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针对现有的手势识别方法在复杂环境中识别效率不理想的情况,提出一种双通道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该模型同时采用灰度世界算法和离散小波变换对输入数据进行预处理,减少照变化对图像的影响并提高识别效率和模型稳定性。然后通过高维特征融合模块将提取的图像信息进行融合,再利用帝国竞争算法对支持向量机分类器进行优化,提高分类效果。实验结果显示,在实验环境中,该模型的平均识别率达95%,收敛速度快,效率高。经过消融实验对比,性能比基准模型提高4%以上。在实际测试中,对于简单手势的识别率均在90%以上,对于复杂收手势的识别率在80%以上。  相似文献   

2.
针对智能车辆非结构化道路识别中存在的环境自适应性和在线学习算法实时性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多线程技术和多层感知器自监督在线学习技术的道路识别算法. 通过识别结果在线自动更新训练集,并利用评估函数判断是否触发重训分类器,确保当前分类器对行驶道路环境的有效识别. 同时,算法中道路图像采集、分类器训练、训练集更新、分类器识别等计算操作分别在各自线程中实现,利用信号量对数据流进行同步互斥,优化计算资源,充分利用了多层感知器分类计算快的特点,并克服其训练耗时问题. 实际道路检测实验结果表明,算法具有较好的自适应性及实时性,能够满足智能车辆非结构化道路导航需求.   相似文献   

3.
在基于物联网的粮情监控系统中,传统入侵检测方法很难准确实时地从海量数据提取特征信息来识别网络攻击,使系统容易遭受安全问题,从而破坏数据的完整性,因此,提出一种基于深度信念网络的交替决策树入侵检测(DBNADT)方法。该方法利用深度信念网络进行无监督地特征学习,通过预训练将原始数据特征降维,利用权值微调算法获得数据的最优低维表示;然后采用交替决策树分类器对各种异常网络入侵数据进行识别。结果表明,DBN-ADT方法在攻击行为的识别准确率上比支持向量机(SVM)和逻辑回归(LR)分别提高了7.24%和8.25%,在检测时间上分别缩短了约1/2和2/5。DBN-ADT方法具有更高的检测准确率和实时性。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一个基于二次训练技术的网络入侵检测模型,不但可以从整体上提高入侵检测系统的检测性能,而且对于低频率、高危害攻击类型的检测性能有着更加显著的提升.该模型首先利用PCA算法提取数据集中的重要特征,然后使用二次训练技术训练分类器构建网络入侵检测模型.实验中分别使用决策树、朴素贝叶斯和KNN 3个经典分类算法构建了基于二次训练技术的入侵检测模型,并在著名的KDDCup99数据集上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的入侵检测模型可以有效地提高入侵检测系统的性能,尤其是对于低频率攻击类型的检测性能有明显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油田水淹级别的判定对于寻找剩余油、提高油田开发水平和稳油控水效果至关重要.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Boosting的C4.5决策树算法用于油田水淹层识别.实验结果表明,相比单一的C4.5决策树,经Boosting算法提升后的集成C4.5分类器具有较高的识别率和泛化能力,具有较高的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王兴  宋琦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20(36):15008-15014
针对指挥车内部火情报警和智能处理的问题,研究了物联网环境下的指挥车智能防火系统,研究包括:智能防火系统模型的构建,火焰报警信号的检测,火焰报警信号的智能识别和处理策略,指令数据的网络通信以及编码和解码规则。硬件以STM32为处理核心,采用红紫复合传感器和烟雾传感器采集特征信号,构建BP神经网络算法模型对特征信号进行识别,通过专家智能控制方式进行处理,提出了一种物联网环境下的指挥车内部智能防火方法。通过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在无人状态下,对指挥车内部的火焰信号进行智能检测并做出防火处理。  相似文献   

7.
基于OpenCv利用级联分类器和卷积神经网络算法设计完成了一个人脸检测与性别识别软件系统。系统可以对静态图像及视频图像进行人脸检测,若无人脸,提示未检测到人脸;若有人脸图像,框出人脸区域,并进行性别识别。实验结果表明,本系统基本可达到较高的正确识别率和实时识别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提出一种适用于超多类手写汉字识别的新改型Adaboost算法,采用基于描述性模型的多类分类器(modified quadratic discriminant function,MQDF)作为Adaboost基元分类器,可直接进行多类分类,无需将多类问题转化为多个两类问题处理,其训练复杂度大大低于已有的多类Adaboost算法。算法提出根据广义置信度更新样本权重,实验证明这种算法适用于大规模多类分类问题。为了降低算法的识别复杂度,提出从所有训练后得到的Adaboost基元分类器组中选择一个最优的基元分类器作为最终分类器的方法进行删减。在HCL2000及THOCR-HCD数据集上进行实验证明,所提改型Adaboost算法提高了识别率的有效性,该算法的相对错误率比现有最优算法分别下降了14.3 %,8.1 %和19.5 %。  相似文献   

9.
针对多联机制冷剂充注量故障,提出了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决策树(PCA-DT)算法的制冷剂充注量故障检测与诊断方法.该方法先通过数据预处理进行数据清理,然后利用PCA对原始数据做降维处理,最后将新的数据划分为训练集与测试集,以训练集建立决策树模型进行故障检测与诊断.实验数据测试集的检测与诊断结果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采集了某多联机在3个地区的实际运行数据,对建立的决策树模型进行进一步的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于多联机的制冷剂充注量故障有良好的检测与诊断效果,且检测与诊断效果整体上要优于DT算法.  相似文献   

10.
提出一种改进随机子空间与C4.5决策树算法相结合的分类算法.以C4.5算法构建决策树作为集成学习的基分类器,每次迭代初始,将SMOTE采样技术与随机子空间方法相结合,生成在特征空间和数据分布上差异明显的合成样例,为基分类器提供多样化的平衡训练数据集,采用绝大多数投票方法进行最终决策的融合输出.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少数类和多数类均具有较高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传统门禁系统安全性低、用户体验差、无法满足社会对于智能家居的需求问题,开发了一种基于远程终端可控的人工智能门禁系统。该系统以因特尔UP2 嵌入式平台为硬件基础,乌班图操作系统为软件基础,融合人脸识别、指纹识别、语音识别、射频卡识别等技术,采用PyQt 语言编写图形界面,通过搭建云端服务器,实现远程终端控制。该系统集成了多种身份识别及开锁方式,实现开锁的智能化、便捷化,并能较好地适应不同的生活情境,同时采用多种识别方式组合验证,改善了门禁系统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经过实地调研发现,快递终端配送员每天需要手动输入几百个收件人的电话号码,然后逐个进行短信或电话通知。为了减少他们的工作量,设计了一款首创的嵌入式手持设备。在数字字符识别算法上,改进了交线法,提出一种基于决策树的识别方法,速度快、准确度高。此装置以S3C2440为主控芯片的开发板作为硬件平台,Linux操作系统作为软件平台,CMOS摄像头作为输入来读取电话号码图像,LCD作为输出显示识别的号码和信息,然后通过RS232串口与GSM模块通讯来实现打电话、发短信的功能。此装置极大地提高了快递配送人员的工作效率,可促进快递行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了探究深度学习方法用于林业树种图像智能识别的可行性,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方法的自动识别树种新方法。在TensorFlow框架下,对卷积神经网络(CNN)模型进行改进,对7类树种图像进行自动识别研究。【方法】首先,在图像库建立时,为增加特征选择多样性,选择树木的树皮和树叶图像,保留自然背景;另外,考虑到同一树种在不同树龄条件下树皮图像存在差异,因此加入不同树龄的树皮图像,并用胸径指标来表示树龄大小。其次,对每类树种图像随机挑选100张作为测试集,剩余数据集全部作为训练集。通过反复试验比较不同CNN结构设置、卷积层数量、全连接层层数、学习率等对结果的影响。采用Adam算法代替传统的随机梯度下降(SGD)算法,对模型进行优化,用指数衰减法对学习率进行调节,在交叉熵函数中加入L2正则项对权重进行惩罚,并采用Dropout策略和ReLU激励函数,以避免训练过程中过拟合现象。最后,确定适合试验要求的13层CNN结构,同时比较深度学习方法和传统人工特征识别方法的差异,与已有的树种图像识别方法做对比。【结果】提出的13层树种图像识别模型,对训练集和测试集取得了理想的识别效果,识别率分别为96.78%、91.89%,在未参与训练的验证集上取得了96%的平均准确率。相对于已有的人工特征识别方法,所提出的方法识别效率和准确度更高。【结论】基于改进的卷积神经网络树种识别模型识别效果明显高于传统方法,说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够应用于树种识别,可为林业树种图像自动识别提供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为进一步加强高校开放性实验室的管理,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设计开发了一种基于指纹和电源控制的实验室管理系统.其中,指纹识别模块用于实现用户身份的注册与验证,电源控制模块综合了嵌入式技术、无线射频通信技术、电源控制技术,用于实现实验台电源的控制与实时监控,有望最终提高实验室的管理效率和技术水平,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15.
智能故障诊断的粗糙决策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提高故障诊断的精度和降低误报率,提出了粗糙决策智能故障诊断模型·该模型可以对决策表进行无教师的规则提取;通过自学习,用较少的样本即可对故障进行分类·将复杂系统的原始样本集转化成了决策表,利用粗糙集具有较强的处理不确定和不完备信息的能力,对原始样本集的条件属性进行了约简处理;同时,利用决策树具有快速学习及分类的优势对约简后的决策表进行规则提取,提高了故障诊断的鲁棒性·给出了基于该模型的故障诊断步骤·以实例介绍了利用该模型进行故障诊断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6.
针对输电线路及设备巡检效率低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Jetson-TX2的输电线路设备实时巡检系统。该系统包括基于YOLO v3算法的Jetson-TX2主控模块和云台相机控制模块。Jetson-TX2主控模块通过TensorRT加速库,对YOLO v3算法模型进行优化加速,完成视频流目标实时识别与定位;采用 PID算法控制云台(PTZ)相机,实现设备的高清图像采集。该系统对输电线路设备整体识别准确率达95%,可实现对视频流的实时检测,有效提高输电线路巡检效率。  相似文献   

17.
针对现有铁路人员入侵识别准确率不高、实时性较差的问题,在YOLOv4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一种R-YOLO轨道人员目标检测模型。首先,用轻量级骨干网络ResNet50代替原有的CSPDarknet53网络,利用深度可分离卷积替代PANet中的标准卷积,减少网络层数以及模型体积,加快模型的识别速度。其次,在加强特征提取网络的3个特征层分别加入有效通道注意力模块,采用K-means++聚类算法重新对数据集进行聚类和分析,提高目标检测模型的精度;在模型训练方面,采用迁移学习和混合数据集联合训练,解决人员识别精度不理想以及误检漏检等问题。最后,利用R-YOLO轨道人员目标检测模型对真实铁路人员入侵数据集进行测试。结果表明,R-YOLO模型在真实铁路人员入侵数据集上的平均识别精度达到了92.12%,较传统YOLOv4算法高出1.89%,帧速率由38.74 f·s-1提升到47.73 f·s-1。R-YOLO模型部分解决了铁路入侵人员误检漏检问题,提高了铁路人员入侵识别的实时性和准确率,为铁路安全运行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8.
网络摄像头、网络打印机这类基于IP协议无用户交互界面的物联网哑终端通常基于嵌入式系统开发,存在程序固化难以更新、计算资源有限、采用简单的安全认证机制等问题,出现安全漏洞难以进行升级很容易被攻击者控制发起网络攻击.针对上述问题,本文设计并实现了基于流量特征识别的哑终端安全管控系统.该系统提取终端的流量特征,实现终端的身份鉴别和行为监管.在设备接入时,提取终端的流量静态特征实现身份鉴别;在设备接入后通过分析流量动态行为特征判断其是否存在异常行为.发现异常行为后阻断会话连接.该系统在实验环境和实测环境下性能均表现较好,设备识别准确率达到96.6%,异常检测准确率达到97.7%,可有效检测DOS、端口扫描等网络攻击行为.   相似文献   

19.
通过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IoT)终端对高压线路进行实时在线检测是非常重要的技术方法.传统的电流互感器在高压输电线上流过的电流较小时难以高效取电供后级物联网终端设备.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电磁互感自取电的恒压并联电流补偿方法,设计了补偿电路.通过对升压电路输出端的电流采样,来控制主副线圈回路的并联电流,实现高效取电,达到在高压线路微小电流情况下用电设备进行正常供电的需求.通过实验与实际应用证明,该设备在流经高压线路的电流微小时能够保持稳定对后级设备进行供电,为物联网终端设备的稳定运行提供了可靠的电源.  相似文献   

20.
基于Wi Fi的室内定位具有低成本、易部署、覆盖范围广、精度高等优点,成为室内定位技术研究的热点.Wi Fi指纹定位法可以对抗多径的影响,具有较高的定位精度.但是由于智能移动终端的种类繁多,使得室内定位系统离线建立的指纹数据库难以兼容不同的智能移动设备,降低了定位系统的适用性.为解决此问题,提出了加权余弦相似度算法,使用信号强度的加权余弦相似度作为匹配特征.实测表明,采用加权余弦相似度算法可有效解决终端差异性,提高了室内定位系统的精度和普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