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更好地解决轻亚粘土地震液化等级评判中评价指标间的不相容问题,基于可拓学理论建立轻亚粘土地震液化等级的多指标综合评判方法:依据现场调查的历史数据和经验总结,划分轻亚粘土的地震液化等级,并建立含有影响轻亚粘土地震液化等级的各评价指标的经典域和节域矩阵,将待评轻亚粘土土样具体量值构成的待评物元代入可拓集合中进行多指标综合评判,通过计算和比较待评轻亚粘土土样与各地震液化评判等级的关联度大小来确定其评判等级。工程应用结果表明,基于物元理论和可拓集合理论进行轻亚粘土地震液化等级的综合评判,既可以从定性和定量角度评判液化等级,也能够较为客观地反映各评价指标对评判结果的贡献权值。  相似文献   

2.
以自适应模糊系统AFSs为基础,运用径向基高斯函数RBF所建立的AFSs-RBF神经网络模型能够同时容纳模糊系统的推理功能和自适应性,动态调节隐节点数即模糊规则教,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将这种模型应用于轻亚黏土地震液化评价中,选择震中距、上覆有效应力、黏粒含量、标贯击数、地下水位、循环应力比等6个与地震和场地条件有关的影响因子作为网络输入参数,对于轻亚黏土场地的液化势判别具体地建立了模糊神经网络模型AFSs-RBF.以唐山7.8级地震中天津某地区的轻亚黏土液化数据为训练样本,经验证和应用表明,这种AFSs-RBF网络具备更高的自适应性和非线性映射能力.  相似文献   

3.
鉴于场地地震液化势实属非确定性现象,文中对这类非确定性现象进行了适当的阐述。既考虑场地地震液化的随机性又计及其危害程度分级的模糊性,将其作为随机模糊事件求其模糊概率,推导出计算场地液化模糊概率的方法和相应的公式。最后以文中建议的方法对我国30个场地地震液化的实例进行了模糊概率分析。其结果除与实际情况的总趋势一致外,还给出了可能产生各级危害程度的定量评估,便于工程抗震作出合理的决策。  相似文献   

4.
欠固结土的前期团结压力对计算建筑物的沉降起着重要作用,轻亚粘土不同于砂土和粘土,它含有一定的粘粒。因此,欠团结轻亚粘土的压缩不同于砂土和粘土。本文简要介绍了确定欠固结轻亚粘土前期固结压力的方法,并探讨了它的压缩特征。  相似文献   

5.
According to analysis for a lot of constant volume cyclic shear test result on an alluvial soil with high plastic fines, a constitu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ynamic pore water pressure and the dissipated energy is proposed herein. A simplified energy expression is determined by a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66 liguefaction case histories, which may be easily used for predicting site liquefaction potential of light loam, its correct rate of prediction for another 86 liquefaction case histories is about 90 %. It shows that the suggested energy expression is quite satisfactory.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均匀地基下桩基础的非线性运动方程。运用Galerkin方法对运动方程进行一阶模态截断,得到离散的非线性振动方程。利用多尺度法求得该系统1/3次亚谐波共振的一阶近似解。分析了频率比、剪切波速度及土层厚度等参数对地震惯性力和亚谐波共振幅频响应的影响,并通过与非共振硬激励情况对比分析1/3次亚谐波共振对系统实际动力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软弱土层中,剪切波速度及土层厚度对地震惯性力影响显著;1/3次亚谐波共振区域对外激励幅值敏感;阻尼大于一定值后,系统将不出现1/3次亚谐波共振响应;1/3次亚谐波共振显著增大系统稳态动力响应位移。  相似文献   

7.
基于结构动力响应进行损伤识别是目前结构健康监测常用的方法.结构动力响应同时包含了结构自身和外激励的信息,而实际工程中的外激励往往难以准确获得,特别是地震作用.因此,仅利用未知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动力响应进行桥梁结构损伤识别是一项富有挑战性的工作.提出了一种仅基于结构振动响应的数据驱动方法,将小波包能量和传递比函数相结合构建...  相似文献   

8.
未知顶点输入下的框架结构物理参数识别及地震反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武黎明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13(22):6370-6375
对同时作用有未知顶点集中荷载和未知地震荷载的框架结构的物理参数识别及荷载反演进行了研究。根据地震荷载在框架任意层上的作用都是时域相关的特点,并结合"消去法"和"统计平均法"对结构的物理参数识别的同时,反演出未知顶点集中荷载和地震荷载时程。通过具体工程算例验证该算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并对有噪声情况下识别进行探讨。从而为结构损伤识别提供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非协调单元和动态子结构技术,使地震作用下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在微机上得以实现,比常用的层间模型和杆系模型更精确地描述了剪力墙从开裂到破坏的全过程,对清华大学所做两个开洞剪力墙结构模型的振动台试验作了全过程模拟,计算结构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0.
建筑结构的平面规则性判别是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重要控制指标之一,对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安全具有重要的影响.个别结构设计人员在进行多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时,由于对不规则结构扭转原理理解不透彻,加上过分依赖计算机计算结果,导致计算结果出现偏差,从而影响整个建筑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抗扭设计.本论述基于结构扭转变形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考虑建筑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扭转耦联反应,对结构体系参数、扭转反应的分类、扭转不规则的判断、扭转判定主要指标进行了讨论,最后对在工程中遇到扭转不规则结构时,提出一些常用的解决方法,以供工程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1.
水文学中引入模糊集理论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笔者1987年提出的 模糊水文学关于成因、概率统计与模糊集分析相结合的新观点与研究方法 论,进而提出模糊水文学的基本理论模型与应用。本文提出的模糊划分、识 别、判决相统一的理论模型.更能够适应新学科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板形模式识别的模糊分类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运用模糊分类理论构造了两种板形模式识别的模糊分类方程,并运用于某宽带钢冷轧厂实测用板形应力信号的识别,有较好结果。  相似文献   

13.
区域可持续发展模糊模式识别评价量化理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基于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外延不明确的模糊概念,依据作者建立的以相对隶属度为基础的模糊模式识别识别,首次提出区域可持续发展模糊模式识别评价量化理论,模型与方法。  相似文献   

14.
智能交通系统中车型分类的模糊模式识别方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 车辆经过环形线圈传感器时,车体铁磁物质与环形线圈相互作用改变了线圈的频率,形成感应曲线,针对感应曲线的不同形状,对车辆进行自动分类。方法采用特征分离的模糊模式识别方法,根据每类车辆感应曲线的特点,找出一组特征唯一地描述该类车辆,从而进行匹配分类。结果 本的研究方法及其装置已在道路,桥梁收费系统以及在交通流量统计中得到利用。结论 特征分离与匹配分类的模糊模式识别方法能够较为准确地对车辆进行分  相似文献   

15.
对具有非确定性特征汽车故障的诊断方法进行探讨,运用模糊数学理论建立故障评判模糊矩阵,探讨待诊断故障模糊矩阵的建模方法,并以此为基础,应用模糊数学理论中的模式识别方法对故障进行诊断。  相似文献   

16.
多目标模糊评价模型与评价等级计算方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防止信息丢失,指出了多目标模糊评价应采用加权平均算子·探讨了采用余弦函数及三角形隶属函数的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基于权广义距离平方和最小的模糊模式识别模型、基于模糊熵与权广义距离之和最小的模糊模式识别模型对评价结果模糊度的影响·属性识别理论模型是应用三角形隶属函数的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综述了多目标模糊评价等级的确定方法,指出了属性识别理论的置信度准则与最大隶属原则一样可导致评价结果失真·提出了评价等级模糊特征量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从而证明了多目标模糊评价的结果是一个等级区间而不是一个确定点·实例表明,依据评价等级模糊特征量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所确定的评价等级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17.
可变模糊聚类及模式识别统一理论与模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提出了可变模糊聚类及模式识别的统一理论与模型.统一模型的特点是可变模糊模式识别模型为可变模糊聚类模型的特例.给出了可变模糊模式识别模型的4种参数组合:(1)α=1,p=1;(2)α=1,p=2;(3)α=2,p=1;(4)α=2,p=2.给出了c=2时模糊模式识别4种优选决策模型之间的关系.统一理论与模型可以提高模糊聚类、模式识别、优选决策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用模糊K均值聚类分析研究茶叶分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茶叶的6个化学参数,运用模糊K均值聚类分析方法进行分类研究,得到了比判别分析等其他方法更为丰富的信息,有利于对分析结果进行研究,是一种具有优势的模式识别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