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该文详细地研究了古盘虫类三叶虫Shizhudiscus armatus Li(sp.nov.)的个体发育,将其个体发育过程划分为3个时期和8个阶段,总结了该种的形态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的演变特点以及同生物全息律的关系。此外通过电镜扫描、化学元素能谱分析、切片等手段对磷质三叶虫壳层结构和物质成分也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利用舟山海区的天然海水进行岩虫的人工育苗试验,基本掌握了亲虫的培养、强化培育与促熟、幼体培育等重要技术环节。1992、1993、1994三年分别育出幼苗11.83万尾、42.81万尾、91万尾,育苗成活率分别为:17.10%、20.42%、27.82%。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全列虫(Holosti)的形态特征、内部构造作了初步描述,并对全列应进行了温度、密度、酸碱度及饵料等实验生态培养试验,同时对其繁殖习性及保种方法也作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个体发育过程中生物体的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主要讨论了生物体个体发育过程中的熵和熵产生率的一般变化规律,给出了生物体在任一发育时刻t的熵以及t-t+Δt时间内熵为的近似计算方法。结果表明,个体发育过程中生物体的料和熵产生率既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而是要和个体发育各个时期的发育水平相适应。  相似文献   

5.
6.
本文对豆科树种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根瘤发育过程的外部形态(形状、大小、颜色)变化进行了定位观察,并对各不同发育时期的根瘤内部结构变化 作了连续石蜡切片的观察,对它们之间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对薏苡和川谷的生育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在形态上,川谷表现植株粗壮、叶片宽大、果实粒大;在发育进程上,川谷明显晚于薏苡,二者开花习性基本一致,散粉集中在上午8:00~10:00。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广藿香商品药材按产地分为“石牌广藿香”(枝香)、“高要广藿香”(肇香)、“海南广藿香”(包括湛江广藿香)三大类.因历史渊源与产区的生态环境、种植条件、采收时间和加工方法等的不同,不同产地广藿香的性状和品质有所不同.三个不同产地的广藿香在植株的长势、叶形、叶色上有一定的差异;茎、叶的内部结构也有差异.通过比较外部和内部特征,能够鉴别和确认不同产地广藿香.  相似文献   

9.
对三崎柱头虫进行了系统的组织学观察,对该动物的结构特征与功能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与原索动物文昌鱼的结构特征进行比较,试图为阐明三崎柱头虫的分类地位和研究动物进化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索拟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mucronatus)的繁殖能力,并对其胚胎发育过程中经历的重要阶段和卵的形态变化进行研究,了解胚胎发育和完成整个生活史所需时间,为进一步研究其生长发育并进行有效防控提供参考。【方法】分别挑取3组180条拟松材线虫雌成虫,观察记录雌虫在25 ℃条件下的产卵情况,每隔2 h统计每组线虫的累积产卵量,直至卵的数量基本不再增加。挑取尚未产卵的拟松材线虫雌虫于载玻片上,待其产卵后,将卵置于蔡司体视显微镜下观察。连续观察胚胎的发育过程并使用照片记录不同发育阶段胚胎的形态变化,记录卵发育至不同阶段所需时间。挑取约200个刚产下的拟松材线虫卵,在25 ℃条件下发育24 h后每隔4 h统计其总孵化率,直至孵化数不再增加,设置3组重复。将刚孵化的2龄幼虫接种于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上,分为3组,每组设置3个重复,分别在接种1、2、3 d后使用贝尔曼漏斗法收集线虫,计算混合龄线虫中每龄期线虫所占比例,计算拟松材线虫胚后发育及完成整个生活史所需时间。【结果】① 在拟松材线虫产卵能力方面,0~10 h拟松材线虫产卵总量增长较快,16 h后产卵量逐渐趋于稳定,28 h内雌虫平均累积产卵12粒/条。② 拟松材线虫的胚胎发育过程主要经历以下几个关键阶段:单胞期、双胞期、3胞期、4胞期、5胞期、8胞期、16胞期、囊胚期、利马豆期、蝌蚪期、蠕虫期、1龄幼虫(J1),至孵化为2龄幼虫(J2)时结束。③ 在胚胎发育前期,第1次卵裂发生的位置存在两种情况,即卵的1/2和1/3处。双胞发育至5胞时也存在两种不同的发育方式,一种是双胞不移动直接分裂成3胞并列排列,另外一种是细胞进行移动,3胞呈三角形排列。通过观察30个卵的第1次卵裂和100个卵双胞的发育过程发现,这些不同的发育方式均是普遍存在的。④ 在25 ℃条件下,拟松材线虫卵的累积孵化率随时间增加而增加,在32 h时达到最高(93.31%),随后逐渐趋于稳定。⑤ 在25 ℃条件下记录了拟松材线虫卵从单胞发育至各个阶段的时间,完成整个胚胎发育过程需要约28 h。2龄幼虫接种于灰葡萄孢3 d后即可获得新的2龄幼虫,因此拟松材线虫完成整个生活史只需要3 d。【结论】对拟松材线虫卵从单胞阶段直至孵化的整个胚胎发育过程进行观察发现,拟松材线虫完成胚胎发育大约需要28 h,完成整个生活史需要3 d。对拟松材线虫产卵能力和卵的孵化率进行统计,收集拟松材线虫卵和2龄幼虫的最佳时间分别为16 h和36 h。拟松材线虫胚胎发育前期,在第1次卵裂期以及由双胞期发育至5胞期的两个过程中均存在两种与同属线虫不同的发育方式。这种现象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基于Google Earth的成都和西安城市形态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形态是指由结构、形态和结构与形态相互关系的一个空间系统。Google Earth是一个免费的卫星图像浏览软件,本文利用Google Earth软件提供的在线浏览的遥感图像,结合其特有的空间分析和查询功能,获取城市的总体轮廓和城市中主要功能区域(商业区、绿地、工业区、居民区)、道路、河流的布局图,探讨这些要素与城市形态的关系。然后再对所获取的相关图像的特征作对比分析,对成都和西安的城市形态从外部形态到内部结构作出比较,把握两个城市的发展情况,以及其发展演化过程中的优缺点,帮助城市在接下来的规划和发展中采取更合理的决策。  相似文献   

13.
14.
鸡生长激素受体基因的个体发育性表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原位杂交技术揭示了鸡生长激素受体基因的个体发育性表达规律:肝组织细胞于胚胎期6d龄开始表达生长激素受体基因,表达强度在胚胎期7d龄时就达到最高水平;心脏、肾、肠、肺、脾组织细胞在胚胎期7d龄时也能表达生长激素受体基因,表达强度分别在胚胎期9和10d龄时达到最高峰,在脑、睾丸和卵巢组织细胞中能够发现生长激素受体基因的表达,表达强度相对较弱,所有的骨组织细胞都不存在生长激素受体基因的表达。生长激素  相似文献   

15.
捕食量对穴蚁蛉个体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报导了室内羽化的蚁蛉,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用半合成人工饲料饲养)首次获得交尾产卵成功,并连续多代繁殖,实验结果证明:穴蚁蛉Mymneleon(Morter)sagax幼虫的发育历期,明显地随着捕食猎物机率的增加而缩短,个体发育的整齐度则随捕食机率的增加而提高;当投饵频率即捕食机率达到并保持一定水平时,可突破自然界蚁蛉的年生活史,增加年发生代数,本研究结果,使穴蚁岭在室内1周年完成了3个世代。  相似文献   

16.
对凉水国家自然保护区土壤[虫兆]虫的生态分布进行了研究,采用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共同性指数进行了分析.10个生境中土壤[虫兆]虫数量最多的是人工红松林,最少的是草甸.土壤[虫兆]虫的多样性指数与类群数和个体数密切相关,多样性指数与均匀度指数基本成正相关.生境特征越相似,土壤[虫兆]虫种类就越接近.土壤[虫兆]虫的垂直分布表现出明显的表聚性,以人工红松林和人工云冷杉林最为典型.  相似文献   

17.
刘健昕 《大自然》2011,(2):62-64
2002年5月13日,同事告诉我,有一处路边溶洞里可能有“娃娃鱼”,并建议我们去看看。我欣然答应了。一个风和日丽的晴天,我们一行三人踏上了拜访“娃娃鱼”的行程,2个小时后便到达了目的地——贵州省务川县的一处溶洞。这个溶洞不大,约1.2米高、1米左右宽,可容一个人爬进去。  相似文献   

18.
扇形游仆虫对细菌及小球藻摄食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大肠杜菌及小球藻投喂海洋腹毛目扇形游仆虫,对其摄食习性、种群自然增长率及其间的能量转化进行了观察和探讨。结果显示:游仆虫摄食细菌和小球藻的种群自然增长率分别为0.64/d和0.37/d,其能量转化率分别为44.2%和21.6%;在适宜密度的细菌和小球藻存在条件下,游仆虫能韧带形成较高的增长率,而不出现显示的诱发生长期。  相似文献   

19.
实验记录了4~30d龄家兔的迷走-加压反应,结果显示,家兔在个体发育初期,随着年龄增长,迷走-加压反应的潜伏期逐渐缩短,加压速度加快,加压幅度和加压持续时间不断增高和延长,单相加压反应比例亦随年龄增长而减少,提示:幼兔生后初期迷走-垂体后叶通路已初步形成,其结构与功能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完善。  相似文献   

20.
甲状腺素和生长激素与斜带石斑鱼早期个体发育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斜带石斑鱼卵、胚胎及仔鱼组织的三碘甲腺原氨酸(T3)水平。斜带石斑鱼未受精卵中含有较高的T3水平,达每克体质量2,75ng,于开口期升至每克体质量6.28ng,之后保持在较低水平。用T3浸泡处理4~5周仔鱼,当T3浓度达到10^-8mol/L以上时,外源T3才能引起组织T3水平增加;10^-8mol/L的作用比10^-7mol/L的作用弱,浸泡24h所引起的T3增加幅度明显高于72h;对4周仔鱼的影响明显强于5周仔鱼。这些结果证实了斜带石斑鱼卵中存在母源T3,其自身内分泌腺的分化可能始于孵化期或开口期,处于变态后期的仔鱼已具有一定的调节组织甲状腺素水平的能力。外源T3能影响4--5周仔鱼组织L水平的最低浓度为10^-8mol/L,浸泡2,4h对发育早期的仔鱼作用较强。用RT-PCR检测了斜带石斑鱼卵、胚胎及仔鱼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mRNA的表达情况,表明未受精卵中有较高水平的GH mRNA表达,受精卵至囊胚期胚胎的GH mRNA表达水平较低,原肠期以后,胚胎GH mRNA的表达量明显增加,进一步证明硬骨鱼从受精卵开始就存在GH mRNA的表达,并在自身内分泌腺分化之前参与鱼类早期发育的调节。总之,斜带石斑鱼的早期发育受甲状腺素和生长激素的共同调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