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3 毫秒
1.
针对计算物体在某一过程中的作功问题,首先对以小圆柱薄片作为求体积的微元给予肯定,然后指出了该方法的不当之处,并用计算结果说明小圆柱簿片这种堆沙方式不符合实际意义。堆沙过程中,沙堆是从小圆锥到大圆锥逐渐堆起来的,小圆锥高度在一直不断增高的同时小圆锥的厚度也增加了,进而介绍了另一种体积微元,并对以上2种方式选取的体积微元进行求积验证。在此基础上,根据变力作功的意义,进一步明确按不同方式选取的体积微元求积的结果可能相同,但由体积微元形成作功微元之后,所提出方法的积分结果更加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2.
物理化学中焓是一个重要的物理量,各种教材中均讲它没有明确的物理意义,对于初学物理化学的同学来说,对焓的理解存在一定的难度。通过分析焓变的物理意义提出焓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丰富了焓的内涵,对学习物理化学的同学透彻理解这个概念和恒压反应热与焓变的关系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3.
甲烷水合物具有明显的拉曼光谱特征,但会受到压力和组成的影响,压力主要影响甲烷水合物拉曼峰强度,而组成会影响甲烷水合物的类型以及特征峰的拉曼位移.流体包裹体中甲烷水合物形成时的温度和压力是流体包裹体分析中的重要参数.采用原位拉曼光谱技术对南黄海盆地栖霞组地层石英脉中的天然CH4-H2O体系流体包裹体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激光拉曼光谱技术可以获得包裹体中甲烷水合物的拉曼光谱信号.该研究包裹体中的水合物为Ⅰ型甲烷水合物,其形成温度为7.5℃(280.65 K);结合甲烷水合物相平衡关系计算得到包裹体中甲烷生成的压力为5.6 MPa.原位拉曼光谱技术不仅可以准确识别甲烷水合物的类型,而且也可定量获取包裹体中水合物的生成条件.  相似文献   

4.
讨论了热运动与导体内自由电子能态的关系和导体处于静电平衡状态时内部自由电子能态问题,认为,传统物理学中关于"导体内自由电子的热运动能量"是一种不确切的提法,实际上,电子把从外界吸收的热能转化成了在晶格势场中的电势能。证明了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导体,其内部自由电子处于相同的能量状态,给出了等势体物理意义的说明。给出了一种测量导体内自由电子之间相互作用库仑斥力势能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5.
流体机械内部流动的完全不可压缩假设使得流场的求解十分困难。为了有效模拟流体机械内部的粘性流场,根据流动的物理本质,将流体的实际压缩性引入控制方程,用声速方程代替可压缩流动的能量方程,发展了一种模拟流体机械内部流场的新方法。该方法将控制方程按特征值的正负号进行矢通量分裂,相应采取前差或后差格式,提高了计算的精度和稳定性。选定的计算域将一个叶片完全包容在求解域里面,避免了尾流边界条件给定的困难。计算结果表明,分离区域的压力系数基本不变,工程上将分离区内的压力视为常数,采用死水区模型是可以接受的。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6.
甲烷水合物具有明显的拉曼光谱特征,但会受到压力和组成的影响,压力主要影响甲烷水合物拉曼峰强度,而组成会影响甲烷水合物的类型以及特征峰的拉曼位移。流体包裹体中甲烷水合物形成时的温度和压力是流体包裹体分析中的重要参数。采用原位拉曼光谱技术对南黄海盆地栖霞组地层石英脉中的天然CH4-H2O体系流体包裹体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激光拉曼光谱技术可以获得包裹体中甲烷水合物的拉曼光谱信号。该研究包裹体中的水合物为I型甲烷水合物,其形成温度为7.5℃(280.65K);结合甲烷水合物相平衡关系计算得到包裹体中甲烷生成的压力为5.6MPa。原位拉曼光谱技术不仅可以准确识别甲烷水合物的类型,而且也可定量获取包裹体中水合物的生成条件。  相似文献   

7.
冻土与构筑物界面本构模型对寒区工程的设计、分析和数值模拟至关重要.耦合粘聚损伤模型和摩擦模型建立了冻土与构筑物界面的一维本构模型.模型从界面的细观力学特征出发,考虑胶结冰在界面剪切过程中的力学响应及界面出现相对滑动后的摩擦力学特征,将界面微元区域分为损伤部分和非损伤部分进行分析.在界面发生相对位移的过程中,微元由非损伤向完全损伤过渡,其中非损伤部分假设为弹性变形,随着损伤的发展摩擦力逐渐发挥作用.基于界面的基本运动学假设得到了微元体损伤演化过程和摩擦演化过程,进而依据均匀化方法建立了界面的本构关系,模型中的参数物理意义明确且容易从试验数据中获取.数值结果表明模型对界面的应变软化型曲线和应变硬化型曲线都有较好的拟合效果,试验曲线中的关键参数在模型中都能够体现.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正确理解功与能,过程量与状态参数等基本概念的基础上,论证了在工程热力学中,pv的物理意义应理解为推动功(或称流动功),而不能理解为工质自身所具有的某种能,如压力势能或流动能等。  相似文献   

9.
基于流体动压理论和κ-ε湍流模型,利用Fluent仿真研究工艺参数对光学玻璃磨料流体抛光效果的影响趋势.结果表明:流场压力与流体入射速度成正比,与最小加工间隙成反比;流场压力沿限控轮旋转方向逐渐增大,在最小加工间隙之前处达到最大值;流体入射角度为45°时,流场压力达到最大值.依据κ-ε湍流理论和Navier-Stokes方程建立的压力理论模型与仿真计算结果吻合.对K9玻璃进行磨料流体抛光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增大流体入射速度能有效地提高玻璃表面质量.  相似文献   

10.
针对反应堆堆内构件流致振动分析评价中如何合理获取流体激振力的关键技术难题,开展了典型反应堆堆内构件三维流场分析的数值模型研究。研究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首先,根据反应堆堆内构件的结构特点和运行工况参数,将实际结构的关键部件、物理边界提取并做适当简化,在合理降低计算规模的同时,又充分保留其流场特征;其次,综合考虑计算资源和计算效率,采用结构网格和非结构网格相结合的混合网格划分方式以及分区化的网格尺寸策略,将流场十分复杂但并不关注其细节的堆芯段采用多孔介质模拟,使划分的网格能够捕捉流场特征,进而建立了适用于工程的三维流场分析模型,并对预测结果较好的3种湍流模型进行了对比研究。获得了反应堆堆内构件的三维流线和压力分布特征、典型测点压力脉动的时程与功率谱密度(PSD)特性、3种湍流模型对反应堆堆内构件流体激振力的预测情况、作用于吊篮表面的流体激振力特性。结果表明,大涡模拟(LES)模型可以较好地预测反应堆堆内构件的流体激振力,同时又具有一定的保守性,作用在反应堆堆内构件的流体激振力符合宽带随机性,可为反应堆堆内构件流致振动分析评价提供关键参数和输入载荷。  相似文献   

11.
在Eyring速率过程理论和Shealy和Sandler的水溶液溶质聚集(SA)模型的基础上,作者建立了一个适用于水溶液粘度的新模型(SAV)。从二元水溶液粘度数据关联得到的模型参数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水溶液中结构效应比热效应对粘度有更大的影响,过量焓和过量活化焓及过量熵和过量活化熵之间分别存在随温度而变的比例常数。对二元水溶液粘度的关联误差一般在1%左右,利用该模型能够满意地根据二元参数预测三元水溶液的粘度数据,误差小于5%。  相似文献   

12.
体育专业术科教学运动训练教学观倡导运动训练与体育术科教学合理地结合进行教学实践,注重借鉴和运用多样性的运动训练方法和手段获取较大的综合教学效益,提高体育术科教学的实效性,为体育术科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服务。体育术科教学运动训练化实施的核心内容主要在发展人的身体素质,结合竞技运动训练项目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安排体育术科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等方面。  相似文献   

13.
熵的提出使热力学第二定律得到了量化,熵概念在自然科学中被广泛应用,并渗透于社会科学。本文对熵概念的教学谈拓展熵概念的教学功能的熵教学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利用正则摄动法,采用合理的边界条件,求解四端硅压力传感器二维电势的偏微分方程,得出了该传感器二维电势的解析表达式;并由此导出了随应力而变的最大输出电压的解析表达式,且给出了输出电压与器件尺寸的精确关系。该模型物理意义明确,参数提取方便,其计算结果与数值解、实验数据较好吻合,可以很方便地进行器件设计和模拟。  相似文献   

15.
本文力图从物理学中的物质运动来阐明管理学中建筑施工过程的事理运动规律;提供了如何来描述这类施工运动的一种静态结构的图示模型系统,力求正确而科学地反映其客观的真实世界;文章最后提供本系统的若干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由于单一开洞建筑结构风致内压是由黏性有旋的湍流流体引起的,伯努利方程显然不能完全适用于此种情况,因此采用边界层微分方程并结合湍流的半经验理论——混合长度理论——重新推导了风致内压控制方程,定义了新的能量损失系数及其具体表达式.采用标准四阶四段龙格-库塔数值计算方法求解内压控制方程,分析了能量损失系数对新方程计算结果的影响,并与经验公式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内压的能量耗散是由湍流扩散项引起的,进一步明确了洞口能量耗散的物理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应用von Karman薄板理论。球解了具有中心弹性约束的圆薄板在均布横向力作用下的非线性弯曲问题。在求解其幂级数解中,文中采用了与物理意义相联系的嵌套的牛顿迭代法,使用计算时大为减少。其所得结果为类敏感弹性元件的应用提供了可靠的数据。  相似文献   

18.
人文学科与自然学科、社会学科不同,其特殊性表现在它是以揭示人的精神世界、探寻人的本质价值取向和理想追求为目的的学科,以人的生存价值、存在意义等为研究主题,关注于对人的文化生命的理解,其本身所具有的哲思与诗性况味要求研究者自觉地以对话意识及心灵的感悟对文本进行解读,与研究对象之间架起沟通、碰撞、交融的桥梁,使文本在理解中获得意义的充实,显示出无限丰富的内涵。  相似文献   

19.
恒温热重法测定离子液体蒸气压和汽化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饱和蒸气压和汽化焓是离子液体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的不可或缺知识。然而,离子液体饱和蒸气压极低,常规测定蒸气压的方法基本不再适用.热重分析法是最近几年开发的直接实验测定离子液体饱和蒸气压新方法,它具有样品用量少,测量时间短,精度较高的优点.简要叙述了热重分析法测定离子液体蒸气压和蒸发焓原理;简述了基于统计热力学计算离子液体气相和液相热容差的Verevkin方法,应用这个热容差数据可将实验测定的平均温度汽化焓ΔglHom(Tav)转换成参考温度298 K的值ΔglHom(298);同时,根据Hildebrand溶解度参数理论,提出了利用汽化焓数据预测计离子液体极性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