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师生关系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师生关系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是多面性的:对学生的自我概念、心理适应能力、社会化和心理需要的满足等多方面产生影响;师生关系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还是多维性的:从言语和非言语、课堂内和课堂外等多维度地对学生心理健康施加影响;同时师生关系对教师心理健康也存在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初中教学,尤其是初中化学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多向互动的活动。在这一特定的环境中,师生关系、教师的课堂教学观、学生之间的竞争与合作、课堂心理氛围、课堂上教师的表扬与批评、教师对学生课堂行为问题的处理、教师对学生学习结果的反馈与评价方式等,都将对学生学习化学的心理发展和心理健康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马德强 《科技信息》2010,(4):263-264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本文主要对高中学生进行相关心理健康调查,发现相关问题: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师生关系状况、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心理健康教学中存在的基本问题等,并制定出相关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4.
教师心理健康状况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前题,从理论方面阐明,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师生关系,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生活态度、学习动机、学习成绩、个性发展。加强教师心理保健是学校工作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5.
研究课堂非言语互动对教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课堂气氛、课堂管理、师生关系的角度探讨教师典型非言语行为在互动中的有效性。研究表明,教师头部运动、面部表情及副语言对课堂气氛、课堂管理和师生关系影响较大,而教师的移动、衣着和外貌在互动中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6.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一个人能不能适应挑战,心理素质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思想品德教师应从自身健康心态影响学生,掌握心理指导技巧,开启学生心灵之窗;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奠定学生心理安全基础;挖掘影响心理健康教育因素,提高学生心理素质;运用不同形式进行心理辅导,让学生在初中阶段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  相似文献   

7.
课堂教学作为学生生活和发展的主要渠道和方式,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从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态度,教学方法和师生关系等四个方面探讨了其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肖婷婷 《科技资讯》2012,(20):196-196
家庭教育是家庭在社会中履行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它对于个体心理形成、性格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家庭中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家庭结构(特指不完整家庭)、家庭教育方式、家庭环境、家长的心理健康水平等。本文着重介绍家庭结构和家庭教养方式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影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因素众多,主要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围绕构建和谐社会这个中心,立足于社会现实,增强其针对性;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增进彼此间的心灵沟通与交流;紧密结合社会实践,着力提高学生的心理免役能力;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制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0.
李柯金 《科技信息》2007,(15):180-180
当前,我们国家越来越注意到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人才发展、成才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对人才的基本要求。因此,培育健康心理素质不仅是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也是这个时代发展的需要。而课堂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主阵地、主渠道。那么我们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呢?本文就如何创设良好和谐的英语学习氛围,营造健康的心育环境;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奠定坚定的心理基础;培养学生健康心态,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这三方面作了粗略的论述。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信息化加大,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多样化,这无疑对未成年人尤其是少年儿童的心理将产生各种各样的影响,加之农村学校教育资源的匮乏,传统教育的局限性,家长的文化程度低等因素,特别是长期以来不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在儿童的学习和生活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根据有关部门的心理调查表明有30%的学生有不同的心理问题,如:孤僻症、言语自闭症、怯懦症、自卑、自私等现象,而且反复性较大。因此,开展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艰巨而长期复杂的任务。根据学校近几年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情况,我认为开展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2.
魏硕 《科技信息》2010,(16):I0288-I0288
中学体育教学中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改善课堂心理气氛;有利于学生的性格发展。新课程改革提出体育教学要充分发展学生的主体性、要发展学生的个性、学生对体育的兴趣、要以学生发展为主等新的教学理念,对体育教学师生关系构建提出新的要求。本文对新课改体育教学师生关系的构建提出理性的思考,为工作在教学一线的体育教师提供教学参考。  相似文献   

13.
高职学校体育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高职学生面临的心理问题: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异性交往引起的困惑;理想和现实的冲突引起的迷惘;由经济困难所引起的心理矛盾等方面,阐述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其表现。本文从高职学校体育的功能、目标、体育教学的过程、课外体育活动等视角来说明高职学校体育对高职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可能性;并提出通过提高体育工作者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及能力、科学的安排体育负荷、营造宽松运动环境等具体做法来实现高职学校体育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作用。  相似文献   

14.
健全人格是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内容,对心理健康发展具有本质促进作用。健全人格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目标,健全人格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手段。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健全人格,需运用心理教育、心理训练、心理建构等途径,施行着眼于心灵改造和品格建塑的健全人格教育。  相似文献   

15.
学校日常心理健康教育应当结合日常教育教学活动来开展。日常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以促进全体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为主要目的;以课堂教学为主要渠道;重视改善师生关系,创设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学校心理氛围;强调改革班级管理,开展丰富多采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6.
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为学生的心理健康奠定体质基础,反之心理健康也影响着身体素质的发展。体育教学中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不良因素有:恐惧心理;逆反心理;自卑心理;妒忌心理;冲动心理;排斥心理;自制力差;心理承受力差。针对这些状况,应有意识地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们的恐惧、逆反、自卑、排斥、自制力差、心理承受力差等不良心理问题得到缓解,而自信、勇敢、坚毅、团结、合作等品质有所养成。  相似文献   

17.
人生活在社会上,总要与各式各样的人打交道、建立各种不同的关系。在学校里,师生关系是最重要的关系。教师和学生的交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师对学生实施教育的基础和重要条件。如果师生关系紧张、恶化,教师就无法顺利进行教学、教育活动。搞好师生关系,这是改变社会风尚,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一事实已为许多有远见的人士和教育家、教师所重视。一、良好师生关系的心理效能教师和学生的正常交往不但必要,而且非常重要。良好的师生交往,具有教育、影响学生的巨大的心理效能。1.良好的师生关系,可寓思…  相似文献   

18.
互动教学模式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丽丽 《甘肃科技纵横》2005,34(5):201-201,183
长期以来,由于受中考指挥棒的影响,自然科学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存在个严重的误区,也就是教师是绝对权威,而学生绝对服从;或者教师在行动上似乎并不专制,但在思想上却主宰着学生.新课程倡导的是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即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这种师生关系表现在课堂上,就是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9.
夏广峰 《科技资讯》2010,(14):177-177
本课题主要是从平时的课堂教学出发,研究体育运动本身会对心理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各种不同教学手段对学生的心理产生的不同影响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价,使体育教师在课堂体育教学过程中渗透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更具操作性和可行性,从而促进中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徐静 《科技资讯》2006,(15):197-198
现实中,由于学习压力、家庭环境、社会影响等多种原因,致使部分学生出现学习困难或学习障碍等问题。研究学习困难学生的教育问题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学困生的心理有别于一般学生:缺乏信心和勇气,情绪不稳定,叛逆心理较重,心理健康水平较低。要根据其具体心理采取相应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