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半月述评     
过去半个月來,国际形势的發展明街無誤地說明了这样一个总的趋势:“实力地位”政策越來越遭到全世界人民的鄙弃和譴責,和平共处的思想正在日益擴大它的影响。以致那些死抱住“实力地位”政策不放的人,如杜勒斯之流,不能不抱头鼠竄、陷入空前的孤立和狼狽了。杜勒斯竭力企图把苏联在經济战线上和在維护和平  相似文献   

2.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帝国主义的势力迅速向加拿大扩张。美国资本逐渐控制了加拿大许多重要的工业部门,掠夺加拿大的资源,压榨加拿大人民。在北美“联防”以对付苏联的“威协”的烟幕下,美国力图把加拿大变成它的反苏战争的桥头堡。美国的这种作法,严重地损害了加拿大的民族利益,从而加深了美加两国之间的矛盾。近两年来,随着美加矛盾的日益尖锐化、美帝国主义“实力”政策的破产和国际紧张局势的日趋和缓,加拿大人民的反美情结日益高涨。越来越多的加拿大人认识到,真正损害着加拿大的利益的是美帝国主义。人民在展开斗  相似文献   

3.
约半月前在巴黎举行的北大西洋公约集团首脑会议,经过几天的尖锐斗争之后,在结束的时候发表了一个号召冷战的宣言和公报。杜勒斯说,会议“达成了目的的一致”。但是实际上,关于西方“团结”的漂亮辞句和反苏诽谤所掩盖着的事实,却是帝国主义阵营的分崩离析和西方实力地位政策的破产。随着这种政策的破产,美国在西方世界的领导地位大大地动摇了。苏联人造卫星和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莫斯科会议向全世界证明了社会主义力量的团结和优势,揭示了当前国际形势中东风压倒西风这个基本特点。这从根本上破坏了北大西洋侵略集团的冷战和实力地位政策的基础。战后,作为世界反动力量的中心的美帝国主义推行实力地位政策,主要是利用反苏歇斯底里,凭借所  相似文献   

4.
美国在二战后一贯强调“自由贸易”。但80年代后,美国由于出现了巨额贸易逆差并认为逆差来自外国对美国贸易“不公平”,因此不再强调“自由贸易”,而强调“自由和公平的贸易”。美国会1988年正式通过了保护主义色彩很浓厚的《综合贸易和竞争法》。世贸组织的诞生对美国以强凌弱的外贸政策产生了约束。未来美国可能会靠自己的经济实力又重新强调“自由”而淡化“公平”。我们应把握住住这种趋势,调整对美政策,以便发展中美  相似文献   

5.
《世界知识》2022,(16):12-13
<正>“印太经济框架”作为美国“印太战略”的经济支柱,服务于整个“印太战略”。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日益强大,美国认为,“中美竞争不可避免地上升为决定未来国际局势的关键因素”。为了保持中美经济实力的差距,美国想方设法拖住中国追赶的步伐。通过建立“印太经济框架”,美国企图在数字经济、劳工和环境等重点领域制定规则和标准,以及在亚太地区建立排他性的供应链系统,将中国排除在外,以实现美国的战略意图。  相似文献   

6.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世界反动和侵略的中心移到了美国。美国垄断组织为了追求最大限度利润,力求充当资本主义国家阵营的领导角色,并公然奉行一种所谓“实力”政策,妄图建立对全世界的统治。美国“实力”政策的主要表现,就是不断地建立各种各样的侵略性的军事同盟和军事集团,策划复活德国和日本的军国主义,并且最近表现为公开地宣传和准备原子战争。同时,毋须证明,在美国统治世界的罪恶计划中,西欧绝不是一个不重要的地区。西欧拥有非常发达的工业和熟  相似文献   

7.
唐青青 《科技智囊》2023,(10):30-35
科技政策是推动科技创新发展的“指南针”,是提升国家和区域科技创新实力的重要支撑条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科技政策要扎实落地”列入2022年重点部署的七大任务之一,凸显了科技政策落地的紧迫性和艰巨性。以“广西科改33条”政策落实为例,基于对列入落实“广西科改33条”“百千万”行动名单的100家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1000家科技型企业和10 000名科研人员的跟踪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广西科改33条”政策落地现状、效果、问题,并提出推动“广西科改33条”政策扎实落地的对策措施,为政府部门推动科技政策扎实落地提供重要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8.
一许多年来,美国统治集团在虚构的防御“共产主义威胁”的神话掩盖下,积极推行“实力地位”政策,进行了各种对外侵略活动:在外国领土上建立军事基地,干涉别国内政和侵犯别国主权,组织各种侵略集团,积极准备原子战争,以达到它称霸全世界、奴役和剥削世界各国人民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看了目前国内有关直销政策和形势的报道,厂解到国家对直销的控制和监管没有一丝松懈的意思。在这种情况下,一些颇具实力的公司都在考虑两张牌:国内、国际同步发展或开辟国际第二条战线,曲线发展,以便“稀释”国内的政策压力,壮大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美国在外交上直言不讳地奉行所谓“实力地位”政策。这个所谓“实力”,就是美国统治集团所经常炫耀的“威慑力量”——它的具体内容是:核武器,分布在社会主义国家周围的军事基地和可以从这些基地以及从美国本土基地和美国航空母舰起飞的投掷核武器的轰炸机,以及一些装有核弹头的短程和中程导弹。实际上,美国自称为“威懾力量”或“大规模报复”的力量,只不过是好听的名词,它并不是目的在于“防御”的武力,而是一种用作侵略性进攻的力量。而且,倚仗着大西洋和太平洋,美国统治集团一向认为自己的胳膊长,可以打人,人家的胳膊短,打不着自己,因此“威懾力量”是十分可靠的,推行“实  相似文献   

11.
外交谋略,事关国家利益,自当力求万全,然而也不能失之谨小慎微,有时适度“履险”,反能“出奇制胜”,达到外交目的。外交上“履险”之策甚多,值得一提的是“边缘政策”。“边缘政策”也者,是指:一方凭借自身的实力,有意将与对手的矛盾和对抗推到危机的边缘,以迫使对手让步和就范,但又注意适可而止,不越过边缘。一说起“边缘政策”,人们很容易同50年代的美国国务卿杜勒斯联系起来。杜勒斯的劣迹是,把“边缘政策”用之于战争冒险,为美国帝国主义利益服务。其实险走“边缘”的大有人在,又何止杜勒斯一人。  相似文献   

12.
近来,美国的一些评论家用惋惜和不安的口吻谈论着华盛顿的“冷战”政策和“实力”政策所遭到的一连串失败,这种失敢不仅表现在东西方的关系上,而且表现在西方阵营内部的分歧上,这方面总的情况是:为了进行“冷战”和准备“热战”而同美国暂时结合起来的“伙伴们”的离心倾向愈来愈历害了。美国在其“战争合夥”之间所施行的“大棒政策”不但无補于事,相反地却加剧了这种发展。美国评论家指出,在希臘,美国的政策正遭遇严重的危机。由于塞浦路斯问题,希臘和英国、土耳其的关系以及同北大西洋联盟的关系已大大恶化。希臘的各阶层人士,包括一些统治集团人士在内,都对美英等国在塞浦路斯问题上的做法感到愤怒,他们指责美国和英国、土耳其串通一气阻挠塞浦路斯人民自决,他们指出希臘与北大西洋集团的结盟没有任何好处,反而只是使希臘的民族利益遭受损害。因此,许多人都在要求改变希臘  相似文献   

13.
上世纪90年代,中央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浙江在这个战略思想的指导下,科技实力和科技竞争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科技发展还远远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为此,省委、省政府在提出实施科教兴省的战略后,又明确提出了建设“科技强省”的目标和任务。本文就此并侧重对浙江建设科技强省的战略问题及政府在建设“科技强省”中的定位、政策选择等进行研讨。  相似文献   

14.
美国“实力地位”政策已经走进了死胡同。但美国垄断组织最忠实的策士们却仍在千方百计地想把这已经破了产的“突力地位”和原子讹诈政策挽救出来。有个叫做基辛格的两年前所写的“核武器和外交政策”一书就是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想来作这种徒然的尝试。基辛格这本书所以引人注意,因为它是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的一个小组共同确定的产品,这个小组包括着一些制定美国军事和对外政策的人。美国“纽约先驱论坛报”在这本书出版后评论说:“这本书最近已成为五角大楼的每个办公室内必读的书,……副总统尼克松也曾带着这本书,而且国家安全委员会也讨论过这本书。”因此这本书反映了美国统治阶级一部分人士的意见,特别反映了那获得神活般超额利润的美国垄断集团的意见。确切地说,它更多反映了洛克菲勒  相似文献   

15.
编辑后记     
这一期登载了两篇論述最近期间侵略性军事集团的动向的文章:邵新生同志的“从曼谷会议到喀喇蚩会議”分析了馬尼拉条約集团从拼凑以來的种种陰谋活动,指出美國的“实力地位”政策在亚洲已经走進了死胡同;王克勤同志的“北大西洋集团与西欧形势”說明了欧洲的这个排他性军事集团内部的尖锐矛盾和日益增长的离  相似文献   

16.
最近,南非一些黑人妇女和儿童为了抗议南非当局加紧推行“黑人家园”计划,来到大城市约翰内斯堡举行绝食。这反映了当前南非黑人反对种族主义政权的斗争日益广泛开展。建立“黑人家园”,是南非政权顽固奉行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政策的恶性发展,也是这个政策的核心。它受到国际社会的猛烈抨击。  相似文献   

17.
拜登执政后美国科技创新政策相较特朗普政府时期发生了变化,政策动向可归纳为夯实美国科技基础、推进美国“再工业化”、封锁科技出口渠道、建立“排华”同盟体系等4个方面。战略意图为通过政策组合拳巩固美国科技领导地位,寻求在国际上的科技新优势,试图把中国排除在关键科技发展的技术轨道之外,将来自中国的威胁降到最低。行动逻辑是以“硬实力”为支撑、以“软实力”为抓手,于内增强科技实力,于外建立联盟体系;以竞争性共存为方向,建立对中国的战略防范,寻求中美关系的新平衡。在明晰其战略意图和行动逻辑的基础上,分析出拜登政府科技创新政策的对华潜在风险表现为压缩中美合作空间、阻断对华高科技供给、抢夺中国人才资源、阻碍中国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剥夺中国国际标准制定话语权等。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迅速增长,国际上出现了一些对于中国未来发展走向的疑虑和误解,一些势力则借机渲染所谓“国强必霸”理论。事实上,一个国家是否霸权主义国家,主要看它执行怎样的对外政策。国家综合实力的大小不是构成一个国家是否实行霸权主义政策的主要原因。中国将以自己的经历来证明:“国强必霸”是个伪命题。  相似文献   

19.
肯尼廸上台半年来在对外政策上的所作所为,已经表明他比艾森豪威尔更具有冒险性。人们如果注意到半年来美国国内的情况,就可以看到肯尼迪政府在对内政策方面,比起它的前任来,也是更具有反动性。肯尼廸在上台的时候,就抱着“扭转历史潮流方向”的“雄心大志”,叫嚣要“遏制共产主义”和“促进自由的事业”(扩充美国侵略地盘之谓也)。因此,他在对于整顿美国国内方面也想“励精图治”,而主要是打算缓和严重的经济危机和加强国内的统治,借以重振美国的实力,巩固美国推行侵略和战争政策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实际工资工人的工资区别为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前者是以货币表现出来的工资;后者是以工人的生活资料表现出来的工资,它表明名义工资(即货币工资)的实际购买力。名义工资不能说明实际的工资水平,例如名义工资不变,则物价上涨、捐税加重、房租提高的结果,实际工资就会下降。战后时期,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工人阶级的某些阶层,由于坚决斗争的结果,名义工资有所提高,但是因为生活费上涨得更快,捐税繁重,他们的实际工资仍低于战前水平。“实力地位”政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不久,美帝国主义便开始积极扩充军备,在国外建立越来越多的军事基地,拼凑侵略集团,发动“冷战”,策划新的战争,企图通过政治、经济和军事的压力,进行威胁和挑衅,强迫其他国家接受其意志,这种方针叫做“实力地位”政策。“冷战”这个名词是美国资产阶级政论家李普曼在1947年最先创用的,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