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柱撑阴离子粘土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水滑石类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阴离子粘土材料,在工业上有潜在的应用价值.论述了水滑石类化合物的结构,介绍了制备水滑石类化合物和柱撑水滑石类化合物的方法,概括了柱撑水滑石常用的表征方法,包括XRD、IR、Raman、固体MAS-NMR谱、ESR谱及差热分析等,并对它们的用途进行了简要的说明,对柱撑水滑石类化合物作为催化剂在石油炼制,石油化工,精细化工以及环境保护,材料科学等方面的应用现状及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无机柱撑纯蒙脱石吸附Cu2+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该文采用羟基铝(离子)作柱化剂制备无机柱撑蒙脱石,探讨在不同投药量、吸附时间和pH值条件下,无机柱撑蒙脱石和纯蒙脱石对Cu2+的吸附效果,找出了吸附的适宜条件.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无机柱撑蒙脱石对Cu2+的吸附效果优于纯蒙脱石,且两者的吸附等温线属于Langmuir型.  相似文献   

3.
制备了一种层状铁钛酸盐K0.8Fe0.8Ti1.2O4,这种层状化合物具有很高的热稳定性(分解温度超过1000℃)。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照片清晰地反映了其层状结构。采用离子交换法,首次制备了直链伯铵(n=6,8,10)柱层状铁钛酸盐。  相似文献   

4.
以聚合羟基金属离子为客体物质,在蒙脱土的层间进行插层柱撑,制备出具有层柱结构的柱撑粘土TiPILCs、Al-PILCs、Zr-PILCs,用比表面和孔径分布、吸附脱附等温线、XRD对柱撑粘土的孔结构进行了研究.聚合羟基金属离子可进入钠基土层间进行有效的柱撑,形成的柱撑粘土其比表面和孔径大幅增加.聚合羟基钛离子的插层柱撑...  相似文献   

5.
合成了杂多阴离子柱撑化合物Zn2Al-SiW11与Zn2Al-SiW11Z,XRD,IR,TG-DTA及^27Al^29SiMAS NMR研究结果表明:它们是具有0.99nm通道高度的大层间距层柱合物;层板对通道杂多阴离子及其硅氧四面体对称性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柱撑蒙脱石作为一种新型的多孔材料是当前矿物材料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其具有大的比表面积、大小可调的孔径、强的酸性而成为性能优异的吸附剂和催化剂,在石油化工和环保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概述了柱撑蒙脱石的制备、柱化机理及其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指出了柱撑蒙脱石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热稳定性,水热稳定性和孔结构等),报道了柱撑蒙脱石研究热点,论述了柱撑蒙脱石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报道了采用分步交换法首次获得氧化锆柱层状镧铌酸盐,并研究了不同胺预支撑对其性能的影响,采用XRD、TE测试等方法对所合成的新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不同链长的有机胺预支撑对最终获得的氧化锆柱层状镧铌盐的是距有着较大的影响。交长链长的有机胺预支撑对提高产物的层间距有利,其中由正十六胺预支撑的层状镧铌酸制备的氧化锆柱层状镧铌酸盐具有较大的层间距、较高的热稳定性,其比表面与起始材料镧铌酸钾相比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8.
杂多阴离子柱撑水滑石类层柱状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硝酸根型水滑石做交换前驱体,采用离子交换法合成了过渡金属离子三元取代硅钨杂多阴离子柱撑水滑石M_2Al(OH)_6-SiW_9Z_3(H_2O)_3O_(37)(M=Mg ̄(2+),Zn ̄(2+),Ni ̄(2+),Z=Cu ̄(2+),Co ̄(2+)).用元素分析、XRD、IR、UV-DRS和DTA等手段对产物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杂多阴离子引入水滑石层间后,水滑石的层间距从0.92nm增大到1.47nm;提高了柱撑材料的热稳定性,随层的组成不同热稳定性顺序为:Mg_2Al≥Ni_2A1>Zn_2Al;随柱的组成不同热稳定性顺序为:SiW_9Co_3>SiW_9Cu_3.处于层中的杂多阴离子在层的脱羟基温度以下均能保持良好的Keggin结构。  相似文献   

9.
以市售膨润土为原料,采用先铝化再滴碱的方法制备了柱撑蒙脱石,并探讨了浆固含量、反应时间、pH值和反应温度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蒙脱石柱撑后层间距可增大至1.905 nm。XRD、比表面积测试及对Hg2+、Pb2+等重金属吸附性能的分析表明,柱撑蒙脱石的层间距、BET比表面积和吸附性能等三大特性都优于传统柱撑土。  相似文献   

10.
制备了一种层状铁钛酸盐K0 8Fe0 8Ti1 2 O4 ,这种层状化合物具有很高的热稳定性 (分解温度超过 10 0 0℃ ) .透射电子显微镜 (TEM)照片清晰地反映了其层状结构 .采用离子交换法 ,首次制备了直链伯铵 (n =6 ,8,10 )柱层状铁钛酸盐 .  相似文献   

11.
太阳能光催化制氢体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经济的迅猛发展,在促进人们生活水平飞速提升的同时也造成了全球日益严重的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氢作为一种能源载体,能量密度高,可储可运,且燃烧后唯一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被认为是今后理想的无污染可再生替代能源.利用太阳能光催化制氢通过把太阳能转化为氢能,能够实现能源的无污染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正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被认为是解决能源及环境问题的最佳途径之一.依据光催化制氢时是否添加牺牲剂及添加牺牲剂的种类,对光催化制氢体系进行了分类,并分别概述了不同体系的研究进展,并对太阳能光催化制氢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水中无机氮的光催化处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述了光催化处理水中无机氮的机理和方法,分析了目前国内外光催化降解水中无机氮的研究现状和特点,并对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3.
无机晶体物质制备中,目前使用的方法有制陶法,高压法,水热法,电弧法,熔渣法和化学气相沉积法等。这些方法中,有的需要高温或高压;有的难以得到均匀的产物;有的制备装置过于复杂,昂贵,反应条件苛刻,反应周期太长。因此,我们使用了微波加热法。该法不同于传统的借助热量幅射、传导加热方法。由于微波能可直接穿透样品,里外同时加热,不需传热过程,瞬时可达一定温度。微波加热的热能利用率很高(能达50%),可大大节约能量,  相似文献   

14.
超临界水中花生壳气化制氢的实验及机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原生物质花生壳为原料,羧甲基纤维素钠为添加剂,利用釜式反应器,在温度为450℃、压力范围为24~27 MPa的条件下,考察了K2CO3、ZnCl2、Raney-Ni三种催化剂对超临界水中生物质催化气化制氢的影响.结果表明,ZnCl2对氢气的选择性最高,K2CO3次之,Raney-Ni最低,但在低温条件下Raney-Ni最有利于生物质的气化,气化率高达126.84%,氢气产率高达34.37 g.kg-1.选取ZnCl2和Raney-Ni混合使用时,氢选择性明显提高,甲烷迅速减少.通过对催化机理的探索,提出了生物质催化气化的反应路径,对实验中出现的现象和所得出的结论给予了合理解释.  相似文献   

15.
在研究氧阴极还原法制备过氧化氢的工艺过程中,作者对碳电极进行了疏水处理,并利用正交设计对不同方法处理的碳电极以及恒电位值、电解液浓度等条件安排了试验,认为在参加试验的碳电极中以疏水气体熏蒸的电极为好,同时探寻了上述诸因素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6.
拓扑指数mF及其对无机物理化性质的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Randic分子连接性拓扑指数的启发,该文构建了价电子平均吸引能拓扑指数^mF.用其0,1阶指数^0F、^1F与P区无机氢化物的pKa1值、20种碱金属卤化物的晶格能U、生成焓△rHm、水化能△rGm^θ和核间距R0关联,拟合的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指)数分别为0.9958(0.9960)、0.9966(0.9986)、0.9763(0.9840)、0.9766(0.9815)和0.9969(0.9969),满足优级或良级标准,预测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煤与生物质共超临界水催化气化制氢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在压力为20~25MPa、停留时间为15~30s、:NaOH添加量(质量分数)为0.1%、反应器外壁温度为650℃的条件下,对煤与生物质的模型化合物羧甲基纤维素钠(CMC)在超临界水环境中的催化气化制氢性能进行了研究,探讨了物料浓度、压力以及停留时间对煤与CMC共气化制氢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煤与CMC二共超临界水催化气化制氢的主要气体产物是H2、CO2和CH4,H2的体积分数可高达60%以上;增加物料浓度、升高压力有利于提高产氢率,但延长停留时间不利于氢气的制取.  相似文献   

18.
农业生物质在超临界水中气化制氢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2,自引:5,他引:22  
以农业生物质(包括玉米秸秆、玉米芯、麦秸、稻草、稻壳、花生壳、高粱秆)为原料,羧甲基纤维素钠为添加剂,利用连续管流反应器,在反应器壁温为650℃、压力为25MPa的条件下进行了生物质气化制氢实验研究.讨论了运行时间、生物质类型、颗粒大小、反应器壁面状况等因素对气化结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农业生物质在超临界水中气化生成以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以及少量的乙烷和乙烯为主要成分的气体;气化周期内大约经过100min气体产物组成以及产量趋于稳定;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不同生物质气化得到了相似的气体组分,气体产物中一氧化碳体积分数大约为1%,甲烷体积分数超过10%,氢气的体积分数最高可以达41.28%;小颗粒的生物质气化能生成更多的氢气;反应器壁面对生物质气化有明显的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19.
生物质超临界水气化制氢反应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运用过渡态理论,对羧甲基纤维素钠(CMC)和锯木屑/CMC的超临界水气化反应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反应为一级反应,CMC的活化能随着压力的增大而减小,在20MPa时为160kJ/mol,在25~35MPa时为97~81kJ/mol;CMC的活化体积在临界点附近达到了103数量级,而在远离临界点时迅速减小;溶解度参数、介电常数和超临界水密度对反应速率常数的影响趋势基本相同,随着这些参数的增大,反应速率减小,过渡态复合物极性小于反应物极性.当温度为923K时,对锯木屑/CMC在不同的压力条件下进行气化,其活化体积在临界压力附近较高,在远离临界压力时较低,而溶解度参数、介电常数和超临界水密度对反应速率常数的影响趋势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20.
Pt/TiO2-xNx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产氢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四氯化钛(TiCl4)为原料,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氮杂二氧化钛光催化剂(TiO2 xNx),并利用化学还原法在纳米TiO2 xNx 的表面负载了铂单质(Pt/TiO2 xNx).X射线衍射(XRD)结果表明,Pt/TiO2 xNx光催化剂为锐钛矿型结构,由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显示催化剂的能隙与纯TiO2 不同,而与TiO2 xNx 相一致.产氢实验结果表明,Pt的负载可以明显提高光催化剂的产氢活性,并且催化剂的产氢活性与Pt的质量分数之间呈现双峰现象,当Pt的质量分数为0 05%和0 35%时,产氢活性分别达到极大值.研究结果表明,当Pt的质量分数为0 05%时,表面Pt粒子的大小约为10 nm且分布均匀,显示该尺度的Pt粒子对于催化剂的产氢活性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