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言来源于生活又必须回归于生活。语言教育的真正目的,不是仅仅对语言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能将所学语言运用于生活中。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研究英语教学生活化是新课程实践的呼唤,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永恒主题。英语教学生活化就是要让生活的源头活水激活传统的英语课堂,它是一种与传统教学方式具有不同风格的教法,是一种课堂气氛比较轻松,课堂语言比较通俗化的教法,也是一种比较符合人的自然思维的交流式的教法。  相似文献   

2.
德育与生活世界的剥离是20世纪道德教育的主要特征。生活是人类道德生成的基础,生活本身是学生道德生成的源泉。因此,现代德育呼唤德育回归生活世界,找回失落的主体。同时还强调,德育回归生活是为了学生过更美好、更善地生活。  相似文献   

3.
宋代城市经济发展给市民带来了丰富多彩的生活。其中,音乐的平民化转向,使宋代城市生活更加引人注目。城市中参与音乐活动的阶层广泛,演艺场所多样化,特别是军乐的活跃,军人与寺院表演场所的介入,使宋代城市音乐活动异彩纷呈。城市音乐活动丰富了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有助于音乐文化的传播、社会和谐与稳定。  相似文献   

4.
原始相对的概念是现代,自然相对的概念是人工,回归愿始有别于回归自然。回归原始体现了一种慢变过程。人们生理与心理的需求催化了室内设计的发展,表现在对材料的选用上,对装饰物品的连用上。原始艺术倾向的室内设计不是真正的原始艺术。回归原始不是回到落后愚昧状态,也不仅仅表现在模仿原始的表象,还体现出人类生活的最高境界是简单,幸福的生活。  相似文献   

5.
熊巍巍 《中国西部科技》2010,9(11):96-96,88
音乐源于生活、表现生活,从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认知特点看,他们对与生活有关的事物感知得较为清晰。音乐课堂教学生活化即在音乐教学中,启发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运用多种充满生活气息的教学手法进行教学,通过师生之间平等互动与交流,把生活经验音乐化,音乐问题生活化,在生活与音乐之间架起一座兴趣之桥,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逐步获得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以及音乐与相关文化等多方面的艺术能力和素养,实现让音乐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的目标,以至提高音乐素质,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最终达到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基于“生活取向”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之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其核心价值是实现了课程向"生活世界"的回归,而这种回归意味着综合实践活动是"在生活中、通过生活并为了生活"的课程,由此也决定了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设计必须以"生活"为取向。我们要基于"生活世界"对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进行设计,引导学生从学校、家庭、社会生活出发,挖掘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关注学生的体验,以完善学生自我人格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休闲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休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不仅体现生存个体的生活目标,更体现社会公众群体的价值目标追求,是文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休闲作为一种对闲暇时间的自主使用形式,是人达到如海德格尔所说的  相似文献   

8.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中高年级开设的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就《品德与社会》课程所要学习的道德规范、社会知识、生活常识等等都是从生活中来的,它们既不是神喻,也不是人们凭空构架、制造出来的,它们都是出于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我们的课程理念是:课程源于生活,生活是第一性的。  相似文献   

9.
教育既然是一种社会过程,学校便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学校必须呈现现在的生活,真实而生气勃勃的生活.  相似文献   

10.
李莉 《科技资讯》2007,(13):248
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它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舞蹈是最古老的艺术。舞蹈初用有节奏的模拟动作来表达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供大家娱乐。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舞蹈也不断的发展,从简单的模仿,进而发展成有音乐、表情、构图、造型来表达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11.
德育源于生活,最终又必然回归并服务于生活。德育通过回归生活,采用亲切可感的形式引导学生实现个体德性的超越,进而引导个体追求鲜活的德育化生活体验,最终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人生观、德育观,从而过上健康、幸福、有意义的生活。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学与生活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体。新课标形势下,更要注重语文教学与生活的关系。为加强语文教学与生活的联系,本文提出了语文教学应回归生活和语文教学应“生活化”。  相似文献   

13.
周鸿祎说:"所有的创新都是从懒人身上下手的。""懒人相机"、"O2O最后一公里",哪个不是为了更方便?懒人经济学是服务不断创新的源动力,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是一项技术活。互联网时代,智慧屋就像一间魔法屋,挥舞科技魔法棒,创造出便捷的智慧生活福利。  相似文献   

14.
以往的语文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是在教语文课本,很少站在学生生活的高度来审视教学活动,致使语文教学成了学生生活的一种负担。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走语文教学生活化的道路,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应该是语文教学的返朴归真。  相似文献   

15.
关注学生的发展,不仅仅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是仅仅没有疾病。  相似文献   

16.
高校道德教育向生活世界的回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育要“回归生活”的教育理念已成为德育理论界的共识和实践的指导思想,是新世纪德育发展的重要方向。从德育的指导思想、目标、内容、教育方式、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等方面着手来研究,勾画出德育向生活世界回归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7.
不同于现代德育,传统儒家“人本主义”教育是一种“回归生活世界”的教学理念,其实质是回归生命本身,关注生命和谐。面对以道德困境为代表的人类现代危机,传统儒家“人本主义”教育理念可为现世提供一条如何消解困境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8.
柳赫 《世界博览》2013,(16):44-47
不想登珠峰的地产商不是好诗人富豪是如何看待自己的钱财,对他们个人而言,"积蓄"又是一个怎样的概念,这恐怕是全球普通投资者,打破头都想明白的事情。而中国的商人,似乎一向对海外的项目青睐有加。从最近发生的一系列苗头上看,他们的显然更乐于在生活志趣与投资趋向上达到一种平衡。  相似文献   

19.
以往的语文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是在教语文课本,很少站在学生生活的高度来审视教学活动,致使语文教学成了学生生活的一种负担.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走语文教学生活化的道路,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应该是语文教学的返朴归真.  相似文献   

20.
数学来源于生活,植根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新课标指出:数学教育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体验出发,引导学生从数学角度去观察问题思考问题。还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体验学习乐趣,感悟数学的作用。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对于小学数学,更能再生活中找到其原型。因此,为了能给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我们应该开放课堂,还数学以生活本色,让生活走进数学,让数学回归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