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分析合并高血压病的急性心肌梗死近期预后。方法:11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病史分为高血压组(HT组)和非高血压组(NHT组),对比分析两组的重要临床事件。结果:两组病人基础临床特征无明显差异,梗死部位相似。严重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和梗塞扩展在HT组略多(P>0.05)。HT组发生左室重构,心力衰竭(心功能Ⅲ~Ⅳ级),心梗后心绞痛和死亡明显多于NHT组(P<0.05)。结论:伴高血压病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预后差。  相似文献   

2.
在发生或怀疑心肌梗塞(AMI)时,早期快速确诊对决定治疗方案、诊断预后有重要意义。来源于心脏的肌钙蛋白I(Troponin I)是一种高度灵敏,具有心肌特异性的血清标志物,可在急诊室、重症监护室、急救现场、医院化验室作为AMI的辅助诊断。一、材料和方法1.材料(1)对象AMI组:AMI患者21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5例,年龄45~75岁,全部AMI患者,均符合AMI诊断标准;健康对照组:选择体检心、肝、肾功能正常,无心血管病者者27人,年龄25~65岁。(2)样品采集AMI患者于治疗前(发病1…  相似文献   

3.
我科自1990年以来,对58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采取严密观察护理和综合治疗,取得明显疗效,抢救成功55例,总有效率达98.3%。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男47例,女11例,发病年龄38—77岁,平均57.5岁;梗塞部位以前壁、前间壁多见,(占51.72%);严重心律失常,急性左心衰,心源性休克为常见并发症。其中17例采用溶栓治疗,男13例,女4例。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最大校正QT间期(QTcmax)、QT离散度(QTd)和QTc离散度(QTcd)与恶性心律失常的关系,回顾性分析了47例AMI患者(分为恶性心律失常组14例和无室性心律失常组33例)发病3d内的心电图,并以50例健康人作对照。结果显示:两组AMI患者的QTcmax、QTd和QTcd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01),而恶性心律失常组的上述指标比无室性心律失常组显著增大(P<005~0.001)。提示QTcmax延长和QTd、QTcd增大与AMI患者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密切相关,测定上述指标对AMI近期预后的判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5.
心肌酶谱检测现已成为急性心肌梗塞(AMI)诊断及疗效监测的主要手段之一,在临床中发现,AMI患者其末梢血中白细胞也异常增高,且与心肌酶如(CK-MB、CK、HBDH、GOT等)有良好的正相关性,二者联合监测对于判定AMI疗效具有一定实际作用,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共8例,均为本院住院患者,其中男性4例,女性4例,年龄30~66岁,平均年龄为55岁。1.2方法监测仪器为雅培CCX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心肌酶测定试剂购于上海长征公司,病人血常规测定采用末梢血,经F-820…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急性心肌梗塞(AMI)溶栓后血管再通对临床预后的影响,本文对我院在1991年7月至1994年12月间施行尿激酶(UK)静脉溶栓治疗的102例急性心肌梗塞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总结,比较了冠脉再通组和冠脉未通组病人在住院期间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梗塞后心绞痛、再梗塞的发生率及其病死率。结果表明冠际再通可明显地改善AMI病人的心功能,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降低病死率。提示冠脉再迈可显著改善病人的近期预后,  相似文献   

7.
综合医院急诊科是诊治包括急性心肌梗死(AMI)在内的急重症的首诊科室,而AMI发病早期的患者抢救成功率的提高与溶栓治疗的及时与否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了尽早溶栓治疗以获得良好的溶栓效果,我科从1996年起开展尿激酶急诊静脉溶栓治疗 AMI 26例,疗效满意,现报导如下。1临床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26例中,23例为我科首诊病人,3例为他院疑诊转入。21例为初发病例,5例为再发梗死。临床症状、心电图、血清心肌酶谱演变均符合1979年WHO的诊断标准。其中男20例,女6例,年龄35~72岁,平均54…  相似文献   

8.
曹雯 《甘肃科技》2000,16(3):48
急性心肌梗塞(AMI)溶栓治疗近10年来取得了重大进展,大规模临床研究及应用表明,溶栓治疗能使心肌梗塞的相应闭塞冠脉血管再通,恢复血流再灌注,挽救濒死心肌,缩小梗塞范围,降低死亡率。我科对47例AMI患者给予了静脉溶栓治疗。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47例患者均在发病后90min内来我科就诊,其中男性37例,女性10例。患者的临床诊断均符合1979年WHO的AMI诊断标准。1.2治疗方法患者确诊后均收入急诊病房,无溶栓禁忌症,在心电监护条件下,参照《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法参考方案》实施溶栓治疗,给予国产尿激酶…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最大校正QT间期(QTc max)、QT离散度(QTd)和QTc离散度(QTod)与恶性心律失常的关系,回顾性分析了47例AMI患者(分为恶性心律失常组14例和无室性心律失常组33例)发病3d内的心电图,并以50例健康人作对照。结果显示:两组AMI患者的QTc max、QTd和QTcd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01),而恶性心律失常组的上述指标比无室性心律失常组显  相似文献   

10.
急性心肌梗塞(AMI)是危重的心血管疾病,是患者猝死的主要原因,在高校知识分子群体中发病率较高。几年来共收治AMI病人27例,由于入院时做到早期诊断,积极抢救,收到满意效果。1临床资料(1)一般情况:本组27例AMI病人,其中男18例,女9例,年龄最...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1994年至1996年间住我院循环内科的21例右室梗塞病人进行归纳总结,体会出:与其它部位心肌梗塞相比.右室梗塞较易出现低血压、心源性休克、右心衰、室性早搏及房室传导阻滞,心电表现为V3R~V5RST段抬高≥0.1ml,以V4R为著,STⅢ/STⅡ>1,心肌酶谱均符合急性心梗的演变过程.治疗重点是补液及纠正心衰。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12.
为验证奥美拉唑对PHG(门脉高压性胃病)出血的临床疗效 ,笔者于1996年1月~1999年2月应用善得定治疗14例PHG出血病人 ,与应用善得定联用奥美拉唑治疗相似病人15例进行对比研究 ,以此观察奥美拉唑对PHG止血的疗效。1材料与方法1.1病人资料所有病人均为PHG所致出血 ,经内镜或上消化道气钡检查排除其它原因引起的出血 ,善得定组14例 ;男性11例 ,女性3例 ,年龄29—72岁 ,平均年龄48.2岁 ;善得定联用奥美拉唑组(简称联合用药组)15例 ,男性13例 ,女性2例 ,年龄31—74岁 ,平均年龄49.1…  相似文献   

13.
<正> 室性心动过速(以下称室速)为临床较常见的一种恶性心律失常,本实验通过对索他洛尔疗效的观察,旨在为临床医师于抗心律失常药物选用上提供参考。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1996年8月~1998年11月于本院ICU、CCU及心内科门诊经HOLTER或床边持续心电监测诊断的室性心动过速9例,均排除严重器质性心脏病合并心衰、休克及QT延长、电解质紊乱者。其中男性4例,女性5例;非持续性室速6例,持续性室速3例;年龄37~65岁。  相似文献   

14.
吴红  殷春 《甘肃科技》2011,27(13):154-155
了解不同血糖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期间心律失常发生率、心力衰竭发生率、心源性休克发生率)及住院死亡率的影响。收集急性心肌梗死住院病人127例,根据入院时空腹血糖值、葡萄糖耐量值分为5组,第1组:血糖正常组;第2组:空腹血糖异常及葡萄糖耐量减低组;第3组:糖尿病血糖轻度升高组;第4组:糖尿病血糖中度升高组;第5组:糖尿病血糖重度升高组。分别统计出各组住院期间心律失常发生率、心力衰竭发生率、心源性休克发生率、住院死亡率,并进行了统计学比较。随着血糖水平的升高急性心肌梗死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期间心律失常发生率、心力衰竭发生率、心源性休克发生率)及住院死亡率则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15.
心力衰竭病人的左心室功能与心律失常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左心室射血分数与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用超声心动图及24h心电监护研究了53例由缺血性心脏病(33例)或扩张性心肌病(20例)引起的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并根据其心功能损害的程度分为两组,对比两组病人心律失常发生的类型和频率及抗心衰治疗后心律失常的变化。结果: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生与左心室的射血分数(LVEF)相关,当LVEF〈30%,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LVEF〉3  相似文献   

16.
杨燕 《甘肃科技》2000,16(2):59-59
我们对75例病理证实的食管癌、贲门部癌性狭窄患者通过内镜分别用局部注射抗癌药物(简称局化)Na -YAG激光(简称YAG)及微波组织凝固(简称EMCT)治疗 ,共253次 ,取得较好疗效 ,改善了梗阻症状 ,延长了生存期。现总结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和方法本组75例患者 ,男性67例 ,女性8例 ,年龄31 -87岁 ,平均67岁。食管癌34例 ,贲门癌9例 ,胃癌术后复发9例 ,食管癌放疗后3例。分组情况见下表 :2方法三组患者均用OlympusGIF -P3型胃镜。2.1局化组用内镜专用注射针 ,通过活检孔将抗癌药物丝裂霉素…  相似文献   

17.
机械通气在急性左心衰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索不同方式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病人的临床效果,方法:32例(38例次)急性左心衰病人分3组,I组18例次采用高尖喷射呼吸机(HFJV),II组10例采用双相气道内正压呼吸机(BiPAP),Ⅲ组10例次采用紧急气管插管接纽帮100 Ei型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同时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结果:I组14例抢救成功,有4例需改用Ⅲ组方式进行,Ⅱ组有7例抢救成功,1例在进行BiPAP治疗突然出现心跳骤停,经I期心肺复苏失败死亡,有2例需改用Ⅲ组组方式进行机械通气治疗,Ⅲ组经治疗有5例临床治愈,另5例动脉血气分析均有改善,但因原发病严重,其中有2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2例风湿性心脏病,1例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本组共有6例死亡,病死率为18.77%,非心源性的急性左心衰全部抢救成功,结论:根据不同临床情况采用不同方式的机械通气治疗,能及时有效缓解急性左心室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及呼吸功能障碍,有利于心衰改善,是抢救急性左心室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我室在1997年3月至10月间医治老年性白内障手术病人57例,其中男性24例,女性33例,年龄在60岁~91岁之间,平均74.5岁。  相似文献   

19.
以秦巴山区宁强试验点49名弱智儿童为试验组,以当地74名智力正常儿童为对照组,采用荧光分析法测定了两组儿童的血清VitA水平。结果表明:弱智儿童与对照组儿童血清VitA水平无显著差异(P>0.005),试验组儿童中严重缺乏维生素A发病率低,但亚临床型维生素A缺乏发病率高,分别为63.3%和68.9%。其中,0岁~6岁儿童发病率显著高于7岁~14岁儿童(P<0.005),从而提示贫困山区弱智儿童中存在严重的亚临床型维生素A缺乏。  相似文献   

20.
刘大勇 《甘肃科技》1998,14(6):29-29
本文总结了自1996年至1998年6月间收住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病人采用腰穿脑脊液(CSF)置换疗法,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治疗组15例中,男性9例、女性6例,年龄21—68岁,平均43.8岁,另选择19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