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菡谦 《科技信息》2009,(14):113-113
《飘》是一部以美国南北战争为背景和题材的通俗小说。它通过主人公斯嘉丽的爱情纠葛和生活遭遇展示了她在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的过程中所具有的复杂的情感世界。在这个情感世界中,她对爱情既专一又虚荣;对亲人她既有着情感上的依附又有着道德上的背叛;对塔拉则是近乎疯狂的热恋与付出。这些情感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她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2.
《世界博览》2012,(7):12-12
在2月的最后一天,一条关于“每4年一次的2月29日,英国有一项鼓励女性倒追男性的传统”的微博被疯狂转发。美国《大西洋月刊》特意发表文章讨论,题目就是《中国今天议论什么:单身女性追求爱情》。  相似文献   

3.
爱情,人类的永恒主题。她是世界上人类一切情感中最美好、最纯真、最无私、最令人神往的感情。当然,失去爱情也会让人感到痛苦、悲伤、无奈……在现实生活中,最幸福的爱情模式其实只有一种,那就是:这个世界上只有一  相似文献   

4.
我们这一群女人在讨论.派谁去报复那个高傲的男人,男人知道.几个女人一起行动有司能.也知道概率很小.但永远不知道女人一起行动的破坏意味着什么……这个报复者.我们命名为“索罗玛宝女人”,与天斗.与地斗.其乐无穷……悬念 爱情 一夜情 时尚 虚拟 网络 城市生活方式 31岁男人 30岁女人 索罗玛宝.来自最残酷的环境。  相似文献   

5.
这个世界最不缺乏的就是喜欢冒险的人了。瞧,他们一会给自己装上“翅膀”,在天空飞翔,一会又跑到大海上,急速飞驰……总之起是疯狂的运动就越是他们的菜。什么!你也想像你们一样,体验一下这些刺激的运动?  相似文献   

6.
小说《荆棘鸟》描述了克利里家族三代人的人生经历和情感历程,塑造了三位坚韧、善良的女性形象。尽管她们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是她们与命运的抗争、对爱情和幸福的执著追求却令人慨叹;小说也揭示了生命的意义:在痛苦中爱着,在爱中成长。  相似文献   

7.
从《聊斋志异》看蒲松龄的爱情理想和婚姻观何梅琴描写青年男女相悦相思、相恋相求的故事,从来就是文学艺术中最富感染力、最震撼人心的优秀篇章,也是骚人墨客最喜欢吟咏描绘的内容。“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求之不得,寐思眼。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相似文献   

8.
爱情是古今中外文艺作品中不可或缺的一个主题,因为只有这个主题最能表现人性中最美好的东西——正直、诚实、英勇、善良,同样地,也许也只有这个主题最能刻画人性中最丑陋的东西——虚伪、自私、背叛、狡诈。世界文学巨匠莎士比亚正是紧扣爱情这一人文文化中最重要的部分,将人类的甜美幸福与悲欢离合充分融入自己的剧作中,给人以启迪,给人性以震撼。  相似文献   

9.
张士功 《大自然》2011,(6):81-F0003
摄影家的眼睛总爱追逐秀丽的山川、奔腾的河流、奇妙的动植物或人类社会中的感人瞬间、隐秘角落……的确,这些都能打动人的心灵。然而,如果你看到张士功先生的“另类”摄影,你一定会惊奇地发现,就在我们身边最不起眼的地方,竟然还有一个同样或震撼人心或充满情趣的光影世界。其实,那不过是一些被我们遗忘或忽略的东西——毫不起眼的树丛、锈...  相似文献   

10.
A.S.拜厄特在小说《占有》中讲述了两段动人的爱情故事:其一为百年前维多利亚时期的男、女诗人艾什和拉摩特“飘逝”的爱情悲剧;其二为当代英国男、女学者罗兰和莫德“渐悟”的爱情喜剧。它们在小说中交叉前行,构成了小说的叙述主线。艾什、拉摩特的爱情是罗兰、莫德爱情成功的主要推动力量。两段爱情故事虽相隔百年历史,但都生动地阐释了爱情的伟大和不可或缺性,其主人公在爱情追求和对待爱情的态度等方面都表现出相似和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某师范类高校女大学生爱情追求类型的调查和分析,探求不同的来源地,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年级,不同的家庭环境等因素对该类女大学生爱情追求类型之间的差异影响,寻求对在恋爱追求中的师范类女大学生教育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12.
爱情与创作     
爱情与创作哈米爱情是使人们获得灵感的艺术之神。──[保加利亚]基·瓦西列夫爱欲冲动的压制和升华,产生了文明建设的力量。──[美国」罗洛·梅爱情,确切地说是性爱,是人类保存生命、繁殖后代.以求种族延续和物种进化的本能欲望、它是人住中最强烈的情感,也是包...  相似文献   

13.
《古诗十九首》以现实的普通人作为悲剧的主角,真切地表现普通人心灵深处的悲伤,表现个体生命意识的张扬和人生的深刻体验,毫不隐螨地抒写了性压抑饥渴给人们带来的痛苦,表达了对爱情对人生对本能对欲望的肯定和呼唤,其强烈的悲剧激情,悲剧矛盾,悲剧冲突,悲剧结局等因素,构成了丰富的悲剧美。  相似文献   

14.
爱情是古今中外文学作品中永恒不变的话题,而诗歌以其凝练、优美的语言最充分地体现了这一主题。在中英爱情诗中,除了语言风格上的很多相同之处外,在表现手法上也有诸多相同点,如:借助比喻等修辞手法;借助动植物以及自然现象来抒发感情等等;但由于中西方的文化、民族个性差异等等使得中英诗歌在表述爱情时又有不尽相同之处。  相似文献   

15.
俄国文学巨匠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安娜·卡列尼娜》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不顾一切追求爱情的女性形象安娜,法国作家福楼拜在其代表作《包法利夫人》中塑造了爱玛这个女性形象。作为大胆追求爱情的悲剧女性,无爱的婚姻与强烈的爱情追求的矛盾,纠结于社会因素的情感困境,都无可厚非地成为了她们走向各自归宿的缘由。  相似文献   

16.
肖武 《科技知识动漫》2009,(13):114-115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选自《警世通言》第三十二卷。女主人公杜十娘是京城名妓,她不甘做王孙公子们追欢取乐的玩物,真诚地追求爱情,执著地追求美好的理想,但残酷的现实击碎了她的梦想。男主人公李甲是个富家子弟他虽也真心爱过杜十娘,但在等级森严的现实面前,他的爱情就显得不堪一击,最终屈服于礼教观念。  相似文献   

17.
<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和焦仲卿的悲剧故事,不仅仅是对纲常礼教,对人格摧残的揭露,更是汉末人们追求独立人格与爱情幸福、亲情孝道之间矛盾的反映.刘兰芝、焦仲卿二人既是忠贞爱情的捍卫者也是早期封建纲常礼教的判逆者,他们的爱情悲剧,折射出人们对自由人格的追求和美好爱情的期冀.  相似文献   

18.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美国战后小说重要主题之一。小说作者从狂欢理论、人格理论、偏执妄想狂病理特征、异化等角度多样性地描述"疯狂"的形象和本质,表述了理想主义者反对战争、反对权力和人格异化、追求人性的愿望,以及试图改造现实和理想破灭带来的绝望。精神疾病已超越病理学、美学和道德范畴,进入政治和种族领域,被符号化、功能化、政治化,成为政治斗争最顺手的修辞学工具。小说中疯狂成为隐喻意象,表现为嗜血狂、双重人格、偏执妄想狂以及人格异化,各种疯狂形态都隐含着尼采的非理性哲学精神。  相似文献   

19.
萨苏 《世界博览》2013,(19):84-84
参加一个节目的拍摄,美女编导小周任劳任怨,不辞辛苦,听到表扬只是弱弱地说:“没什么啦.总是跟人打交道,讲理的嘛。”  相似文献   

20.
正本杰明·富兰克林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他是作家、政治家、外交家、发明家、出版商、新闻人……还是科学家,在电学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他最著名的科学研究,当然是冒着雷击的危险用风筝把雷电引下来,证明了闪电是一种放电现象。这个大胆的实验引发了无数人的崇敬,富兰克林甚至因此被赞誉为"现代普罗米修斯"。有些人也大胆地去模仿,结果毫不意外地导致了遭到雷击身亡的悲剧。富兰克林本人有必要冒险做这个实验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