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在迟子建的小说创作中,她用温情构筑了一个文学艺术世界,形成了迟子建小说的独特之美,展示了她对人生残缺的温情关怀。 相似文献
3.
王柬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3,(7):92-94
迟子建一以贯之的创作风格是温情,而其在2010年出版的长篇小说《白雪乌鸦》又是以1910年在哈尔滨发生的鼠疫为观照对象。在这篇小说中,迟子建在自己的创作风格、美学追求与人类的死亡宿命间寻找到了一条平衡之道,并建立起自己独特风格的死亡叙事,即正视死亡、化解死亡、战胜死亡。 相似文献
4.
迟子建以《北极村童话》为代表的早期小说基本属于故乡题材小说,从90年代初开始,迟子建的小说题材日趋扩大,由从前单纯描写故乡风情逐渐转向关注都市社会,风格也由单纯明净趋向浑厚成熟;题材的扩大没有改变迟子建的文学理想,在小说中建构温情与爱意的家园是她对理想的执着坚守;迟子建的小说包含对人性最深刻的洞察,她笔下人物浓郁的忏悔意识体现了最丰富、最真实的人性。 相似文献
5.
民国时期自然灾害不断,给人民的生活造成了重大的影响,现代文学对此作了生动形象的反映,表现了自然灾害下人民日益艰难的生活处境,灾民被迫卖儿卖女,许多妇女堕入风尘。灾荒之下,流民遍地,弃婴、自杀、食人等现象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迟子建和铁凝充满诗意美的小说创作的赏析 ,可以看出她们的创作既是女性化的 ,又不单纯是女性化的 ,具有更普泛的表现人性善与美的意义。情感——诗意——思想构成了作品互相牵制的内核。她们的创作无疑对当下女性主义写作有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7.
王田 《湖北三峡学院学报》2010,(Z1):114-115
底层文学中最为显著的特点之一即是对底层苦难的表现。然而随着底层文学的发展,作家群体对苦难的书写呈现出一种极致化的书写方式。那么这一现象有何表现?如何解读?带给我们何种启示?笔者将就此展开个人分析。 相似文献
8.
迟子建是东北作家群中的佼佼者,自进入文坛以来,20多年一直笔耕不辍,创作实绩斐然。她也是一个具有独特意义的作家,始终用一以贯之的人文情怀、以忧伤而不绝望的写作态度探寻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以迟子建的新作《额尔古纳河右岸》为切入点,可以探寻她对忧伤的体现和超越以及蕴藏在作品背后的作者深层的创作心理动机。 相似文献
9.
在曹文轩的作品中,苦难构成了整个作品的基调和氛围,但就是在这些大苦大难中,一系列天真、纯美的女性形象给这些苦难抹上了一层蛮糖。这些女性美丽、善良而又古典诗意,在她们身上也体现了作者的古典主义情怀和对美的不懈追求。 相似文献
10.
11.
於贤德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13,(6):77-82,87
严歌苓作品深刻揭示女性生存状态的艰难现实,着力描述女性在苦难压迫下的不幸遭遇和奋力抗争的艰辛与痛苦,充分展示女性丰富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历尽磨难的心路历程,深刻表现了女性多灾多难的悲惨命运,真实揭示了女性在受苦受难的过程中表现出坚强的生命意志和明智的抗争策略。尤其是很多女性在苦难中还能挺身而出,对同样处在困境中的弱者伸出救助之手,在救苦救难的过程中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净化,人性得到升华,这种慈悲为怀的人生境界,充分体现了苦难中的女性善良、坚韧和伟大的人格力量。 相似文献
12.
李枫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6,26(1):84-86
迟子建小说具有浓厚的故乡情结,这种情结是她作品的艺术特色,也是其小说具有亲切感和持久感的重要因素。她的故乡情结主要体现为乡恋情结,在表现上采用了三种手段:对故乡景色的唯美描写,对故乡人丑的温情包容,对都市文明的情感疏离。 相似文献
13.
姜山秀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10)
诗意的温情是迟子建小说世界的标志,但是她关于故园关于乡土的温情故事,只是小说叙述话语的一个层次,对现实性生活和现代文明的拒绝与抗议构成了迟子建小说的深层话语,迟子建通过叙述方式的控制与选择使她的反抗以温婉的姿态展现。 相似文献
14.
迟子建小说中的意象是解读她作品的重要对象,在她的小说中,存在着环境意象、人物意象、动物意象以及灵魂意象.通过对作家小说文本的解读,笔者能深深地感受到悠悠的伤感之情,同时,从这种情感中,渐渐发现意象之美. 相似文献
15.
迟子建作品展示的深刻、独特的死亡景观日益受到关注,本文从一个新视角,将迟子建笔下的死亡形态分成两类,一是昭显社会价值的死亡,二是作为本体存在的死亡,并对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在新课程教学改革中要求创造和谐课堂、高效课堂、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小组合作学习能力,教师对待学生要热情、课堂气氛要有温情、学生学习要有激情。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师生关系和谐化。需要在课堂中注意营造和谐的课堂,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快乐,展示学科特点,抓住学生心理,是他们想学、愿学、乐学。 相似文献
17.
庐隐和迟子建是间隔半个多世纪的两位优秀女作家,她们都擅长在小说中描述感伤情绪.她们的感伤是自身情感经历和生命体验的体现.是对社会、人生的一种思考,尽管所描述的对象、背景、表达情感的方式均有所不同,但她们最终的目的是相同的,都是为了让人们在感伤、悲哀中坚强起来.找到生活的出路. 相似文献
18.
19.
刘秀哲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21,28(2):20-24
隐喻作为一种修辞成为众多作家构建文学世界的手段,文学中隐喻思维的运用不仅能够造成陌生化效果吸引读者,而且也会因隐喻思维所具有的丰富性与多义性深化文本内涵.在迟子建的小说《白雪乌鸦》中,作者将隐喻的意义指向与作为人类永恒思索的生死命题相关联,并将这一关联置于百余年前哈尔滨鼠疫肆虐的语境之下展开对生与死的本质探寻,进而揭示出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作者对于隐喻的运用及关于生死命题的深刻思索使小说彰显出独特的文学内涵与审美意蕴. 相似文献
20.
张艳辉 《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25(3)
迟子建《晚安玫瑰》中塑造了一个闯荡城市的农村女孩形象,在乡村生存环境的广阔与城市居住环境的逼仄之间,在乡村传统直白的情感表达与城市潜流暗涌的情感冲突之间,在乡村直截了当的人际关系与城市互不信任的人际关系之间,细致入微地揭示了乡村与城市意象的对峙,表达了对人们生存环境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