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文学创作的内部言语活动作为一种原生态的心灵语言 ,具有简略性、意象性和动觉性的特点。这是一种最富有诗意的语言 ,具有生动的个体性特征 ,而外部文学语言则富有社会色彩  相似文献   

2.
庞铮  郁军 《科技资讯》2006,(20):219-220
“语言的词汇中的主要东西就是基本词汇”,要研究一门语言,必须要研究它的基本词汇。基本词汇具有很强的历史传承性,因此我们要从其形成初期入手进行研究。本文考察了毛诗郑笺中的注释语言,认为古代汉语的基本词汇具有如下的特点:稳固性、多义性、广义性、能产性。  相似文献   

3.
以瑞士索绪尔为代表的结构语言学,是一种方法论,它引起西方人对语言明晰性的执着追求,而这种追求以牺牲语言的丰富性、生动性、隐喻性为代价。我们也用结构主义语言学就德立达的消解策略:颠倒、变化来完成语言创新,恢复语言的多义性,表达的隐喻性,意义的可增生性。用语言的同时性扩张语义,创造新鲜语言;用语言的历时性演变仿拟出新语言;颠倒重组语序创新语言。让语言容纳进创作主体丰富的心理活动、经历、阅历及情景语境,使语言新鲜而富有魅力。  相似文献   

4.
论语言符号的三重性——任意性、理据性与象似性的统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语言的符号性是语言本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语言的符号性问题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本文拟就语言的符号性问题进行一些探索。我们认为语言符号具有三重性-任意性、理据性和象似性。语言符号是任意性、理据性与象似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Pun(双关)是英语中较为常见的修辞格,它是有意利用语音和语义条件使某些词具有双重意义,以达到“指桑说槐”的目的,使语言幽默、含蓄、富有情趣。但是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结构及文化背景上有极大的差别,因此,在翻译时很难恰如其分地将其译为汉语。本文结合具体的例子对Pun的可译性限度及翻译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论词汇发展的历时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既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而变化,又按照其自身的发展规律而发展。因此语言的发展既具有历时性即动态特征,又具有共时性即静态特征。作为语言中最为活跃的因素,词汇在其发展进程中历时性表现尤为明显。从英汉两种语言的词汇发展共性不难看出:历时变化是词汇发展的一个基本特征;词汇发展的历时性特征主要体现在新词的产生、词义的演变以及拼写的变异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一个语言族能被有限分支自动机识别等价于它是自相容的且是有限可微的。而自相容的语言族又等价于它是闭的且具有替换性.自从语言族的微商运算的逆运算积分被引入到语言族的研究中以后,语言族的替换性利用语言族的积分被推广到强替换性,从而自相容性、可识别性分别被推广到强自相容性和强可识别性.同时,自相容性与可微性这两个原本独立的概念之间产生了某种联系.这种联系体现在用积分给出了语言族具有替换性的一个充分必要条件上,后来,这个充分必要条件又被推广到强替换性上.讨论了关于语言族具有强替换性的这个充分必要条件,指出其必要性不成立并给出了一个新的必要条件.本同时给出了充分条件的一个新的证明.  相似文献   

8.
Fitting提出一种逻辑程序设计语言proflog,并把表推演机制作为语言的过程语义,表推演具有直观,灵活的特点,它的单步扩展规则具有很强的语义特征,它是扩展逻辑程序类的另一个理想的证明论,不过proflog包含了全部一阶理论,等词的替换性使得proflog过程语义比较复杂,在此提出讨论一种受限的程序语言cProflog,它包含函词,但限制了等词的替换性,体现了表达能力与计算复杂性之间的平衡,对于逻辑程序语言cProflog,还给出了复杂性较低的表推演过程。  相似文献   

9.
刘朝 《科技资讯》2009,(16):192-192
针对数学课堂教学的特点,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在教师课堂语言艺术方面提出了:教学语言要标准、规范、表达流利具有准确性;要符合逻辑具有科学性;要幽默质朴富有哲理具有活泼性;要综合运用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具有直观性;要富有感情具有激励性。  相似文献   

10.
潘文霞 《科技资讯》2009,(36):188-188
双关语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也是语言中一种重要的形式。它是利用谐音和一词多义的特点形成歧义,使得一语双关,具有明暗两层含义。双关语的运用可以使语言含蓄,幽默,富有风趣。本文就双关语的分类、特点进行了阐述,并结合实例分析了英汉双关语的运用和翻译原则及方法。  相似文献   

11.
英汉语言中有大量关于动物的习俗语、成语和谚语,这些语言背后蕴藏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反映了不同民族对动物相同或不同的情感态度。因而这些词语在表达语言意义时,呈现出不同程度的语言意义对等性。两种语言中,有些词语在表达同一语义时,使用完全相同的动物名称;而有些词语在表达语义时,则使用不同的动物名称;还有些词语在表达语义时,在一种语言里借助动物名称。而在另一种语言里则根本不用动物名称。揭示两种语言中利用动物词语表达语言意义的对等性差异,可以促进语言学习、翻译和跨文化交际,避免语言交际中的误解。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过程性程序设计语言中过程,控制结构,程序流程等在陈述性语言Prolog中的实现,说明了Prolog是一种更有效的软件开发工具,它比Basic,Pascal等著名程序设计语言能力更强,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13.
语言之间的相融性和相似性形成了语际翻译的可译性,而语言之间的差异又成为语际翻译的障碍,即形成了语际翻译的可译性限度。翻译不仅是一种跨语言的交际活动,更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各民族文化的差异造成了语言之间的相对不可译性。本文从文化的五个因素,即语言文化、生态文化、宗教文化、物质文化和社会文化,分析翻译中由文化差异造成的相对不可译性。  相似文献   

14.
关于语言符号任意性和理据性的争论可以说是历史悠久。本文基于对索绪尔关于语言符号任意性的理论研究,从中英日三种语言拟声词的对比及其它音义关系出发,论证语言符号存在着多方面的理据性,并分析语言符号任意性表象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语言不仅是占支配地位的交流手段,也是最重要的符号系统。语言具有可被感知和携带信息的能力,并能够反射出入的感知和观念。认知科学的发展促进了人们对语言符号的认识,增进了对语言符号本质,语言符号理论的反思。本文从认知角度回顾了语言符号的发展史;展示了语言符号的认识背景、性质、特点及其发展概况;体现了语言符号研究成果。本文在看到前入研究成果的合理性和目睹当今语言学研究的新发展的基础上,对语言符号的新认识一象似性及其特点、类型、及语用体现进行诠释;并对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与象似性进行了客观的评析。  相似文献   

16.
翻译是一种跨语言的交际活动,翻译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导,而翻译理论研究则需要实证。可译性与不可译性一直是翻译研究领域中一个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目前,人们也许尚可举出大量有关不可译的实例,但我们深信不可译性并非绝对,在一定时期和一定条件下,通过一定译者的创造性劳动,从字型层次、语言层次、词汇层次、句法层次、文体风格等方面的差异着手,通过补偿手段向可译性转化。  相似文献   

17.
女性主义从"性政治"的角度,对渗透在话语领域的性歧视和性压迫展开批判。无论是英美女性主义还是法国女性主义者,她们都认为女性必须要发明一种属于自己的语言,以此来颠覆男性霸权,进而反抗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当然,这种建构女性语言的主张又具有女性本质主义的局限,女性主义的话语革命还可以在反对性别本质主义的层面上做出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女性主义从"性政治"的角度,对渗透在话语领域的性歧视和性压迫展开批判。无论是英美女性主义还是法国女性主义者,她们都认为女性必须要发明一种属于自己的语言,以此来颠覆男性霸权,进而反抗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当然,这种建构女性语言的主张又具有女性本质主义的局限,女性主义的话语革命还可以在反对性别本质主义的层面上做出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语言能力对于声乐艺术而言是一项重要的基本功。声乐语言是音乐化的语言,通过音乐的造型手段使语言富有音乐的歌唱性和旋律的节奏感。在声乐训练中,重视语言控制技术和语调控制技术的训练,提高语言修养,对于完美表达声乐作品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以来,语言任意论在语言学界始终占据着不可动摇的主导地位。然而,语言并非是绝对任意的,它存在着明显的象似性特征。语言的象似性是指语言符号在音、形或结构上与其所指之间存在映照性相似的现象。翻译的象似性则是指目标语在音、形、句法功能及篇章层次上与源语之间存在映照性相似的现象。英语委婉语是一种很常见的语言现象,也是一种认知现象,从顺序象似性、数量象似性、距离象似性3个方面来探究英语委婉语的汉译,必将促进人们对于英语委婉语的认知研究和翻译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