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庄锦华 《天津科技大学学报》1990,(2)
导出了双剪应力屈服准则在平面应力状态下的屈服曲线及其方程.应用双剪应力屈服准则对旋转园盘、厚壁园筒和具有园孔的大平板进行了弹塑性分析,将计算结果与用Mises和Tresca屈服准则计算的结果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3.
4.
以近来提出的双剪应力屈服准则以及连续速度场解析了金属压力加工的典型问题——扁料平板压缩问题(无侧面鼓形)。与Avitzur按Mises条件的上界结果比较,应力状态系数n_σ,增加0.155,文中分析了双剪准则在工程上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圆坯拔长锻造的运动许可速度场与应变速率场。采用双剪应力屈服准则经上界定理求得解析解,该解与传统工程法进行了比较,计算结果高于传统工程法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加权三剪应力屈服准则,导出了根据σs/τs的比值选择权系数b的关系式,以及能够线性代替Mises屈服准则的加权系数的取值范围. 相似文献
7.
广义双剪应力强度理论对真三轴压缩混凝土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才善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1995,29(8):95-101
针对H.Gachon有关混凝土真三轴压缩试验的结果,经分析后认为:混凝土真三轴压缩时适用修正后的广义双剪应力强度理论。并提出了建立强度条件的方法;确定了具体的强度的条件。 相似文献
8.
9.
徐健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3(4):68-71
基于溪落渡及二滩水电站的大量测度数据,提出了岩体Hoek-Brown经验强度准则参数m、s的改进算法并对随机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m、s是一种具有较大变异性的相关变量,且s的变异性比m的变异性大;当岩体强度一定时,m、s为一对负相关的变量,且这种变异性和岩体性质、岩体地点都有关系。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结合最新研究成果,详细介绍了岩体经验强度准则和参数m,s的确定方法,以为岩土工程界更好地应用Hoek-Brown或度准则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1.
《科学通报(英文版)》1992,37(24):2085-2085
12.
双剪正交和非正交滑移线场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双剪应力屈服准则(1961)和双剪强度理论(1983)为基础提出并推导了一个新的双剪正交和非正交滑移场理论。现有的在机械工程、土木工程和岩土工程应用的各种滑移线场理论论均可作为双剪滑移线场理论的特例。研究结果与作者以前取得的实验结果相比较,两者甚为吻合。 相似文献
13.
作者通过对任意入射应力脉冲条件下,水平撞杆法中岩样内部应力均匀化可能性所作的理论分析,论证了用水平撞杆法研究矿岩冲击破碎规律及其动态特性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详细介绍了自行研制的适用于矿岩冲击破碎领域的气动水平冲击实验机。 相似文献
14.
东昆仑北西向韧性剪切带发育的区域构造背景——以石灰沟韧性剪切带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东昆仑中带,北西向韧性剪切带构成了区域构造格局的主要组成部分。以石灰沟韧性剪切带为代表,该类剪切带具有切割深度大、区域延伸稳定的特点,控岩控矿作用明显,并对北西向构造分区有控制作用,其形成演化与东昆仑区域构造发展背景相一致,反映了加里东到印支期,由拉张到挤压、再到走滑扭动的区域构造应力变化。 相似文献
15.
普遍声逆散射微扰论与形式参数展开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使用第一作者提出的形式参数展开法给出了在Born 和Rytov 变换下的有限形式声衍射层析成像理论算法.所给出的Born 变换下的有限形式重建公式对散射体的要求比较松,适用于一类中强散射情况,而且计算量也不大.Rytov 变换下的有限形式重建公式,因涉及广义散射,所以Som m erfeld 辐射条件不再成立,用它进行重建仍有很大困难.本文还给出了单频任意波阵面入射波情况下更普遍逆散射微扰论,包括Rytov 变换下积分形式声逆散微扰理论. 相似文献
16.
17.
近年来,强度折减法开始广泛应用于隧道稳定性研究。在采用双侧壁导坑法和CRD法(中隔壁法)等工法开挖大断面隧道的过程中,应力重分布作用和支护应力作用相互影响,周围岩土体演变为岩土与支护结构相互作用的复杂结构,其稳定性分析较为复杂,考察其稳定性需要合适的判据。鉴于塑性应变能单值和反映稳定性的特性,将其作为稳定性考察量;结合突变分析模型,得到计算模型的安全系数,并与现阶段流行的位移突变、计算不收敛、塑性区贯通等判据对比。结果表明:塑性应变能判据与其他判据的最大相对误差只有4.2%,具有较高的一致性,是准确的失稳判据。塑性应变能判据突变作用更明显,比其它判据更有优势。最后基于塑性应变能判据,绘制出双侧壁导坑法和CRD法开挖隧道的动态安全系数曲线,可为整个实际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不同的拉伸方法研究了等规聚丙烯单丝的拉伸性能。着重讨论了多级拉伸的特点,并和常规的一级或二级拉伸作了比较。试验发现,在相同的纺丝条件下,多级拉伸大大提高了 IPP 单丝的拉伸性能,拉伸倍数可达25倍。多级拉伸中,拉伸倍数的分配徊拉伸温度的选择是影响拉伸倍数的关键因素。拉伸倍数应逐渐降低,而拉伸温度则应逐级增高。多级拉伸所得 IPP 单丝的力学性能与常规拉伸纤维相比有明显的提高。采用普通单丝级切片即能得到强度为6.62 cN/dtex(7.5g/d)、模量大于100 cN/dtex 的高强度单丝。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