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测定了太平洋牡蛎(Crassostca gigas)幼体各个主要发育期的趋光性和趋地性。结果表明,担轮幼体表现为负趋地性和负趋光性,而其它几个幼体发育期却转化为正趋地性和正趋光性。牡蛎幼体的趋地反应强度大于趋光反应。幼体对于不同光强的反应水平差异较小,但具有较强的光动性反应,缺乏光探反应,因此,初步认为,自然海区中,牡蛎幼体难以随光强的昼夜变化而垂直移动,其垂直分布是随着发育程度而逐步朝向水体下层的。  相似文献   

2.
1.背景光对兰圆鲹在水平光梯度内之趋光性有影响。随着光强的提高则影响有减弱趋势。此种现象幼鱼比成鱼表现强。 2.背景光对鲐鱼在水平光梯度内之趋光性也有影响,随着光强的增加,背景光的影响减弱,趋光性增强。 3.背景光对鲐鱼比对兰圆鲹趋光率的影响大。 4.无论兰圆鲹、鲐鱼,提高人工光源的强度,只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趋光效率。  相似文献   

3.
缢蛏对对虾池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6年5月 ̄9月在山东省海阳黄海水产集团公司养虾场,结合缢蛏和中国对虾混养实验,探讨了缢蛏对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缢蛏主要滤食2 ̄5μm的无鞭毛藻类,从而使隐灌等鞭毛灌类成为浮游植物优势类群;缢蛏滤食原生动物、轮虫等小型浮动物和大型浮游动物的幼体,并且通过食物竞争来影响大型浮游动物,使浮游动物群落以捕食性和繁殖力强的剑水蚤及其无节幼体为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4.
1.在水平光梯度内兰圆鲹(幼鱼、成鱼)自10~(-1)—10~3lux的照度区内都表现出趋光性,但随光强的增加未出现趋光性加强的趋势。 2.在因垂直照明而形成的明暗对比显著而非均匀性的光梯度内,兰圆鲹在弱照度区游动时间长,在强照度区游动时间短,其游动时间的比例为1:4。 3.兰圆鲹幼鱼的趋光性比成鱼强。 4.在水温为24.5—27℃时,鲐鱼(幼鱼)的适宜照度区为0.01—71ux范围内。 5.无论个体或群体实验,鲐鱼对光反应结果一致,而且群体反应更稳定。 6.对于五种海水鱼趋光性之比较看,兰圆鲹(幼鱼、成鱼)和鲐鱼(幼鱼)都属于对光有正反应,但不属于趋最强光的一种类型,其中兰圆鲹(幼鱼、成鱼)之趋光性比始鱼(幼鱼)强。  相似文献   

5.
在人工培育条件下,砂海螂(Mya arenaria Linnaens)幼体与稚贝的发育过程,根据其形态与行为生物学特征,可分为五个时期:浮游期幼体、第一变态期幼体、两营期幼体、第二变态期幼体和稚贝。 浮游期幼体包括担轮幼体、D形面盘幼体、壳顶期幼体,历时约5天,第一变态期幼体足发达,出现平衡囊和鳃原基,但仍营浮游生活,历时约5天。两营期幼体的外套膜后方部分愈合,开始形成水管,(?)营浮游和匍匐爬行两种生活方式,且以浮游为主,历时约10天。第二变态期幼体出现眼点,面盘萎缩,几乎完全营匐匐生活,历时约4天。稚贝初期在出水管的先端出现可伸缩、透明的膜状管,随着发育,此管逐渐萎缩消矢。稚贝期历时约45天.形成幼时时.足丝消失,完全转入埋栖生活。  相似文献   

6.
孔雀鱼幼苗在光场中的行为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光梯度法,探讨了孔雀鱼幼苗对红(波长为700 nm)、黄(580 nm)、绿(550 nm)、蓝(450 nm)及白色光的选择性及不同照度梯度下的行为反应.结果表明,孔雀鱼幼苗对5种颜色光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趋光性和选择性,对蓝光的趋光性最强,其趋光率高达99%,相应的照度范围为1 500~2 000 lx,对红光的趋光性最小.  相似文献   

7.
美洲斑潜蝇Liriomyza sativae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室内和田间研究结果表明:美洲斑潜蝇Liriomyzasativae成虫羽化大多在10:00~14:00羽化。其羽化率为70%~95%,性比为1∶1,成虫寿命在平均气温30 7℃时,1~4d;平均气温18 9℃时,最长达24d。雌成虫用产卵器刺破叶表皮取食,每雌24h内平均可造成11个取食点,雄成虫在雌成虫造成的取食点上取食。成虫具有趋光性、趋绿性、趋上性和趋黄性,一张18 4cm×14 8cm的诱虫黄卡20d可诱杀成虫2280头。卵历期在平均气温28 6℃时,为3~4d,19 5℃时为10d,15 4℃时为14d。幼虫历期在平均气温23 6℃时为4d,19 5℃时为6d,19 1℃时为8d,幼虫在豇豆上的潜道平均长76cm,潜食速度随着龄期增大而加快。前蛹期一般为2 1~3 5h,前蛹具负趋光性。蛹历期在平均气温28 02℃条件下为8~9d,蛹期与温度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几种常见重金属(Cu^2 、Zn^2 、Cd^2 )对丰年虫、长毛对虾、斑节对虾无节幼体趋光反应的影响。结果发现:1)Zn^2 、Cu^2 、Cd^2 对丰年虫无节幼体的24h半数致死浓度分别为310.36、34.61和201.8mg/L。而Cu^2 、Zn^2 浓度分别为2.07、19、86mg/L时,幼体的等效趋光值即降到对照组的50%。2)Cu^2 、Cd^2 对长毛对虾无节幼体的半数致死浓度分别为0.031、0.180mg/L。而Cu^2 浓度为0.003mg/L、C^2 浓度为0.004/L,即使幼体的等效趋光值降为对照组的50%。3)Zn^2 、Cu^2 对斑节对虾无节幼体的半数致死浓度分别为0.506、0.026mg/L。而当Zn^2 、Cu^2 的浓度分别为0.007和0.002时幼体的等效趋光值即降为对照组的50%。  相似文献   

9.
贵州省桐梓县农科所农艺师谢延长,根据某些害虫有趋色性、趋光性的特点,研究成功了彩色牌灭虫法,用色彩来代替农药。谢延长根据多年的试验、观察,发现黄、桔黄、桔红、大红、纯白、天兰、草绿等十四种颜色能引诱蚜虫。根据这一发现,他用不同颜色的纸,夹在透明塑料薄膜内,  相似文献   

10.
以福建产鲜活杂色蛤(Ruditapes philippinarum)、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褶牡蛎(Ostrea plicatula)和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为研究对象,每月分别检测其汤汁中的游离氨基酸、核苷酸、糖原含量,以探明这3种主要呈味物质的季节性变化规律。结果显示:4种贝类的呈味氨基酸含量在1—4月份较高,特别是2—3月份的质量含量均在2000 mg/kg以上,而6—8月份间的杂色蛤、皱纹盘鲍、褶牡蛎以及9月份的缢蛏的呈味氨基酸含量相对较低;在呈味核苷酸含量方面,4种贝类在1—4月份含量较高,特别是缢蛏和杂色蛤的含量均大于400 μg/g,而7—10月份的含量相对较低;同时,4种贝类的糖原含量也表现出相似的规律,在2—4月份较高,9—10月份则较低。可见,4种海洋贝类在呈味物质的含量上均表现出明显的冬春季节高于夏秋两季的规律。  相似文献   

11.
乐清产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肉营养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的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用干燥法、凯氏定氮法、灼烧法、酸水解法、蒽酮比色法等方法,分别对其水分、蛋白质、灰分、脂肪、碳水化合物等营养成分作了测定。结果显示:水分、蛋白质、灰分、脂肪、碳水化合物占缢蛏肉百分比分别为85.56%,10.16%,2.82%,0.55%,0.93%。经比较,本实验缢蛏中的蛋白质成分高于其它地区。说明乐清产缢蛏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富含灰分的海味佳品。  相似文献   

12.
为了减少废水中氨氮对环境的危害,降低培养微藻的成本,利用废水培养斜生栅藻,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Box-Behnken设计,采用响应面法研究光波长、光照强度及光照时间对斜生栅藻干重和氨氮去除率的影响,建立回归模型,优化反应条件,为后续研究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最优反应条件为:蓝光照射,光照强度为3 500 lux,光照时间为12 h。在此条件下,测得的藻类干重为(0.63±0.02)g·L~(-1),氨氮的去除率为92.08%±0.20%,与预测值相符。3个因素对藻类干重的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光波长光照时间光照强度,3个因素对氨氮去除率的影响程度依次为:光照强度光波长光照时间。  相似文献   

13.
罗蔚华  钱晓薇 《河南科学》2007,25(2):239-242
以清洁级ICR雄性小鼠为实验动物,研究了不同浓度缢蛏对60Co-γ致雄性小鼠生殖损伤的修复作用.测定小鼠体重、睾丸重量、精子密度、精子活力、精子畸变率等指标.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缢蛏均使受辐照小鼠的体重有所回升.一定剂量的缢蛏对受辐照小鼠的精子活力、精子密度有一定的增加.结论是缢蛏对60Co-γ致小鼠生殖损伤具有一定的修复效应.  相似文献   

14.
选择贵州省盘县地区新民乡羊圈村附近羊圈-楚皮凹剖面中三叠统关岭组上段至杨柳井组下部地层进行牙形石生物地层再研究, 补充描述牙形石Neogondolella constricta cornuta, Neogondolella constricta longa, Neogondolella constricta balkanica, Neogondolella alpina alpina, Neogondolella cf. Neogondolella acuta, Paragondolella excelsa和Paragondolella tornaesis等物种, 丰富了该段地层牙形石多样性组成, 并重新划分牙形石带, 进行区内和区外对比。结果表明: 1) 羊圈-楚皮凹剖面关岭组上段至杨柳井组下部可划分5个牙形石带, 自下而上为Nicoraella germanica带(未见底界)、Nicoraella kockeli带、Neogondolella bifurcata带、Neogondolella constricta带和Neogondolella constricta cornuta带(未见顶界); 2) 该段地层牙形石序列区内可与贵州省青岩剖面垄头组上部(台缘斜坡)、关刀(2)剖面关刀岩楔(盆地边缘相)同名化石带对比, 区外与西特提 斯生物区菊石binodosus带、trinodosus带、reitizi带内的牙形石面貌组成相似; 3) 进一步证明该段地层时代为中三叠世安尼期Pelsonian亚期至Illyrian亚期中晚期, 但未进入拉丁期。  相似文献   

15.
饵料对赤点石斑鱼亲鱼产卵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赤点石斑鱼亲鱼分别投喂张网鲜杂鱼、冰冻鱿鱼、缢蛏,发现亲鱼出现不同的产卵效果.结果如下:投喂缢蛏的亲鱼其在平均每尾鱼产卵量,卵上浮率,受精率,孵化率均优于喂冰冻鱿鱼和张网鲜杂鱼,其中喂冰冻鱿鱼的次之,投喂张网鲜杂鱼最差.  相似文献   

16.
讨论了悬浮在胃液中的“泡状结构”球的数目和大小与光散射强度的关系。给出了光散射技术应用在胃癌临床诊断中的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17.
通过求解四能级系统速率方程,计算出以理想的矩型脉冲光源做为泵浦光源,氙灯泵浦的Nd:YAG激光器响应时间与光源泵浦强度成正比。用仿真脉冲电路产生的准矩形脉冲光泵浦Nd:YAG晶体,对理论分析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完全吻合。  相似文献   

18.
基于小波变换的闪烁背光LCD响应时间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准确、方便地估算闪烁背景光下的LCD液晶响应时间,利用小波变换法对测量得到的LCD亮度响应曲线进行滤波.通过实际测量连续背景光下五级灰度之间的液晶响应以及闪烁背景光的背景光响应,构造了闪烁背景光下的LCD亮度响应,利用小波变换滤波方法,通过小波分解、阈值处理、逆变换重构,还原了液晶响应信号,将估算得到的响应时间与...  相似文献   

19.
中国淡水蛏的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报道了以解剖法对中国淡水蛏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研究的结果。并与蛏科的缢蛏和刀蛏科的尖刀蛏的形态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