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系介紹三上四下曲线牽伸高速并条机設計原理。文內引用了SA261型并条机的試驗数据,对三上四下曲线牽伸作了闡述,其后討論到具体設計上問題,罗拉隔距計算,罗拉强度及剛性計算方法,并列出了必要的公式。文內介绍到:牽伸变換灵敏度小于1%的牽伸傳动設計及結構簡單的新的加压机構設計等。最后对高速并条机結构設計加以簡略的討論。  相似文献   

2.
着重分析了水泥混凝土与沥青混凝土复合式路面温度梯度的变化规律及其受沥青层厚度的影响状况,并结合我国各地气象资料,建立了一个适用于不同沥青层厚度、不同混凝土板厚度的计算混凝土板最大温度梯度的回归公式,为进一步研究该种路面结构的温度应力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为揭示南方湿热地区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温度场与温度应力特征,以福建省南平市、福州市两种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为研究实体,对5个不利季节现场温度场进行监测试验研究,并基于数据进行了水泥混凝土路面温度场特征分析,建立了路面温度场预估公式,并分析了不同工况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温度应力和措施.研究发现:在南方高温和太阳辐射的综合作用下,水...  相似文献   

4.
采用贫混凝土基层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厚度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贫混凝土基层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是解决重载交通的一种理想路面形式。贫混凝土基层与水泥混凝土面层的不同厚度组合会对路面荷载应力产生较大的影响,考虑实际路面的各种要求,提出了厚度优化的数学模型。利用三维有限元模型,根据在不同结构形式下的合理目标函数,分析了最佳的厚度组合比。  相似文献   

5.
着重分析了水泥混凝土与沥青混凝土复合式路面温度梯度的变化规律及其受沥青层厚度的影响状况,并结合我国各地气象资料,建立了一个适用于不同沥青厚度,不同混凝土板厚度的计算混凝土板最大温度梯度回归公式,为进一步研究该种面结构的温度应力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罗祺 《科技信息》2013,(7):387-387,391
新修订的《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版本中提到了关于水泥混凝土路面设置沥青缓冲封层的技术,但是目前国内外关于水泥混凝土设置沥青缓冲封层的力学分析仍未完善,本文利用三维有限元方法计算静力荷载下路面力学响应情况。通过设置沥青缓冲封层的水泥混凝土路面与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对比,同时改变沥青封层厚度找出与路面力学响应的规律以及影响程度。从而得出了沥青缓冲封层对提高路面结构力学性能的依据。通过不同厚度沥青封层力学分析,再综合造价以及工程实际情况,提出了将沥青封层厚度控制在3-5cm的建议,分析结果对水泥路面沥青缓冲封层的设计以及施工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公路隧道高强地基水泥路面轴载换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有《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中轴载换算公式仅适用于基层顶面模量不超过212MPa的情况,不能解决公路隧道基岩强度较高下的轴载换算问题.利用三维有限元方法计算公路隧道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板底临界拉应力,根据疲劳损伤原理推导了轴载换算公式.得出了公路隧道高强度地基下的单轴双轮、双轴和三轴双轮的轴载换算公式,可用于公路隧道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厚度设计与寿命预估.  相似文献   

8.
由同济大学道路与交通工程系主持承担的交通部科技项目“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可靠性研究”于1993年10月31日通过交通部组织的技术鉴定。专家认为,该研究提出的一套系统而完整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可靠性设计方法具有独创性,对提高施工质量和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现行的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中采用的结构厚度设计方法是一种确定型的方法,也就是通过对给定的材料和结构参数、交通参数及环境参数进行结构分析后,得到在设计年限内  相似文献   

9.
§1.引言隧道二极管峰值电流L_p,峰值电压V_p和結电容C等参数随温度变化規律的研究,在理論上及应用上都有一定的意义。理論上可以提供簡并半导体能带結构及簡并p-n結內电流傳輸机构的知識,实用上可以提供設計参数几乎不随温度变化的隧道二极管的資料。锗隧道二极管峰值电流与温度关系已发表了許多研究結果。总括起来,在4.2°K  相似文献   

10.
水泥混凝土路面与沥青混凝土路面相比虽有强度高、耐磨性好、使用年限长等优点,但其厚度较厚,抗冲击与韧性差,抗裂性较差。通过在混凝土中加入纤维,形成复合化混凝土能有效的提高水泥混凝土的性能。因此,复合化是水泥基路面材料高性能化的主要途径,也是我国当今水泥混凝土材料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本文对有机纤维混凝土的施工工艺进行了探讨,为纤维混凝土性能研究和施工工艺的改进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王北海 《科技信息》2013,(22):338-338
目前在旧水泥路面上加铺沥青层是被业内认可的对旧水泥路面进行大修的解决方案。本文通过对市政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层的研究,分析了加铺层厚度确定方法和施工注意问题。  相似文献   

12.
复合式路面(PMCC-PCC)温度应力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合物改性水泥混凝土(PMCC)与硅酸盐水泥混凝土(PCC)复合式路面是一种新型路面结构,根据实际测量,结合相关研究理论,利用有限元方法对PMCC-PCC复合式路面的温度应力进行了分析,讨论了温度非线性、面层厚度、混凝土模量和材料线膨胀系数等对温度应力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与普通混凝土路面相比,PMCC-PCC复合式路面的温度应力减小了7%左右,并随着上下面层厚度和模量、下面层线膨胀系数的增加和上面层线膨胀系数的减小而进一步减小,说明PMCC-PCC复合式路面具有较优的温度承受能力.  相似文献   

13.
不同脱空形式下水泥混凝土路面破坏应力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水泥混凝土路面在车辆荷载的作用下,由于路面施工控制等多方面的原因可能产生接触脱离,进一步生成脱空区.脱空区在车辆荷载的作用下,使路面产生开裂、破碎、折断,从而造成路面破坏.文章将脱空区假定为三角形、矩形、梯形3种典型形状进行力学分析,得出脱空区各点的应力公式和临界面的最大主应力公式,从而分析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应力,研究混凝土路面破坏的主要形式,为水泥路面施工控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含有纵向磁化片状铁氧体矩形波导互易相移器进行了理論分析。通过弱磁化微扰方法获得了这个波导系統的相移和損耗的近似表达式;並計算了波导中含有任意厚度、任意位置且合乎弱磁化条件的铁氧体样品时的相移和損耗。根据所获得的結果,可以指出相移、損耗与铁氧体材料、样品尺寸和波导結构的关系,从而可能設計一种更合适的相移器件。  相似文献   

15.
用扩散法制备了摻鎳鍩單晶样品。利用低溫退火的方法在n型摻鎳锗样品中获得了空位,并对其电学性質进行了实驗研究。在300°K-77°K的溫度范圍內研究了載流子浓度的溫度关系,結果沒有观察到位于禁带上半部的空位深能級。此外还指出了,在P型摻鎳锗中空位的有效复合截面比鎳原子的小。  相似文献   

16.
水泥混凝土路面以其抗压、抗弯、抗磨损、高稳定性等诸多优势,在各级路面上得到广泛应用,在我国高等级公路中水泥混凝土路面日渐增多,加上一些地域的路基更适合水泥混凝土路面,使得水泥混凝土路面科学化施工摆在许多施工单位面前.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中,核心环节是混凝土的搅拌生产和混凝土的摊铺,本文仅对高等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中水泥混凝土搅拌和摊铺的技术合理化运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水泥混凝土路面在使用过程中板底出现裂缝是一种常见的损坏形式.为分析影响水泥混凝土路面中板底裂缝扩展的主要因素,以断裂力学理论为基础,基于解析的方法对含裂缝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动力响应进行研究.将水泥混凝土路面简化为Winkler 地基上的弹性板,通过Fourier积分变换和Laplace积分变换,将位移控制偏微分方程组转化为常微分方程组进行求解,引入位错密度函数并应用留数定理计算复杂积分,推导出奇异积分方程并获得路面动力响应的解析表达式.通过Lobatto-Chebyshev求积公式求解奇异积分方程,可以得到裂缝尖端应力强度因子的数值解.以工程实例计算结果为基础,分析影响水泥混凝土路面中板底裂缝向上扩展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在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中,由于切缝不及时或养护不到位的原因,水泥混凝土路面常常会出现大小不一的裂缝,其中以微小裂缝居多。本文通过对水性环氧树脂乳液修补水泥混凝土路面微小裂缝技术的探讨,研究探讨了水性环氧树脂乳液修补水泥混凝土路面微小裂缝技术的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9.
在水泥混凝土路面中,基层厚度和板厚均对路面的结构设计产生影响.通过分析不同板厚和基层厚度对路面荷载疲劳应力、温度疲劳应力的影响,认为通过加强基层来减薄路面板厚度是不经济的,合理的基层厚度应根据设置基层的目的与要求,通过经济比较确定.  相似文献   

20.
在本文中,首先对国际上关于鋼筋砼受弯构件的裂縫和变形計算的現阶情况和存在的一些問題作了概述. 其次利用苏联規范中的公式計算的平均裂縫寬度与国外的某些試驗中量得的最大裂縫寬度比較,根据統計原理,来討論我国規范草案中建議确定最大裂縫寬度的系数。作者还指出苏联規范中对部分长期載时計算裂縫寬度的总和公式的不合理情况,因此对裂縫計算,也包括变形計算,提出了綜合公式,这不但可消除这些不合理情况,同时計算也簡单些。对双筋梁刚度計算中系数γ′內的ν值,作者提出了新的建議,并和实驗挠度进行比較,証明这一建議的合理性。最后对考虑連續梁由于裂縫所引起的內力重分布时支座弯矩修正系数提出了建議,并和一些实驗結果进行了比較計算,同时繪制了几种常遇到的荷載情况下的挠度系数曲綫以簡化在实际工作中連梁挠度的計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