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清时期,东来的欧洲耶稣会士在将西方文明传到中国的同时,还将中国文化介绍给西方。特别是堪称中国文化精髓的儒家经典的西传,使中国文化与欧洲的文化进行了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交流,不仅使欧洲开始认识中国,同时还对欧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中国建筑文化是东方建筑文化的精华,西方建筑文化是欧洲建筑文化的源泉。由于背蒂的不同,中西建筑各自按着自身的美学思想在发展,由此反映出了不同地域文化的特色;对比中西方建筑艺术,我们可以发现,既有许多不同点,也存在着一些共同点,它们各自形成了一种制度和法式,目的在于保证质量和取得统一和谐的艺术风格。这就要求建筑设计者们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思潮要以文化背景为前提,并使它们的优越性都得到充分发挥,从而紧跟时代步伐,创新建筑设计,丰富设计理念,以便使中国的建筑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明清之际的中西方文化交流中,耶稣会的中介作用不可忽视。从西学东渐的角度看,耶稣会士虽未能把西方宗教强加给中国人,却通过文化交流开阔了中国学者的视野,使中国知识界出现了新的风尚。从东学西披的角度看,耶稣会士输入的中国文化在欧洲产生巨大反响,激发了启蒙运动重要思想家的创作。  相似文献   

4.
在明清之际的中西方文化交流中,耶稣会的中介作用不可忽视。从西学东渐的角度看,耶稣会士虽未能把西方宗教强加给中国人,却通过文化交流开阔了中国学者的视野,使中国知识界出现了新的风尚。从东学西披的角度看,耶稣会士输入的中国文化在欧洲产生巨大反响,激发了启蒙运动重要思想家的创作。  相似文献   

5.
西方文化一旦形成,就以一个开放的思想文化体系,在世界范围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古代欧洲的代表性文化形态——古希腊文化的传播,使当时的欧洲、亚洲、北非发生了泛希腊文化影响的潮流。中世纪欧洲基督教文化不但随十字军东征,使阿拉伯地区基督教化,而且在整个世界使基督教影响不断扩大,造成了世界文化基督教统治的事实。近代随着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女性主义批评理论兴起于20世纪的80年代,一直都受到西方的各种文化学说的影响.本文将从中国女性主义批评的由来开始讲述,而后从弗洛伊德的精神理论进行分析,再运用西方解构主义的理论等三个方面来论证.本文论述了中国的女性主义文学中批评理论的文化渊源,同时也指出了中国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是在借鉴学习了西方的各种文化学说的基础之上产生的,但是我们还应在此基础之上继续探索出属于中国所特有的女性主义文学理论.  相似文献   

7.
从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的角度,论述了中国传统文化在我国企业管理中的部分运用。我国现代企业管理在借鉴西方管理理念的同时,还应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深挖中国传统文化的资源宝库,吸取其精华,创造性地将其应用于现代企业管理之中,促进我国企业管理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从西方文化实体的宇宙观出发,对西方艺术的美学问题进行了探计,通过对古希腊、中世纪欧洲、近代欧洲文化和艺术发展的历史线索的研究,进一步论述了“典型”问题是贯穿于西方艺术创作和艺术审美过程的基本问题;也是西方艺术创作和艺术审美的最高理想.  相似文献   

9.
《潍坊学院学报》2020,(5):118-120
当代中国油画在充分吸收和借鉴了西方印象画派的观察方式和表现技法的同时,并融入中国哲学思想体系的精神内涵和视觉符号而产生了具有东方意蕴的油画语言形式"中国意象油画",同时也极大的促进了中国油画家在观念和语言形式上使中国传统文化同西方文化极好的融合。  相似文献   

10.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的沉淀和文化的映像,同时又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通过讲授目的语文化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已经成为外语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也已成为外语界的共识。然而,一味地输入目的语文化会造成学习者母语文化的缺失。在我们重视介绍西方文化的同时,也要重视中国文化的渗透,使学生学会使用英语介绍中国的文化与国情。  相似文献   

11.
中国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中国编辑。中国编辑离不开中国精神;以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核心的中国精神。曾经孕育了许多杰出的中国编辑。使中国编辑为中国文化的繁荣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随着西方文化的传播。以个人主义和资本主义为核心的西方文化精神正在削弱中国精神的影响力。也使中国编辑学界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编辑腐败现象更为严重。为此。正直的中国编辑不得不呼唤中国精神,《中国编辑》的产生正是中国编辑学术呼唤中国精神的结果。在《中国编辑》的影响下。我们将会有更多以中国精神武装自己的真正优秀的中国编辑。他们将联络学者,支持学者,进而弘扬中国学术,并为国家振兴和人类幸福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杨媛 《科技信息》2009,(24):I0187-I0187,I0185
古往今来东西方的龙形象在文学、艺术、设计表现上都存在着较大差异。以中国明代龙为代表的东方龙饱含了神性的色彩,西方欧洲中世纪龙则是邪恶的代表。近年来,随着中国MMORPG游戏作品中大量的龙的角色设计的涌现,不仅增添了游戏神秘奇幻的色彩,烘托了游戏的场面气氛,也使中国玩家们对龙形象表现有了新的认知。本文通过对中国明代和欧洲中世纪龙形象在文学、设计方面的调查分析以及对美国、日本、中国现有的MMORPG游戏中龙角色的形象分析,探讨了MMORPG游戏龙角色设计中东西方龙造型元素的应用理论依据以及东西方龙造型要素融合下,迎合中国玩家的MMORPG游戏的龙角色的设计。  相似文献   

13.
当乾隆年间西方列强出现在中国时,中国士人坚守“华夏中心”说,将西方列强视作未曾开化的蛮夷,把西方工业革命后的成果当作“雕虫小技”。这种文化上的保守主义,在经历了鸦片战争后方有所改变。此时中国知识界开始正视西方列强的工业成就,但仍然秉持着文化上的优越感,并以“中体西用”指导洋务运动。至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后,备受刺激的中国知识界方才开始正视西方文化,意识到它是有体有用,堪与中国文化并肩的文化,并开始了对西方文化的学习。到五四时期,在内外因素刺激下,中国知识分子开始激烈批判传统文化,并提出了全盘西化的主张,至此“华夏中心”说被摒弃。  相似文献   

14.
装饰图案艺术中的传统与现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对中国传统图案知之甚少,对国外现代艺术不能理解吸取的问题,探讨图案艺术的传统性与现代性.论述了中国传统装饰图案造型手法与西方现代艺术表现方法的共同点及差异性.文中认为:艺术设计中的图案教学,应该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图案装饰风格、造型规律的认识,以及装饰思想的理解,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修养;同时还应该使学生了解西方现代艺术造型的方法与思想本原.通过对中西图案造型及思想的理解,使学生认识到中西古今在造型上的相通之处,这样就不会食古不化,也不会崇洋媚外,从而拓展学生的设计思维空间.  相似文献   

15.
晚清怪杰辜鸿铭(1857年~1928年)是最了解西方的晚清遗老,也是反对袁世凯称帝的保皇派,同时又是儒家文化日本继承说的卫道士,但他在向西方推荐中国文化的时候,毕竟获得了西方的尊重,同时,也至少使西方在其文明处于强势的鼎盛时期,对中国有了一定程度的尊重。德国作家勃兰特夫人说:“辜鸿铭死了,能写中国诗的欧洲人还没出生!”那么,能写欧洲诗的中国人出生了吗?我们可以回到辜鸿铭的立场,但是估计再也没有他那样的能力和骨气了。  相似文献   

16.
利玛窦利用儒学化的策略,积极在华传播天学。他在西学东渐的同时,也将中国化传入西方。利氏的“儒学西渐”对欧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它再次昭示儒学的巨大魅力和东西化的相互吐纳与创新。  相似文献   

17.
1919至1920年,中国大地兴起了一场青年知识分子到法国勤工俭学的留学运动。其目的是鼓励青年学生以低廉的费用和节俭苦学的精神赴法留学,从而把西方的文明输入国内,以改良中国社会。在运动的推动下,先后有数以千计的知识青年来到欧洲文明的中心——法国,一面做工,一面求学,通过勤工俭学掌握欧洲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同时也学习到了西方先进的思想。这个运动一开始就顺应了解放思想的潮流。他们对中国革命的发展和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引进都产生过重大的影响。赴法勤工俭学运动也丰富了中国现代历史,成为中国现代历史的一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希腊女神阿芙洛狄忒(Aphrodite)是西方一个重要的文化符号,她既是崇高的春天之神、爱情之神,同时,她又是充满原欲之神、淫荡之神,该符号的“神格”出现了“文明”与“野性”之间的巨大张力。这一巨大张力常使国人感到百思不解。这个在以“伦理”为轴力的中国“文化范式”看来充满背谬、分裂的神格,当将其置入以“命运”为轴力的西方“文化范式”时,却是一个亲和、谐调、逻辑的统一体。  相似文献   

19.
系统讨论了17~18世纪欧洲天文学经过中国传入朝鲜李朝的情况,首先对这一传播过程的总体情况进行了分析,然后分别对欧洲宇宙学、星图与星表、天文仪器以及数学天文学知识在历朝的流传和影响问题进行了讨论。结果认为,这一时期从中国传到朝鲜的西方天文学知识使李朝天文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是却没能使之真正走上近代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20.
盛静 《中国西部科技》2010,9(3):89-90,65
14~16世纪,从意大利开始逐渐发展到整个欧洲大陆,爆发了一场在人类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文艺复兴”运动,它是西方走入近代社会的标志。而这段时期,就相当于中国的元末明初时期,盛行时期相当于中国的明朝后期和清朝前期。其实,中国文化对文艺复兴的影响最大,但却不太为人们所熟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