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赵蓓蓓 《科技资讯》2009,(34):249-250
本文阐述了塑料模具材料的发展现状,列举了目前的专用塑料模具材料种类,并对塑料模具材料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高精度塑料模具的使用数量也日益增加,且用户对塑料模具的使用要求也越来越高,该文就塑料瓶盖的模具设计、加工工艺方法和常见质量问题作了简明的阐述,并提出了一些较合理的解决方法,以提高塑料瓶盖的模具的使用效率,提高塑料瓶盖的整体质量.  相似文献   

3.
现通过工艺和性能试验探讨了热处理工艺参数对40CrNiMoA钢涡轮轴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上限温度淬火的调质工艺可使涡轮轴具有更高的强度和韧性水平。  相似文献   

4.
选用不同品种钢材作塑料模具,其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各不相同,因此制造工艺路线不同;同样,不同类型塑料模具钢采用的热处理工艺也是不同的。本节主要介绍塑料模具的制造工艺路线和热处理工艺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对鞍钢采用氧气顶吹转炉(BOF)冶炼、非调质工艺开发的N80级油井管用钢进行了系统的工艺设计、实验室研究、工业实验及工业生产研究.提出了V、N微合金化取代常规淬火和回火工艺,设计了非调质N80的化学成分,确定了符合鞍钢氧气转炉大规模生产非调质N80的冶炼工艺以及各工序的工艺控制要点,特别是确定了实际工况下氧气转炉终点碳、氧、温度的回归公式以及VD底吹增氮动力学模型等关键工艺要点.连续生产的实测数据分析结果表明:非调质N80冶炼工艺稳定可行,化学成分、冶炼工艺设计合理,力学性能和使用性能均满足API Spec 5CT及油井管生产的特殊要求.  相似文献   

6.
非调质塑料模具钢的机械加工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非调质塑料模具的机械加工性能,通过切削加工性能对比实验证实,该塑料模具钢的可切削加工性能优于经调质处理的45号钢及P20塑料模具钢,并通过磨削、抛光性能实验证明该钢具有良好的磨、抛性能,经一般的磨削的抛光加工其粗糙度分别达到Ra〈0.03μm和Ra〈0.006μm。分析了S系,S-RE系以及S-Ca-RE系钢的易切削相,探讨了易切削机理。  相似文献   

7.
将两种塑料模具钢FT600 和FT600mod 奥氏体化后, 以连续冷却或等温方式, 获得贝氏体组织. 随后分别在350, 580, 700 °C下进行回火, 研究了Si, Mn元素微调后贝氏体组织及残余奥氏体转变情况. 对两种贝氏体钢在不同热处理工艺下的宏观硬度、残余奥氏体含量、微观组织进行了表征及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 在FT600 钢的基础上降Si 增Mn 得到了FT600mod 钢, 其贝氏体转变后的残余奥氏体含量大幅降低; FT600 钢中的残余奥氏体在不同温度下回火, 其转变机制不同; FT600mod钢中的残余奥氏体含量较少, 组织稳定, 更适用于非调质工艺处理.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对美制UNI——6型封隔器整体卡瓦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金相组织和失效形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照我国材料,选择了40CrMnMo钢作为代用材料,同时采用正火→调质→高频表面淬火→低温回火的热处理工艺,获得了满意效果,为批量生产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9.
本文讨论了精密塑料模具的设计要点,即正确的收缩率、足够的刚度、良好的工艺性,合理的排气位置及选用耐热、耐磨的模具材料.设计者应重视积累经验,善于归纳分析和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才能正确设计精密塑料模具.  相似文献   

10.
塑料制品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广泛,而塑料模具的材料也是多种多样,尤其是现代科技推动之下,诞生了很多先进的新型材料。从塑料模具应用的情况来看,性能更稳定、热情度更好的塑料模具材料更受市场欢迎。目前市场上已有的渗碳型塑料模具钢大致有12CrNi3A和12Cr2Ni4A钢、20Cr2Ni4A这几类,采用该材料制成的磨具具有很长的使用寿命,时间表明即便是长期使用的情况下表面也不会出现凹陷或者表层脱落的现象。本文就来探究这些塑料模具材料的研制及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1.
以典型塑料件为载体,按照塑料件与模具类型构建了该课程的学习情境,设计了实例引导,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制定了强化能力、过程考核的考核办法,开发建设基于工作过程的《塑料模具设计与制作》教材,使学生能更好地了解和学习塑料模设计与制作的方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在初步分析现有塑胶模成型尺寸计算公式在实际使用中存在不足和充分考虑塑胶收缩率波动对塑胶尺寸精度影响的基础上,从概率论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较为科学的修模余量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磁流变材料的粘塑性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外加磁场作用下,磁流变材料的力学性质可迅速发展变化甚至发生相变固化,材料的性能依赖于外加磁场的强度,作者基于一个简单的机械模型,发展了磁流变体的粘塑性本构描述,预言了磁流变流体的力学行为随磁场强度的变化,较好地描述材料的不同磁场强度下应力随应变而变化,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模型能描述MR材料的塑性变形,粘性变形等内在的力学响应特性。  相似文献   

14.
李晓华 《太原科技》2007,(11):30-30,32
介绍了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的应用对塑料模具设计的重要性,并对CAD集成技术及其设计和分析作了阐述,同时指出了CAD在模具设计中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不同模具材料模塑的制件试样进行残余固化度和拉伸强度的测定,分析了RTM模具材料的传热特性对制件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设计制造了一可成型具有微结构的塑件(微流控芯片)注塑模具,利用单因素实验方法研究了各种工艺参数(注射速度、模具温度、注射压力、保压压力和保压时间)对微结构复制不完全和表面缩痕这两种主要缺陷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注射速度和模具温度是影响微结构复制不完全的主要因素;注射压力相对于注射速度和模具温度仅起次要作用;保压压力对其影响较为复杂,复制度随着保压压力的增加先提高后降低.影响芯片表面缩痕的主要因素是模具温度和保压压力.保压时间对微结构复制度的影响很小,但却是塑件整体翘曲变形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运用Moldflow分析软件,选取模具温度、熔体温度、保压压力与保压时间四因素三水平安排正交实验,模拟平板类塑件的翘曲变形.以模拟为基础,在注塑机上进行实际注塑成型,扫描获取塑件三维数据,并用Imageware软件提取平板类塑件长边与短边的点云,计算宽度与长度方向的翘曲变形量.结果表明:翘曲变形模拟分析与实际注塑成型误差为-0.083 1~0.094 9 mm;保压压力、熔体温度、保压时间与模具温度对翘曲变形模拟分析的影响依次减小.  相似文献   

18.
为缩短模具设计与制造周期,提高塑件质量,以塑料盒盖为研究对象,在浇注、冷却系统确定的前提下,应用CAE技术对其进行流动、冷却和翘曲模拟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当冷却回路介质温差0.94℃、充填时间4.859 s、总体变形量0.791 8 mm时,满足塑料模具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9.
结晶器内连铸坯热弹塑性应力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结晶器内连铸坯热弹塑性应力有限元分析模型,在推导的热弹塑性本构方程中考虑了材料力学性能,屈服函数随温度和应变速率的变化,模拟计算了结晶器内连铸坏应力分布。模拟结果表明,在铸坯的热节约内,高温坯壳受到拉应力的作用,易于产生裂纹,从而说明铸坯偏角区形成的热节约是连铸坯裂纹缺陷乃至漏钢事故发生的诱因。  相似文献   

20.
针对电话机听筒多腔模浇注系统的优化设计,利用CAE软件Moldflow,对塑件的成型工艺过程进行模拟分析,根据模拟结果优化模具浇注系统参数,以实现多型腔模具浇注系统的平衡流动.对比分析了两种方案的模拟结果,得到优化后的浇注系统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