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基于MBD的全三维设计体系主要包括:设计数据管理技术,面向制造的模型定义技术和三维标注技术等.该文旨在通过对飞机产品智慧编码,以实现设计数据管理技术、装配关系表达技术、数据分包发布技术等数字化设计功能.  相似文献   

2.
飞机数字化定义技术伴随着时代发展,逐渐完善和发展起来。如何简洁、高效、合理地表达产品特征;满足产品数字化定义在数字化信息系统中的传递与应用要求;实现数字化设计与数字化制造的无缝集成,是飞机数字化定义技术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MBD(ModelBased Definition)技术是以三维产品模型为基础,集成了三维空间尺寸公差标注、制造要求标注在内的特征信息,实现对产品特征描述、共享、满足信息系统的直接传递要求,并实现对产品信息的分类管理。本文从MBD技术的具体应用方面,结合飞机数字化定义、三维设计与制造等方面进行论述和介绍。  相似文献   

3.
随着时代的发展,当前我国的机械制造水平的日益提升,飞机作为当前时代背景下交通运输军事任务等情境下的重要工具,保证其质量合格具备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钣金零件属于航空产品最基本的组成单元,其质量能够对产品的性能质量、制造成本产生直接影响。数字化是现代制造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同时也是飞机钣金零件制造的主要发展方向。该文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查阅,对飞机钣金零件制造数字化的重要价值进行了简要阐述,在功能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完成了飞机钣金零件数字化制造系统的设计,并对其应用思路进行了研究,希望该研究内容能够为我国飞机钣金零件制造技术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4.
数字化时代的进步就在于复杂产品设计简单化,采用先进的数控加工技术对零件产品进行数字化加工可以有效提高生产效率,而协同产品设计组(IPT)可以大大缩短设计与制造的周期,本文主要论述了并行工程在飞机设计中的重要应用.  相似文献   

5.
基于全三维的民用飞机地面设备设计体系包括:设计数据管理技术、面向制造的模型定义技术和三维标注技术等.该文旨在通过规划民用飞机地面设备产品编码规则,以实现设计数据管理、装配关系表达、数据发布等数字化设计功能.  相似文献   

6.
薛战东  陈才 《科技信息》2011,(24):I0296-I0297
飞机结构件制造过程的管理和控制是提高飞机研制生产效率和质量的重要环节。通过对飞机结构件的加工制造过程和管理进行分析研究,结合目前飞机制造企业制造过程的管理体系,构建了基于PDM的飞机结构件制造过程管理数字化平台,并研究了在该平台上飞机结构件的MBOM管理。  相似文献   

7.
从设计行为的角度分析数字化设计系统的优劣,进而论证数字化设计系统的演化特性.建立了包括设计行为链在内的相关概念体系,提出了设计行为量等计算方法.采用不同产品信息建模原理和软件架构技术构建不同数字化设计系统,完成相同产品设计任务的设计行为对比试验.通过试验数据的定量研究,验证了基于设计行为试验和分析对产品数字化设计系统优...  相似文献   

8.
于萍 《广东科技》2016,(11):106-107
正0引言复合材料由于其本身具有的优异性能已被广泛应用于航空领域,在飞机上的应用从口盖、整流罩到次级承力结构的操纵面开始,已逐步过渡到机翼、机身等主承力结构。波音787飞机的复合材料用量已达到了50%,采用先进的缠绕工艺制造的整体化机身结构技术成功引导了复合材料结构设计与制造的发展方向。为提高某大型水陆两栖飞机的市场竞争力,升  相似文献   

9.
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通过信息产业技术和产品,实现产品设计数字化、管理数字化、制造过程数字化、网络化制造技术、制造业信息化系统集成改造,形成信息产业与传统产业融合生长,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成本,增强产品竞争力.电子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从质和量上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也为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提升建立产业基础.  相似文献   

10.
该文首先对飞机数字化柔性装配工装技术的特点进行总结,对柔性化装配工装关键技术进行分析,对我国飞机数字化柔性装配的发展要求进行研究,对于减少我国飞机数字化装配技术和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实现飞机研发和制造行业的跨越式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文章研究了飞机雷达罩雷电防护设计参量变化对雷达罩内、外感应电场强度的影响规律,利用EMA3D静电场仿真方法,探究了飞机雷达罩的相对介电常数、分流条长度和数量对罩体感应电场强度的影响趋势。研究结果表明,雷达罩相对介电常数小于10时对其内、外感应电场强度影响较为明显。对某典型雷达罩进一步开展了雷电防护设计研究,获得了不同分流条长度和数量对感应电场强度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国内外复合材料预制体成形技术与装备研究现状基础上,分析了复合材料构件的成形制造目前存在用工密集制造效率低、形性精确成形调控难、成形过程自动化程度低等问题,介绍了数字化柔性导向三维织造成形方法和变曲率预制体铺放-缠绕-针刺一体化成形方法,提出了复合材料构件成形技术与装备的未来发展建议,以推动复合材料构件高效率、高性能、高质量的自动化数字化成形制造技术发展,更好地提升基于纤维预制体复合材料构件制造水平。  相似文献   

13.
复合材料长桁种类主要包括“工”字长桁;“T”字长桁;“Ω”长桁等.长桁制造工艺采“复合式铺叠”,通过整体定位实现壁板及长桁共固化成型,各种长桁共固化成型完全采用数字化制造定位盖板,制造工艺上完全实现数字化在复合材料成型上的应用,使用该成型工艺保证壁板的成型质量及轮廓尺寸;长桁内部及外观质量;长桁行位公差有标志性的提高;整体构件质量.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航空制造技术快速发展,先进复合材料广泛应用于现代航空飞行器的设计与制造,已经成为主要材料类型之一。在复合材料零部件的制造和使用过程中,超声检测技术是检测部件缺陷损伤并评定其安全性能的关键技术。目前,为满足大承载和高性能新机种的零部件制造需要,复合材料技术快速发展,新材料、新结构、新工艺不断出现,常规超声检测技术已经难以满足复合材料的检测要求。例如,已广泛使用的超声检测技术,难以检测型面或结构复杂的部件;部分复合材料不宜使用超声耦合剂,难以对大型飞机结构进行自动、快速检测及现场检测。因此,需要发展新的技术以满足新型飞机复合材料结构的检测要求。复杂型面检测、非接触检测、快速检测和现场检测是先进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今日科技》2009,(10):I0003-I0003
武义县通过与高校院所开展科技合作,对现代运输设备关键零部件设计和制造技术进行联合攻关,大幅度提高了现代运输设备及关键零部件的设计制造整体技术水平。成功开发了船舶推进器、无人飞机、波音飞机配件、汽车底盘、摩托艇、运动休闲车等高新技术产品。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某民机雷达罩结构的抗鸟撞性能,基于ABAQUS建立了采用纤维增强非线性动力本构的雷达罩模型,综合考虑了复合材料与泡沫芯材的非线性行为与应变率效应。该文通过仿真模拟,分析了面板材料(包括复合材料和泡沫芯材)是否考虑非线性与应变率效应、夹芯结构铺层顺序与角度,以及前后面板厚度比对结构鸟撞响应失效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非线性动力本构能够很好地描述雷达罩复合材料结构在动态加载下的应变率强化效应。不同铺层角度下的雷达罩面板的破坏形式基本相同,其最主要的失效形式是基体拉伸破坏,而前后面板铺层顺序为[0/-45/45]/[45/-45/0],且前后面板层厚比接近1的模型具有较好的吸能效果。  相似文献   

17.
据相关研究表明,飞机的整体质量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飞机的装配过程.现在测量辅助飞机装配技术主要是通过飞机数字化装配技术来实现的,其使用了数字化定义模型以及三维数字化测量设备来辅助装配工作,建立完善的理论模型,将装配现场的各个零部件信息完全的映射到理论数模中,大大地减少了尺寸传递的路线,降低了在装配过程中对工装夹具的依赖性,将原本由人工完成的修配、定位安装等装配过程更替为采用自动化技术来完成.该文就测量辅助飞机装配技术作相关的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8.
人机协同车间数字化制造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现代无线网络和通信技术的基础上,将移动计算技术引入到数字化车间制造中,提出了"数字化人"的概念与实现方法,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人机协同车间数字化制造模式.文章分析了该模式的网络结构和功能,并针对人机协同车间数字化制造模式提出了面向角色多Agent、数字化人的工作流系统建模方法.  相似文献   

19.
飞机电缆制造是飞机制造中工艺较为繁琐、生产周期较长、自动化程度较低的部分,本文论述的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如何利用数字化技术,在我公司现有的基础上,打通飞机电缆制造生产线,使电缆制造、检测的硬件设施和软件开发逐步与国际先进的数字化生产方式接轨,创建数字化的飞机电缆制造生产线,以降低成本、缩短生产周期,取代旧的以手工操作为主的生产模式、管理方法,提高飞机制造的整体水平,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阳银娟  陈劲 《创新科技》2021,21(10):1-9
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是基于IT技术提供的一切所需要的支持,让业务和技术真正产生交互而诞生的.越来越多的企业将"数字"视为核心资产、新资源和新财富.究其根源,数字化转型无非是产业转型升级、抢占新的竞争制高点的有效助力.本文结合数字化转型的定义、特征以及内涵,通过案例分析深入探索了数字化转型给企业带来的影响,以及企业如何运用数字化转型构建并重塑企业竞争优势.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可以从借助技术实现运营数字化、构建数字化创新生态体系、构建并实施数字化企业文化等三方面入手,不断提升组织的敏捷性和对环境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