将钢筋生根种植在混凝土结构中,从而达到锚固作用.结合工程实例,详细说明了植筋的技术,证明了它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绿化树种对大气氯污染的反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植物对大气污染的反应方式来选择城市绿化树种是减轻大气污染物的重要途径和手段.通过观察污染地区绿化树种叶片的受害症状来判断植物对以氯为主要污染物的抗性程度,根据植物对其污染物的反应特性划分植物的抗性等级,筛选出对以氯为主要污染物的抗性植物种类和敏感监测植物种类,从而为绿化植物的合理选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抗性树种有:花曲柳、桑树、皂角、旱柳、柽柳、忍冬、枸杞、水蜡、紫穗槐、桂香柳、叶底珠、卫矛、刺槐、山桃、木槿、榆树、枣树、臭椿;敏感监测树种有:油松、锦带花、榆叶梅、糠椴、山杏、连翘、糖槭、云杉、桧柏、白桦.  相似文献   

18.
介绍植筋的破坏形式,系统阐述植筋技术在工程设计、施工工艺等方面的要求.通过工程实例,说明在火力发电厂新建和技改工程中运用植筋技术进行施工,完全能满足工程需要.  相似文献   

19.
长白山野生攀援绿化植物资源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长白山属温带气候,野生攀援绿化植物资源十分丰富.经过3年的调查研究,报道了长白山野生攀援绿化植物共有19科、27属、51种.其中缠绕类16科、18属、38种;攀援类:4科、7属、10种;吸咐类:2科、2属、2种;蔓生类:1科、1属、1种.介绍了野生攀援绿化植物在不同景观带的分布情况及20种主要野生攀援绿化植物的生活型、花期、果期、园林用途,繁殖的方法等.提出了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20.
分析内容丰富却较为零散的传统园林种植设计,从配置原则和种植设计2方面对“情景交融”的造景理法进行研究探讨.认为植物造景是营造园林自然空间的重要手段,反映了中国古人的自然观和社会文化观.为继承和发扬传统园林艺术精粹,探索当代园林发展方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