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上海软黏土强度固有各向异性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室内异形十字板试验对上海淤泥质黏土原生结构导致的不排水抗剪强度的固有各向异性特征进行研究.从基坑中取得筒状土样,然后采用两个具有不同长宽比的矩形板头和三个不同角度(30°,45°和60°)的菱形板头进行室内异形十字板剪切试验,得到了原状土在不同方向破坏面上的不排水抗剪强度.结果表明:由于上海软黏土原生结构的影响,在总应力为零的情况下,其不排水抗剪强度随着破坏面与水平面夹角的增大而增大,即破坏面为水平向时强度最小,竖直向时强度最大.十字板试验结果与直剪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的结果有很好的一致性.推荐采用Casagrande和Carrillo提出的公式来计算上海软黏土各向异性不排水强度.  相似文献   

2.
通过k0固结饱和黏土的循环三轴试验,研究了固结压力、不排水增量静偏应力对k0固结饱和黏土循环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增量静偏应力比下,不同固结压力对应的循环强度曲线有良好的一致性;当增量静偏应力比从0.15增至0.7时,同一循环破坏次数下的循环强度增大18%左右;由于土样破坏时的应力圆与Mohr-Coulomb强度包线之间有良好的相关性,所以可利用Mohr-Coulomb强度关系描述无应力反向时k0固结饱和黏土循环强度的变化;若略去增量静偏应力的影响,则按照较小增量静偏应力对应的Mohr-Coulomb循环强度指标分析循环荷载作用下土体的稳定性可以得到偏于安全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为准确预测工程建设场地中饱和软黄土的不排水抗剪强度,采用考虑结构特性及各向异性特征的K0固结软黄土模型,在e-lnp′空间下推导得出考虑结构性影响的体应变通式。引入结构应力比来反映土体固结历史对不排水强度的影响,遵从不排水条件下的体应变规律,推导得出K0固结软黄土的不排水抗剪强度理论计算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计算模型能较准确预测饱和软黄土的不排水抗剪强度。通过参数分析探讨模型主要参数与软黄土不排水抗剪强度的关系,发现软黄土的不排水抗剪强度比与塑性参数负相关,与结构性参数和结构应力比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海洋地质条件下土体的尺寸效应及工程特性,采用三轴试验仪器对福建平潭某近海区海底的原状强风化花岗岩开展不同试样尺寸的K0固结三轴不排水剪切试验,分析试样尺寸对强风化花岗岩的应力-应变特性、临界状态线、抗剪强度指标的影响及土体颗粒破碎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尺寸试样的应力-应变关系相似;尺寸较小试样的临界状态线斜率...  相似文献   

5.
在饱和Q2、Q3黄土、饱和粉质粘土及饱和尾矿砂固结排水三轴试验的基础上,研究了粘结力σ0(σ0=c.ctgφ)不等于零时材料的应力比与应变增量比关系。结果表明,在扩展强度发挥面上,这几种材料的应力比与应变增量比之间仍具有线性关系。当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为弱硬化型时,应力比与应变增量比关系为两段斜率不同的直线;而当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为硬化型时,应力比与应变增量比关系为一条直线;固结应力、密度对这种线性关系的参数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6.
仵慧宁 《甘肃科技》2001,17(3):19-20
1 引言 土的抗剪强度指标是掐土的内摩擦角Φ和粘聚力C。Φ、C值是挡土墙设计土压力计算、地基承载力确定、土坡稳定性分析、地基稳定性计算。地基基础设计的重要参数。准确测定Φ、C值,最直接和有效的方法是做原状土的剪切试验来获得。由于取土技术条件等因素,对于无法取得原状上样的土类,应采用现场大型剪切试验;对于软塑状态的粘性土,可采用现场十字板剪切试验;对于取土质量较高的土样,可以选用原状上室内剪切试验确定[1]。室内剪切试验常用的仪器主要有直接剪切仪和三轴剪切仪两种。根据太沙基有效应力原理,土的抗剪强度是由…  相似文献   

7.
介绍河海大学引进的英国GDS公司生产的标准应力径三轴测试系统(三轴仪)的构成和功能及其在K0固结试验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天津市上部地基土三轴剪切试验强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土的不固结不排水三轴剪切试验的影响因素的分析及对比试验,总结了土的不固结不排水三轴剪切试验强度的变化规律,阐明了在工程勘察设计中土的不固结不排水三轴剪切试验强度指标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10.
垃圾土的强度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结合北京郊区某工地垃圾土地基的治理工程,对该场地垃圾土样的强度性质进行了室内试验,包括颗粒大小分析、三轴试验、单剪试验以及等向固结试验等。试验成果表明垃圾土中的纤维质成份具有加筋作用,能增加垃圾土的粘聚力,但对垃圾土的内摩擦角影响较小;单剪试验得到的强度指标一般小于三轴试验。历时1500h(62d)的等向固结试验表明,虽然孔压可以在4~10h内消散完毕,但垃圾土试样的排水过程却可以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表现出流变性。  相似文献   

11.
针对海口软土掺中细砂形成复合土的复合效应进行系列试验研究。研究三轴试验中在不同围压下,不同配合比的复合土与原状软土的强度、应力应变关系、压缩性、渗透特性和有效应力路径特性。同围压下,随着中细砂掺量增加,复合土的抗剪强度越高,剪胀现象越明显。低围压下,复合土表现出一定的应变软化;而在高围压下,无论是复合土还是原状土都表现为应变硬化现象,其有效应力路径随着砂掺入量的增加由斜线或弧形向\"S\"形过渡。复合土渗透系数随着孔隙比的增大而减少。  相似文献   

12.
不同固结程度海洋软土动弹性模量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固结程度对软土的动弹性模量的影响,对珠江海洋软土进行室内动三轴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拟合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土体剪应变随着剪应力的增大而增大,随着频率和超固结比的增大而减小;采用Hardin双曲线模型对动剪应变-动剪应力曲线进行拟合,拟合度较高;动弹性模量随着频率和超固结比的增大而增大;通过对1/E_d-动应变幅值关系曲线进行分析,得出1/E_d关于频率和超固结比的动本构关系。  相似文献   

13.
粗粒土在仔平面上的真三轴试验及强度准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河海大学TSW-40型真三轴仪,对粗粒土进行π平面上的等p(球应力)、等b(中主应力系数)试验,研究粗粒土在π平面上破坏应力比Mb与b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Mb 随着b的增大而减小;b值较小时其变化对Mb 的影响较大,b值较大时其变化对Mb 的影响则较小;在相同b值下,Mb随着p的增大而减小,强度表现出非线性特性。将等σ3面上的破坏准则、Mohr-Coulomb破坏准则、粗粒土的应力不变量破坏准则、Lade-Duncan破坏准则、Matsuoka-Nakai破坏准则这5种破坏准则在π平面上的破坏线与试验结果比较,验证其对粗粒土的适用性。结果显示,粗粒土等σ3面上的破坏准则由于考虑了中主应力的影响,比Mohr-Coulomb破坏准则更符合试验结果,且可以较方便地考虑粗粒土的强度非线性;粗粒土的应力不变量破坏准则介于Lade-Duncan破坏准则和Matsuoka-Nakai破坏准则之间,与试验结果较接近。  相似文献   

14.
某工程边坡软岩三轴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结合某工程边坡稳定性分析研究,采集组成边坡的软岩试样若干,在室内进行常规三轴压缩试验、单轴压缩流变试验、三轴压缩流变试验,从而揭示了所研究软岩的力学作用规律及环境因素的影响等。并对边坡石膏角砾岩的流变特性进行了分析,提出应注意水对岩石的结构、岩石力学性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通过三轴UU剪切试验,得出了试样饱和度对软粘土抗剪强度参数的影响关系;再通过大量的固结快剪试验,得到软粘土在不同固结压力、不同固结度下的强度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6.
分别对风干和饱和状态软岩填料进行了中型三轴压缩试验,得到了不同围压条件材料的变形规律。采用双线法,以同一轴向偏应力下风干及饱和状态材料的应变差值作为其湿化变形,主要分析了围压对其变化规律的影响,得到了以下规律:①相对于风干状态,围压对饱和状态填料变形规律影响更大;②湿化变形发展分为两个阶段,以湿化变形发展到临界值为分界,后一阶段湿化变形显著增大;③在湿化变形发展到临界值之前的初始阶段中,围压不是其主要影响因素,第二阶段中围压对其影响明显;④给出了湿化变形分析回归公式并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7.
为了合理利用资源,选取内蒙古河套灌区粉质黏土作为基层材料,利用静三轴压缩试验对水泥土力学特征进行研究。在100、200、400、800、1200 kPa 的围压下,对水泥掺入20%、30%、40%进行三轴压缩试验,得出水泥土的应力-应变在低围压下,呈现软化型,并且以脆性破坏为主,随着围压的增大,软化逐渐减弱,强度有所提高;水泥土刚度-应变曲线可以分成上升阶段、衰减阶段、残余阶段3个阶段;水泥土的破坏特性与水泥掺量和围压有关系,并且通过微观结构得出水泥具有完善固化土颗粒填充效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大连地区路基软土冻融循环三轴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连海事大学附近黄浦路路基土为研究对象,通过SLB-1型三轴试验仪进行不同冻融次数的三轴压缩试验,研究冻融对土的特性的影响.在不同围压(0~ 800kPa)和不同冻融循环(0~ 20次)的组合条件下,获得含水率、主应力差-应变、强度参数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相同冻融次数时,剪切强度随围压增大而增大;相同围压下土的内摩擦角、黏聚力和剪切强度随冻融次数的增加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含水率随冻融次数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转折点对应冻融次数在7次左右.采用超固结效应机理对冻融过程特性变化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为了分析高含水率疏浚淤泥流动固化土的强度特性,对疏浚淤泥流动固化土进行了三轴剪切试验研究.通过三轴试验仪,开展了不同配比和不同龄期的流动固化土的固结不排水(CU)三轴剪切试验.结果表明,疏浚淤泥流动固化土的抗剪强度包线由双折线组成,屈服前的强度包线与水平轴近似平行(平均夹角为4.8°),屈服后的强度包线与水平轴夹角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