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大孔阳离子交换树脂治理实验室废水中铜和铅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大孔型阳离子交换树脂治理含铜和铅的实验室废水.在试验过程中对三种阳离子交换树脂进行筛选,讨论了流速、废水的起始pH值、温度、树脂再生次数对各重金属离子去除效果的影响.在确定的最佳试验条件下,处理实际实验室废水中的铜和铅时,去除率均达到99%以上.  相似文献   

2.
含醚键离子交换树脂对Cu2+和Pb2+的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含醚键的离子交换树脂对重金属离子Cu2 和Pb2 的吸附性能,分析了该离子交换树脂的吸附动力学,对吸附时间、Cu2 离子和Pb2 离子浓度及pH值等因素对该树脂吸附性能的影响作了系统考察,并对该离子交换树脂的吸附机理及再生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在温度为25℃、pH值为4.5的条件下,该离子交换树脂对Cu2 和Pb2 离子的吸附容量可达到2.3 mol/kg左右,去除率均可达到97.5%以上,并适合处理含低浓度Cu2 离子或Pb2 离子的废水.吸附了重金属离子的离子交换树脂可用5%~10%的盐酸再生并回收重金属离子.图2,表4,参10.  相似文献   

3.
针对电镀废水对生态环境的严重污染问题,提出了铝板作为极板的电絮凝设备处理电镀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Crn+、Cu2+、Zn2+,研究了初始pH值、电流密度、电极间距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电絮凝过程中,初始pH值在4-8之间时,金属离子的去除率最好,但当初始pH值超过8时,铬的去除率有所下降;并且随着电流密...  相似文献   

4.
在被乙二胺四乙酸(EDTA)和重金属离子污染的废水中,由于它们之间的络合作用,很难用简单的方法测出EDTA的含量。文章在强酸性和加入助萃络合剂的条件下,使EDTA与重金属离子分离。采用离子缔合萃取法,将水中的重金属离子萃于有机相,用分光光度计可测定出水中EDTA的浓度。  相似文献   

5.
液膜技术到七十年代已发展成为一项崭新的分离技术。其应用十分广泛,在环境保护、石油化工、湿法冶金、医药仿生、分析分离等许多领域作为一种经济高效的新方法。工业废水中含有较多的重金属离子,其污染是相当严重的,妥善处理含重金属离子废水是一项迫切的任务。我们研究的用液膜法分离钴,适用于低浓度含钴废水的处理,可用于矿山、冶炼厂中把废水中的Co~(2 )除去,并加以回收利用。这既消除了公害,又使资源得以综合利用。它能一次实现快速分离和高度浓缩,一次达到国家规定的钴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6.
高吸水树脂对重金属盐溶液的吸液及吸附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吸水树脂由于含有-COOH、-NH2、-SO3H,对重金属离子有较强的吸附性.探讨不同基团树脂对重金属离子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二元树脂对重金属离子吸附效果最好,树脂对单一重金属离子吸附能力的大小顺序为Cd2+> Cu2+ >Ni2+ >Pb2+,最大吸附容量依次为331.80、182.82、165.79、23....  相似文献   

7.
李杰 《华东科技》2007,(12):72-72
项目简介: 电镀是一项应用很广的工艺手段,镀镍是电镀中主要的镀种.镀镍生产过程中因镀件清洗会产生大量含有金属镍离子的废水,目前这些废水一般采用化学沉淀法处理,实现达标排放,宝贵的水和金属镍资源流入环境,不仅浪费资源而且污染环境.  相似文献   

8.
为了防止胶体迁移实验中产生胶体絮凝,以高岭土溶液胶体为例,利用NaCl对胶体溶液进行了处理,在对激光粒度分析仪测量稳定性进行验证后,通过一系列比对实验研究表明,利用NaCl处理胶体溶液可以有效地防止溶于水后的胶体产生絮凝,且NaCl处理后悬浊液粒径分布并不会因为时间延续和胶体溶液中NaCl的浓度变化而发生较大改变,具有很好的稳定性.进一步分析表明胶体溶液的振荡、NaCl的漂洗等物理过程对悬浊液粒径分布的影响很小,利用NaCl处理胶体溶液是解决胶体絮凝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采用全膜法对电镀含镍漂洗水进行回收处理.通过废水系统和生产系统的闭路循环,实现水资源高倍回用和重金属及添加剂的双重回收.长期试验结论和工程实际运行结果表明:全膜法处理单一镀种的含镍漂洗水时,废水回用率超过98%,回用水作为后段漂洗水循环使用;小于2%的浓缩液作为镀液补充到镀槽.本工艺既考虑了含镍浓缩液的循环使用,也考虑了水的回收,生产实际应用效果较好,实现了电镀含镍漂洗水、资源回收零排放.  相似文献   

10.
采用浓缩室填充树脂的强化电去离子(EDI)对含Ni2+溶液进行了浓缩分离,从中研究了工作电压、淡化室隔板厚度、原水浓度及组分对EDI分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5V电压下,EDI以增强传质模式运行可在较低能耗下获得高质量的出水;电压增大使淡水室内发生水解离而产生结垢,影响EDI的稳定运行.淡化室隔板由3 mm增至5 mm时,膜堆电阻增大,分离效率降低.对于含Ni2+为50 mg·L-1的NiSO4原水,在优化条件下,浓、淡水出水中Ni2+浓度分别为11 031和2.78 mg·L- 1,Ni2+的浓缩倍数达223.对于含Ni2+和Cu2+各25 mg·L-1的双组分原水,EDI对Cu2+有更好的浓缩效果.实验结束时,浓水出水中Ni2+、Cu2+浓度分别为3 258和4 690 mg·L-1,浓缩倍数分别为130和187;淡水出水中Ni2+及Cu2+浓度分别为4.71和3.71 mg·L-1.  相似文献   

11.
包亚强  魏立安 《江西科学》2008,26(5):781-784
电镀行业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并排放大量的含重金属的废水,这不仅严重污染环境,还造成资源的浪费。如采用反渗透技术处理重金属废水,不仅设备紧凑,操作简单,而且还能够实现重金属的回收和废水的回用,这也符合清洁生产的原则,因而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本文介绍了反渗透技术的原理和发展、反渗透技术在电镀废水处理及回用中应用需注意的问题,并展望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电镀废水处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根据青岛市黄岛区电镀工业园实际,提出了电镀废水处理方面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提出了漂洗和气雾喷淋洗涤相结合的闭路水循环系统,以减少废水排放;论述了对含氰废水,含铬废水,重金属废水以及酸碱废水等四种废水分别处理的方法,特别是铬的回收处理方案,体现了电镀废水处理方面的全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针对青岛地区电镀污泥理化性质不明确的特性,以青岛地区四个典型工业园区产生的电镀污泥为研究对象,系统地比较各电镀污泥含水率、有机质含量、p H、元素组成、晶体组成、重金属全量、重金属浸出毒性、粒径分布等基本性质。结果表明四种电镀污泥中的重金属含量均较高,具备资源化利用的先决条件,并为今后电镀污泥资源化利用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4.
分子印迹技术是指制备对目标分子具有特异识别能力的高度交联聚合物的技术.本文综述了金属离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以及在固相萃取、荧光传感器、膜分离、污水处理和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应用,并对金属离子印迹聚合物的应用局限与未来发展做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电镀废水中分离铁(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学法处理电镀废水时,其中的重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用硫酸浸出沉淀后会得到含有Cu2 、Ni2 和Fe3 的混合溶液,以之为实验研究对象,用氢氧化钠调控溶液的pH值,探求从中分离Fe3 的条件,实现溶液中Fe3 的有效分离;然后根据溶度积原理阐述从溶液中分离Fe3 的原理、确定分离的适宜条件;将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所确定的分离条件进行对比,基本上吻合,表明溶度积原理对电镀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分离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考察了新型EDI膜堆中电压对载镍阳离子交换树脂电再生的影响.发现升高电压可显著提高树脂再生效果,30 V电压下运行10 h可使树脂获得近于100%再生,膜堆中无Ni(OH)2沉淀产生.综合考虑再生效果和运行能耗,20 V是比较理想的再生电压.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电镀含铬废水的来源,综述了目前国内外电镀含铬废水的常用处理技术、反应原理以及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包括化学法、离子交换法、电解法、吸附法、膜分离法、生物法。展望了电镀含铬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