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意大利托斯卡纳省比萨城北面的奇迹广场上,有一座非常有名的斜塔,因为它是意大利比萨大讲堂的钟楼,所以后人称之为"比萨斜塔"。其实,在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境内也有一座斜塔,名叫文昌塔。它与比萨斜塔类似,也是斜而未倒。文昌塔的前世今生矗立于和县横江河和得胜河之间的文昌塔为砖木结构,外形呈六方形,塔高30米,共7级。塔体以青砖砌筑而成,而塔内7级台阶则以木板铺垫而成。关于此塔的来  相似文献   

2.
比萨斜塔是意大利著名的历吏景观之一,900多年来,它一直吸引着成千上万世界各国的游客。几百年来,比萨塔的倾斜人们一直没有觉察出来,但这种倾斜的进展却一刻也没有停止过。为此,已先后成立过至少17个国际委员会,为拯救斜塔而努力。提出的方案不计其数,其中有些还颇具想象力,例如有人提  相似文献   

3.
每当提到意大利,人们就会自然地联想到有着“文艺复兴摇篮”之美誉的佛罗伦萨,沉醉于流连忘返的“水上城市”威尼斯,令人垂涎欲滴的比萨饼,以及堪称世界足球王冠明珠的意大利甲级足球联赛。现实中,浪漫的意大利人同样赋予了汽车令人难以企及的想象力。在意大利,与久负盛名的比萨斜塔和悠久的罗马古迹齐名的还有著名的菲亚特汽车和世界第三大汽车城都灵。  相似文献   

4.
这是近日来最让人味蕾萌动的一次采访,聊的、看的都是有关比萨的那些事,聊着聊着,对方会随手拿起盘中的比萨,讲述比萨背后独特的制作工艺,从一块低温发酵72小时的面团,到一桶从美国漂洋过海到中国的蘸酱,在他们看来,只有用高品质的原料才能制作出高品质的比萨,而每一块比萨都必须传承创始人约翰·施耐德先生对品质严苛的追求。本期"一线风采",记者与太原棒约翰(PAPA JOHN'S)的管理者们(白钰:总经理,孙蓉:副总经理,马晴:运营经理)一起来聊聊他们眼中的完美比萨。  相似文献   

5.
科学家最近说,他们已经发现了迄今已知最小的黑洞,它就位于我们所在的银河系中,其质量不超过太阳的4倍,直径仅24000米(只相当于一个大城市),因此堪称“迷你黑洞”。不过,就算这么小的黑洞,其巨大的引力也足以把任何一个靠近它的人拉伸成一根“意大利面条”。科学家推测,这个微型黑洞的力量恐怕要比位于星系中央的那些大型黑洞还强大。  相似文献   

6.
青云 《科学之友》2005,(12):30-31
意大利人和阿拉伯人都声称自己是面条的发明人,他们对此争论不休,因为他们都有2000年以上的以面条为主食的历史。然而最近,中国考古学家为意大利人和阿拉伯人的争论划上了句号。  相似文献   

7.
『不良嗜好』对身体有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夫 《科学之友》2006,(7):75-75
科学家重新审视了被人们摒弃的“不良嗜好”和“危险运动”。他们认为,在人类社会中,人对自己本身,对其养生之道和行为规范,都存在一个认识的过程。一些昨天还被认为是“不良习惯”、“不良环境”和“危险运动”而坚决摒弃的东西,今天有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而且还有一定的科学依据。既然如此,让我们瞧瞧,这些对身体有益的“不良嗜好”究竟是什么呢?咖啡因能减肥比萨饼能抗癌近年来,人们都相信有2种食物对人体有害:咖啡因和比萨饼。可是最近,意大利科学家发现比萨饼有抗癌功能,经常吃比萨饼的人患食道癌的危险降低了59%,患结肠癌的危险降低了…  相似文献   

8.
<正>2008年欧洲杯小组赛荷兰对阵意大利,荷兰头号射手范尼在比赛中取得了一粒进球。不过,他的这粒进球却引起了意大利球员的极大不满,他们纷纷向裁判申诉:范尼进球时已经处在越位位置。那么,这粒进球究竟是否有效呢?看过本篇文章后,你将会得到一个清晰的答案。  相似文献   

9.
梦溪 《自然与人》2014,(1):60-61
在生活的许多领域,个子高的人似乎会得到所有的好处。平均而言,他们在工作中更加成功,能赚到更多的钱。不过研究显示,矮个人群可能有一个方面可以胜过对方:他们不太有患癌症倾向,甚至会比高个人群更长寿。身高与癌症身高与癌症风险的关系并不是很新的科学课题,科学家们早在1975年就提出了身高与女性乳腺癌的关联性。许多的研究都会专注于乳腺癌,  相似文献   

10.
在凡尔纳的<地心游记>中,地质学家为探索地心的秘密,从斯奈菲尔火山口进入地球内部,最后又意外地被从意大利南部的斯特龙博利火山口甩了出来.现代科学告诉我们,地球内部的温度高达数千摄氏度,人不可能通过火山口进入地心.不过,的确有科学家通过研究火山,藉以探究地球内部的秘密.  相似文献   

11.
巨人骗局     
2012年2月,意大利科学家宣布,借助于化学分析和CT扫描,他们已经破解了8具19世纪意大利石化木乃伊(也称石化人)的制作方法。那么,什么是石化人?石化人究竟怎样制作的?让我们从一个真实的历史故事说起。  相似文献   

12.
青云 《科学之友》2005,(23):30-31
意大利人和阿拉伯人都声称自己是面条的发明人,他们对此争论不休,因为他们都有2 000年以上的以面条为主食的历史.  相似文献   

13.
他们也许是高校的老师,也可能是学生,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些人必定是非常积极、前卫的探索者,探索着地球上无法触及的未知世界。因为他们的旅程仅仅存在于电脑网络上,无论是课堂还是操场,都是通过“第二次生命”(Second Life,简称SL,是一个  相似文献   

14.
●绝大多数人很可能是在去年9月第一次听说格兰萨索国家实验室。格兰萨索实验室,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地下实验室是意大利科学中了不起的成功故事,然而就在其建成后的30年,实验室的未来却存在变数……  相似文献   

15.
细菌破案     
白石 《大自然探索》2010,(10):66-68
每个人的身上都有不少细菌,我们的身体其实就是细菌的天然游乐场。不过,对于法医们来说,他们更感兴趣的不是人肚子里或脸上的细菌,而是人手上的细菌——就像指纹可以破案一样,法医们正在用手上的细菌破案。  相似文献   

16.
意大利人和阿拉伯人都声称自己是面条的发明人,他们以此争论不休,因为他们都有两千多年以面条为主食的历史.然而,中国考古学家为意大利人和阿拉伯人的争论画上了句号.在近期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和<新科学家>杂志都报道,中国考古学家在青海省挖掘出一碗4000多年前的面条.一小堆保存完好的面条躺在一个陶土制成的碗下,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面条,这也说明中国人才是面条的发明者.  相似文献   

17.
一支由意大利、瑞士、西班牙和俄罗斯科学家组成的观测小组近日宣布。他们很可能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发现了一颗位于其他星系之中的行星。  相似文献   

18.
新加坡《联合早报》注视到中国独生子女一代人开始进入社会,并作出这一代人“并非如当初人们所想像的那么不堪一击”的报道,引起国内媒体的注意。这确实是一个有意思的话题。坦率地说,在一代人刚刚步入社会之际就对他们做出一个大体符合实际的结论,几乎是不可能的。譬如当初在美国“嬉皮士”一代疯狂反叛之际作评价,你不可避免地会将这代人视作“垮掉的一代”、“不可救药的一代”。谁会想到若干年后,他们会回归主流社会,西装革履地出入大公司,成为“雅皮士”,成为美国社会中坚呢?不过,这并不意味着预测、  相似文献   

19.
“太阳能是能源的未来.而且将永远持续下去”。 虽然成本问题已经困扰太阳能项目数十年,不过,这个问题可能很快就会成为过去,而且其进程会比很多人想象的要快。  相似文献   

20.
每年4月1日的愚人节是西方国家最开心的日子。这一天,无论是风流倜傥的法国人、绅士十足的英国人、热情洋溢的意大利人,还是严肃正经的德国人,都可能玩弄一些小把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