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由天津市自来水集团有限公司承担的国家865计划“北方地区安全饮用水保障技术”课题(编号:2002AA601140)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技术突破以及取得的研究成果。课题形成了保障饮用水安全的先进实用、高效经济的集成化组合技术和优化工艺,为北方地区饮用水安全提供了技术保障,对提升我国供水行业自身的科研开发能力,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转化项目库建设的基本要求,结合当前我国科技成果管理业务现状,提出了基于三元模型的科技成果信息汇交体系,从环节模型、组织模型和数据模型3个角度,对科技成果信息的汇集框架进行了设计,进一步服务于转化引导基金的整体工作,促进科技成果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3.
现代信息技术给人们的生存方式和生存环境带来了巨大变化。它通过技术装置替代传统符号或事物,构造出一种作为现实的信息,这种信息试图提供一种情境化的"现实",甚至是一种在现象上、感官上和性质上比实际现实更具有魅力的"超现实",去替代现实本身。它们所具有的趣味性、虚拟性和减负性等使实际现实显得乏味、粗糙和繁重;人们热衷于对它们的消费,而忽视了对现实本身的参与;它们逐渐将传统信息沦为其效用工具或理解背景。鉴于此,我们倡导这样一种对待信息的伦理态度:技术信息应当始终作为丰富人内心世界的手段,而不是作为目的本身被突显;传统信息应根据其自身的特性得到发展,它与现实的关联性和连续性应得到保护,符号与事物应保持平衡,人的身心应植根于现实的土壤之中。  相似文献   

4.
信息、文化与文化信息主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信息与文化具有紧密的联系,在信息时代,信息与文化还一体化为"信息文化"。信息文化是当代文化转型的产物,我们在走向信息文化的同时,也面临文化信息主义的可能性。从信息文化走向文化信息主义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这就是有可能将信息文化建设成为一种片面的科技文化,因此需要自觉地将信息文化构建为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的结合。  相似文献   

5.
针对中国住房政策研究领域里术语既多且杂的情况,提出规范术语的建议,使之具有单名单义性、顾名思义性,并方便学术交流。通过文献回顾和比较法对住房保障和住房援助进行词义辨析和梳理分类。  相似文献   

6.
信息指反映在主观意识中的对象物的存在和运动状态。信息不依赖于感知者的存在而存在,但依赖于感知者的反映而被提取和表达。被提取、加工、表达的信息形成一种人化的存在,即波普尔所谓世界3——客观知识世界。信息随着其载体的进化而进化,并因此而改变人类的交往方式进而改变社会的存在形态。当数字化技术、PC技术、网络技术、自媒体技术等把世界连为一体的时候,信息爆炸,形成世界4——虚拟世界。世界4又可以解析为4-1、4-2、4-3、4-4,其中4-4是世界4最独特的部分。在线和交互是世界4最重要的特征。在线使一切过程得以超时空、超链接;交互所带来的是参与、互动、即时,每一种交往的可能性都打开更大的信息增殖空间,也带来更大的未知性。世界4所带来的是庞大的不确定性和未来发展的难以预见性,已经且将继续以更大的力度冲击人类现有的社会组织及管理秩序。如今的信息世界与宇宙大爆炸早期的浑沌无序有某种相似,需要与物理世界的麦克斯韦妖有某种功能相似性的信息妖来拮抗信息熵,以使信息世界达到稳定可持续的秩序性。  相似文献   

7.
在《关于加强科技伦理治理的意见》所提出的加强源头治理、加强科技伦理治理制度保障的意见指导下,针对知情同意失效、去匿名化以及群体隐私侵权所带来的三种处于立法保护空白状态的信息隐私伦理风险问题,提出并论证了“信息科技客体与信息科技主体有限认知、信息科技客体与信息科技主体片面价值观相结合是信息隐私伦理风险的两方面成因”这一观点,之后,在成因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两项能够从源头予以治理的制度保障措施,即个人信息保护基金制度和隐私保护设计及其制度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8.
信息通信技术对科学知识生产方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通信技术(ICT)已经改变了科学知识的生产方式,使科学知识生产呈现出许多新特征.本文分析了导致科学体系不断进化的信息通信技术发展的三个途径,从科学知识生产的信息资源禀赋、科学家之间的合作、科学知识生产的仪器设备和科学研究的组织形式四个方面阐述了信息通信技术对科学知识生产的影响.进而探析了e-Science的结构、功能和目标取向,指出科学研究的信息化代表了未来科学知识生产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技成果》2008,(13):47-47
“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重大突发事件处理交通组织保障技术研究”(2005BA414809)于2007年底通过验收。  相似文献   

10.
该项目以干旱牧区草原生态保护和农牧民经济收入增加“双赢”为目标,以水草资源一生态一经济一社会复合大系统的耦合机理研究为基础,以水草资源合理开发、高效利用、合理配置、有效保护为核心,针对干旱牧区的实际情况,对干旱牧区水资源及其可利用量、草地植被生态需水、水资源承载能力及其提高途径、水资源开发利用布局与高效利用技术研究进行了系统全面研究,取得了干旱牧区水资源及其可利用量、干旱牧区草地植被生态需水、干旱牧区水资源承载能力和干旱牧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布局与高效利用技术专题研究成果,为干旱牧区草原生态保护、畜牧业经济发展和水草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了科学决策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技成果》2012,(20):67-67
在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数字化农业信息服务平台的开发与应用”等项目的支持下,形成了“空间分析技术在农村农业信息建模中的应用”成果,该成果以“山东省农村农业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为依托,突破了农村农业信息的一系列共性的关键性瓶颈技术,进行了农村农业空间信息与平台的有效链接,开展了农村农业空间信息建模实例技术的示范和服务,实现了农村农业信息建模应用的智能推送。取得了如下3个方面有显示度的技术成果:  相似文献   

12.
信息质量(IQ)是信息共享发展的前提,从信息共享的本质特征看,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必须解决信息质量最优化、共享程度最高效等实质问题,才能实现共享信息的价值。随着我国各类科技信息共享工程的逐步推进,共享信息的信息质量问题也日渐凸现,已成为影响我国科技信息共享工作的一个突出制约因素。本文基于对科技信息资源共享环境下存在的信息质量问题的认识,就进一步提高其信息质量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浙江省科技文献共建共享平台在科技部和浙江省科技厅的统一规划和直接领导下,在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的支持下,于2006年4月正式建成并向社会开放服务。该“平台”是浙江省三大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之一,也是浙江省区域科技创新的科技文献信息保障平台。平台联合了全省有关高校图书馆、重点科研院所及公共图书馆等单位,将各自分散的科技信息资源有机地整合和集聚,同时引进了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和长三角区域科技文献信息资源的共享合作。目前已经建立起一个学科齐全、内容丰富的科技文献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4.
目前人类社会已经呈现出信息社会的雏形,信息成为影响世界建构的一种新型力量,成为人类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建立在特定技术基础上的信息,生产出一个自我指涉的意义系统,控制了作为社会交往基础的符号体系和形式结构,形成社会交往障碍,造成了交往中社会意义的缺失。这种借助技术手段的社会交往使得社会沦为词语装配的机器,而人成为世界中被技术和信息操纵的客体与“他者”。  相似文献   

15.
科学基金事业的良性发展离不开健全、完善的科学基金法律体系的保障。后者对前者的主要保障作用体现在确立权责、价值平衡、规范程序、保障实效四个方面。这既是国外科学基金制度发展的成功经验.也应当成为我国科学基金法制健全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技成果》2013,(15):27-28
课题立足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工程内排段地下水水质污染风险防控防范技术的需求,针对中线总干渠内排段沿线复杂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和地下水风险污染源类型、强度多变的特点,建立了典型区地下水风险污染源清单,突破了地下水风险污染源水力截获和“漏斗一门”PRB组合关键技术,提供了总干渠内排段地下水风险污染源阻控的有效手段;针对总干渠内排段地下水风险监控需求,突破了地下水水质联动监控与预报关键技术,完善了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水质安全监测预警技术体系。并建设了关键技术示范工程,构建了一套适用重大输水工程水质安全保障的关键技术体系。为确保南水北调中线输水水质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支撑并促进了(国函[2002]117号)目标实现。  相似文献   

17.
数学:信息加工和信息转换的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技术的目标是设计和发明自然状态中不存在,但即为人所需要的过程,装置和产品,技术应包括知识形态的技术和物化形态的技术。数学式的科学,模式的建模具有技术性质。  相似文献   

18.
信息与相互作用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9.
石拱桥是世界桥梁史上出现较早、形式优美的一种桥型,但经过长年运营,其现状已不能满足现有交通行车安全的需要。因此,2004年9月,湖南省交通科学研究院申请立项了西部科研项目“服役石拱桥安全性评估与加固改造技术研究”(合同编号为:200431878518)。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技成果》2011,(23):72-73
本项成果针对干旱荒漠区新垦土地贫瘠、土壤次生盐渍化严重、绿洲一荒漠过渡带萎缩、绿洲外围荒漠生态系统受损以及绿洲农业面临的干旱、盐碱、风沙三大环境问题,以干旱荒漠区水土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为重点,以新垦绿洲土地生产力培植与绿洲外围荒漠生态系统维护为主线,采用关键技术研发集成、试验示范、推广应用相结合的方法,重点开展干旱荒漠区土地开发保护技术、土地生产力提升技术、绿洲边缘荒漠生态系统保育、恢复以及干旱荒漠区新垦绿洲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技术的研发与示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