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巴马亭与白蛋白相互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荧光光谱法对巴马亭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基于药物白蛋白荧光猝灭机理,得出了药物与白蛋白结合常数;根据能量转移理论,估算了巴马亭与白蛋白结合位点。  相似文献   

2.
人血清白蛋白是血液中最丰富的蛋白质,被利用来结合和运输许多不同类的内源和外源化合物.阴离子药物可以随意地结合在白蛋白的ⅡA亚域,而大多数阳离子药物却很难结合在该区域.本研究通过脂肪酸改变白蛋白进而调控阳离子药物结合在白蛋白ⅡA亚域.本文以具有抗病毒和抗帕金森病功效的盐酸金刚烷为例,体外研究结果表明过度的脂肪酸化白蛋白能够有助于稳定金刚烷与白蛋白相互作用.X-射线结晶学数据进一步阐明了该调控的结构机制.此外,本文的结构数据表明具有羧基的阴离子药物也许可以调控金刚烷与白蛋白相互结合.最终,本文从结构方面洞察了金刚烷与白蛋白相互结合的这种新颖方式,这将提供诱人的可能性去全方位开发独特的白蛋白ⅡA亚域的结合能力,致使白蛋白能够同时运输阴离子和阳离子药物.  相似文献   

3.
用紫外光谱法、 荧光光谱法研究异鼠李素与牛血清白 蛋白的相互作用机理及几种金属离子与异鼠李素和牛血清白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 并探讨了几种金属离子与异鼠李素结合的类型, 阐明了它们的结合产物对牛血清白蛋白的作用机理. 实验结果表明, 异鼠李素与牛血清白蛋白主要是凭借静电引力作用结合, 异鼠李素主要以静态猝灭方式使牛血清白蛋白荧光强度减弱. 金属离子的介入影响了异鼠李素与牛血清白蛋白 的结合, 降低了其结合能力.  相似文献   

4.
利用荧光猝灭法,在生理pH值7.43,20℃时,研究了Fe(Ⅲ)-血清白蛋白-Zn(Ⅱ)双金属体系中Fe(Ⅲ)、Zn(Ⅱ)与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得出Fe(Ⅲ)与血清白蛋白结合比Zn(Ⅱ)与血清白蛋白结合强,并且在HSA体系中,Zn(Ⅱ)能够促进Fe(Ⅲ)与血清白蛋白的结合.  相似文献   

5.
用荧光光谱、紫外光谱和圆二色谱法研究了抗凝血药物华发灵钠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相互作用.初步确定华法灵钠对人血清白蛋白的荧光产生猝灭现象,猝灭方式为静态,并计算了二者形成化合物的结合常数K和结合位点数n.根据不同温度下的热力学函数,确定了华发灵钠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力类型为氢键和范德华力.发现华法灵钠的存在明显改变人血清白蛋白的构象,并讨论了华发灵钠使人血清白蛋白构象发生变化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6.
白蛋白多肽体外抗氧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碱性酶和胃蛋白酶在最适条件下对鸡卵清白蛋白进行水解,并比较了两种酶解产物白蛋白多肽在体外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碱性酶酶解产物体外抗氧化活性优于胃蛋白酶酶解产物;但随着白蛋白多肽浓度增加,其抗氧化活力均增强,还原能力也加强,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白蛋白多肽均具有较强的清除.OH的效果,且白蛋白多肽均无助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7.
人血清白蛋白是血液中含量最丰富的蛋白,它半衰期长,且具有运输药物的功能,这使其成为理想的药物栽体.作为延长药物半衰期的新技术,白蛋白融合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迅速、应用广泛的蛋白质工程技术.通过共价偶联、非共价偶联、纳米包裹和融合蛋白的方式可实现白蛋白与药物分子的偶联,使药物分子的药代动力学得到明显改善.系统介绍了白蛋白融合技术的主要方式、进展以及发展方向.随着白蛋白和相关受体蛋白作用机制的研究不断深入,基于结构的白蛋白融合技术将进一步提高白蛋白融合技术在长效药物开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基于荧光光谱技术,研究了人血清白蛋白与叶酸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人血清白蛋白与叶酸共存时会发生相互作用;叶酸对人血清白蛋白荧光光淬灭机制为静态淬灭,且在发生荧光淬灭的同时生成了蛋白质与药物的复合物;人血清白蛋白是通过疏水性作用力与叶酸发生相互作用的,叶酸在血清白蛋白中仅有一个结合位点.  相似文献   

9.
采用分子荧光光谱法,首次利用四价铈离子的强氧化性定量测定血清白蛋白的含量,据此建立了一种新的定量测定血清白蛋白的方法,同时讨论了氧化还原反应机理. 该方法用于牛血清白蛋白测定的线性范围是0.01~0.08 g/L,检出限为1.0×10-4g/L,相对标准偏差为2.6 %. 并测定了人血样中血清白蛋白的含量.  相似文献   

10.
利用荧光猝灭法,在生理pH值7.43,20℃时,研究了Fe(Ⅲ)-血清白蛋白-Zn(Ⅱ)双金属体系中Fe(Ⅲ)、Zn(Ⅱ)与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得出Fe(Ⅲ)与血清白蛋白结合比Zn(Ⅱ)与血清白蛋白结合强,并且在HSA体系中,Zn(Ⅱ)能够促进Fe(Ⅲ)与血清白蛋白的结合。  相似文献   

11.
利用荧光猝灭法,在生理pH值7.43,20℃时,研究了Fe(Ⅲ)-血清白蛋白-Zn(Ⅱ)双金属体系中Fe(Ⅲ)、Zn(Ⅱ)与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得出Fe(Ⅲ)与血清白蛋白结合比Zn(Ⅱ)与血清白蛋白结合强,并且在HSA体系中,Zn(Ⅱ)能够促进Fe(Ⅲ)与血清白蛋白的结合.  相似文献   

12.
铜离子存在下依诺沙星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荧光光度法研究了生理条件下依诺沙星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机制.实验结果表明,依诺沙星和牛血清白蛋白主要凭借疏水作用力结合,依诺沙星主要以静态猝灭的方式使得牛血清白蛋白荧光强度显降低.探讨了铜离子及依诺沙星与牛血清白蛋白间相互竞争结合反应,阐明了铜离子浓度对依诺沙星和蛋白质结合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抗癌丝裂霉素白蛋白微球的制备及体外释药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人血清白蛋白为载体材料,精制棉籽油为油相,采用乳化热固法制备了抗癌丝裂霉素C白蛋白微球,对丝裂霉素C白蛋白微球的粒径、载药量、包封率以及药物的体外释药等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乳化热固法制备的白蛋白微球平均粒径为500 nm;丝裂霉素C白蛋白微球的平均载药量为2.98μg/m g,包封率为61.2%,在体外具有明显的药物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14.
用荧光光谱和紫外吸收光谱法研究咖啡因与牛血清白蛋白和人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咖啡因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结合主要是静态猝灭过程,而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结合则是动态猝灭过程.获得了不同温度下,咖啡因与血清白蛋白作用的结合常数以及ΔH、ΔG和ΔS等热力学参数.由于咖啡因在荧光激发波长处有吸收,其猝灭行为中包含有"内滤光效应",因此我们对荧光实验数据进行了校正,结果显示"内滤光效应"使咖啡因与血清白蛋白的结合常数升高.另外,用紫外光谱和圆二色谱考察了咖啡因对血清白蛋白二级结构的影响,位点竞争实验表明咖啡因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结合主要发生在siteⅠ(sub-domainⅡA)位.  相似文献   

15.
荧光法研究氟罗沙星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用荧光法研究了氟罗沙星对血清白蛋白的荧光猝灭现象,根据荧光猝灭双倒数图读物计算了氟罗沙星与牛血清白蛋白之间的结合常数,根据Foester能量传递原理计算出氟罗沙星在牛血清白蛋白上的结合位置,并根据热力学参数研究了氟罗沙星与牛血清白蛋白之间的作用力类型。  相似文献   

16.
重组人血清白蛋白在毕赤酵母系统的分泌表达产物除了完整的重组人血清白蛋白外,还存在一约45 ku大小的主要降解片段,直接影响了重组人血清白蛋白的产量和后续的纯化研究.为了减少重组人血清白蛋白的降解,采用同源重组的方法,使毕赤酵母中蛋白酶基因YPS1失活,构建获得蛋白酶缺陷型菌株,研究YPS1基因失活后对重组人血清白蛋白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毕赤酵母YPS1基因的失活有效地减少了重组人血清白蛋白的降解,完整的重组人血清白蛋白在总蛋白中的比例由原来的60%提高到88%,降解片段由原先的40%降低到10%左右.  相似文献   

17.
血清白蛋白在哺乳动物体内起着重要的贮存和运输作用,它能与多种内源和外源性物质结合[1].研究药物特别是中药活性组分与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探讨作用机理,为中药的发展与更有效的推广应用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通过研究各种条件对血清白蛋白的影响,为合理给药提供理论依据[2].本文利用光谱法研究了溶液体系中山奈素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初步探讨了山奈素与牛血清白蛋白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8.
应用紫外光谱法和荧光光谱法研究了乙二胺四乙酸铁(Ⅲ)(EDTA-Fe(Ⅲ))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EDTA-Fe(Ⅲ)可以进入牛血清白蛋白的疏水腔,使蛋白质非极性区的生色基暴露于极性溶剂;EDTA-Fe(Ⅲ)通过静态猝灭的方式使牛血清白蛋白的荧光强度显著降低;EDTA-Fe(Ⅲ)与牛血清白蛋白主要以氢键和范德华力相结合.测定了EDTA-Fe(Ⅲ)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结合常数KA和结合位点数n,利用Fo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机制确定了牛血清白蛋白与EDTA-Fe(Ⅲ)的结合距离和能量转移效率,并使用同步荧光技术探讨了EDTA-Fe(Ⅲ)对牛血清白蛋白构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了阿昔洛韦(ACV)与牛血清白蛋白(BSA)之间的相互作用。方法在pH为7.4的Tris-HCl缓冲液中,发现阿昔洛韦在348 nm(λex=282 nm)对牛血清白蛋白的荧光有猝灭作用。并对阿昔洛韦对牛血清白蛋白荧光猝灭的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发现在弱酸性、中性及弱碱性条件下均表现为静态猝灭。利用荧光猝灭双倒数图计算了阿昔洛韦与牛血清白蛋白之间的表观结合常数为1.48×10~4、结合位点数为1,结合位置接近于色氨酸残基,牛血清白蛋白中色氨酸残基与阿昔洛韦分子间的距离为3.138 nm。结论根据热力学参数计算确定了阿昔洛韦与牛血清白蛋白之间的主要作用力类型为疏水作用力,同时,采用同步荧光技术考察了阿昔洛韦对牛血清白蛋白构象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人尿白蛋白与人血白蛋白的性质进行了分析比较,测定了人尿白蛋白的分子量为68.000;等电点为pH4.6—4.7;结构为一条肽链,此肽链的N-末端氨基酸为Asp。并做了免疫学性质的比较,可见二者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