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比辐射率的非封闭测定法初步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仁华 《科学通报》1981,26(23):1444-1444
一、问题的提出 比辐射率是红外遥感中十分重要的参数。用红外遥感进行农作物估产、水资源勘探、地质探矿、环境污染及进行气象、水文等方面的研究,首先就应求得地物的比辐射率。我们在1978年对比辐射率的测量提出了一个采用两个黑体罩的封闭测量方法。这个方法比较方便,  相似文献   

2.
自古以来人类就想看得更远,看到我们的肉眼不能及的地方。我国四川三星堆出土的两千多年前的铜人伸长变形的眼睛就表达了这种愿望,传说中的“千里眼”、“顺风耳”也是这个意思。遥感是从英文“Remote Sensing”翻译过来的,就是“远距离的感知”的意思。“遥感”可理解为感知在遥远的地方我们无法直接接触的目标。地球上的每一个物体都在不停地吸收、发射和反射信息和能量,其中有一种人类已经认识到的形式——电磁波。不同物体的电磁波的波谱特性是不相同的,遥感就是根据这个原理来探测地表物体对电磁波的辐射和反射能量,从而提取这些物体的信息,完成远距离识别物体。例如,大兴安岭森林火灾发生的时候,由于着火的树木温度比没有着火的树木温度高,它们在电磁波的热红外波段会辐射出比没有着火的树木更多的能量,这样,载有热红外波段传感器的卫星拍摄到的影像,其着火的森林就会显示出比没有着火的森林更明显的红色调。这个例子简单地说明了遥感的基本原理和过程。遥感大体可分为地面遥感、航空遥感和航天遥感。地面遥感主要指以高塔、车、船为平台的遥感技术系统,地物波谱仪或传感器安装在这些地面平台上,可进行各种地物波谱测量。航空遥感泛指从飞机、飞艇、气球等空中平台对...  相似文献   

3.
地表非同温象元发射率的定义问题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李小文  王锦地 《科学通报》1999,44(15):1612-1617
物体表面(热)发射率的经典定义要求该表面有均一的温度,以与同一表面温度黑体的热辐射相比较。在热红外上表面温度遥感向1K精度前进的时候,能否定义和如何定义地表非 温象地的发射率是研究分离其真实温度与发射率反演方法的前提。  相似文献   

4.
常温物体比辐射率的测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仁华 《科学通报》1981,26(5):297-297
任何物体的比辐射率ε(T,λ)定义为在温度T波长λ处的出辐射度m_s(T,λ)与同温度、同波长下的黑体出辐射度m_B(T,λ)的比值,即  相似文献   

5.
谢光中 《科学通报》1986,31(22):1714-1714
一、引言1983年,Matsumoto等人说:他们用火箭作为运载工具进行高空红外探索,在2—5μm波段探测到一个新的红外背景辐射,这个红外背景是温度约为1500K的黑体谱。大家知道,微波背景辐射被认为是大爆炸的残余。那么,这个新发现的红外背景的根源又是什么?Carr  相似文献   

6.
由卫星测量确定地面温度和比辐射率的算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高祥  汪宏七 《科学通报》1997,42(18):1957-1960
地面温度在气候变化和多种天气过程研究中,在农业和国民经济的许多领域中都具有重要意义.而从卫星测量来得到地面温度则在其全球性的覆盖范围和测值空间分布的均匀性上,都有实地测量所不能相比的优越性.因此,由卫星测量得到精确的地面温度成为人们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但由卫星遥感精确确定地面温度是十分困难的,这是由于:(1)大气影响;(2)地面温度和地面比辐射率之间的耦合;(3)陆地表面的非均一性.目前,绝大多数由卫星遥感测量确定地面温度的方法都建立在预先给定地面比辐射率的基础上,但在8~14μm大气窗区,不同类型地表的比辐射率可以在0.9~0.99之间变化,有很大差别.目前,人们对全球范围各种不同类型地表在8~14μm窗区比辐射率的了解还十分缺乏,在地面比辐射率有0.01的差别时,得出的地面温度的差别就可能达到2℃.在利用一个遥感通道得出  相似文献   

7.
基于区域模拟的火灾发展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立中  郭再富  季经纬  范维澄 《科学通报》2005,50(12):1272-1277
将总辐射能量判据及以前工作中提出的木材点燃复合判据引入到室内火灾的区域模拟中, 通过计算可燃物在火灾发展过程中接受到的总辐射能量或表面温度变化确定各可燃物的点燃情况, 从而对火灾的发展过程进行定量的判断. 改进的火灾模型克服了以往模型在确定轰燃的发生时机械地应用热烟气层温度达到600℃或地板接受的热辐射强度达到20 kW/m2这一标准, 比传统的区域模拟更好地体现出不同可燃物对火灾发展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什么是温室效应 宇宙中的任何物体都辐射电磁波。物体的温度越高,其辐射电磁波的波长越短。太阳表面温度约6000℃,它发射的电磁波长很短,称为太阳短波辐射(其中包括可见光)。地面在接受太阳短波辐射而增温的同时,也时时刻刻向外辐射电磁波而冷却。如果没有大气,那么地球的地面平均温度应为-18℃。可是地球的地面平均温度却约为15℃,这33℃的温差主要是地球大  相似文献   

9.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和加州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模拟行星内部压力实验证明地球中心比太阳表面热。地球内心温度原估计值为2700~3700℃。新计算结果为约6880℃,比太阳表面温度(约5760℃)高。研究人员用金刚石、红宝石、激光束和特殊子弹压缩和加热铁,从而测定在压力约330万倍大气  相似文献   

10.
赵柏林 《科学通报》1985,30(2):103-103
面临着保护海洋环境的任务,如何监测海上油污和治理海洋污染为人们所关切。本文是从微波辐射特性出发,来研究遥感水面石油污染问题,以提高微波遥感海上油污的水平;微波辐射率和被动微波遥感是直接连系在一起的,具有实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袁为民 《科学通报》1994,39(4):337-337
星暴星系是指存在大规模恒星形成的星系,而这种恒星形成速率在星系的整个演化过程中是不能稳定地保持的.观测到的辐射在整个电磁波段都较强烈,主要来自恒星的爆发性产生:紫外和光学连续辐射来自热的大质量恒星,发射线产生于被这些恒星电离的HII区,强的红外连续谱来自尘埃的吸收再辐射,射电辐射来自热气体和超新星遗迹,X射线来自超新星遗迹和与大质量恒星有关的吸积天体.星暴星系的颜色比正常星系和不规则星系显著偏蓝,在蓝端和紫外连续谱变得较平.星暴星系具有很强的红外辐射(L_(IR)>10~(37)J/s),在60—100μm之间的辐射较强.大多数星暴星系都是被IRAS探测到的.  相似文献   

12.
大气微波辐射与水汽的遥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柏林 《科学通报》1984,29(4):225-225
地面上接收大气的微波辐射可以遥感大气温度、湿度层结和云雨要素。在1981年9月—10月,本实验室用5 mm-1.35 cm波段中4个频段的微波辐射计进行大气遥感实验,本文讨论有关8 mm微波窗区和1.35 cm水汽吸收带大气微波辐射特性,以及用此两波段遥感大气总水汽含量的方法和实验。  相似文献   

13.
"成功"与"失败" 恒星是一种非常热且能自身发光的天体,大多数恒星的表面温度比厨房烤箱里的温度要高几千摄氏度.例如,太阳是离我们最近的恒星,它的表面温度为5780开尔文,相当于5507摄氏度.正因为恒星如此炽热,发出如此明亮的光芒,即使距离数万亿千米我们也能看到它们.  相似文献   

14.
对太阳取样     
地球有三个领地,即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这些都是众所周知的,但还有第四个圈,人们对此知之甚少。在离地面10万公里处,地球磁场捕捉着温度高达1000万度的电离气体。这是一个火的王国,被人们称之为磁球,保护着我们免受宇宙辐射之害,不过这个屏蔽并不稳定。磁球偶尔要受到爆发性的震动而产生变化,而此震动是因有不小的能量射至地球所致,它激发出绮丽的极光,危害人造卫星的运行,还要破坏电力网的输电。没有人知道,究竟是什么触发了这样的事件。而今有支科研队伍要去揭开这个谜,它们是THEMIS和“创始”号飞船,它们都是美宇航局(NASA)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卫星热红外异常——临震前兆   总被引:88,自引:7,他引:81  
强祖基 《科学通报》1990,35(17):1324-1324
地震前出现增温异常,早已被人们所察觉,不少人曾对其进行过研究。但采用台网定点观测的方法,只能得到局限于某些地点的定时温度资料,而得不到孕震范围的大面积的温度动态演变资料。利用卫星热红外辐射探测地面温度,则具有资料准确、覆盖面广、信息量大、能捕捉震前增温异常的时空动态变化等优点。但目前仅见苏联有过探讨卫星热红外异常与地震活动关系的文章。作者利用卫星热红外异常对1989年10月山西大同地震等进行了实际监测和试报,初步探索了利用该手段进行临震预报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谢光中 《科学通报》1985,30(23):1805-1805
1983年,Matsumoto等人报道他们在2—5μm波段探测到了一个红外背景辐射。如以临界密度为单位(如H_0=50h kms~(-1) Mpc~(-1),临界密度ρ_(erit)=5×10~(-30)h~2gcm~(-3)),其密度为Q_R~10~(-4)h~(-2)。这个红外背景是温度~1500°K的近似黑体谱,Carr,Mcdowell和Sato在文献[2]中讨论了用恒星或者黑洞都能解释Matsumoto等人发现的红外背景辐射。如果是恒星的话,它们很可能是开始形成时红移在40≤Z_*≤150之间,密度参数Q_*~1,质量在10~2—10~5M。范围内的星系前大质量恒星VMO_s。如果是黑洞的话,它们必须是密度参数Q_B~0.1  相似文献   

17.
含有谐衍射元件的红外双波段减热差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次将谐衍射透镜成功地引入红外双波段系统的减热差设计中, 系统只使用硅和锗两种材料, 三片透镜, 此系统不仅能在较大视场内得到接近衍射极限的成像质量, 而且在- 70℃到100℃温度范围内, 使系统在两个波段内同时较好地完成了校正系统的轴向像差, 波前差均小于1/4波长, 光学传递函数接近衍射极限. 设计结果表明, 谐衍射透镜的光谱特性介于折射透镜与衍射透镜之间, 恰当的选择谐衍射透镜的厚度和中心波长, 能够设计出简单实用的双波段减热差系统. 同传统的折射系统相比, 降低了对工艺水平的要求, 成本大大降低, 使设计结构紧凑, 片数少, 透射比高, 具有良好的消像差和减热差特性.为红外光学设计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器件.  相似文献   

18.
特殊红外辐射灯,简称TDP灯,俗称“神灯”,经10年广泛应用证明,它具有极其广泛和显著的生物效应。因此,它曾获世界博览会金奖(1986年)。它的主要部件是一块表面有红外辐射材料烧结层的钢板。在此称该烧结层为TDP材料。长期使用后,它的生物效应显著下  相似文献   

19.
阳振乐  李良璧  匡廷云 《科学通报》2002,47(22):1714-1717
采用氧极谱技术、傅里外变换红外光谱(FT—IR)技术和凝胶电泳(SDS—PAGE)技术研究了双半乳糖寸油二酯(DGDG)对光系统Ⅱ核心复合物(PsⅡcc)放氧反应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DGDG存在下,PSⅡcc放氧活性的热变温度从40.0℃提高至43.0℃。5min的45.0℃恒温处理,会导致PSⅡcc的放氧活性完全丧失;而在DGDG存在下,PSⅡcc却仍然有16%的活性(以25.0℃时的为对照)。此外,PSⅡcc在38.0℃下处理1h,其放氧活性完全失活;而在同样条件下,PsⅡcc与DGDG的复合物却只失去了大约80%的活性(以零时间为对照).结果分析表明,DGDG对PSⅡcc放氧反应的热变性具有调控作用,能抑制外周蛋白33kD从PSⅡcc上热致解离.  相似文献   

20.
滚烫的火锅,热乎乎的饺子,中国人的饮食一直离不开"热"这个字.许多食物的美味需要温度来"激发",而中国人的味觉和嗅觉早已适应了这种被温度激发出的香味,所以"趁热吃"成了国人千百年来不变的饮食习惯. 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食道癌等多种消化道疾病的发生与饮食过热有很大关系.这是因为人的食道壁是由黏膜组成的,非常娇嫩,它只能耐受50~60℃的食物,超过这个温度,食道的黏膜就会被烫伤.过烫的食物温度为70~80℃时,像刚沏好的茶水,温度为80 ~90℃,很容易烫伤食道壁.如果经常吃烫的食物,食道的黏膜组织就会在损伤尚未修复的情况下,再次受到烫伤,从而形成浅表溃疡.反复地烫伤、修复,就会引起黏膜质的变化,进一步发展变成肿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