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3JEJ26~28日,2007年全国高校科技工作会议在重庆市召开。来自教育部、地方和182所高校科技管理部门的300名代表齐聚一堂,共商高校科技创新工作大计。重庆市吴家农副市长到会并讲话,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建设部、中石油等部门的领导和专家应邀围绕自主创新、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做了9场精彩报告,与会代表还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交流研讨活动。  相似文献   

2.
《今日科技》2009,(5):22-22
2009年重庆市科技活动周的主题是“携手建设创新型城市,助推城乡统筹发展”,开幕式会场布满了关于心理健康、气象信息、甲型HINI流感预防、科技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等科普知识的宣传挂图与文字展板。  相似文献   

3.
据了解,目前重庆市正在组织开展《重庆市科技创新促进条例》执法调研,依法推动政府和社会加大对科技研发的投入,扩大技术开发费税前抵扣、高新技术企业奖励、重点新产品奖励等科技政策执行面;正在加快修订《重庆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开展《重庆市市级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重庆市科研机构设立办法》立法调研。  相似文献   

4.
2011年1月10日,重庆市涪陵区科委主任程友明一行到访成都分院,双方围绕项目对接、科技副职、成都技术转移中心涪陵分中心建设等事宜举行了科技合作座谈会。成都分院副院长赵永涛出席座谈会。  相似文献   

5.
观察     
《创新科技》2012,(4):34-37
<正>重庆市建立健全科技政策法规体系据了解,目前重庆市正在组织开展《重庆市科技创新促进条例》执法调研,依法推动政府和社会加大对科技研发的投入,扩大技术开发费税前抵扣、高新技术企业奖励、重点新产品奖励等科技政策执行面;正在加快修订《重庆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开展《重庆市市级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重庆市科研机构设立办法》立法调研。中国工程院院士、重庆市科委主任钟志华说,目前重庆市正在进一步规范科学研究、技术研发、工程开发、产业化支撑和科技公共服务等行为,努力完善奖惩激励机制,依法推动科技进步与创新。他指出,重庆对科技人才评价改革,将始终遵循科技创新规律和各类科技人才的自  相似文献   

6.
 以国家科技伦理委员会成立、《关于加强科技伦理治理的意见》 出台为标志, 中国科技伦理治理体系拉开新帷幕。回顾了现代科技伦理议题的兴起与发展历程, 结合中国科技伦理治理体系建设状况与中国科协相关调研成果, 通过分析政策执行、 主体责任、 科技工作者伦理素养等几类突出议题, 解读了新时代中国科技伦理治理体系建设的方针与主要原则。认为中国面向未来的科技伦理治理是以促进向善、 负责任的科技发展为目标, 推动形成多方共治、 共同担责的科技伦理治理图景。  相似文献   

7.
曾珍 《科技信息》2010,(35):I0021-I0021
区域科技创新的主力是人才,住房制度改革是汇聚人才的重要因素。本文首先介绍了重庆市公租房建设的发展现状、公租房政策改革以及区域创新基础能力建设的情况,然后从汇聚创新人才的角度分析了公租房建设与区域创新基础能力建设的关系,由此得出重庆市公租房政策改革将促进区域创新基础能力建设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上世纪90年代,中央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浙江在这个战略思想的指导下,科技实力和科技竞争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科技发展还远远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为此,省委、省政府在提出实施科教兴省的战略后,又明确提出了建设“科技强省”的目标和任务。本文就此并侧重对浙江建设科技强省的战略问题及政府在建设“科技强省”中的定位、政策选择等进行研讨。  相似文献   

9.
科技文化一词,泛指由科学文化、技术文化、创新文化、知识产权文化等构成的相互联系的科技文化链。现代科技文化体系的主要特征可归纳为引领性、普适性、时代性、多元性、异同性、大众性等。回顾历史,世界科技强国背后均有与其时代背景相适应的科技文化体系的支撑,英国、德国、美国等世界科技强国背后的科技文化各有所长。针对当前我国科技文化建设中存在的内容模糊性、建设实践难落地以及创新性和时代性不足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明晰如何建构支撑中国科技强国建设的现代科技文化体系。通过科技文化体系建设,探索促进我国科技文化现代化发展的可行路径与可行的实施方法、方案,促使科技文化满足我国科技创新、创造、创业发展实践的现实需要,跟上加速扩张的新兴科技治理的步伐,满足我国科技强国建设的内在要求。优化完善我国现代科技文化体系,应从其四大内容与四种表现形态着手推动。现代科技文化由四大内容体系组成,即科创精神体系、科技知识与科学方法体系、科技价值体系、科技伦理道德体系;现代科技文化的四种表现形态包括具有张力的科技韧性文化、多元和合的科技共生文化、改革创新的科技制度文化和产业导向的科技经济文化。最后提出了科技文化体系建设的6个路径:学...  相似文献   

10.
近日,为了有效整合科技资源,全面推进通州区衣村科技协调员建设,通州区科委联合区衣委、区委组织部、区人事局、区科协、区妇联、区团委等部门以及区科技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召开了通州区农村科技协调员建设的动员会议,就该区农村科技协调员建设工作进行了部署,建立了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为通州区科技协调员队伍建设提供有效的机制保障。[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3月22日,全国高校科技工作会议在昆明召开,教育部科技司谢焕忠司长作了“坚持科学发展观,再接再励,扎实工作,开创高等学校科技工作新局面”的报告,武贵龙副司长介绍了国家“十一五”科技计划总体思路和安排,李志民副主任通报了科技发展中心工作情况。大会学习、讨论了《教育部关于加强地方高等院校科技创新工作的若干意见》等件,清华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上海市教委和我校分别就高校创新能力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地方高校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及发挥优势学科、推进科研上水平作了大会发言。  相似文献   

12.
一、2005年科技工作情况 2005年以来,在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科技工作围绕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以“创新、服务、优化”为主题,在建设科技创新体系,优化科技发展环境,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为五大主导产业及农业产业化等方面提供科技支撑与服务,推动了全市的科技进步,带动了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叶小柱 《小学科技》2009,(11):F0002-F0002
重庆市云阳县双江小学是一所移民迁建学校。学校在“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理念的指导下,不断开拓创新,把对青少年实施的科技教育渗透到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设立了科技开放日.  相似文献   

14.
 从科技指标分析角度,以统计年鉴和论文数据库为数据来源,考察了资源结构、创新产出、创新影响在内的关键指标等中国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与发展的关键数据。分析可知,中国在卫生与健康科技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研究进展,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不断完善,科技研发能力和水平快速提升,科技成果不断涌现,科技创新保障健康作用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15.
“百年科技创新强国梦”是引领我国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伟大目标。科学地建立科技强国评价指标体系并与世界科技强国进行比较分析,对于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重点方向和任务、精准加快科技强国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科学强国、技术强国、创新强国和科技发展条件等4个维度构建世界科技强国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科技强国建设在近十年迈上了新台阶,已位列全球第六位,但与美国、瑞士和德国等科技强国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尤其在顶级国际科技大奖和研发人员占比方面的短板明显。基于此,我国在今后一段时间必须长期坚持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并重,加快推动企业成为科技创新主体,以加速成为更为领先的世界科技强国。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阐述了科技报告的概念、类型、特点及作用,介绍了世界科技强国重视科技报告制度情况和我国科技报告制度建设新进展,提出了推进河南省科技报告制度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中国西部科技》2011,(35):F0002-F0002
2011年11月29日,成都分院与重庆市科委举行科技合作座谈会。成都分院党组书记、常务副院长王学定,副院长赵永涛,重庆市科委副主任牟小云出席座谈会。  相似文献   

18.
崔颖 《今日科技》2006,(12):18-19
我省以国家星火计划重点项目浙江省农村科技信息网络示范体系建设为契机,2002年以来全面实施了浙江省农村科技信息化建设,打造科技为“三农”服务的公益性事业,应用先进信息技术手段,整合各类涉农科技经济信息资源,建立以信息网络为载体的新型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5年来,在有关部门的共同关心和支持下,全省农村科技信息化建设通过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手段,完善服务体系,在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增效、推进镇村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增强了广大农民和有关部门运用科技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的意识,在提高农民致富能力,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9.
郑欣 《科技潮》2005,(7):37-37
近日,崇文区科委召开了2005年度区重点科技项目(软课题)科技经费发放会,共支持科技项目(软课题)23项,资金达62万元。今年崇文区重点科技项目(包括软课题)采用了多种渠道,面向全区广泛征集,在历时3个月的时间里,共征集项目(软课题)40余项,涉及信息技术、城市管理、民族手工业、医疗卫生、社区建设等13个领域,其中珐琅厂、剧装厂、城管大队等6个单位属于首次申报,这从一个方面说明了崇文区各单位的科技意识在逐步增强,对科技工作的重视也在日渐增强。  相似文献   

20.
 新发展格局下,全球科技创新呈现新趋势、新特点,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也面临新机遇、新挑战。从创新绩效、创新环境、创新资源3个维度回顾总结了“十三五”期间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主要成绩,分析了全球科技创新发展新趋势下北京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北京进一步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5个方面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