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艳秋 《科技咨询导报》2012,(23):230-231,233
滇西抗战是中国抗日战场上最早胜利的反攻战。这次反攻的胜利,固然大半属于流血奋战的将士、美国盟军的支持,但保山人民在滇西抗战中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本文以惊人的数字再现保山人民在滇西抗战中的巨大经济贡献。  相似文献   

2.
抗战时期,苏联对华先是推行所谓“不干涉”的政策,对日本侵华进行姑息和纵容,致使日本侵华不断扩大,增加了中因抗战的压力;后为了利用中国抗战拖住日本,对华实行了全面的支持和援助,为中国抗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后又因形势所迫,与日本妥协,不仅停止对华援助,而且与英美等国积极谋求中国权益,造成对中国抗战不利的局面。  相似文献   

3.
国共抗日游击战争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抗战初期,国共两党派出部队转入敌后,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但由于两党性质的不同决定其所开展的敌后游击战争存在巨大差异,并最终导致其敌后武装力量出现彼消此长的结果。这些差异主要表现在:两党地开展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意识反映不同,出现国民党初期抗战的无序失控和共产党的循序不紊;两党开辟敌后战场的战略目的的不同,这影响到两党抗战态度和国共关系;两党在游击战术原则的应用上存在极大差距,共产党灵活多变,国民党则滑向下了阵地战;两党对其根据地政权、经济、民众工作等各项建设重视程度不同,成效也大相径庭。  相似文献   

4.
中国抗日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反攻阶段依然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主战场之一,不仅在反法酉斯战争的低潮期抵抗和牵制了日本陆军主力,给盟国以喘息之机,为盟军转入反攻创造了有利条件,而且在反攻阶段到来之后,也给了日本帝国主义以沉重打击,援助了盟军的反攻作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伟大的贡献。然而,国外某些学者怀着珍域之见,无视中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反攻阶段的巨大作用,说什么中国正面战场既不能坚持防御,也不能发动大规模的反攻,中共领导的军队也不积极同日军作战;1944年盟军在所有战场的军事…  相似文献   

5.
张云逸在抗战期间,积极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奉命参加了新四军的组建工作,为发展壮大人民抗日武装力量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领导新四军英勇顽强抗击日本侵略军,取得了卓著的战绩,为全国抗战胜利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刘欣 《泰山学院学报》2009,31(4):136-139
“庄户学”是抗日战争时期,山东抗日根据地在广泛开展的冬学运动中,为适应抗战需要和群众生产生活需要而因时因地制宜创造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在提高根据地人民的素质、宣传抗战等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其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灵活多变的组织形式、别具特色的教学方法,对于今天的教育改革特别是农村教育改革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桂林抗战文化运动始终如一地以抗战文化为锐利的武器 ,配合广西的抗日斗争 ,在推动桂林文化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巩固 ,争取广西当局坚持团结抗战和持久抗战 ,动员民众、鼓舞士气以及劳军和战地服务方面作出了特殊的贡献 ,是广西抗日救亡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华侨是中华民族在海外的一个支系,福建是著名的侨乡之一,抗日战争时期,东南亚的闽籍华侨大力支援祖国的抗战事业,为祖国的抗战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事业的三大法宝之一,是中国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在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方针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前期的的政策是“抗日反蒋”,后由于国内国际形势的变化,中国共产党依据国情,适时将政策转变为“逼蒋抗日”。实践证明,这一转变是正确的,而且是必要的,这一转变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对中国抗战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在抗战中期,国民党的政策虽发生了重大变化,但仍以联共抗日为主;正面战场的作用日趋下降,和敌后战场的地位逐渐相近,是中国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场之一。  相似文献   

11.
抗战大后方抗战歌谣,有的控诉日寇滔天罪行,揭露汉奸野蛮暴行;有的颂扬将士英勇杀敌,讴歌中华抗战精神;有的号召全民抗战动员,增进民族和谐团结;有的歌唱工农努力生产,劳军募捐援助前线;有的称赞军民一家亲情,齐心协力共同建设。这些歌谣共同构成了一幅中国抗日民族解放战争坚忍不拔、气壮山河的恢弘图景。  相似文献   

12.
肃奸与抗战是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关系。从抗日战争的基本特点可以看出,肃奸是抗战政治上必须的条件,是打开抗战局面、净化抗战氛围、扩大抗日革命势力的保证,是坚持持久抗战的先决条件。肃奸在抗战中具有特殊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3.
国民政府的抗日对外宣传由国际宣传处负责,在1937年至1945年的八年抗战中,该处的新闻宣传及对外电审查,在中国当代新闻史上留下了特殊的痕迹;作为外国记者中的核心力量,美国记者群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4.
试论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在抗战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戴腾荣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工农商学兵各界、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抗日团体、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广泛参加的一次全民族抗战,是一百多年来中...  相似文献   

15.
抗日战争时期,全国各地妇女纷纷参加抗日战地服务团、妇女救国会、抗日救亡协会等组织,积极投身到全民族抗战的大潮流中,妇女逐渐成为抗战中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在谢冰莹女士的组织号召下,有志为抗战奉献一份力量的妇女们纷纷加入到“宜昌妇女抗战训练团”的组建和训练当中,训练团在抗战时期完成了艰难的训练、救护和抗战动员工作,为前线抗战将士们提供了强有力的伤兵救护服务、民众动员等后方支持,在唤醒当地民众、宣扬抗战、妇女解放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伏牛山地区,特别是伏牛山东麓沿线,在中原豫西抗战中,为遏制日寇西进,从1938年秋到1944年春日寇发动河南战役之后数年间,成为阻挡日本侵略者疯狂进攻的坚强屏障,成功地印证了毛泽东《论持久战》光辉思想。其后,又成为八路军、新四军的结合部,形成豫西抗日根据地。为中国抗战胜利发挥了巨大作用,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7.
浙赣会战是中国抗战相持阶段后期发生的,时间较长、范围较广的一次战役,也是美军飞机首次轰炸日本本土降落于浙赣机场的积极尝试。它发生在国际反法西斯战争有利的背景下,与世界反法西斯各主要战场的战略转折相一致,成为中国战场战略反攻的一大机遇。浙赣会战的失败是蒋介石国民党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结果,是盟军为了“先欧后亚”战略而让中国付出的更大牺牲。它的失败,不仅使中国战场丧失了进攻日本本土的战略价值,而且对中国战场在世界反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滇西抗战是发生在多民族聚居的云南边疆的一场反法西斯战争,在这场战争中,滇西土司同仇敌忾,一致抗日,谱写了一曲民族团结的爱国主义诗篇。在这场战争中,滇西各民族关系发生了一些明显变化,对滇西抗战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构成了云南抗日战争史和民族关系学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滇西抗战是发生在多民族聚居的云南边疆的一场反法西斯战争,在这场战争中,滇西土司同仇敌忾,一致抗日,谱写了一曲民族团结的爱国主义诗篇。在这场战争中,滇西各民族关系发生了一些明显变化,对滇西抗战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构成了云南抗日战争史和民族关系学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温州第一次沦陷(1941.4.19—5.1)是在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帝国主义陷入中国战场难以自拔,企图掠夺中国的战略物资,摆脱“南进”的困境,而国民党顽固派掀起二次反共高潮的大背景下发生的。日寇占据温州前后14天,烧杀抢掠,无所不为,给温州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温州第一次沦陷,具有以下的特点:(1)日寇占据时间虽短,但工商经济损失惨重;(2)国民党驻温虽有防军,但实不设防;(3)未曾出现一支公开的抗日队伍;(4)专署所谓的“辑奸除暴”,实则饰己过而迁怒于民;(5)残酷的现实促使温州人民觉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