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以某1.5L混合动力增压直喷汽油机为研究对象,利用稳态气道试验台架和三维仿真工具,研究了不同结构进气道对缸内稳态、瞬态滚流强度和燃烧性能的影响.研究中设计了4款不同滚流比进气道,对不同方案进行了稳态气道芯盒吹风试验,并将试验结果与三维仿真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利用三维仿真软件计算了不同进气时刻缸内瞬态滚流比、瞬态湍动能、缸...  相似文献   

2.
在进气道稳流试验台上对2种方案的切向进气道和ZH1105W柴油机进气道进行稳流试验研究,通过试验所获得的无量纲涡流数和流量系数来评价不同气道流通特性的优劣,以确定最终的气道布置方案.实验表明,对比选择后的4105柴油机切向进气道与改进后的ZH1105W柴油机螺旋进气道相比,在保证缸内涡流强度基本不变的情况下,进气道的流量系数明显高于ZH1105W柴油机的螺旋进气道,流量增幅高达35%.  相似文献   

3.
以实际产品气道为基础,使用UG软件完成气道的三维实体造型与修改,用三维流体动力学软件FIRE完成稳流试验台中气道-气缸流动的三维数值模拟计算,应用传统单因素法和新的均匀设计法对螺旋进气道结构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螺旋进气道的性能是气道结构参数之间交互作用的结果,对比传统单因素法,运用均匀设计法对气道进行优化设计,只需少量计算即可求出优化结果,大大减少了计算工作量.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某三缸增压进气道喷射汽油机的燃烧效率,利用三维CFD软件AVL-FIRE对原汽油机进气道在各气门升程下的进气过程进行了稳态数值模拟计算,并对其原汽油机在1,000,r/min、3,000,r/min和5,000,r/min全负荷下的燃烧过程进行了瞬态数值模拟计算;基于计算结果提出了两种进气道优化设计方案.对优化前后的缸内速度场、湍动能场、温度场、瞬时放热率及燃烧持续期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与原气道方案相比,优化气道方案的滚流比更大,在缸内组织了更强的气流运动,点火时刻缸内的湍动能更大且分布更为合理,火焰发展期和快速燃烧期更短.通过优化进气道结构适当提高增压汽油机的滚流比,可以改善压缩行程后期缸内的气流运动,提高点火时刻缸内的湍流强度,对提高混合气的燃烧速度、促进缸内燃烧十分有利,从而可有效提升汽油机的燃烧效率.  相似文献   

5.
为了改进EQ4BTAA增压空空中冷柴油机性能,对发动机的高涡流进气道内流场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得到了不同气门升程下详细的流场结构。气道性能评价参数(流量系数和气流转矩)的计算结果与稳流试验台的试验结果吻合较好。通过流场分析,找到了气道不合理的部位,并应用CAD/CAM/CFD集成的方法对气道进行了优化。优化后气道流量提高了14%,涡流比降低了12%,改进的气道与发动机匹配后,该柴油机的排放已达欧 标准。  相似文献   

6.
柴油机螺旋进气道的三维造型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螺旋进气道的设计是个难点,使用传统的方法很难对其进行准确的描述,也难以对气道流动特性进行精确研究.通过确定螺旋进气道的主要设计参数,进行螺旋进气道的计算机三维造型设计,可以实现螺旋气道的精确造型、以气缸直径102mm的直喷式柴油机的螺旋进气道为例,使用Pro/E对其进行了三维造型设计,并将三维模型载入Fluent中进行仿真计算,得到的计算值与试验值基本一致.结果表明:计算机构造的三维模型能很好地模拟螺旋气道,这为研究螺旋气道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以实际产品为研究对象,将三维数值模拟方法应用于柴油机螺旋进气道的改进设计中.通过数值模拟,获得了该气道内气体的流速、压力及湍动能等特性参数的分布,并计算了出口处的流量系数和绕竖直轴线的转矩.结果表明:该气道的流通性能很好但产生涡流的能力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在三维流动分析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的改进措施;对比各种改进措施下的模拟计算结果,发现在不减小流量系数的前提下,适当地增加螺旋腔室定义曲线相对气门凸台中心线的距离和增大涡壳角相结合的方法可以明显提高产生涡流的能力,是一种有效而又合理的改进办法.  相似文献   

8.
在稳流模拟试验台上,利用所研制的四气门柴油机试验缸盖和气门口三维流速测量装置,运用热线风速仪测量了四气门柴油机不同气道布置方案下的进气门出口三维流场,揭示了四气门柴油机两进气道的相互干扰对气门口流场影响的变化规律,。两气道的相互干扰使两进气道相互作用区域,近壁区域的内流速的大小和分布发生明显差异,这种差异随相互作用区域内速度峰值的增大而增加,切向速度分量影响最大,其速度大小及分布变化较大,切向气道较螺旋气道影响更大,螺旋气道对切向气道的影响随升程的增加而增大,切向气道对螺纹秘气道的影响则随升程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具有螺旋进气道的内燃机的进气通流能力,利用三维、可压、粘性、湍流流动模型,采用求解压力耦合方程的半隐算法(SIMPLE),对其流场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气道倾斜角、气道位置等进气系统参数对流场特性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由于螺旋气道结构的复杂性,结构参数对具有螺旋进气道的进气系统的影响十分复杂;气道倾斜角、气道位置对缸内流动的影响是双向的.另外,螺旋气道的总压力损失主要发生在气道部分.经实验验证,该模型和方法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0.
利用测得的四气门柴油机气门口三维流场,分析了进气门出口流场产生的缸内空气动量矩流率,揭示了四气门柴油机两进气道的相互干扰对缸内空气动量矩流率影响的变化规律,四气门装油机两进气道相互干扰,对缸内空气动量矩流率产生较大影响,相互干扰的程度取决于各气道的自身结构,两气道之间的相互位置及气门开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