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创新科技》2005,(9):56
眼睛的颜色是人体最重要的体貌特征,但科学家日前表示,眼睛的颜色是可以改变。通常情况下,人眼在外伤作用下可能会改变颜色,但若没有外伤的作用,眼睛颜色还会自动改变吗?对大部分人而言,答案是否定的。眼睛颜色在人幼年时期已经形成,且基本上终生不变。但是,一小部分成年人眼睛的颜色却可以随着年龄的增长明显地变深或者变浅。  相似文献   

2.
人们常用“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形容人对某物的珍视,眼睛对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科学研究表明,人体从外界接收的信息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眼睛接收的。因此,健康的双眼是人们正常生活学习、工作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3.
声音看得见     
人们接受外部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听觉,听声可以辨物,闻声可以辨人,尤其是人们相互交流的语言,主要是靠声音传递的。如果听觉器官出现障碍,就会生活在无声的世界里。尽管如海伦凯勒这样的人通过训练可以用眼睛读出唇语,但美妙的音乐是无法靠眼睛享受的。  相似文献   

4.
读书看报,欣赏绘画,观看景物,辨颜色……全凭我们这一双眼睛。眼睛能够接受光。接受了光为什么就够看见东西?还有,我们为何看到的是一五彩缤纷的世界?现在不少人都患有近视或者远视。患内障和青光眼的人也有增加的趋势。眼睛现这些毛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此外,已失明的人是否还能够恢复视觉?  相似文献   

5.
苏轼着力于拓展词的表现领域,让性格各异又富有生命力的各类人物大量出现在词的世界里,并以强烈的情感抒发体现出自我的人格魅力及个性形象。同时,苏轼更开创了表现人物思想个性,通过琐事及细节写人,以实衬虚,多角度塑造,借物喻人等多种艺术手段以摹写人物,使词中人物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相似文献   

6.
人有眼睛,自然界里的动物也几乎都有眼睛。靠了眼睛才能看到周围物体的形象、运动和颜色。猎取食物,逃避敌害,寻找配偶,哺育后代,都离不开眼睛。自然界里的动物种类繁多,人们已经知道的就有150多万种。它们有的生活在空中,有的在陆地上,有的在水里,有的又在地下。有的喜欢光亮,  相似文献   

7.
在生活中,往往有极少数人的眼睛不能辨别颜色,他们区分不出五颜六色,无法欣赏红花绿草。他们感受到的颜色是模糊朦胧的,严重的甚至是灰蒙蒙的。  相似文献   

8.
《奇闻怪事》2011,(1):53
宠物和主人因长期生活在一起而被认为长相趋于相似,但这对英国人布伦丹·奥沙利文来说却并不是一个好消息,他养的一条鲤鱼竟呈现出令人惊讶的人类面部特征。报道称,44岁的奥沙利文5个月前买回了这条鲤鱼当做宠物养。不久后,他突然发现鲤鱼竟长出了"嘴巴、鼻子和眼睛"。奥沙利文说,"我以为是中暑而看花了眼,但  相似文献   

9.
我们的眼睛     
关于眼睛,人们曾写得非常多,然而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对它们知道得非常少。  相似文献   

10.
如果修复体颜色不匹配,那么就意味着修复体将不停地返工。切端透明度、表面的质感、小裂纹、分界线、钙化等等。在就诊的早期进行比色。你和你的病人对着比色板比色的时间越长,你的视觉就会越疲劳。一双疲劳的眼睛是很难确定颜色的。  相似文献   

11.
谈作文命题     
每篇文章都有一个题目,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人的眼睛能传神,能表现出人的喜怒哀乐等思想感情。文章的“眼睛”——题目,当然要起到概括文章思想内容、突出文章中心的作用。人们看文章,首先就是看题目。一篇好文章有好的题目,可以引人入胜,使人产生阅读这篇文章的欲望。差的题目,往往首先使人对文章产生厌恶的心理。  相似文献   

12.
眼睛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的确,对眼睛的描写不仅能勾勒出人物的外貌形象,更能折射出人物的心情。老人满脸皱纹,眼睛被松弛的眼皮包着,简直看不见眼珠了。他不时努力地睁大眼睛,乞求地望着面前的人们,指望着有谁能够施舍一点硬币。可是好久都没见收获,他  相似文献   

13.
基于肤色模型与眼睛定位的人脸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提出了一种基于肤色模型与眼睛定位的人脸检测方法。通过YIQ色彩模型的肤色区域分割进行人脸的粗定位,再根据眼睛的灰度及形状信息的眼睛定位实现人脸的准确检测。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在复杂背景图像中较准确地检测出人脸。  相似文献   

14.
生物的“眼睛”不管是外形还是能力都各不相同。为了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生物体进化出了各种不同的眼睛:昆虫的复眼具有宽广的视野,鸟类和鱼类的眼睛甚至能看到人眼无法看到的紫外线。眼睛到底是什么时候诞生的,功能又是如何完善的?其历程波澜壮阔,堪称生命的奇迹。  相似文献   

15.
肖雯 《科技信息》2013,(16):314-314
眼睛为五官之首,是引索心灵最直白的交流方式,眼神里的语言世界任何地方的人都能理解,对舞蹈表演更有重要的影响力。黑皮肤、大眼睛、高鼻梁是印度舞眼神表现的最好搭配。有着白色种族血统的印度人却有着黝黑的皮肤,他们的眼睛大而亮;睫毛长而浓密;鼻梁很高,这使他们具备了特有的高贵气质,在一举一动间不经意地透析出内心最美的神韵。在不同的舞蹈角色扮演中有着各种眼神的表现:有柔媚的娇羞;有直接表现出的热情奔放;也有风情万种的挑逗;更有道不尽的深情款款。  相似文献   

16.
终身体育约束性的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终身体育概念,是在终身教育的理论基础上引申出来的一种体育教育思想.本文从主、客观等方面,解析了终身体育的受限因素.认为:一个人终身接受教育是有一定的说服力的,但一个人要终身接受体育锻炼却存有一定的约束性,这种约束性主要落脚在人自身主、客观方面的受限因素中;"在人的生理状况中"参与体育锻炼是一个阶段性的过程,无论终身体育的理念在人的意识活动中起什么样的作用,但它并不能超越生理发生和发展的规律;应当重视体育兴趣在终身体育实践过程中的地位,从认识和情感体验上发展和培养体育兴趣,但很难说这种兴趣的建立就能培养人们的终身体育实践;体育锻炼这类事务,并非遵循"经济决定论",更多的是人们持以什么样的态度,但态度在一定程度上与人们的生活质量有关.  相似文献   

17.
正一、运用"五员大将",让文章具体生动我们先来看看这"五员大将"吧,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耳朵能帮你听清大自然的声音,鼻子能帮你闻出不同事物的气味,舌头可以帮你尝出事物的酸甜苦辣,"心"这员大将的作用就更大了,可以帮你感受各种情感:高兴、悲伤、喜欢、憎恶……作文中要将生活的"浪花"精彩纷呈地展现出来,离不开"五员大将"。下面就请"五员大将"来为我们进行一次"实战演习"。  相似文献   

18.
音乐的内容与形式问题是千百年来人们一直争论的话题.嵇康的<声无哀乐论>之音乐美学思想来源于道家哲学,嵇康的"声无哀乐论"思想论述了音乐的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关系,认为音乐形式与情感无关.然而从音乐形式的构成方式、存在方式、音乐作品的实现方式等环节作客观分析,进而从人的生理和心理上管窥音乐与人类的情感之间的关系,就会发现音乐是能够而且必须表达人的情感的.  相似文献   

19.
"和"是嵇康《声无哀乐论》美学思想的核心。嵇康在批判儒家音乐教化思想、继承道家音乐自由和谐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声无哀乐"的观点;在自然之和的基础上,人们运用"和比"的方式创作出了和谐的乐音组合,又将自身的情感融入其中,"和比"之音由此而生;人们在倾听和美之乐时,与之形成共鸣,内心情感便外在表现出来,同时,音乐亦在礼和乐的配合的潜移默化中达到了一定的审美作用。  相似文献   

20.
人是有理性有情感的。理性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合理的思维判断,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具有某种独特色彩的体验。高校学生偏爱理性思维,有着丰富的感情需要,喜欢追求生活中的哲理。因此,做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应当合理利用理性和情感,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