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你见过昆虫打瞌睡吗?我敢打包票你没有见到过,肯定也没有听说过。不错,就连科学家以前都认为昆虫不需要睡眠,尽管他们承认睡眠是鸟类和哺乳类动物(包括人)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然而最近科学家发现果蝇每晚都会进入梦乡。  相似文献   

2.
这不是蜂鸟     
偶然拜读某权威日报一则<广东恩平发现最小的鸟类--蜂鸟>的新闻及大幅彩色摄影照片(上左),接着又从一张发行过百万的省报读到类似的新闻,根据我的专业知识及有关经历,我断定这不是峰鸟.  相似文献   

3.
也许你没有注意过这种现象:凡经马、牛、羊、鸟类食过的牧草,比人工割的牧草长得快。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哺乳动物、鸟类和某些昆虫的唾液中含有一种特殊的化学物质——表皮生长素,该物质可使牧草生长速度加快15%。科学家还发现,一些鸟类在吃植物时,也会把唾液吐到植物  相似文献   

4.
鸟类的S.O.S.     
鸟类在自然界中是最富于魅力的生物类群。它们形形色色,姿态万千。鸟类是地球上生态平衡不可缺少的动物,它与人类以及其他生物相互依存并且给人类的精神生活带来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全世界现存鸟类有27个目,164科,9021种。 回顾一下鸟类的自然历史,从一亿五千万年前始祖鸟出现以后,经过漫长的进化,地球上曾经有过16万种鸟类。在第三纪时,是鸟类的  相似文献   

5.
自古与人类生活于同一天地的鸟类,是自然的产物。在亿万年的演化进程中,为适应自然界各种复杂的环境条件,鸟类形成特殊的生理构造和生活习性,这对人类的创造发明和科技发展有着启示作用。约在公元1800年,气体动力学创始人之一的英国科学家凯利,曾深入地研究过飞行动物的形态,寻找最具流线型的结构。他模仿鸟翼设计了一种机翼曲线,与现代飞机机翼截面曲线几乎完全相同。法国生理学家马雷曾写过一本研究鸟类飞行的《动物的机器》的书,介绍了鸟的体重与翅膀负荷(即单位翅膀面积所负的重量)的知识。后来,俄国科学家茹可夫斯基在研究鸟类飞行的基础上,提出了航空动力学的理论,正是通过对鸟类的一系列  相似文献   

6.
每当我拿到《知识就是力量》这本刊物时.发现几乎每期都登载有关鸟类知识的文章并配有精美、生动的鸟类照片。对于这类文章我都会反复、认真地拜读,仔细欣赏这些照片.让我受益匪浅。我感谢这些文章的作者和摄影家们.是他们让我丰富了这方面的知识。  相似文献   

7.
陈侠 《世界科学》2005,(2):28-30
究稀有鸟类的以色列专家约西·莱西姆(YossiLeshem)除了关注鸟类穿越中东的迁徙模式之外 ,他还致力于另一个重要课题的研究。这一研究为以色列的空军每年节约超过5亿美元的武器和装备方面的费用 ,而且还挽救了许多飞行员的生命。前不久 ,《新科学家》记者就如何将迁徙中的鸟类变成可能的和平使者这个问题 ,对他进行了采访。记者 :你一直喜欢在野外观察鸟类吗 ?莱西姆 :当我还小的时候 ,我母亲就经常带我徒步攀登卡梅尔山。她说她区分不出鸟的种类 ,在她眼中 ,它们和驴子没什么两样。但是那样的徒步旅行却让我深深地爱上了大自然。很小的时…  相似文献   

8.
徐星 《科学》2013,65(5):24-27,2,4
正一个早已淡出学术界视野的假说——早期鸟类经历过四翼阶段,由于近年众多的化石证据以及包括笔者在内许多研究者的探索,不但得到证实而且被发展。揭示鸟类后肢羽毛退化和鳞片出现的演化历程,有助于促进人们对鸟类皮肤结构发育机制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张玉光 《自然杂志》2007,29(1):45-45
现生鸟类的起源和演化在过去一个世纪以来,一直是公众关注的话题。古生物学研究表明,现生鸟类的最早出现是在古新世,而爆发性辐射演化发生在新生代早期。现生鸟类是白垩纪与第三纪之交绝灭事件发生之后的幸存类群,近来今鸟类的新发现也进一步支持了现生鸟类起源于新生代的推论。新生代早期(包括古近纪和新近纪)鸟类的分类已被清晰地归入到现生鸟类中,并且现生鸟类传统的“目”“科”类型在早期已经出现并确立。因此,通过研究中生代—新生代鸟类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鸟类的早期辐射演化和多样性的历史,同时也能够阐明现生鸟类的起源和早期演化。  相似文献   

10.
鸟类与人类     
“请看,鸟类时时刻刻生活在我们的身旁。”老研究员把我叫到窗前对我这样说。在莫斯科人行道上,几只麻雀为了尽力从动作迟钝的鸽子的鼻子下面夺得一小块喂食,正不安地跳来跳去。我与莫斯科大学生物系的老研究员、侯补博士、生物科学工作者亚历山大·吉洪诺夫(АлександрМихсноь)的交谈就这样开始了。确实,无论是清晨或傍晚,炎夏或寒冬,城市和乡村的居民们时常可以见到鸟类。人与鸟的邻近关系正逐年密切起来。譬如,不久以前,我有机会看了一部纪录片,其中有好些镜头刻画了生活在莫斯科最中心——克里姆林宫围墙处的野鸭。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鸟类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侯连海  周忠和 《科学通报》1999,44(13):1378-1383
近年来中国发现的大量中生代鸟类及研究成果填补了鸟类进化研究的许多空白,孔子鸟类群的出现,将鸟类起源的历史向前大大推移,辽宁鸟的研究证明鸟类从爬行动物分出不久即分为两大支系向前演化,中国中生代鸟类的形态特征支持鸟类飞行树栖起源理论,中华龙鸟系小型兽脚类恐龙,尾羽鸟与原始祖鸟,如确为带羽毛的恐龙,将为鸟类的恐在起源假说提供最直接、重要的证据  相似文献   

12.
约翰·詹姆斯·奥杜邦是美国19世纪最著名的图谱画家和鸟类保护学家,他的《美洲鸟类》被誉为19世纪最伟大同时也是最有影响力的作品之一,它使得“奥杜邦”这一名字成为自然、生态、环境和野生动物保护的代名词。作为美国文化的重要代表,奥杜邦的鸟类图谱在西方家喻户晓,他的精湛画技使得《美洲鸟类》一书被人们奉为“鸟类圣经”。 19世纪初,奥杜邦深入美国肯塔基州的田野乡村,目睹了野生鸟类在大自然中的旺盛生机,为此他写了许多旅行观察日记,并画了很多野生鸟类的画像。他描述的许多鸟类现在已灭绝了,因此他的观察日记和画像成为当代鸟类学家研究这些鸟种的珍贵资料。  相似文献   

13.
编读往来     
救助中国科幻女硕士当您读到本期卷首语时,此文作者正苦苦挣扎在白血病的魔掌下。肖洁是我国科幻文学首名研究生,在她完成论文答辩的次日,被查出患白血病而住院,病情急转直下,至今高烧不退。肖洁是不幸的,她那皎洁如花的青春正命悬一线;她也是幸运的,全国为数不多的科幻界人士已有一半人捐款,我们也都为这位“老”作者(曾在我刊发文数篇)尽了力。救助年轻生命的活动正在展开。查询肖洁病情可登录:救助肖洁博客——救助科幻女硕士http://blog.sina.com.cn/m/jiuzhuxj肖洁导师通讯地址: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吴岩邮编:100875救助感言可发至…  相似文献   

14.
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已经造成数百人感染、死亡。这种导致中国。亚洲其他国家以及欧洲、非洲国家的高致病性禽流感暴发依然对公众卫生,和家禽业构成威胁。虽然鸭、鹅及其他湿地鸟类被认为是禽流感病毒库,但是大部分病毒为低致病性。通过开展高致病性禽流感疫区的分子流行病调查。从野生鸟类分离到这种H5N1亚型的禽流感病毒,如从青海湖斑头雁、棕头鸥、渔鸥、鸬鹚。从河南的树麻雀等都分离到这种病毒。到目前为止,具统计有100多种鸟类分离到H5N1病毒,尽管如此,人们依然不知是否这种H5N1已经存在于健康的野生鸟类种群之中。为此,针对野生鸟类及其生态环境,尤其在曾经发生过的疫区,开展广泛的血清学与病毒学监测非常重要。另外,更应了解候鸟在这些地区的种群动态以及迁徙规律。  相似文献   

15.
盘古 《科学通报》1999,44(4):337-338
本刊自1992年发表“辽宁中生代早期鸟类化石的初步研究”[1]以来,1995年又发表“侏罗纪鸟类化石在中国的首次发现”[2]和1996年发表“中国发现侏罗纪龙骨突鸟类”[3]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华夏鸟、孔子鸟和辽宁鸟已成为当今研究早期鸟类演化必参考的重要科学资料.至今才几年的时间又在辽西发现了2个早期鸟类群:早白垩世的华夏鸟类群和晚侏罗世的孔子鸟类群,这是世界已知最大、最丰富的中生代鸟类群,它不仅包括大量(数以千计)的孔子鸟,还有现生鸟类最早的代表———辽宁鸟.本刊第3期(p311~314)发表的侯连海、陈丕基的“最小的早期鸟类—…  相似文献   

16.
正纵观鸟类1.5亿年的进化历程,不同种群的鸟类扮演着各种不同的角色……地球鸟类的物种多样性令人惊叹。如果我们印象里的鸟类只是经常出现在我们后院的那些叽叽喳喳的小鸟,如麻雀、燕雀和金翅雀等雀科鸣禽,那我们永远无法想象鸟类惊人的多样性。尽管这些我们经常见到的鸟儿构成了我们后院里的一道美丽风景线,但在鸟类1.5亿年的进化历史中,它们不过只扮演着小小的角色。  相似文献   

17.
最小的早期鸟类——娇小辽西鸟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侯连海  陈丕基 《科学通报》1999,44(3):311-315
记述了中国科学冠同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收集的一块小型鸟类化石。该化石产于辽宁凌源大王杖子义县组凝灰质页岩夹层中,保存十分完美。具有头大、吻短、颌具牙齿、颈长、胸肌小、肱骨近端不内向钩曲和腿长等特征。其个体不但大大小于孔子鸟,而且较华夏鸟等早白垩世的小型鸟类还小,是已知中生代最小的鸟类。它的出现不但给孔子鸟类群增加了一重要新成员,也说明早期鸟类分化辐射的复杂性,给鸟类起源和早期演化提供了最新资料。  相似文献   

18.
鸟类最早出现于1.5亿年前的侏罗纪晚期。早期的鸟类与今天的大不相同,大致分为"原始基干鸟类"、"反鸟类"和"今鸟类"。这些原始鸟类是怎样生活的?它们能在蓝天中翱翔吗?  相似文献   

19.
正30多年前,从中国东北的辽西地区这一片热土之下出土第一件古鸟类化石开始,鸟类演化的历史就被掀开了新的篇章。让我们跟随古生物学家去探秘。鸟形态各异的身姿,婉转动听的鸣叫声赢得无数人的爱慕与向往。鸟类在地球上已经生活了1亿多年,现代鸟类的种类数量达到了1万多种,  相似文献   

20.
正许多种类的北美鸟类的数量正在急剧下降,鸟类面临生境退化、环境污染、外来物种入侵、风力涡轮机等多种灾难性危险。而科学家发现,因近年来的绿色建筑运动而崛起的地景也对鸟类构成了威胁。鸟类学家克里斯汀·谢泼德紧皱眉头观察着10米长的风洞装置,她在做一个鸟类对新品种玻璃窗反应的实验——美国鸟类研究中心的风洞测试实验。这是美国防止鸟类飞撞玻璃的三种测试方法之一。谢泼德有些难过,因为在这次实验中她失去了一只北美歌雀。由于鸟类经常看不到透明而坚硬的玻璃,对着玻璃直撞上去往往产生悲剧性的后果。谢泼德希望通过实验证实,带有条纹等纹印的玻璃可以警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