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宋赵榛 《科技信息》2010,(22):152-152
每一个国家都在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由于中日之间存在的一些历史问题,2005年在中国各地,北京、上海、沈阳、深圳等地出现了"抵制日货,反对日本入常"的反日游行。日本的一些右翼势力认为,出现这样的反日游行正是中国的爱国主义教育造成的。本稿将通过事实来对中国的爱国主义教育是不是反日教育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济南事件后"抵货"效果之多维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抵制日货乃是济南事件后国人反日救国诉求的核心表达。中日双方有关"抵货"经济效果的分歧性报道彰显出两国舆论的民族主义考量。计量检视表明抵制日货可以打击日本经济,但通过"抵货"制止日本侵略的政治目标则难以实现。基于中日两国经济之间强关联性而提出的抵货救国主张,仅可视为民众民族主义的情绪化表达,必须谨慎评估其历史作用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一二八事变爆发之初,平津民众并未有激进之举,随着上海局势的演变恶化,天津商界尤其是各商人组织开始公开谴责日本的侵略,肯定与声援上海的抗日军民。天津救国基金委员会,隐含着市商会对支援沪战与救济津市的双重考量。经上海商界的呼吁与天津市党部的督紊,天津市商会开始考虑继续抵制日货的问题,但日货封存问题基本上停留在言而未行的层面一民众民族主义情感之强弱与距“事件”之远近存在反函数关系,这正是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尚在建构之中的最佳诠释。  相似文献   

4.
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列封建主义是五四政治运动不可分割的两个基本内容,但就反帝而言,抵制日货的斗争则是五四时期中国人民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主要斗争形式和直接手段。伴随五四运动的爆发,这一斗争即从北京发韧并迅疾漫延全国,形成为一场举国上下风起云涌的抵货运动。可是长期来,这一斗争还没有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专门探讨的文章极其少见,至于将其作为一个完整的历史事件来看待和研究更是鲜有。为此,本文试图初步地揭示出五四抵货运动的发展历程和基本概况,并对其动因及历史作用略加探讨,但愿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学界对1905年抵制美货运动的研究,就我国大陆地区而言,主要体现为几点:一是外交视角,这是学界研究抵制美货运动的着重点,又可以分为从中国角度出发的研究和从美国角度出发的研究等两个方面;二是商业视角,这也是抵制美货运动研究中的重点,其内容大致包括商人、商会、商战、资产阶级以及运动领导者等五个方面;外交、商业视角之外,学界的研究还涉及华侨、舆论界及学界、民族主义、区域及宏观总体等方面。总之,学界对1905年抵制美货运动的研究取得了很大成绩,清末成为显学,于此可知。  相似文献   

6.
抗战时期的贵阳商会呈显出貌似相悖的双重面相。作为经济绝交、"一元献机"、慰劳将士、救济难民等抗日救国活动的重要组织力量,商会有力地表达了其民族主义诉求;而开展税捐斗争、抵制征兵乱象、调查战争损失等维护商人私利的行为,则恰当践履了其组织义务。"国权"与"商利"的双重考量,是近代民族主义运动中中国商会的历史实态。  相似文献   

7.
1923年的抵制日货运动既未实现收回旅顺和大连的政治目标,亦未动摇日本经济基础。国人采用区别对待日本政府与民众的运动策略,而日本朝野上下的强硬立场并无不同。在中日双方国力悬殊的非均衡博弈中,日方的政治压力最终成为抵货运动难以持续进行的外部性制约因素。没有强大国力作为坚强后盾而仅凭消极的经济抵制,民族主义目标绝难一蹴而就。  相似文献   

8.
抵制日本在华航运服务,乃是历次抵制日货运动的核心内容之一。个案性考量与长时段审视,抵货运动的经济效果分别呈现"重创"与"微创"的不同特征。日方虽多受冲击,但损益程度参差不等。中国航业多有不同程度的获益,也并非简单的消长损益态势。频繁的抵货运动未能完全阻遏日本在华航业的发展趋势,也没有根本逆转近代中国的航运格局。个案研究甚有可能高估抵货运动的经济效果,延展时空进行历史反思或更恰巧。  相似文献   

9.
在野政治势力居间鼓动,系近代历次抵制日货运动勃兴的组织资源。晚清抵货运动与立宪保皇派密切相关,北京政府时期的抵货运动则与国共两党的宣传鼓动紧密相连,国民党改组派和中共则系南京政府时期抵货运动的重要组织者。在野党派力量的深度介入,成为历届政府严控或取缔抵货运动的重要考量。  相似文献   

10.
年来日本帝国主义者挟其低廉的商品,向世界到处猛施倾销.甚至在蓝开夏的基本市场——印度,埃及,南非,在花旗帝国主义的本国和其势力圈——中美和南美各地,日货都像水银一样无孔不入.不论是母国的实业,或是殖民地土著的实业家,都受到日货倾销的严重打击.因此,各国都先后采取了种种方法如提高关税,统制汇兑限制输入,甚至禁止日货入口,征收日货的倾销税等,以抵制日货.现在全世界上,除了日本帝国主义所伪造的什末「满洲国」和我们中华民国外,未曾设法排斥日货的国家,可以说是没有的了.茲将各国排斥日货的情形.择其最重要而严厉的,叙述于左,藉作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一战"的爆发为日本侵华势力提供了良机,不过在对华问题上日本国内朝野的意见并不一致,尤其是在对待袁世凯的问题上矛盾更为尖锐。"倒袁"派一度占到上风,致使北洋政府被迫接受"二十一条",然而出乎日本军国主义者意料的是中国人民爆发了声势浩大的反日运动,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日本政府被迫采取温和的对华政策,即从"迫袁附日"到"亲善提携"。  相似文献   

12.
正关于中国的纪录片部部获得好评,但因为缺乏共同的价值观,中国现代题材连续剧在日本水土不服。2012年9月7日,李珍带着合作拍摄项目从日本回到中国,一周之后,西安、青岛、长沙等地发生了大规模的反日游行,中日文化交流活动被迫暂停。"我现在失业了,"她对《世界博览》记者开玩笑说。这样的经历并非第一次。2005  相似文献   

13.
杨芳 《世界知识》2012,(1):50-51
"角力——伦敦对欧元区——才刚刚开始。好戏要等几个月甚至几年之后才看得见。"由于英国首相卡梅伦的抵制,在2011年12月9日的欧盟峰会上,法德试图修改欧盟条约、建立"财政稳定联盟"的设想流产,峰会被迫采用在各国政府间建立"新财政协定"的变通办法  相似文献   

14.
阿拉伯国家对以色列的经济抵制已达40年之久,现在随着中东和谈的进展,这一问题有了松动。以色列上下更是迫切要求解除经济抵制,说他们——长期处于动荡不安中的中东各国,都希望能在相对稳定的周边环境中发展经济,而受到阿拉伯国家长达40余年经济抵制的以色列更有这种愿望,特别是随着中东和谈的进展,以色列上上下下更是迫切希望改善与阿拉伯国家的经济关系。今年8月5日,以色列商会联合会主席要求拉宾总理在访美时敦促布什总统劝说阿拉伯国家在第六轮阿以双边谈判之前取消对以色列的经济抵制。他强调这一愿望多么迫切时说他们“一天也不能再等待了”。8月11日,以色列的阿拉伯民主党领袖达鲁什在出访埃及前夕透露,将请埃及帮助解除阿拉伯国家对以色列的经济抵制,并将建议阿拉伯国  相似文献   

15.
中共代表团根据东北地区反日游击战争的特点以及适应共产国际政治路线的转变的需要 ,决定撤销满洲省委 ,组建各地的省委和特委。这体现了组织路线服务于政治路线的原则 ,加强了各游击区党的领导力量和独自处理工作的能力 ,促进了抗日联军和反日游击运动的发展 ,对开创东北抗日战争新局面起到了积极作用。由于中共代表团在改组东北党组织的工作中存在一些失误和不足 ,造成了一些不应有的损失 ,使改组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16.
位于苏州市北部吴县东桥镇的苏州华泰有限公司,是吴县的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1985年成立以来,不断发展壮大,成绩卓著。现在,已拥有固定资产1.5亿元,年产深纶长丝万吨以上,成为江苏省明星企业,总经理黄益楠先生获苏州市"五一"劳动奖早。公司的前身是一九八四年创办的吴县锦涤纶长丝厂,投产喧闹一阵以后,便死气沉沉。在企业频临危机的关键时刻,众人举棋不定,黄总棋高一只,率先提出了创办中外合资的建议。在县、乡领导的支持下,于1985年4-5月间,泰国利安集团总裁廖先生、吴县锦涤纶长丝厂、香港佳运集团公司等四家合资,组建了吴县第一家合资企业——华泰公司。当  相似文献   

17.
而来的日货曾打得美国只有招架之功;现在美国揪住对手弱点,终于开始回击了。日本步步紧逼.美国节节败退.这在美日经贸竞争中已是司空见惯的了。面对滚滚而来的日货,一位美国工业界头面人物曾悲哀地预言:"21世纪美国将沦为日本的经济殖民地."  相似文献   

18.
苏州市辖市6县(市),从1993年开始进行科技创先活动,当年吴江、常熟、吴县3县(市)在国家科委首批评选中获科技先进县(市)称号,后张家港市单独上报也通过评审,于1994年一起公布。1995年国家科委第二批评选时,昆山、太仓两县(市)又获通过,这样苏州市辖6县(市)全部完成了创先任务。无锡市辖锡山、宜兴、江阴3县(市)以及郊区,也全部在国家科委首批评选时通过验收,获科技先进县(市)称号。  相似文献   

19.
近日,政府和有识之士都呼吁理性爱国。抵制日货之所以不被提倡,除了它的盲目性以外,主要还在于它只是一种低端的博弈,无法触及问题的本质。没有人能否认金钱与政治之间的关系。这个世界从本质上讲就是金钱决定游戏规则。美国与朝鲜、伊拉克、利比亚、伊朗交恶,首先考虑的就是经济制裁。然而,经济是否是解决政治问题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0.
"英美派"是国民党政权内的一个重要政治派别,它缘起于清末民初国人的留学潮流,形成于中日民族矛盾激化的外部环境。"英美派"政治上崇尚英美民主模式,经济上提倡国货、抵制日货,外交上主张联合欧美、抵御日本。全面抗战爆发后,随着国民政府的外交重心转向美国,"英美派"在争取美国援助中国抗日的外交活动中大显身手,成为国民政府美援外交的积极推行者,为中国的抗战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