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研究了离散区间系统的一种特殊形式的稳定性 ,即分支稳定性。分别给出了离散区间系统分支渐近稳定性和指数分支渐近稳定性的定义。证明了离散区间系统是分支渐近稳定的 ,且仅当系统矩阵在每一时刻都将满足一个约束条件的系统状态向量变换成满足另一个约束的向量。由此利用不等式的性质分别给出了离散区间系统分支渐近稳定和指数分支渐近稳定的充要条件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一类计及输电线路约束和投标变量界约束的电力市场动态投标模型.基于供应函数的Nash均衡理论和优化计算中的非线性互补方法,构建了由差分动态系统和半光滑方程组成的动态模型.以三节点和五节点的电力市场为例,数值仿真分析了在不同的市场参数下,系统将出现不同的输电网运行状态(阻塞和无阻塞)和市场的Nash均衡.进一步分析了投标模型在均衡点的局部稳定性.特别探讨了投标模型中的调整参数对市场均衡点和市场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针对约束非线性l1问题不可微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光滑函数的近似逼近方法.该方法利用调节熵函数和罚函数技术将约束非线性l1问题转化为无约束可微优化问题,因而可利用光滑优化的经典算法求出原问题的近似最优解.给出了基于光滑优化问题的BFGS迭代,并介绍了约束非线性l1问题的调节熵函数的有关性质、算法的迭代步骤及其收敛性分析.最后通过数值实例表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非光滑链式多体系统中的碰撞与摩擦混合约束问题,利用能量变分原理建立了含碰撞行为的多体系统动力学方程。通过集成刚体的空间几何约束和单边约束,可以考虑多散体碰撞和链式多体碰撞行为。非光滑刚体间的摩擦特性对刚体斜向碰撞后的空间运动轨迹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可引起刚体的平移与旋转。在多体动力学方程中综合空间几何约束和刚体摩擦物理约束,得到了含几何-物理混合约束的散体/链式多体混合系统动力学方程,然后基于开源CapSim系统,对大规模散体和链式的碰撞和摩擦行为进行仿真,得到系统的整体特性行为,所采用的方法同时提供了较好的实时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带有状态的约束的非线性系统的可解性问题,给出了在等式约束和不等式约束条件下非线性系统解存在的必要条件和充分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6.
王冰 《系统仿真学报》2001,13(Z1):33-36
给出了一种与环境有信息交流的受控记时Petri网系统模型的有关形式语言定义,把这种模型应用于具有时间约束的机组启停状态转换过程,使机组组合的动态规划法每一时段计算费用的状态数小于没有时间约束的该时段机组开停状态组合数,从而既处理了冷、热启动费用和最小启停机时间约束,又减少了计算费用的状态数,将会大大提高算法的效率.  相似文献   

7.
车辆路径问题的改进分支切割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容量约束车辆路径问题建立了数学模型并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分支切割算法.算法结合启发式规则, 采用梳子不等式和连接不等式产生切割面,设置参数控制分支客户组合的大小和分支方向,通过不断调整问题下界来删除多余节点. 提出了切割面更新策略,设置切割面利用系数和切割面库, 通过动态更新来淘汰利用率低的切割面,保存利用率高的切割面. 采用多组CVRP算例进行计算,并与其它算法优化CVRP的实验结果作了比较, 对运算结果进行了分析,给出了推荐的参数取值方案,说明了提出的分支切割算法对容量约束车辆路径问题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多分支多部件的水下拖曳系统特点,构造了杆和质点组成的通用力学结构;基于虚功原理建立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以仿真约束力处理浮体在水面的单双侧混合约束问题,避免了约束方程带来的复杂性。对典型系统的动态过程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获得系统的动态过程,正常收敛于稳态位置,浮体的水面约束与下沉过程均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9.
研究生产计划和控制中带交货期约束且子任务之间具有先序关系的资源选择问题,证明了该问题是NP完全问题,目前该问题还没有多项式时间求解算法.建立了该问题的非线性整数规划模型,分析了模型中目标函数和约束函数的单调性,并根据该单调性构造了分支定界求解算法.与招投标算法比较,表明分支定界算法具有求解问题的规模大、运算速度快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
受约束的非线性系统的可解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研究了具有状态约束的非线性系统的可解性问题,给出了在等式约束和不等式约束条件下非线性系统解存在的充分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1.
A special type of asymptotic (exponential) stability, namely componentwise asymptotic (exponential) stability for the continuous-time interval system is investigated. A set-valued map that represents the constraint of the state of the system is defined. And, by applying the viability theory of differential equation, sufficient and necessary conditions for the componentwise asymptotical (exponential) stability of this kind of systems are given.  相似文献   

12.
不确定非线性系统的二次稳定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一类不确定非线性系统, 采用模糊技术, 提出了一种新的二次稳定控制方案. 应用模糊T-S模型和模糊逻辑系统对非线性系统建模, 所设计的模糊控制器使得闭环系统二次稳定并满足期望的L2范数界. 该方案的主要优点是不对逼近误差和不确定性做约束假设. 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一个n-部竞赛图是n-部完全图的一个定向.令V1,V2,…,Vnn-部有向图D的部集.如果D中存在两个不相交的圈CC'使得对于每一个i∈{1,2,…,n}都有Vi(V(C)∪V(C'))≠ƒ,则称CC'是D的一对分量共轭圈.针对多部竞赛图的共轭圈问题,提出了分量共轭圈的定义,同时证明了每一个至少有6个顶点的部集具有相等基数的局部几乎正则多部竞赛图的分量共轭圈的存在性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一类非线性时滞系统的模糊预测控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模糊T-S模型对一类输入受限的非线性时滞系统进行建模;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模糊预测控制,推导了预测性能指标上界,将稳定性约束,输入约束变换成容易求解的线性矩阵不等式形式。采用了并行分布补偿预测控制器,基于李雅普诺夫函数和线性矩阵不等式方法给出滚动时域优化的充分条件,证明了闭环系统的稳定性,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针对一类有附加有界扰动的约束离散时间分段仿射系统,提出了一种具有鲁棒稳定性保证的模型预测控制方法.通过多参数规划采用一步预测时域法离线计算具有收缩性质的鲁棒可稳定集系列,把它们作为优化问题的稳定约束,并选择一个鲁棒正不变集作为终端约束,使得优化问题的可行性即保证了系统的鲁棒稳定性.仿真实例表明提出的控制方法可使系统渐近稳定到鲁棒正不变集.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用改进的遗传算法求解同时镇定一族线性定常系统的最优状态 /输出反馈控制律问题。引入了通常的二次型指标作为每一个系统的性能指标。在满足稳定性的条件下 ,通过最小化每个系统性能指标的加权函数值来求得最优同时镇定律。提出了一种求解该优化问题的改进遗传算法。计算结果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针对一类不确定离散时滞广义系统,给出了静态输出反馈控制器的设计方法.首先基于标称离散广义时滞系统的稳定条件,以受限线性矩阵不等式形式,得到闭环离散广义时滞系统正则、因果且渐近稳定的充分条件,同时利用受限矩阵不等式的可行解给出静态输出反馈控制器的设计方法;然后采用矩阵的正交补,把求受限线性矩阵不等式的可行解问题转化为求严格线性矩阵不等式的可行解;最后的数值实例说明了所给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18.
针对指挥控制组织设计中决策实体的配置问题,提出了在知识约束条件下该问题的数学模型及其求解方法。分析了该问题的约束条件,包括该问题的知识约束、隶属约束、能力属性约束等,建立了以最小化决策实体工作负载均方根为目标的优化模型,提出了基于遗传算法的模型求解算法,设计了针对问题模型的染色体编码方式、适应度函数以及遗传算子。最后结合联合作战仿真算例中一个任务与平台关系的设计方案,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The mean-square exponential stability problem is investigated for a class of stochastic time-varying delay systems with Markovian jumping parameters.By decomposing the delay interval into multiple equidistant subintervals,a new delay-dependent and decay-rate-dependent criterion is presented based on constructing a novel Lyapunov functional and employing stochastic analysis technique.Besides,the decay rate has no conventional constraint and can be selected according to different practical conditions.Finally,two numerical examples are provided to show that the obtained result has less conservatism than some existing ones in the literat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