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商誉,是企业拥有或控制却无法具体辨认的,能够对企业获得社会必要收益能力产生影响的诸要素综合的资本化价值。它具有不可辨认、不能独立存在、不能单独出售、转让、不能作为一项独立的资产投资等特征。那么当产生商誉时,如何科学、公正、合理、客观地反映商誉的价值,如何公正、有效的评估商誉,是目前仍需探索的问题。本文拟对采用收益法进行企业商誉评估作一浅入的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2.
随着会展经济在我国的快速发展,对会展项目的评估开始起步,但是关于会展商誉的评估却是空白。会展商誉可分为内在表现形态和外在表现形态。具有非实体性、效益性、排他性和动态性等特点。进行会展商誉评估,是对商誉价值内涵的评估,可以保护和提高会展项目竞争力。如何建立一个有效、统一的能科学、公正、合理、客观地反映会展商誉价值的评估模式,是需要给予重视并努力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商誉评估是现代社会市场经济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商誉评估具有整体性、综合性和方法局限性等特点,但是在商誉评估过程中,由于其特点不宜把握,随意性很大,出现的失误也远远多于其它无形资产。因此,有必要从法律层面予以规范。  相似文献   

4.
目前,随着企业改制、购并、资产重组和股份制合作等经济业务的不断发展,在资产评估中关于企业商誉的确认和计价问题已日益成为实务和学术界所关注的焦点。随着企业兼并、收购浪潮的涌起,企业产权交易日益活跃,在产权有偿转让过程中,商誉日益重要。因此,对于商誉会计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应该有更深入的探讨,以适应新经济形势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无形资产是指那些没有物质而以某种特殊权利和技术知识等经济资源存在并发挥作用的资产,包括专利权、商标权、非专利技术、土地使用权、商誉等.它是由特定主体控制的不具有独立实体,而对生产经营长期发挥作用并能带来经济效益的经济资源.  相似文献   

6.
常江 《科技咨询导报》2008,(19):143-143
笔者通过对经济发展与商誉会计规范发展的对比,试图找到它们之间的关系,以便让人们知道制定合理商誉会计规范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的发展,商誉在公司企业的经营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可法律却漠视这些经济现象。即使是令人欢欣鼓舞的新公司法的出台也没改变这一现状,新公司法明确规定商誉不得用作出资。商誉不得用作出资是由商誉自身的特点决定的,正是因为其自身特点从而使得商誉估价困难,导致注册资本不实。事实上,商誉出资并不必然导致注册资本不实,反而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司法的自由、效率等价值。因此,商誉可以用作出资。  相似文献   

8.
一、无形资产的基本概念和认识过程 企业无形资产的概念是指企业作为控制主体的不具有独立实体,而对企业生产经营持续发挥作用并带来经济效益的资产。其特征是不具有物质实体,依托于一定的物质实体;具有自身发展形成的某种权利或信誉;能为生产经营带来额外经济效益,由一定主体排他性地控制。 无形资产的概念在我国引入和形成较晚,对其分类见解不一。归纳众家见解,参照我国现行资产评估规章制度,无形资产应按可确指无形资产和不可确指无形资产分类。可确指无形资产包括专利权、专有技术(诀窍)、生产许可证、特许经营权、租赁权、土地使用权、矿藏资源勘探权、商标、版权、计算机软件等;不可确指无形资产指商誉。  相似文献   

9.
<正> 在企业购并中,企业购买另一企业时支付的价款高于购入的可辨认资产(包括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公允价值时,差额部分形成正商誉,也即商誉。当所支付的价款低于购入的可辨认资产公允价值时,该差额表现为一负值,这一负值就是所谓的"负商誉"。理论上,负商誉是不可能存在的。但是,负商誉在企业购并实践中的确存在。这种客观存在而目前理论尚无法作出合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间合并不断增加,合并商誉作为一项无形资源,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介绍了商誉的概念,结合新会计准则对合并商誉的确认、计量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有助于商誉会计的不断发展完善。  相似文献   

11.
雷凯锋 《甘肃科技》1998,14(6):42-43
商誉受到会计界的广泛关注,已经一个多世纪了。在这期间,会计界一直奉行这样一条原则:只有在企业合并中取得的外购商誉,才能在会计上加以确认;外购商誉以外的非购买商誉在任何状态下都不能确认。但商誉并不只是由于企业合并才产生的。那么会计界为什么至今仍不确认自...  相似文献   

12.
整体资产评估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资产评估理论和生产函数理论模型,研究分析CD生产函数在资产评估中的应用,提出了企业整体资产评估方法。同时,给出了无形资产整体评估和商誉评估的具体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社会经济的发展,我们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随着无形资产在企业总资产中所占比重的越来越大,以及购并、资产重组等经济业务的不断发展,资产评估中有关企业商誉的会计问题已日益成为大家所关注的焦点。为了能充分反映商誉在企业中的作用,必须加强其信息披露。因此,对于商誉会计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应谊有更深入的探讨,以适应新的经济形势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论商誉权     
分析了商誉权的概念、法律特征和法律属性,认为将商誉权的法律属性界定为知识产权,符合国际上的通常做法,顺应商誉保护的发展趋势,合乎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有利于保护商事主体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5.
负商誉问题是会计实践中的一个难点问题,在中国会计理论中常被边缘化.然而,企业股份制改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必由之路,企业并购难以回避负商誉问题.正视负商誉的存在,研究会计对策,既有利于完善中国商誉理论,也有助于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深入.  相似文献   

16.
商誉是能使企业获取超额收益的无法辨认的综合性资源.自创商誉在会计上予以确认和计量不仅必要,而且可能.购买商誉采用直线法合理摊销,同时对负商誉也应予以会计确认.  相似文献   

17.
商誉法和红利法在进行新合伙人入伙的会计处理时,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陷。本文通过对这两种方法的辨析,提出了现时红利法这一改进方案,使新合伙人入伙时的会计处理方法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18.
汪宁 《科技资讯》2006,(31):214-215
本文对购买商誉的确认、计量摊销及减值重估进行论述。商誉的本质是能为企业带来超额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购买商誉在企业并购时予以确认。对购买商誉按收购成本的剩余额即收购成本的公允价值超过所收购的净资产的公允价值的差额进行初始计量。购买商誉应在有效的经济寿命期内进行摊销,还要进行减值重估。  相似文献   

19.
商誉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无形价值,本文着重探讨了报刊业的商誉。文章认为,报刊业的商誉是存在的,它的特殊性表现在它以实现社会效益因素为重点目标。因此,应对报刊的社会效益予以价值量化,并计入商誉入帐价值内。文章提出了对报刊业商誉价值确定的设想,并给出了报刊社会效益价值量化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20.
商誉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无形价值,本文着重探讨了报刊业的商誉。文章认为,报刊业的商誉是存在的,它的特殊性表现在它以实现社会效益因素为重点目标。因此,应对报刊的社会效益予以价值量化,并计入商誉入帐价值内。文章提出了对报刊业商誉价值确定的设想,并给出了报刊社会效益价值量化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