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详细推导证明了若把HIKKO闭弦场论中的“Φ*Ψ”理解成Witten开弦场论中的1/2[Φ*Ψ—(—1)~(‖Φ‖‖Ψ‖)Ψ*′Φ],则两种理论的所有代数形式相同。  相似文献   

2.
<正>量子力学中,在某一物理量Q的本征态ΨF,求测量另一物理量F的可能值及其几率(其中(?)、(?)不对易,即[(?),(?)]≠0),一般书上的解法是将Ψ按F的本征函数完备系Φ_i展开成Ψ=(?)C_iΦ_i  相似文献   

3.
令A是实或复数域上含单位元I的素代数,k1是一个整数。文章证明了A上完全保k-交换性的满射Φ具有形式Φ=Φ(I)Ψ,其中Φ(I)∈Z(A)是可逆元,Ψ:A→A是环同构。上述结果应用于算子代数上,分别得到了因子von Neumann代数、Banach空间标准算子代数和矩阵代数上完全保k-交换性满射的具体刻画。  相似文献   

4.
本文给出保持凸组合的可分二体态之间非线性双射的结构性质,证明了此类映射Φ在一定的条件下具有形式Φ(ρσ)=(ST)Ψ(ρσ)(ST)*Tr((ST)Ψ(ρσ)(ST)*).其中,Ψ是恒等映射,或转置,或对第一个张量因子取偏转置,或对第二个张量因子取偏转置,或上述映射与交换映射(swap)的复合。  相似文献   

5.
对于递归的部分泛函,指标为数变元f的递归定理已有叙述。在进一步讨论递归于有限序列Φ的部分泛函时,也有了所谓来自Φ的指标f的递归定理。本文的目的是要讨论:对于递归于全函数和全谓词的一个集合Φ的部分泛函,是否可以建立一个指标为函数变元α的相对递归定理呢?这个结论是肯定的。在本文中经常引用下述两个引理的一般形式。传递引理设Φ递归于Ψ,那末递归于Φ的每个函数F也是递归于Ψ的。有限引理设一个函数F递归于Φ,那末它必是递归于Φ的某个有限序列。  相似文献   

6.
利用Leggett-Williams不动点定理,得到分数阶离散边值问题-Δ~vy(t)=λh(t+v-1)f(y(t+v-1)),y(v-2)=Ψ(y),y(v+b)=Φ(y)至少存在三个正解的充分条件,其中1v≤2,t∈[0,b]_(N_0):={0,1,…,b},f:[0,∞)→[0,∞)是连续函数,h:[v-1,v+b-1]N_(v-1)→[0,∞),Ψ,Φ:C([v-2,v+b]N_(v-2))→R是给定的函数,其中Ψ,Φ为线性函数,λ为一正参数。  相似文献   

7.
共轭曲面的啮合性能和一些内在特征可由其两类界函数Φt、Ψ和矢函数p、q来表达。本文探讨了这些函数的物理意义与啮合性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本文讨论两个自变量的线性狭义双曲型偏微分方程组Cauchy问题,主要的方法与结果有:由于Cauchy问题(1)、(2)等价于方程组(3)把方程组(3),写成(4),令C~1表示空间C~1(?)于是导出从C~1映到C~1的线性算子S,选取常数τ>0充分小使得||S||≤q<1,然后用压缩映象原理证明方程组(4)存在唯一解.其次分别对同一个自由项f不同的初值g~(1),g~(2);同一个初值g不同的自由项f_1,f_2,用Haar估计式证明解的稳定性.最后我们引进空间Φ,令Φ_o是Φ的完备化空间,建立从Φ_o到Ψ_o的映射,其中Ψ_o是在古典解基础上的广义解空间.  相似文献   

9.
为使Pascal矩阵更具一般性,将定义含2n个变元的广义Pascal矩阵:Φn「x1,...,xn,y1,...,yn」及Ψn「x1,...xn,y1...,yn」并讨论了它们的相关性性质,其中Φn「x1,...,xn,1,...,1」=Pn「x1,...,xn,」Φn「1,...,1,y1,...yn」=Qn「y1,...,yn」及Ψn「1,...,1,y1...,yn」=Rn「y1,...,y  相似文献   

10.
将(Φ/Ψ)展开法推广应用到广义Zakharov方程组,较简洁地得到了该方程组的丰富新精确解.这些解有利于研究等离子体波的传播特性.该方法也可用于求解其它非线性演化方程的精确解.  相似文献   

11.
设 {Xi,i≥ 1}为一独立随机变量序列 ,E(Xi) =0 ,D(Xi) =σ2 i <∞ ,Sn = ni=1Xi,Bn = ni=1σ2 i,Bn →∞ ,Bn/Bn+ 1→ 1.本文首先在Δn =supx|P(Sn ≤x Bn) -Φ(x)|=O((Ψ (x) ) - 1)的条件下证明了重对数律 .其中Φ(x)是标准正态分布的分布函数 ,Ψ (x)是对充分大的x有定义的正值非降函数 .满足∫+∞dxxΨ(x) <∞ .应用上述结果证明 ,对任意独立序列 {Xi,i≥ 1}若liminfBnn >0 ,limsup1n ni=1E(X2 iΨ1(|Xi|) <∞ ,则重对数律仍然成立 ,Ψ1(x)与上述Ψ(x)相似 ,但定义域为 [0 ,+∞ ) .  相似文献   

12.
设(A,B,V,W,Ψ,Φ)是一个Morita Context,具有一对零态射()=0,[ ]=0,C=(AW VB)是对应的Morita Context环.本文研究了C与A,B,V,W之间关于环的重复性、Kasch性和极小内射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给出了Dirichlet空间上Topelitz算子乘积TΨTΨ^是可逆的充要条件,同时也考虑了Dirichlet空间上Toeplitz算子乘积TΨTΨ-和TΨTΨ-同时可逆的刻画.这里ψ,ψ是Dirichlet空间上的乘子.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18Cr2Ni4WA钢的中温块状铁素体组织(α_m)、贝氏体(B)及其分别与马氏体混合组织(α_m+M)、(B+M)的强韧性及抗疲劳裂纹扩展的性能。研究指出: 低温回火条件下,α_m的强韧性低于B及M,且α_m的存在降低了(α_m+M)混合组织强韧性。但(α_m+M)的疲劳裂纹扩展门槛值△K_(th)随α_m量增加而提高。各种组织因素对疲劳裂纹亚临界扩展速率无明显影响。(B+M)的塑性随B量增加呈线性上升。当B<40%时,B的存在有助于(B+M)强度的提高;B>40%后,才逐渐出现下降的趋势。室温冲击时,B比(B+M)具有较高的韧性;当试验温度低于-40℃后,出现相反的结果。α_m及B具有较高的抗回火性。高温回火条件下,单一α_m的σ_(0.2)略有提高。(α_m+M)及(B+M)的σ_b随α_m或B量的增加呈线性上升。无论回火温度高或低,α_m的存在均降低(α_m+M)的屈强比;而B的存在,只有当其体积分量超过80%以后,屈强比才出现明显下降。当冲击温度高于-80℃时,α_m及B的存在分别降低(α_m+M)及(B+M)的强韧性;但冲击温度低于-80℃后,却出现相反结果。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狄拉克点方法研究了一维光子晶体异质结(AB)_m(CD)_m的界面态,通过调节体系的参数,探讨了存在界面态的极限条件.研究了存在界面态的范围,给出了对称条件下异质结界面态的透射率随折射率的变化关系,发现对于每一组固定的(AB)_m都能找到相应的最佳(CD)_m结构,使得界面模透过率为1.  相似文献   

16.
质壁分离渗透势(Ψtlp)与质壁分离相对含水量(CRW,tlp)作为重要的水分生理参数,被认为是衡量树木耐旱性强弱的重要指标。为了验证不同方法确定质壁分离点的差异,笔者对比了Ⅰ型与Ⅱ型标绘P-V曲线类型,采用Ⅱ型标绘方式,利用常见的数学法、图形法和程序法分析了东北东部山区主要树种的ΨtlpCRW,tlp。结果表明:Ⅰ型8个树种ΨtlpCRW,tlp平均值分别较Ⅱ型高出0.20 MPa和3.17%。其中两种标绘类型对针叶树兴安落叶松和红松参数求解影响大于阔叶树。不同标绘类型改变了树种间参数的对比关系。Ⅱ型中除了程序法求解春榆Ψtlp显著高于数学法外(P<0.05),其他树种3种方法求解ΨtlpCRW,tlp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3种方法求解的同一参数间的线性方程决定系数在0.63~0.90之间(P<0.01)。其中,数学法与图形法线性关系最好,数学法与程序法、图形法与程序法线性关系次之。Ⅱ型标绘P-V曲线图形变化平缓,曲线部分与直线部分分界明显,可较好地估计水分参数。图形法在适用性上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拍图形的对称性与分振动的频率比n1/n2 及初相Ψ1、Ψ2 之间的关系 ,导出了不同的Ψ1、Ψ2 (0 ,π ,±π/ 2 )与Δn(Δn =n1-n2 为奇数或偶数 )的配搭情况下的拍图形对称性规律 ,得出了拍图形对称性决定于Ψ1、Ψ2 和Δn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相依指数分布的最大与最小次序统计量的随机比较。设X_i~E(λ_i),X_i~*~E(λ_i~*),i=1,2,…,n,且两组随机变量间的相依性用生成元为Φ的阿基米德Copula进行刻画。得到如下结论:(1)当(λ_1,λ_2,…,λ_n)≥_m(λ_1~*,λ_2~*,…,λ_n~*)时,有X_(n:n)≥_(st)X_(n:n)~*成立;(2)当(λ_1,λ_2,…,λ_n~*)时,在t/(Φ'[Φ~(-1)(t)])关于t单调递增的条件下,有X_(1:n)≤_(st)X_(1:n)~*成立;在t/Φ'[Φ~(-1)(t)]关于t单调递减的条件下,有X_(1:n)≥_(st)X_(1:n)~*成立。  相似文献   

19.
关于N—函数的新数量指标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Lindenstrauss和Tzafriri,Rao和任重道建立了N-函数的第一类数量指标(A_φ,B_φ、…,_Ψ共12个),并证明了1/(A_φ)+1/(B_Ψ)=1=1/(A_Ψ)+1/(B_φ),1/(A_φ~0)+1/(B_Ψ~0)+1/(B_Ψ~0)=1=1/(A_Ψ~0)+1/(B_φ~0)和1/(A_φ)+1/(B_Ψ)=1=1/(_Ψ)+1/(_φ).任重道为了研究装球常数,提出了第二类数量指标(α_φ.β_φ,…,_Ψ共 12个),这些数量指标在研究Orlicz空间几何常数时起了重要作用.但第二类数量指标尚未找到像上述第一类指标那样的关系式,本文证明了:2a_φβ_Ψ=1=2α_Ψβ_φ,2α_φ~0Ψβ_Ψ~0=1=2α_Ψ~0β_Ψ~0以及 2■_φ■_Ψ=1=2■_Ψ■_φ.  相似文献   

20.
<正> 1 电磁感应定律的表述形式 M.Faraday通过大量的科学实验,总结出某回路中的感应电动势ε为 ε=-(dΦ)/(dt)在(1)式中,ε表示回路中总的感应电动势,dΦ/dt是回路中磁感应强度B的通量变化率,负号表示ε的正负与dΦ/dt的正负总是相反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