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久前,惊闻一华裔物理学家在一次实验中把光速提高了300倍.众媒体直言:"这个实验直接向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中的‘光速恒定'挑战,并将动摇如今的物理学大厦……"云云.其实,这个实验结果的真实性还有待进一步证实,不过实验本身却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认识物理学自身发展及相关方法论的机会.  相似文献   

2.
奇云 《科学之友》2005,(13):18-19
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中关于"宇宙放大"的预言被证实 2005年是"爱因斯坦年"在全球科学界纪念爱因斯坦逝世50周年和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提出100周年之际,参与"斯隆数字化巡天观测"的美国天文学家通过对大约20万颗类星体以及1 300万个星系的研究发现: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中关于宇宙放大现象的观点的确有据可依,整个宇宙其实就是一个巨大的放大镜,光线是可以弯曲的.  相似文献   

3.
在这个"纪念"的年份,爱因斯坦是关键词.因为他,联合国将2005年确定为"国际物理年"--100年前,26岁的爱因斯坦连续发表5篇论文,推出相对论和量子理论.从此,一切都不同了,而那一年,人们管它叫"奇迹".  相似文献   

4.
●沉下心来探索、追求真理,应是“爱因斯坦精神”的精髓。●“第二个爱因斯坦”可遇不可求。如果我们抱着“造就爱因斯坦”的态度来对待科学,恐怕永远盼不来又一个爱因斯坦。●纪念爱因斯坦,也需要“忘却”:忘却偶像式的急切追求,纪念真正沉静的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爱因斯坦又一次激发了人们的梦想:中国什么时候能够出一个爱因斯坦?可是,物理之光照耀的不应只有这样的想象,更应该关注的还有“爱因斯坦精神”,这种科学精神的传递,比一个难题的破解、一个科学家的问世更具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一次南京希乐顿酒店举办的意大利食品节上,一种"彩面"卖得很火爆.原来这是意大利餐饮业引进中国面条后的创新之作.开发者没有"照搬照抄",不搞"依葫芦画瓢",而是依靠自己的创新,一举推陈出新--红面条、绿面条、黄面条,一条一条如花似锦,秀色可餐,令市民和游客大饱了一次"中为洋用"的眼福、口福.其实这个"创新"最简单不过了,简单到谁都能够制作,其中红面条是在面粉中掺了西红柿汁,绿面条是拌了菠菜汁,而黄面条则是多加了几只鸡蛋而已.  相似文献   

6.
李新洲  金兴华 《科学》2005,57(3):1-4
爱因斯坦曾想象自己站在一个小星球的某处,惊异地注视着那深不可测的、既冷漠又动人的永恒的外在美:生与死融为一体,没有进化也没有命运,只有存在.这是爱因斯坦超凡脱俗的一面,而诸如诺依曼(B.Neumann)一类的故事又显露出他作为凡人的另一面.爱因斯坦的天才在于能用简单而令人信服的论证深入事物的核心,在于能用纯粹的思维把握实在,在于对原则的顽强的献身精神.爱因斯坦已被神化,即使他自认为"最大失误"的宇宙学常数竟在21世纪可以用来精确地解释宇宙加速膨胀这样重大的天文观测.爱因斯坦在其生命的最后30年醉心于统一场论研究,曾被看作为一种远离现实的唐吉诃德式的悲情.时至今日,数以千计的理论家正在将他的理想转变为现实.正是爱因斯坦,而不是任何同时代的其他人,将统一之路这一"圣杯"描绘在理论蓝图之上,为后人提供了抵达成功彼岸的罗盘.如果爱因斯坦在天之灵得知今天物理学家将用欧洲核子中心(CERN)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HC)来寻找他所热衷的高维统一场论的激发态,一定会感到莫大的欣慰.  相似文献   

7.
德国 如今,德国正在掀起前所未有的"爱因斯坦热".政府把2005年定为"爱因斯坦年",并宣布这名犹太物理学家为德国的英雄人物之一.想当年,爱因斯坦被迫逃离了自己的祖国.现在,他又重新"回"到了德国人心中.  相似文献   

8.
象征着欧洲人"空间独立自主精神"的"伽利略"计划终于迎来了它"飞天"的那一刻.2005年12月28日,"伽利略"计划首颗名为"Giove-A"的实验卫星在哈萨克斯坦境内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欧洲舆论普遍认为,这将为"伽利略"计划总共30颗卫星的陆续发射奠定坚实的基础,"伽利略"计划由此迈出了关键一步.  相似文献   

9.
郭苏  张雳  李彬彬 《科学之友》2008,(12):70-71
文章从理论上进行创新人才培养的"四维度思维模型"的可行性研究,探讨了如何让学生自主进行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是建立在创造性思维模型的基础上.以学生为主观条件,从学生自身出发去寻找和学习创新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现代科学的发端是与爱因斯坦的名字联在一起的。他所创立的相对论曾引起了人们时空观念的变革。他的科学思想和方法至今仍然对科学界产生着深远的影响。然而,就其科学观念的实质来说,爱因斯坦的科学思想和方法仍属于近代科学传统。与爱因斯坦相比,普里高津的科学思想和方法则更具有现代精神。它在许多方面,都对爱因斯坦的科学观念发生了新的变  相似文献   

11.
过去的2005年是一个纪念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年份,对此媒体作了大量的报道。确实,我们太需要缅怀和深思爱因斯坦留给我们的精神遗产。尽管今天人们总在喋喋不休地谈论着这位伟人,但似乎我们离这位伟人留给我们的精神遗产越来越远。在我们的言谈中,出现最多的是对爱因斯坦科学公式所体现出的惊人力量的虔敬,对他的巨大声望的羡慕。在那个历经磨难、苦苦寻觅、不被人理解的年代,爱因斯坦在精神世界里姿意翱翔,不惧权威,决不从众,产生出这一公式的敏感心灵,以自己的方式赋予人生以意义的真正的人。人们用“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天才,几百年才能出…  相似文献   

12.
"问题意识是创新精神的摇篮",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关键在于问题意识的培养.培养创新精神应始于问题意识,它是思维的动力,是创新精神的基石.  相似文献   

13.
为纪念爱因斯坦发表狭义相对论100周年,伦敦科学博物馆主办了一场"爱因斯坦翻转"的表演,这是史上头一个由物理学家设计的自行车特技.18岁的BMX(Bicycle Motocross)型越野单车骑士班·华勒斯,第一次尝试就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4.
创意不在大小,重在改变,志在创新,贵在突破.下面的"无"字头产品,不论创意大小,都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感受,甚至颠覆了传统,影响所及,从身边小事到一个系统、一个行业、一个地区,乃至全世界和整个宇宙.  相似文献   

15.
小学社会教学要"开放"课堂,让学生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中体验乐趣、体验生活、体验自主、体验过程、体验创新、体验成功,进而培养学生的社会情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6.
沈葹 《自然杂志》2005,27(2):117-118
一代科学巨匠爱因斯坦,又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他的思想方法是耐人寻味的.他所创立的相对论,以其前提的简单、结构的新颖、体系的严谨、结论的正确,堪称现代物理理论之魁首.众所周知,相对论突破了经典力学的机械论囿限,否定了传统的绝对时空观念,披露了物质、运动、引力、时空的内在联系.相对论的建立,无疑是一个伟大的突破、一项卓越的创新.那么,爱因斯坦是如何突破和创新的呢?从方法论的角度,我们可从中吸取些怎么样的教益呢?  相似文献   

17.
50年前,面临世界可能爆发核战争的危险,罗素(Bertrand Russell)和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联合发表宣言,呼吁人类以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最终放弃战争,和平解决人类的争端.  相似文献   

18.
提起爱因斯坦,人们总是敬仰地想起"相对论",很少有人讨论他的爱情与家庭。但是,爱因斯坦也有他个人生活中的一段美好和辛酸的经历。最近公开的爱因斯坦与其第一个妻子米列娃·玛里奇来往的42封情书,首次向公众揭示了爱因斯坦  相似文献   

19.
水乃生命之本,万物之源.中华民族自古崇尚水,崇拜出之于水的神龙,敬仰治水有功的大禹,赞美滋养孕育中华民族的长江黄河为"摇篮"、"母亲".在中华民族崇尚水的过程中,孔子从中起了倡导和宣传的作用,孔子对水作了空前绝后的论述,他让后人对水的崇拜到了如醉如痴、五体投地的程度,他让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的血液里都注满了"水"的精华--智、信、仁、勇、德、义、志、武、平、正等中华民族特有的优良品质和精神.  相似文献   

20.
封面说明     
<正>"天空中最重的天体是看不见的",早在爱因斯坦提出广义相对论以前法国的数学家和物理学家拉普拉斯曾经这样说过.1916年德国的施瓦西(K.Schwarzschild)得到了第一个爱因斯坦引力场方程的精确解.它描述了一种特殊天体——黑洞.物质可以通过黑洞的边界(一个单向膜)掉入黑洞,而黑洞内的物质无法穿过这个单向膜跑到黑洞外.直到1967年"黑洞"这一术语才由美国的物理学家惠勒(J.Wheeler)提出,现在被广泛使用,它是广义相对论最惊奇的预言.一个大于3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